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社会人际关系和谐的

点赞:28360 浏览:131555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22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本文系河北省思想政治工作课题HBSZKT——2012065成果.摘 要:人际关系和谐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之一,建设平等友爱、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人际关系仍然是当务之急.要建设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要从几方面着手,一是进行具有公平正义的制度环境建设;二是进行文化建设;三是从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建设入手.关 键 词:人际关系;和谐;对策作者简介:韩来敬,男,1971年4月,讲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与思想政治教育.河北北方学院法政学院.尹奋勤,男,教授,1969年,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与思想政治教育.[中图分类号]:C9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2)-26--02人际交往活动是人们社会生活中的一个基本活动方式,任何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社会交往关系中.人际交往活动首先出现在家庭、朋友、同事关系中.由于个性、爱好、兴趣的不同,我们又会结成不同的团体或“圈子”,如各种社会文化团体的成员之间,交往联系密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形式,比如,有君子之交,有利益之交,现今我们处在网络信息时代,网络带给我们更加新鲜的人际交往体验.各种网上交友活动更是热闹非凡,从而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虚拟化,人际关系复杂化趋势加强.人际关系作为人的存在方式,源于人的群体生活方式,人是社会动物,社会和共同体生活是个人生存与发展的依赖和基础.每个人首先都是家庭一分子,在家庭中,人际关系主要体现在父子、夫妻、兄弟的关系中.在其中,血缘亲情关系是家庭人际关系的主要特点.传统文化中家庭人际关系规范主要是父慈子孝、兄弟和睦、夫妻恩爱.其次,作为社会成员,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活动内容更加丰富,为了满足物质和精神需求,我们不得不与周围的人打交道.我们只有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才能促进人际和谐,才能促进社会的秩序安定.另外,人作为有感情的动物,情感交流与思想交流也是人际交往的重要组成部分,交流生活经验,探讨社会文化现象,尤其对于帮助一些出现情感危机或心理问题的人群所进行的情感交流活动,这些都是常见的日常交往活动.人际关系是社会关系中的基本关系,人际关系对于家庭和睦、邻里友爱、社会安定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家庭关系是最小的人际关系单位,家庭关系的稳定与否时刻影响着的家庭成员的生活质量和幸福程度;而在社会交往中,人际关系的好坏则关系到一个人能否在社会中立足,也就是生存问题,同时更是对于整个社会起到维护秩序,实现社会祥和、文明、健康发展的重要作用.人际关系和谐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一个本质要求,社会主义社会中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应该是:作为社会主义公民人人平等,人与人坦诚相待,互相尊重,互相包容,注重精神上的交往,互帮互助,充满友爱和关怀.社会主义人际关系也不排斥差异和个性,只有多样风格的人际关系共同发展才符合社会实际情况.我国当前人际关系的现状总体是健康发展的,根据王莹等人的调查,“当代我国人际关系的现状总体上是和谐的,大部分老百姓对社会和人际关系的和谐状况比较满意,认为自己生活得比较幸福,社会人际关系比较和谐.”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国力日趋强盛,人民生活得到极大提高,人民群众对社会发展比较满意,对各种人际关系的实际认同感较高,这是值得肯定的.同时也随着社会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继续深入阶段,我国社会人际关系出现了很多新情况和新问题.首先,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拜金主义使社会人际关系金钱化,人际关系成为利益交换的代名词.其次,某些政府官员经不住金钱的诱惑,大搞权钱交易,其贪污腐败行为败坏了党和政府的形象,败坏了社会道德,同样对社会人际关系起到很大的负面影响.再次,社会弱势群体深深感到一种沦为社会底层的无奈,人际关系冷漠化趋势增加.由于当前社会两极分化现象有加剧的趋势,公民的各种平等权利受到一定程度的伤害,人际关系日益阶层化、疏离化.我国还处在向市场经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价值观的多样化导致社会行为规范混乱,人们在人际交往中感到无所适从,这也必然影响到人际关系的和谐.另外,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还有很多,比如网络环境的影响,公民个人思想道德素质等问题,都对社会人际关系的状况发挥一定的作用.这些问题解决不好,也必然会深深影响整个社会的人际关系和谐.人际关系和谐是社会和谐的主要体现,要实现人际关系和谐,应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是从社会外在制度方面,完善我国政治、经济、法律等各项制度建设,是建设和谐人际关系的基础和前提;另一方面从个人文化素质、道德素质、心理健康素质等各方面提升个人内在素质,使每一个公民拥有健全人格和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使人际关系的主角都成为具有健全人格的社会主义公民.具体来说,要实现人际关系和谐,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制度正义是社会人际关系和谐的基本前提,建设体现社会公平正义的经济、政治和法律制度,是人际关系和谐的背景要素.社会的公平正义首先体现在经济领域,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合理、适度、协调健康地发展.利益问题向来是社会矛盾的首要问题,也是人际关系和谐与否的重要前提.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目的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因此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从根本上是与阶级社会完全不同的,它能够建立适应社会发展的公平正义的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生产力和国家综合实力的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些伟大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也根本上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人民的幸福满意度不断提升,因此当前人际关系也处在一个历史上最为和谐有序、健康发展的阶段.但是随着市场经济飞速发展,我国经济总量的不断提高,经济利益的分配出现一些不合理的问题,社会分配机制还不完善,已严重影响到当前我国社会人际关系的和谐.如何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公平与效率兼顾的经济分配制度仍然是社会全体面临的一个首要问题.政治与法律建设也是实现人际关系和谐的基本要求之一.社会主义社会作为历史上程度最高和最能够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制度,今天依然面临着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的要求,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中国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引领者,必须坚持执政为民、科学执政、主动接受群众监督,真正为最广大人民群众谋福利.坚决杜绝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腐败现象,防止其败坏党的形象,甚至影响到党的执政基础.同时,我国社会监督机制、公务员财产申报机制、政府财务透明机制的及时建立和完善,对于防范职务犯罪、建立廉洁政府都具有积极意义,对于实现社会正义,维护社会和谐、人际和谐作用巨大.法律制度规范建设也是能够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实现人际关系和谐的重要因素.法律可以保障最基本的社会公平正义要求,法律是实现社会平等的主要手段,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坚持依法办事、有法必依、执法必严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对于严重侵犯人民群众利益的违法犯罪行为和社会丑恶行为必须严惩不贷,只有这样,才能不断维护社会正义,实现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其次,要实现人际关系的和谐,必须加强文化建设.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不断吸取中外各种优秀文化资源,尤其是我国传统文化,促进人际关系和谐.儒家思想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价值观,通过转化创新后依然能够发挥其积极作用.孔子认为忠恕、孝悌是做人的基本要求,也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规范.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朋友之间以信义最重要.“和为贵”是孔子人际关系的最高追求.孔子还认为人际关系应该坚持“和而不同”,而不是盲目地跟随别人而失去自己的人格与独立性.孔子还认为,人作为人的基本要求就是要有爱心,因此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虽然不能完全超越现实功利性,但是人不但是社会动物,而且是具有精神追求的万物之灵,人只有不断地加强精神修养,才能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因此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的优秀遗产,特别是儒家文化的积极因素,批判地吸收,为我国当前人际关系和谐发展提供重要文化资源.再次,针对网络社会环境给人际关系发展带来新的问题,必须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尤其是网络道德规范建设,促进网络人际交往的文明、健康、规范发展.网络欺诈行为层出不穷,还有很多为出名而无所而不用其极的不当行为来增加点击率等,都说明网络社会期待加强管理和规范,否则网络人际和谐就是空话.网络规范建设首先要对网站加强规范和监督,尽量营造健康向上的文化环境,拒绝传播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建立网站文明等级,对不符合网络文化规范的网站坚决予以取缔.其次,建立网民道德公约,规范网民行为,杜绝不健康的言论和欺诈行为,最终使网络成为社会的净土,成为和谐人际交往的真正自由之域.最后,培养道德优秀、心理健康、性格良好的社会主义公民,从个体内部着手,使之具备现代人际关系要求的基本素质.建设和谐的人际关系,离不开社会成员的个人道德素质,具有优秀道德素质的公民在人际交往中往往会成为受大家欢迎的角色,也有利于个人取得社会信任.相反,道德素质低下的人则会受到冷落和排斥,在人际交往中处于被动的地位.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道德要求有家庭美德、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每一个公民都应自觉践行,并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境界,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融洽、和睦,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另外个人的心理素质和性格素质也是影响人际关系和谐的重要因素,不断提高个人的修养,培养自身健康的心理习惯和素质,养成良好的性格品格素质,对于人际关系的健康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参考文献:1、王莹等,当前中国人际关系和谐状况的调查与思考,道德与文明,2012年第1期

当前我国社会人际关系和谐的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人际关系的文章 大学生适用: 硕士论文、在职研究生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1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