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新途径

点赞:33598 浏览:156770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23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随着高校的扩招,大学校园的门槛是越来越低了,可是就业的门槛缺越来越高了.“就业难”的问题考验着广大毕业的大学生们.笔者针对这一社会现状,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深入分析产生“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其自身不合理的就业观.并结合温家宝总理的谈话精神,探索出了一条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新途径:加强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就业观,早日找到一份真正适合于自己的工作.

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新途径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大学生的论文范文文献 大学生适用: 函授论文、函授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5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选题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关 键 词】大学生;毕业生;就业难;就业观;思想政治教育

一、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

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正在由“精英教育”迈向“大众化教育”,大学生也不再是昔日的“天之骄子”和“时代宠儿”.近年来,社会对大学生的需求量大幅度下降,但每年涌入社会的毕业生人数却大幅度上涨,这一增一减使得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特别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之后,就业难这个问题愈加突出,大学生的就业之路愈加艰辛.近年来高校毕业生的人数逐年增多,相反就业机会却远远落后于人数的增长,造成供需总量的严重失衡.

还有很多用人单位在聘用毕业生时,不仅仅要看现有的名牌博士学位、硕士学位,甚至还要求看本科学位层次,也称现在用人的“查三代”,这无不给就业又增加了一项负担.用人单位的不合理要求带来的就业压力是巨大的,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现实加大了毕业生之间的竞争,就业空间的狭窄为用人单位人为地提高就业门槛提供了条件.有的用人单位设置的招聘岗位,本科大学生甚至大专生已经足够胜任,但其往往一味地给自己树“金字招牌”,体现领导在形式上对知识的尊重,纷纷打出“招研究生”、“招名校生”等招牌.有的企业人为地设置性别、身高、年龄等限制条件,使就业门槛越来越高.

二、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

其实,现在我们所说的大学生就业难,很大程度上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找不到“理想”的工作.他们往往对就业期望过高,而导致自己迟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相当多的大学生毕业生毕业后对自己的期望值过高,主要体现在薪酬、工作单位和工作区域三个方面.

1、薪酬方面.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大多数用人单位对刚刚毕业的大学生能提供的薪资一般不会超过2000元.但是,一半以上的大学生不能够理性的认识这次金融危机的冲击,期望的薪酬明显高于用人单位的薪酬定位.说明这部分大学生对择业环境的认识、自身预期收入不能合理定位.

2、工作单位方面.在工作单位方面,毕业生一般要求在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大企业和“三资”企业,对民营和中小企业不屑一顾.据调查问卷统计显示,大学生在“期望就业单位性质”的选项中,“政府机关”占33%,“外资企业”占24%,“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分别占20%和14%,“民营企业”占8%,其他占1%.可见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扎堆”现象严重.当前我国大学生的就业理想与社会就业市场的实际所需的差距是越来越大,我国当前的就业市场从供需情况来看,政府机关、国有企业人才饱和,基层单位、民营企业相比较来说人才严重缺乏.政府机关工作稳定,备受大学生们的青睐,公务员报考人数逐年攀升可以很客观地验证这个选项.外资企业待遇优厚,重视人才同样吸引着很多大学生,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也以其广阔的发展前景使很多大学生愿意前往工作,民营企业虽然吸纳众多的毕业生,为社会解决了很多就业岗位,但民营企业却成了大部分毕业生在第一选择碰壁时的调整选择.

3、工作区域方面.大学生的就业地区选择高度集中于北上广等经济发达的大城市和沿海城市,选择西部和农村的比例不大,这使得大学生毕业之后的流向不均衡.这种不合理的人才流向导致了部分毕业生在大城市“无业可就”.也使西部地区、农村地区部分岗位出现了“有业无人就”,这种两重天的局面不仅使大学生就业困难,也不利于地区之间的平衡发展.

三、加强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树立科学的就业观念

现在流行一种提法叫“先就业谋生存,再择业谋发展”,这比较切合大学生当前所面临的就业形势,虽然很多大学生都明白这个道理,一旦真正面对职位选择的时刻却又很难做出决定,放不下“天之骄子”的优越感,对基层、中西部不发达地区持观望态度,总想一步到位,这样往往错失良机.

其实,合理的降低就业预期,往往会得到意外的收获,在人才饱和的发达地区、一线城市、沿海城市要想获得成功,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而在西部等一些相对比较落后的地区,对人才比较重视,加上国家的各种鼓励与激励措施,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发展空间,竞争相对较少,有利于大学生成才成长.才能早日找到一份真正适合于自己的工作.

3.1认真学习贯彻温家宝总理同学生的重要谈话精神.2009年5月3日、6月8日、6月13日,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先后与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和湖南大学学生进行了座谈.教育部党组发出通知,要求各地认真学习贯彻温家宝总理同学生的重要谈话精神.通知要求,各地各高校要进一步加强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唱响到基层、到西部、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的主旋律.加强就业形势政策教育,帮助学生认清国情、社情、民情,正确认识和分析当前的就业形势,及时调整自身的就业心理预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3.2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观教育的关系.事实上,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观教育在高校教育中密不一可分.因为大学生就业观是其一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就业方面的体现,而这“二观”又是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面.对于学校而言,就业观教育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着一套完整的教育机制,思想政治教育对当代大学生就业观教育中起着主导作用,对塑造、端正大学生的就业观具有重要的意义.大学生对职业的选择一方面受用人单位的制约,另一方面也受自身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所支配.要解决就业瓶颈性问题,高等教育必须将就业教育融入平时的思想道德教育课中.这样,就业教育对学生的影响就不再只是起一种表面的包装作用,而是一种从里到外的渗透.

3.3思想政治教育中包括哪些就业观教育的内容.第一,价值观教育.这是对大学生的求职价值目标、价值取向的教育.主要是引导学生把握正确的求职价值观的客观要求,诸如客观规律要求与主体需要的统一、具体价值目标与根本价值目标的一致、职业价值取向融入社会目标,与为人民怎么写作的根本宗旨相统一等.第二,道德观教育.引导大学生在择业求职过程中,对竞争者不搞不正当竞争;引导大学生在求职活动中,对用人单位、相似度检测组织等要烙守信用,遵守相关的合同、协议,按契约行事;引导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讲究文明礼貌,体现自己的文化内涵和道德修养等.第三,职业观教育.不同的职业形态需要不同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对大学生实施职业道德教育,目的在于改变他们的职业观念,培养他们的职业道德素养,帮助他们学会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职业的关系,为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念提供基础.第四,理想信念教育.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为就业观教育指引着方向.就业观教育只有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指引,才能使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把握方向,正确处理奋斗与享受、贡献与索取、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关系,树立科学的就业观,为将来最大限度地实现其人生价值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陈延娜.大学生就业形势及就业对策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09(l2).

[2]赵二龙,杜纪伟.大学生就业问题及成因分析[J].黑河学刊,2006(11).

[3]郭刚.浅谈大学生就业存在的思想问题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运用[J].青年科学,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