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德育简

点赞:11927 浏览:55029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1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传统的德育模式脱离学生的生活,已经成为当前德育工作时效性不高的根本原因.要使德育有所成就,必须让德育回归生活,在社会现实生活中进行道德教育,使人们真正过有道德的生活.本文在分析了生活德育的理论基础之后,进一步分析了生活德育的必然性和实现途径.

【关 键 词】生活;道德;生活德育

道德教育本身就是与生活密切相关、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但是传统的德育却远离生活,过于形式化,出现了一系列弊端.近年来,德育生活化的理念逐渐成为广大德育工作者的共识,道德教育开始向生活回归,生活德育开始成为道德教育发展的一个方向.

所谓生活德育,就是从生活中出发,在生活中进行,又回归到生活的道德教育,即通过具体有道德的生活来学习道德,培养道德品质.德育从生活出发,就是德育以使人过上美而善的生活为目的、以人的生活经验为德育的起点,从受教育者的现实生活、现实存在和现实活动出发,在生活中对受教育者进行引导和教育,通过有道德的生活来学习道德.德育在生活中进行,就是要以现实生活为依托,充分吸收生活的实践性,在人的现实生活中完成自己的任务.德育回归生活,就是充分地调动受教育者既有的生活经验,在感悟中形成认识,变成行为.德育回归生活不是在生活中消融,而是在生活过程中引导生活,使生活过得更有道德.

一、生活德育的理论基础

生活德育的理念之所以能够出现,并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可,成为人们的共识,首先必然存在坚实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和最基本的观点.马克思主义对实践做出了科学的规定,实践是人类为了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所从事的一切能动地改造世界的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

1、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人在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中确立了自身的主体地位,结成了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各种社会关系,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并实现着人的发展.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是人的存在方式.没有实践,人类就无法生存;没有实践,就没有人类社会.

2、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动力

人的认识是从实践中产生的,是主体对客体的客观反映.人在现实地改造世界的同时,也在观念中把握世界.马克思主义认为: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实践是认识发生的基础.实践不仅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还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更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二)杜威的教育即生活理论

杜威的德育理论是其整个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提出的“教育即生活”理论包含了两层含义:其一,教育是社会生活的必需品,杜威认为,教育是社会生活延续的手段和方式;其二,教育存在于社会生活之中,教育必须与社会生活紧密起来.

杜威认为,儿童生活的过程与经验改造的过程相一致,所以,教育的实质又可以具体化为“教育即生活”.一方面,教育是存在于生活中的,是生活的一部分,是必需品,“没有教育,人类生活就要停止”;另一方面,生活是教育的源泉,为教育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因为在人的成长过程当中,无论从生活的内容来讲,还是就生活的范围而言,都与人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生活的每一个方面都有教育的意义,学校教育的任务就在于如何联系生活,使儿童逐步适应并改造生活.

(三)陶行知“生活即德育”的道德教育观

陶行知认为德育的目标在于培养“真人”.所谓“真人”应当自尊、自立、自强,在思想深处“建筑人格长城”.他认为,无论是塑造人还是征服自然、改造社会,都离不开“在劳力上劳心”这个根本.“在劳力上劳心”强调的是做,即实践,只有教人“在劳力上劳心”,才能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手脑健全的人.他主张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他认为这是广大劳动人民获得“科学的头脑”的必然要求.因此他提出了“生活即德育”的理论.

另外,陶行知还提出“德育的基础和源泉是生活”.他认为,道德与社会生活是不可分割的、统一的整体.因为,人存在于社会生活之中,社会生活不能没有道德.无论是人类满足生理需要,还是满足精神需要,都必然要与他人有关联,这就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则.道德就是这些规则中主要的、根本的规则.整个人的德性就像人的呼吸一样与人同在.德育理论在学校教育中要使其发生重要的作用,就不能让德育离开生活,德育必须密切联系实际生活.

二、生活德育的实践必然性

(一)传统德育模式的弊端

1、道德教育科学化

道德教育科学化就是把对自然科学的研究和传授方式用于道德教育中,把人的道德、德行知识化、德育专门化、课程化,把道德当成一种科学知识进行传授.

这种德育模式将道德从生活中抽离出来,脱离生活,按照知识逻辑体系编排起来,设置了专门的德育课程与教材,组织教学,体现出一种“理论专修”式的道德教育思维方式.在教学活动中,教育者将道德知识和科学知识相混淆,将道德知识看成是真理一样的知识,要求学生将这些真理记忆掌握甚至死记硬背.这时,道德知识己经失去了和学生自身生活经验的联系,缺乏鲜活的人文气息和生动的感彩.

2、道德教育灌输化

目前,我国学校的道德教育普遍采取刻板的灌输方法,强制学生去服从各种道德规范,一味地向学生传授道德知识,使学生觉得内容高高在上,距离实际生活较远,不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和认同,不能使学生的道德认知和践行做到统一.

在学校道德教育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是,将道德教育作为一门科学知识讲授给学生听.这种教育方式,有些人称之为知识德育.知识德育,顾名思义就是将道德知识传授替代真正意义上的道德教育,在传授方法上,过多的注重理论说教和知识灌输;在道德评价上,用学生的分数衡量学生的道德水准.为此仍然是形成概念、记忆、反复练习贯穿于道德教育过程.


3、道德教育形式化

形式化就是把德育看作学校活动的一种做秀,由于目前各学校把升学率作为衡量学校教学质量的标准,在教育者眼中,抓好学生的成绩,提高升学率就是学校生存发展的关键,从而将道德教育形式化、表面化、应付化:当上级主管部门通知来校考查德育情况时候,提前制作一些宣传条幅、宣传标语,并要求学生记住一些道德条目,以便届时应付上级检查,一旦在检查工作组走后,则又回归到当初的模样,完全是在做秀.(二)德育与生活不可分离

道德是生活内在的逻辑和规则,它是生活的要求也是生活的产物.道德的存在及道德价值的实现也离不开生活.从某种意义上说,道德就是生活.道德教育依托于生活,同时,道德具有指导作用,引导人们过更有道德的生活.

1、道德在生活之中

道德是由一定的社会经济关系所决定的一种社会意识.社会经济关系决定了道德的内容和性质,人们在社会生产关系中的地位、作用的不同,决定了人们的活动方式及人们道德内容的不同.生活包含道德,道德始终根植于人的整体生活之中,道德不可能脱离生活.道德生活的本质特征表现在,道德生活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生活属性,道德生活是一种精神生活,它建立在物质生活基础之上,并且渗透到物质生活之中引导和规范物质生活.

2、个体道德是在生活中发展的

道德离不开生活,道德是在生活中生存和发展的,个体道德也是如此.人们在生活中产生个体不同的品德素养,不是单纯的为了有道德而道德的.在生活中,人们追求美好而幸福的生活,同时,在追求美好生活的过程中人们的道德也随之发展.由于存在接受道德暗示、道德选择,人们的个体道德是在生活中发展的.同样,个体品德和社会道德的提高与发展也只有通过人们自己的生活才能实现和达到既定的目标.个体道德脱离生活,必将导致其抽象化、客体化,脱离了生活这个基层土壤,就使人的品德因为失去了生活世界的依托而变得虚空、形式甚至无效.

生活德育简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道德教育的论文范本 大学生适用: 电大毕业论文、自考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9 写作解决问题: 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本科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3、生活具有德育功能

生活具有道德教育功能,只有当把道德教育的目的定位于“生活”并且是“可能的生活”层面上时,才能体现出生活具有德育功能,道德的本义才能体现出来.这是因为道德在生活中发展,道德教育只有以生活为中心,才能实现这一要求.道德教育如果不以生活为目的,人们的生活就不可能是道德的.因为如果人们在生活中过有道德的生活,则人性得到发扬.反之,远离生活的德育则是低效的,任何脱离生活的道德教育都是畸形的,阻碍了人性的发展.

4、生活是实现德育最有效的途径

生活是变化的,现实生活的变化及其所发生的或内含的价值观念、道德准则的变化必然对道德教育提出新的要求.生活的变化要求道德教育必须直面现实,道德教育必须以其当时的社会生活为基准,经过理性的反思找到自己的生长点.具体来说,就要求道德教育积极对现实生活中的观、道德观的转变做出相应的调整,从生活的角度出发,设计出与生活的变化相相协调的道德教育目标以及道德教育内容,不能将道德教育停滞不前,向学生传授那些与现实生活相去甚远、并不能对生活产生实际的指导作用的呆板的道德教条.只有这样做,在不断发展变化的现实世界中,道德教育才能够长期不绝的发展下去.由此可见,道德教育以生活为基础是现实生活的必然要求,生活是道德教育发展的最有效的途径.

三、生活德育的实现途径

(一)从生活中取材,确立生活德育实施原则

1、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德育要贴近生活,首先要将德育的主体与现实生活相联系,不能远离生活,脱离生活.这就要求德育要以人为本,联系生活,按照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做到生活过程德育化,德育过程生活化.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要求道德教育要关注个体的生活,从体的生活过程出发,使学生主体通过现实生活体味有道德的生活并实践道德生活.引导学生在个体生活实践中形成完整的精神生活,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创新生活,把握生活,主导生活,并以文明健康的方式享受新的生活.

2、按照学生的生活空间顺序,确立以生活为中心的德育

按照学生的生活空间顺序,要关注、指导和引导受教育者的现实生活.具体来看:首先,在学校生活方面,根据不同阶段的学生,指导学生的学习生活.其次,在家庭生活方面,针对不同生活阶段的受教育者道德教育方式要有所不同.最后,在社会生活方面,我们要制造各种各样的条件引导受教育者关注并参与社会生活.总之,要将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的道德教育有机结合,指导受教育者过有道德的生活.

3、从学生所处的生活空间取材

从学生所处的生活空间出发,将德育工作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以便学生个体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将道德教育融入生活,成为一个有德性的个体.学生的道德水平的提升是循序渐进的,是长期性的,不可能在离开学校的时候就“功德圆满”.学校的德育只是生活德育的一小部分,应当结合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对学生个体进行全方位的道德教育,道德教育贯穿生活的全过程,这样,个体在生活中才能形成良好的德性.

从生活中取材,还应该从学生的所有生活空间、从学生的人际交往方面选择,而不应该忽略、回避或抛弃儿童生活中的某些方面.这就意味着:一是要对学生的生活领域进行全方位的审视,把以前未被纳入道德教育内容范围之内而又富有道德意义的领域重新纳入到教育的视野中去.二要对学生生活中出现的新问题开展教育,把它们作为道德教育内容的一个重要来源.

(二)通过实际生活在践行上下功夫

1、从近处做起,从小事做起

学校开展道德教育,要从学生的身心特点和精神面貌的实际出发,不能超越学生的接受能力,不提学生做不到的要求,也不提大而空的口号,而是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把握好教育的切入点,细微之处见精神.

德育的针对性不强,实效性不佳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只重课堂教学,使德育成了某一门课、某一种教材、某一些老师、某一个机构的任务.教学内容、教学形式与时代的发展变化和青少年生活实际脱节,缺乏让学生亲身体验、自觉实践、自主参与、自我教育等形式.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就是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从近处做起,从小事做起.

2、注重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

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是不能单靠课堂教学形成的,还需要在实践中通过切身体验和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才能养成.在实践中不断确立道德信念、自我修养、锻炼意志、规范行为的过程称为“养成教育”.“养成教育”是一种研究人们品德形成过程的德育方法,对品德结构整体发展有积极的意义.它使受教育者在日常生活实践中,反复的经受锻炼,养成具有道德规范性的道德习惯和道德行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源泉,在德育中实施“养成教育”符合道德认识的规律.丰富的道德实践是认识的根本,道德实践的锻炼过程也就是“养成教育”的过程.它在人们道德的感性经验有了一定积累的基础上,通过引导学生履行各种行为规范,经受检查、评价等来丰富他们的道德生活实践,上升为对道德理性的认识.

3、拓展生活空间,建构生活德育的环境

学校是以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为依据,以满足儿童生长、生活和发展需要为目的的制度化生活的社会组织机构.学生一天中大部分时间在学校,因此,学校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学生获取道德情感体验的主渠道.但是,学校生活不是学生唯一的生活空间,应该让学生从课堂生活走向课外生活,由校园生活走向社区、家庭生活,从而不断增强学生的生活能力,逐步提高生活质量,了解生活知识,理解生命意义,掌握一定的生存技能.

学生生活是现实的生活,不应该是枯燥乏味的,应让学生回到具体的、生动的、客观的现实生活中,应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鼓励学生多走向社会,拓展学生生活空间.

道德教育与生活关系密切,无论从现实还是理论上讲,生活与德育不可分离,道德教育在生活中生存和发展,是生活的一部分.生活德育通过实践指导道德主体的道德发展,即实践道德生活,从而过有道德的人.法国著名教育家卢梭曾经说过:“我们一开始生活,我们就开始教育自己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内含着极大的教育空间,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去发现,如何去挖掘,如何去采纳,如何去运用.现实的德育已经离生活越来越远,德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德育.我们在现实教育中确立过有道德的德育目标,要在生活中以真实的人为依据,以现实的、完整的人生为目标.道德教育意味着让人在生活中成为生活中的人.

【参考文献】

[1]高德胜.生活德育论[M].人民出版社,2005.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陶行知.生活即教育[M].东方出版社,1996.

[4]鲁洁,王逢贤.德育新论[M].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

[5]杜威著.(台)林宝山,译.主义与教育[M].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