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的巴洛克舞步

点赞:5094 浏览:19686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2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在艺术史的词典里,“罗马”与“十七世纪”相交,而锁定的词语是“巴洛克”.艺术在发展,时间在流逝,17世纪罗马的巴洛克艺术却始终在贝尼尼为罗马设计的喷泉、雕像和教堂广场里,在科尔托纳为教堂创作的天顶画里,在卡拉瓦乔描绘的市井青年里,在普桑臆想的古典世界里等

“巴洛克”(Baroque)一词,源于葡萄牙语(barocco),意为形状不规则的珍珠,含有荒诞怪异之意.这一带有贬义的称谓,显示出崇尚文艺复兴古典主义的人们对这一艺术风格的蔑视.

巴洛克艺术起源于17世纪的罗马,究其原因,需上溯到16世纪的宗教改革.1517年,马丁路德提出《九十五条论纲》,标志着宗教改革的开端.持续了一个多世纪的改革运动,摧毁了天主教廷的精神.为了巩固宗教地位,打击一切异教的思想观念,从16世纪下半叶开始,教廷掀起了声势浩大的反宗教改革运动,企图利用一切手段包括艺术来恢复天主教廷的世俗权威.16、17世纪,罗马教廷一直在招揽艺术家为其建造巨大宏伟的教堂、宫殿,以及装饰其中所需要的大量雕塑和画作.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巴洛克艺术应运而生.

为展现17世纪罗马的整体艺术风貌,特别是罗马巴洛克艺术的独特魅力,在中国和意大利双方的精心策划下,《罗马与巴洛克艺术》主题展览在中国国家博物馆恢弘呈现.此次展览汇集了50件(套)17世纪意大利的绘画、雕塑和工艺品,精选自罗马威尼斯宫国立博物馆、科西尼宫国立古代艺术馆、巴贝里尼宫国立古代艺术馆、基吉宫巴洛克博物馆、斯巴达美术馆等10余家意大利著名博物馆、艺术馆和相关机构,包括了卡拉齐、卡拉瓦乔、贝尼尼、科尔托纳、阿尔加迪、普桑、安德烈亚萨基、弗朗西斯科科扎、乔万巴蒂斯塔高利、贾钦托布兰迪等20余名活跃在17世纪罗马艺术舞台上的艺术大师和著名艺术家的艺术精品,涵盖了以巴洛克为主体的多种艺术风格,为观者呈现出一幅17世纪的罗马艺术全景画卷.

巴洛克的塑造者

巴洛克艺术和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有何不同?从两个不同时代的杰出艺术家米开朗基罗(Michelangelo,1475年―1564年)和济安劳伦佐贝尼尼(GianLorenzoBernini,1598年―1680年)所创作的同一主题雕塑《大卫》中可窥见一二.

米开朗基罗刻画的大卫是静态形象,年轻的英雄一只手紧握投掷器,胳膊向肩膀弯曲,形象果敢有力.贝尼尼刻画的大卫捕捉了投石的瞬间,双腿叉开,上身前倾,面带怒容,全神贯注于用力,似乎下一秒就会将石块投出去.如果说文艺复兴艺术是“高贵的单纯,静穆的伟大”,巴洛克艺术则是在动势中表现和浪漫.

贝尼尼是罗马巴洛克艺术的集大成者,他的一生基本上都在罗马度过.少年时代的贝尼尼就显示出非凡的艺术才华,8岁就可以雕出精美的人像,他的早期作品中具有明显的自然主义的特点.1625年,贝尼尼为实力强大的红衣主教西皮奥内博尔盖塞创作完成了四组经典雕塑,作品中所体现的巴洛克艺术风格逐渐趋于成熟,前文所述《大卫》就是这四组雕塑之一.

贝尼尼的大多数作品都是在教廷的委托下完成的,在大半个世纪的生命时光里,他先后为八个教皇进行过艺术创作.如果将17世纪的罗马比作一个巨大的舞台,贝尼尼就是这个舞台的杰出设计者和建造总指挥,他成功地将绘画、雕塑构成的场景与建筑空间巧妙结合,创造了“美妙的多种艺术的复合体”,使观者在视觉上达到完美的统一.在艺术风格逐渐成熟后,贝尼尼得到了教廷更多的青睐.

1624年至1633年间,受教皇乌尔班八世的委托,他设计建造了圣彼得大教堂的青铜华盖;

1647年至1651年间,受教皇英诺森十世的委托,他创作了位于纳沃纳广场的四河喷泉;

1656年至1667年间,受教皇亚历山大七世委托,他建造了圣彼得广场柱廊;

1645年至1652年间,在为红衣主教费德里科科尔纳罗建造的科尔纳罗小礼拜堂内,贝尼尼完成了罗马艺术史上里程碑式的雕像《圣特雷萨的沉迷》等

这些经典作品以其华丽和庄严彰显着罗马教廷的权势和地位,在今天则成为罗马的标志.


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的《罗马与巴洛克艺术》展览中,不乏贝尼尼及具有贝尼尼风格的作品,《圣特雷萨的沉迷》雕像中圣女的头部模型就位于其中.圣女头部向后微仰,眼睛轻轻闭着,张开的嘴像在,从头部的神态可想像出圣特雷萨因爱神之箭而瘫软的身体和迷失的意志.这样一种由痛苦和愉悦两种对立感情交织在一起的复杂形象,贝尼尼却用大理石将其生动地表现出来.

17世纪罗马的巴洛克艺术成就更多体现在雕塑上,皆因贝尼尼的存在.

浪漫与华丽

16世纪末,从晚期文艺复兴发展而来的样式主义渐趋衰落,一种以强调细节和夸张的手法为表现形式的艺术流派只能是历史发展中的昙花一现.新的艺术风格在阿尼巴卡拉奇(AnnibaleCarracci,1560年―1609年)及其兄弟创立的艺术学院发展开来,他们从真实的自然中汲取灵感,通过对自然“存在”更直接的观察表达情感,被称为“自然主义”.

巴洛克艺术正是从自然主义发展而来.那么,17世纪的罗马艺术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过程?我们不妨看看在《罗马与巴洛克艺术》展览中展出的彼埃特罗达科尔托纳(PietrodaCortona,1596年―1669年)的两件作品――《牧羊人来拜》和《乌尔班八世的赞颂》.

科尔托纳本名彼埃特罗贝雷迪尼(PietroBerettini),因出生于小镇科尔托纳而被称为科尔托纳,他是17世纪罗马巴洛克绘画艺术舞台当之无愧的主角.他早年跟随古典主义画家安德里亚科莫迪(AndreaCommodi)学习作画,1612年随老师到了罗马,因为临摹文艺复兴名家拉斐尔的壁画而为人所知.

展览中他的一幅作品是来自巴贝里尼宫国立古代艺术馆的《牧羊人来拜》,从画作的题材及表现形式不难看出科尔托纳古典主义的绘画风格.与此同时,画家以贴近真实的形式表达牧羊人拜见圣母子的情景,与样式主义以夸张的变形来表现人物截然不同.这幅作品创作于1624年,此时的科尔托纳开始受到鲁本斯等巴洛克大师的影响,尝试将更为动态的表现形式和华丽的色彩运用于自己的作品中.科尔托纳更为人所知的作品是创作于1629年的《劫持萨宾妇女》.画家选取了萨宾妇女反抗罗马武士劫持的一刻,劫持与反抗之间形成的张力充盈着整个画面,可以看出巴洛克艺术所追求的动态浪漫与华丽风格已然形成,也表明了科尔托纳艺术风格的成熟.

1625年,乌尔班八世购得巴贝里尼宫,便开始寻求艺术家对其内部进行艺术装饰,借以显示其强大的世俗权力.科尔托纳通过艺术赞助人结识了乌尔班八世,受教皇委托创作了颂扬教皇就职的天顶壁画《乌尔班八世的赞颂》(1632年―1639年),这幅作品可以说是科尔托纳巴洛克绘画艺术的巅峰之作.在展览中,我们可以看到这幅壁画的样稿.

整个画面依建筑结构组合分割为七个部分,画面的云彩上方是端坐于宝座的天主.其上,巴贝里尼家族的标志――三只巨峰围绕在由三美神举起的橄榄枝花圈中,象征教皇权利的巨大交叉钥匙和冠冕一同降在橄榄花圈上,喻示着教皇乌尔班八世的加冕.画面四周绘制了众多人物形象,这些人物形象来源于古典神话和古罗马历史等多种不同题材,是一幅内容和形式较为夸张华丽的赞美画.

罗马的巴洛克舞步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博物馆的论文范文素材 大学生适用: 电大论文、高校大学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8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这幅画作将巴洛克艺术的运动感发挥得淋漓尽致,由于短缩的运用,中心画面似乎被一种作用力推动着,向上方飘动,流动统一的金色使色彩更加完美,在整体运功中和谐地突出中心画面,使整个作品呈现出旋转和奢华的效果.

与贝尼尼一样,科尔托纳具有将绘画、雕塑与建筑完美融合于一个空间的才能,而这幅《乌尔班八世的赞颂》也揭示出巴洛克艺术的又一特点:带有宗教的热情和神秘.17世纪罗马的教堂壁画中不乏这一类型的作品,如巴奇乔(Baciccio,1639年―1709年)为阿根廷至圣圣名堂所创作的《圣依纳爵的荣耀》就是一例.

不仅仅有巴洛克

《罗马与巴洛克艺术》展览中为人所期待的一幅作品应为卡拉瓦乔(Caraggio,1571年―1610年)的《施洗者约翰》.其之所以令人期待,与绘画者有着密切的关系.几乎与阿尼巴卡拉奇同时,卡拉瓦乔开创了一种现实主义风格,表现出罗马艺术在16世纪末兴起的另一种绘画创新萌芽.更为重要的是,卡拉瓦乔开创了一种新的光影效果――在画面构图中运用强烈的明暗对比方法,这一对光的处理方式对同时代及此后欧洲美术的发展历程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文艺复兴以来的大师们在表现宗教题材人物方面,多为高贵典雅的形象.卡拉瓦乔则不同,画作中的圣人形象多取材于现实生活中的底层人物,这种绘画风格由此被称为“现实主义”.

在这幅《施洗者约翰》中,约翰没有被描绘成穿着不规则骆驼皮的传统形象,而是用一件白色的遮羞布和红色的斗篷覆盖,形象类似于普通的市井青年,这便是卡拉瓦乔现实主义最为直接的表现.明暗对照法也在这幅作品中得以体现,光线从画面的左下角照射在约翰身上,与画面背景的黑暗形成鲜明的对比,这种奇特的对比更加突出约翰身体和头部的反方向转动,让人在欣赏画作的同时感受到圣约翰身上的强大魅力.

这种对光的处理方法影响了多少17世纪的罗马艺术家?我们从此次展览选取的展品中就可以看出端倪.乔瓦尼兰弗朗科(GiovanniLanfranco,1582年―1647年)的《圣彼得为雨中的圣阿加塔疗伤》、简蒂莱斯基(Gentileschi,1593年―1652年)的《弹鲁特琴的圣切奇莉亚》以及两幅《静思中的圣方济各》等等,都运用了明暗对照法.我们前文提到的科尔托纳的《牧羊人来拜》,在牧羊人和圣子的人物表现上,也可以看出卡拉瓦乔明暗对照法的运用.

17世纪的罗马艺术也有古典主义的存在,普桑(Poussin,1594年―1665年)的《奥维德的凯旋》就是一例.普桑是法国古典主义的代表人物,1594年生于法国诺曼底,因为对文艺复兴大师的神往,于1624年来到意大利罗马.《奥维德的凯旋》大约创作于这一时期.随后的十几年,普桑艺术风格逐渐成熟而盛名在外.1640年,他受首相黎塞留和法王路易十三的要求回到巴黎,并授以宫廷画家的荣誉.普桑与巴洛克的艺术家们不同,并非为统治阶级创作,他更向往自由的生活方式,画作也多体现理想中的古典主义世界.因不适应法国宫廷生活,普桑于1642年重返意大利,直至1665年逝世他都生活在罗马.

古典主义多以古希腊罗马神话或历史故事为题材进行创作,《奥维德的凯旋》描述的是古罗马诗人奥维德在流放后凯旋而归的情景.奥维德(Ovidius,公元前43年―18年)是古罗马著名的诗人,因为与奥古斯都所倡导的传统生活方式背道而被流放.诗人晚年为自己能够回到罗马而不断努力,但终究未果,客死他乡.这幅画作选取了奥维德流放而归这一题材,维纳斯和小天使们围绕在其周围,画面和谐静穆,构图严谨均衡,洋溢着一种典型的古典美.

在、浪漫、时刻充满动势的艺术潮流中,普桑的古典美是一道别致的风景.继巴洛克艺术之后,受普桑影响的新古典主义则在法国兴起,艺术就是在不同艺术风格的更迭替换中不断向前发展着.

时间是艺术最好的明证,好的艺术作品会随着时间的沉淀而历久弥香.正如这些距今300余年的画作和雕塑,无声无语,静谧地摆挂在展台上,却向我们细细道出17世纪罗马的历史和那段历史所创造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