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

点赞:10137 浏览:43667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12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由于显性教育在教学实践中遭遇的困境,对隐性教育的研究则更多的被提及.文章从分析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及特征入手,结合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实施的现状,提出了加强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思考,对于如何开展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关 键 词】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特征;对策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中,长期以来都是传统的显性教育起主导作用,较多的是正面的、直接的、灌输式的教育方式,隐性教育往往为教育者所忽视.但是现如今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取向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当代青少年的思想状况不同程度地受到了西方个人主义的价值观冲击,形成错误的价值观、人生观,并且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这种“灌输式”的显性教育不感兴趣,甚至反感.由此可见,显性教育方式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弱化了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根据人的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的内在转化过程是知、情、信、意、行诸要素的均衡发展和适应知与行从旧质到新质转化的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矛盾运动过程原理,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侧重于对学生情、信、意等非智力因素的开发,使学生在无形中接受到道德情操和理想信念的教育,因此隐性教育能够有效弥补显性教育的不足.

1.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及在高校实施的现状

1.1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关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不同学者给出不同的定义.如“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指教育者将教育目的、教育意向渗透于日常学习生活环境和社会实践活动中,使受教育者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的一种教育实践活动.”综合各学者的定义,本文对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定义是: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相对于显性思想政治教育而言的,是通过影响受教育者的情感、信念等对受教育者产生作用,使受教育者在无意识中自觉地接受教育,得到启迪,最终达到教育目的.

1.2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高校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却一直处于较为薄弱的地位.由于我国高等教育较为重视的是以课堂式的知识教学为主的教育方式,并且对两课的学习辅以学分化,即要求学生必须修满这一学分,并且学分的分值普遍高于学生本身专业的学分,这样的硬性规定不但没有达到期望的效果,反而更增强了学生的抵触情绪,对教师的课堂能逃即逃,只要考试分数及格便可.这样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显然是失败的.

虽然目前我国部分高校已意识到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成长中的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实施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具有滞后性,难以立刻收到成效,使投入的精力与效果不对称,加之受到传统教育观的影响,对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甚至没有研究它的意识,即使有这种意识,但由于收到的效果难以量化,教师多数选择避重就轻,直接放弃使用此种方式,由此导致实施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缺乏人力上的支持.

2.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

2.1教育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平等性和互动性

由于受教育者在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与教育者存在一定的差距,并且这种差距是长期存在的,在显性教育中,教育者通常将自己的学术见解传授给受教育者,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存在事实上的地位不平等.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往往追求教育主体和客体人格上的平等与对话上的.在教育活动中,通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角色频繁转换,在信息的传达与反馈中实现思想的交流,从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2.2教育载体的多样性和广泛性.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广泛而多样.有物质层面的隐性教育载体,如校园、教学楼等;有文化层面的隐性教育载体,如校风、校训及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有制度层面的隐性教育载体,如学校的规章制度、政策等,这些都能够体现出高校的文化氛围.而教育载体能够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形成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真正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可以说,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就在每个人的身边,既存在于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

2.3教育过程的愉悦性.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一般是通过影响学生的情感、意志、信念等部分起作用,使学生达到自我教育的效果.在这一教育过程中,长篇大论的理论说教和权威式的灌输被取代,这就避免了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和对学习的抵抗情绪,使学生在一种愉悦的氛围中接受教育,进而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

2.4教育效果的持久性.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在学生的无意识中通过暗示、感化等形式影响学生的思想和心理,能够达到常规教育无法达到的效果.相比较于显性教育的单纯灌输和理论说教,这样的教育效果会更持久.受教育者在隐性教育环境中生活,就会自觉地接受熏陶、实现心理积淀,往往一句话、一件事、一个行为会影响学生的一生.而良好的道德素质一旦形成就会成为个人所秉持的信条,不会轻易改变.

3.对高校实施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思考

3.1发挥显性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互补作用.无论是显性思想政治教育还是隐性思想政治教育,都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形式,二者互为补充.显性思想政治教育在宣扬国家主流意识形态中的作用是非常明显的,能够使广大学生迅速接受国家倡导的主流思想.与此同时,充分发掘隐性思想政治资源并广泛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显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力补充,最终使两者协调运转,以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功效.


3.2发挥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教育过程的两大主体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因此要发挥这两大主体的作用.教育者要在充分认识思想政治教育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达到理想的教育结果.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通过网络,新闻等媒体,有目的、有选择的主动学习,建立自己的思想体系,而不再是被动的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

3.3有效运用情感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象是具有独立人格、情感丰富的大学生,因此有效运用情感教育是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取得成效的重要方法.可以抓住当前重大事件作为教育素材,对学生开展情感教育.如发生时,大学生表现出的强烈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展开对灾区的支援.这些行动不是教育者要求和强迫的,而是自发的,源于灾难中对生命的珍爱以及由此引发的民族凝聚力对学生的心灵震撼和情感共鸣,这比任何说教都来得更有效.也可以充分利用国庆、校庆等纪念日,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庆祝活动,使学生增强爱国爱校的情怀.

3.4注重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极其丰富,如可以利用校园良好的生态环境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树立可持续发展观;通过校门的建筑风格等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教育等等.通过校园良好的制度文化,培养学生公平公正的理念.同时重视教师在实施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同时也是学生人格的塑造者.无论在教学还是与学生日常相处中,教师都要不断充实知识储备,增强自身的道德修养,提升在学生中的人格魅力.

【参考文献】

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自考毕业论文、大学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8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1]张耀灿.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徐丽燕.关于加强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思考[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7).

[3]范君.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几个关键问题[J].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4).

[4]贾丽敏.浅析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34).

[5]施诚,黄雪英.论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0(4).

[6]徐国飞.试析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及特征[J].德育园地,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