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多克《在网下》的精神实践

点赞:5639 浏览:19608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28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艾丽丝·默多克是英国文坛最具影响力的小说家之一,也是一位道德哲学家.她善于将小说作为自己阐述哲学思想的工具.在其首部小说《在网下》中,默多克以男性叙述角度呈现出主人公的精神成长过程,同时又比较系统地诠释了自己的哲学思想,即摆脱自我的主观臆想,去多多关注他人,才会看清楚事实的真相.

关 键 词:艾丽丝·默多克《在网下》精神成长杰克

中图分类号:I106.4文献标识码:A

艾丽丝·默多克(IrisMurdoch,1919-1999)出生于一个英裔爱尔兰家庭,在英国度过了一个幸福快乐的童年,大学期间她阅读了大量古典名著,随后在“二战”前后去往欧洲做临时公务员,后回到牛津讲授哲学,因为在文学以及哲学上的突出成就,成为首位被两次封爵的英国女作家.默多克也是一位多产作家,曾有“英国最聪明的头脑”之称.默多克逝世后,美国文学批评家哈罗德·布鲁姆(HaroldBloom,1930-)称“其显赫地位当代英国小说家无人可比”,可见其在英国文学史上的杰出贡献.默多克善于将小说当成阐述自己哲学观点和思想的工具,战后初期深受萨特存在主义哲学思想影响,她师从维根斯坦,同时热心倡导柏拉图的道德哲学.正如萨特通过小说来阐释他的哲学思想一样,默多克也一直致力于通过文学这种方式为自己代言,她的小说中处处隐藏着复杂甚至晦涩的哲学思考,曾自我定位为“精神探索故事”.要正确理解默多克小说,就必须对她的哲学思想和思想进行认真的了解.

默多克《在网下》的精神实践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哲学观点的论文范文素材 大学生适用: 硕士毕业论文、自考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4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一小说中蕴含的哲学思想

默多克认为不能够为生活怎么写作的艺术是毫无意义的,一个只为了艺术而艺术的作品更是不道德的.她推崇托尔斯泰以及狄更斯式的现实主义作家,认为他们的作品能够为读者展示出现实生活中的真理,认为一个好的艺术家不但对这个世界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所以艺术家不能够逃脱其本身揭示真理的任务.在现实与艺术之间,默多克支持模仿说,认为艺术本身就是模仿,是对自然进行的最高模仿,但这个模仿并不只是进行简单的复制.在艺术与哲学之间,默多克认为哲学的目的是单一的,即澄清和解释;但是文学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却往往是多义、立体的;艺术不是说教,它具有一定的启发性,默多克认为文学作为一门语言艺术,就应该有松散的结构以及叙事特点,有比哲学以及诗歌更具备真实的描述、反应人们生活状况的能力.《在网下》就是以其表层松散的结构以及故事发展中的快节奏喜剧和悲剧成分,引起了批评家以及广大读者的关注.小说以第一人称的男性视角,叙述了主人公从一味的主观臆想到最后学会关注他人的精神成长过程,该小说的结构和其中的悲喜剧成分,曾经被一部分批评家划分到约翰·韦恩以及金斯利·艾米斯等一类“愤怒的青年”之中,但是默多克却和他们具有相当大不同,不但不愤怒、不年轻,而且也不是男人,而是一位女作家.

默多克在早期,对她产生比较深刻影响的是萨特的存在主义.存在主义把世界看成是一个非理性的、毫无意义的世界,并且人类在这个世界中彷徨、呐喊、痛苦,其存在也是荒唐可笑的.由于这些哲学观点的影响,使默多克摒弃了人的客观存在,而对人的道德问题进行深深思索.虽然艺术和哲学之间存在着很大不同,但其核心理念都是真实,“真实”就是要把自我为中心的思想去除掉,和他人的观点慷慨地共同存在,这是默多克的个人追求,也是她艺术追求的终极目标.但是默多克也并非对萨特的观点全部赞同,例如萨特认为他人便是地狱,之中的“他人”是指没有独立人格,只是潜在我的意念、情感的对象,而默多克却认为必须要把其他的人当成一个具有独立性格的个体来看待,并且她把以萨特为代表的存在主义理论中所存在的一些比较过分的偏重于人们进行“自由选择”的能力以及人们在选择过程中所展现出的一些蔑视成规的意志直接指了出来.萨特为代表的存在主义认为如果人类想要获取自由就完全可以不顾他人存在,认为大家需要的只是一种进行自我界定以及自我塑造的过程,萨特和他作品中的主人公对于宇宙中的一切持有怀疑的态度,只相信自己本身所存在的这一事实,每个个体都被描述成是完全独立以及自由的.默多克却认为这种观点与唯我论趋近性较强,这种“人”的形象是自私的.现实生活中每个人所遇到的人多种多样,我们更需要有一套比较令人满意的关于人性的理论,其中这套理论是要把人类的每个个体都看成是自由的、独立的,并且和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密切联系的.默多克认为如果过分对孤立以及完全依赖自我进行强调,那么会引起强烈的主观臆想倾向,所以默多克的小说中多以“人性”为基调,并着重推出人物的个性以及特殊性,强调一种“非自我”的“他性存在”.

二小说中蕴含的道德理论

默多克是一个提倡道德的哲学家,但她有关道德理论的论文只发表过两篇:《重温美和崇高》和《拒绝苦涩》.她一再反对自己是哲学小说家,但她的作品中却始终隐藏着自己的哲学思想以及对真善美的追求,她的小说形象化地演绎着她的哲学思想,甚至于有些批评家认为默多克一开始构思小说就是从她的哲学理念出发的,就是说提前就会有一种观念,只是一直在考虑拿怎样的道德类型去诠释这一观念,然后再为这一观念的存在构建一个呈现的舞台.因此她笔下的人物一般都会处于一个道德相当矛盾的状态.要逃出这种状态,就要找到一种正确思想作为出口,人物的思想发展就是依据作者事先所设定的格式来进行,也就是这一人物的精神成长过程.《在网下》对这一创作模式进行了充分体现:主人公从一开始沉溺于主观臆想中,几周之内不断经历的荒唐事件,使他逐渐发现自己本身所存在的缺陷以及道德上的不足,深刻反省之后,主人公在文章最后最终完成了成熟的精神成长过程.

《在网下》是默多克首部小说,其中所蕴含的艺术思想以及道德哲学思想都比较深刻,这部作品也为默多克以后的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小说讲的是杰克·唐纳格几周内所遭遇的故事.杰克祖籍爱尔兰,在伦敦长大到三十多岁,无家无业,主要依靠为别人翻译法语小说为生,一开始,杰克就和伙伴芬恩一起被玛杰赶出公寓,开始四处寻找住处,杰克认为自己前女友安娜肯定还一直爱着自己,但安娜却想方设法躲避,最后还把他推给了自己的妹妹萨迪,杰克凭借自己的主观臆想认为萨迪对他们的朋友雨果肯定一直有感情.随后采用解释性倒叙情节将杰克、安娜以及雨果之间的关系叙述了一遍.杰克曾经把他和雨果之间一些哲学对话写成《静音者》这本书,但又把这本书的出版看成是对友谊的背叛,出于懦弱羞愧,他与雨果中断了联系.到达巴黎后,偶然发现自己曾经为之翻译过文章,并一直认为是个二流作家的布龙迪耶荣获了龚古尔奖.随后杰克再次回到伦敦,在医院遇见了被当成病人的雨果,两人进行了深刻交谈并达成和解,明白安娜一直爱的人是雨果,雨果一直爱着萨迪,而萨迪才是一直深爱自己的人,杰克意识到自己曾经对现实生活产生了多么大的误解,明白了自己所认为的生活不一定会是现实生活.随后好朋友芬恩的突然离去,又使他的体验加深了一步,最终决定回到自己故乡,着手创造一部自己的作品,再也不只是去单纯翻译别人的文章了.如果单从物质形态来看,杰克和故事一开始所呈现的生活状态没有任何变化,但是他的思想却经历了一场彻底的洗礼,使他看待这个世界的眼光发生了根本改变.默多克认为杰克进行了精神成长,从自己的主观臆想,从对他人的客观存在的忽视,到最后开始排斥自我,学会了关注他人,从哲学意义上而言,杰克从精神上成为了一个更明智的人.在一篇著名的论文《反对枯燥》中,默多克曾呼吁:要清醒认识自己,我们不是一个可以改变人类的君主,不是一个可以独自进行选择的人,其实我们只是一个沉陷在自己的臆想中,即将把真实进行扭曲的心灵,要逐渐把自己从自我中心中转移到以他人为中心.三小说主人公人物形象

首先,《在网下》一开始,杰克处理自己与他人关系时,就一直处于自己的臆想之中,他把现实生活想象成为一种凝固的模式,认为他人所拥有的都是固定的品质,完全意识不到生活是不由一个人的意志进行控制的,也没有意识到每一个他人都是以独特的个体存在的.所以他把好友芬恩介绍给他人时,直接宣称:“芬恩几乎没有什么内心精神生活”和“我把芬恩当成是我的世界内的居民,不能想象他也拥有一个包含我的世界”,直到芬恩突然回到故乡,杰克才真正意识到自己从来没有关注到芬恩具有一定的他异性.在此之前,杰克一直把芬恩当成是自己的一面镜子,而不是一个特定的人;同样,杰克在处理自己与安娜的关系上也犯了同样的错误,他一直主观认为安娜所爱的人是自己,后来才知道是雨果,因为他没有把安娜当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一直以为安娜是自己的一部分,直到最后才明白安娜也是一个“必须被重新认识的一件事物”;让杰克发生改变的还有另外一个人,就是布龙迪耶,他一直主观认为布龙迪耶只是个二流作家,是写不出一流作品的,到后来他发现布龙迪耶获得龚古尔奖时曾说:“这么多年来,我一直为这个人翻译作品,用我的知识和判断力把他的垃圾变成甜美的英国语言,而现在,没有向我打声招呼,他突然变成了一个优秀的作家,这让我痛苦不已等”就是因为布龙迪耶让他有了这一“痛苦不已”,才让杰克再次怀疑自己看待这个现实生活的观念,最终终于认识到自己一直在幻想中生活,甚至一直臆想现实生活中的事物都规划到自己的固定模式中去,却从来没有去发现事物的真相.

其次,《在网下》通过展示不同人物的关系以及情感纠葛,揭示了自由、真理和语言的本质,默多克采用象征手法成功地把这一主题表现了出来.其中最突出的一个意象就是“网”,受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哲学“图像说”影响,作者赋予它多重的涵义.从社会层面来看,网象征的是人类的生存环境,也暗示了人类和社会之间所存在的对立和冲突;从语言层面,网象征的是“圈套”、“陷阱”,把社会当成了一个由多个圈套组成的一个网络系统,任何一个人都逃脱不了;从心理层面,网象征着人们的意识结构,也就是臆想之网、幻想之网,文中的主人公一直活在自己的想象之中,对现实社会中所存在的事物不断进行扭曲;最后,从语言哲学来看,网还象征着利用语言所构建出来的概念以及思想,也就是指文字之网以及语言之网,这是作者真正想要揭示的主题,也就是如何用语言来描述这个世界.《在网下》这篇文章是对语言是否能够真实地对这个世界进行真实反应所提出质疑,从而揭示“真理”的真实含义.

四结语

在默多克看来,纠正主人公对这个社会的错误认定的办法,关键在于能引导他学会认清事实真相,学会关注他人,把他人也看成是和自己一样的具有独特个性的、独立的个体.其中的“关注”,就是一定不要带任何主观色彩去看他人,不然永远看不清事实真相,甚至产生扭曲事实的结果.现实生活中,如果我们能够认识到别人的存在,以及别人的义务、权利,那么就会限制我们的行为和选择,也就是说想要承认非我性的客观存在,就必须先进行自我约束,这才是能够正确认识这个世界的前提条件.小说结尾,主人公又回到了故事一开始的小店,并且发现在一窝新生的小猫中存在两只暹罗猫和两只斑猫,杰克不想再找种种理论对这种情况进行解释,只把它当成了生活中一个神秘事件来接受.从这一点可以清楚看到,杰克已经找到了自己的准确定位,改变了自己之前一直深陷其中的自我臆想,对这个世界和整个人类都找到了正确的对待态度,并认识到现实生活中所存在的各种真实.这就是这篇文章所存在的哲学意义,同时揭示出了默多克终身追求真、善、美以及自由的主题,即:人们想要有意义地生活,就必须先学会抛弃以自我为中心这一观念的束缚,逐步学会以他人为中心,这样才能够真正抵达道德的高峰,完善自身的精神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