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着上北大(自传体小节选)

点赞:13308 浏览:58097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1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内容提要

北大保安甘相伟,来北大当保安之前,他只是个小人物,自称“草根”,“蚁族”,“青年农民”“普通保安”,但他不屈服命运安排,在没有资源,毫无背景的情况下,依靠自己的奋斗,从苦境里逆生“精英意识”,凭借自己的奋斗精神,以北大保安身份,考上北大中文系,拼命获得与北大学子并肩的机会.

他在北大这几年,读书写作,写尽自己的心路历程和奋斗痕迹,成为底层人物的励志典型,从“北大励志哥”身上,让我们看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知识改变命运”,因为他演绎了小人物不可能成才的另一种可能模式

他就是一个鲜活的草根传奇.

作者简介:

甘相伟,男,80后,湖北广水人.不是富二代,却算农二代,非名牌重点毕业,却入一级学府.先当保安,再上北大.担任过奥运安保志愿者、北大本科生、农民工子弟小学支教志愿者.丰富的“混搭”履历,非同寻常的逐梦人生.2012年荣获“2011中国教育年度十大影响人物”,个人故事作为“2012年全国高考作文十大素材”之一.

想上北大先当保安

对于很多人来说,北大就是一个精神圣地和心灵家园,在没有来到北大之前,只要听到有人提到“北京大学”或“北大”这几个字,我就会热血上涌,精神顿时为之一振,仿佛我与北大之间有一种无形的联系,每每心中都会油然而生一种景仰与向往之情.

我就是这样一个天生具有北大情结的人.

而我的人生也注定因北大而改变.

所以,在高考失败后,我辗转数年,最后还是回到了北大的怀抱.2007年8月,正值盛夏时节,那时我来北京有好几个月了,虽然一直想去北大看看,但为了生计考虑,便一直在朝阳郊区的一所打工子弟学校做语文教师,同时留意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机会.当时只想着找份正式的工作,先在北京稳定下来,然后再抽个时间去北大走走看看,最好能听上两节课,亲身感受一下北大的人文气息.

但我实在等不急了,就在八月的一个周末,我迫不及待地坐上了开往北大的公交车.

第一次进北大校园,我也好似刘姥姥进了大观园,感觉一切都是新鲜迷人的.北大之大,景色之奇,建筑之美,都超乎我的想象.

之前我听过这样的说法,只要进入北大,就能感受到“北大的空气也是养人的”,我这次试着去感受,果然能感觉到空气中有一种说不出的好味道,身心惬意无比.

头脑里自然就浮现起几句曾在北大很流行的诗:未名湖是个海洋,诗人都藏在水底,灵魂们若是一条鱼,也会从水面跃起.

燕园的美似乎有一种神奇的魔力,她能让所有向往进入这块圣地的人没魂没魄地沉浸其中,奋斗其中,也能让身处其间的人们留连忘返,还能让所有离她而去的人们魂牵梦绕,终生难忘.

就像遇见心仪的姑娘一样,我第一眼就爱上了燕园.

那天,我从上午起,一刻不停地溜达到下午,虽有倦意,但还是想到处看看,就因为这多逗留的片刻,促成了我和北大的缘分.

当我信步来到了一栋教学楼前时,透过玻璃门,我看见大厅里一侧的桌子旁坐着一位年轻的保安,当时他手里拿着一本厚厚的文学书籍,正在旁若无人地阅读着,显得温文尔雅.

我感觉挺好奇的,这个保安看上去年龄和在校大学生差不了多少,他是怎么来到北大当保安的?再说,保安的本职工作就是值勤,维持好正常的教学和生活秩序,怎么有人允许他在值班时间看书呢?

他看得很投入,我本不该打扰他,但出于好奇,我还是不好意思地走上前去,和他搭起讪来.

通过交流,我得知他也来自湖北广水,与我是同乡,陌生感顿时除掉了一大半.随后我又得知,酷爱读书的他自从中专毕业后,因极其向往北大的学习氛围,毅然选择做了一名北大保安.

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北大保安大队里竟有鼓励保安员学习的传统,对于一些刻苦求学的保安员,保安队还会帮他们调整适合学习的岗位和班次,比如安排到教学楼值班.

在这里,那些好学的保安员便可以有更多的时间用来看书学习,而且也方便向教授、学生请教.

听到这些“内部消息”,我突然有些动心.越盘算心里越激动.于是我就问他,现在招聘保安吗?

老乡说他会帮我问一下,我们互留了,他应允有消息就会通知我.其实真的有些迫不及待,因为当我看到他读书的那一幕,我就被深深地感动了.

带着满心期待,我回到了打工子弟学校.

没想到仅隔一天,他就给我发短信说北大还在招聘保安,你可以过来面试一下.

一听这话,我兴奋极了,当天晚上一夜都没睡踏实.第二天,我见到了保安大队的队长.说是面试,其实队长就问了我几个问题,了解了一些相关情况,就表示可以录用了.

当队长笑着问我为什么要来北大当保安时,我想都没想便回答说,第一,我想先求生存,再求发展;第二,我想在北大好好学习,增长见识.

队长听我这么一说,咧嘴就笑,说我是一位唯物主义者,很实在嘛,并且告诉我在不耽误工作的情况下是可以看书学习的,这一点学校非常支持.

我连连点头,脸上满是开心的笑容.

就这样,我创造了在北大工作的机会.

这件事让我感慨万千.高考的惨败让我与北大相去甚远,在武汉读完三年专科,又去南方打工两年,因为一个小小的选择,毅然来到北京打拼,在生活不稳的情况下居然是北大收留了我.

北大不仅让我有了栖息之地,最关键的是我还能在这里继续学习,一步步接近我的“北大梦”、“文学梦”.

真不敢相信,这天大的好事这么容易就降临到我身上来了.我把这件事第一时间告诉给了我的父母,他们也很支持我的想法,因为他们放心他们儿子的任何一个选择.

但是,一些朋友得知我来北大当保安后,非常不理解,他们说你都大专毕业了,从事与法律相关的工作也不是难事,你怎么反而去当保安了呢?我开玩笑地说,在北大,我做不了学生,当不了授,只好当保安喽!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我知道,为了我的梦想,我不能在意世俗的看法.

在燕园上班,给我带来了很多的便利:第一,我每天上下班不用挤公共汽车,免除了途中劳顿;第二,我能领取一份稳定的薪水,解决生存没有问题;第三,我可以利用北大资源好好学习,全面提高自己的学养.不管怎么说,我认定了自己的这个选择,同时也隐约地感觉到,它只会带给我惊喜和收获.我只需顺着这条道路往下走,就能越走越宽阔.

套用著名作家柳青的话说,“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往往只有几步,特别是在人年轻的时候.”

我想选择来北大当保安就是我那“紧要”的一步.我庆幸我遇到了这样的选择,我把握住了这样的选择,而我的命运也就从这里发生了改变.

也许,正如人们所说,决定我们每个人命运的不是机遇,而是选择.因为你未来的人生之路,就在你的每一次选择中.但抉择之后,我们要做的就是坚持,就像俞敏洪3次考北大,用13年时间坚持做“新东方”一样,坚持做下去便能做出成绩,“熬”出一个伟大的人生.

进入北大后,我的生命能量被彻底释放了,我就像一只小鱼儿游荡在大海里一样,感觉无时不是学习的机会,无处不是学问的道场.除了工作时间,我开始拼命地读书、听课、写作,不让一天闲过,不让一日虚度.

我是2007年9月2日,即北大开学的日子,和来自全国各地的北大学子一起走进了燕园,走进了心目中的圣地.唯一的区别是,他们走进了学术的殿堂,而我径直走向了北大的西校门.

就这样,每天我与他们相向而行,交叉而过,我在我的保安岗位上一站就是一天.可是,我的内心就像这九月份的太阳一样,温暖极了,幸福极了.

我告诉自己,这一切都来之不易,包括这份保安工作,我惟有好好工作,用心学习,才对得起自己,对得起北大.

在北大西校门当保安期间,每天都会接触到社会上各式各样的人,稀奇古怪的事也常遇到,这为我认识社会、了解社会,提供了一个有效的窗口.

在北大,做保安有保安工作的酸甜苦辣,当学生又有学生的喜怒哀乐.

但无一例外的是,每天的工作和学习都像一场真正意义上的修行,它让我更冷静地观察,更深沉地思考,用更沉潜的心来体会.

它每时每刻都在考验着我作为一名北大保安的能力、素质和德行,而这种考验又是我暗暗渴盼的,因为我心中那颗不安分的种子,已经开始发力生长了.

(节选自第一章“借”个角色上北大)

演讲在北大

北大可是个神圣的地方,没有两下子,谁会请你到北大来做演讲?我那时还没有“两下子”,居然也能在北大做演讲.

都说站在北大的讲台上有点诚惶诚恐,我确实感受到了.

那是2008年,我在北大平民学校第三期培训班学习快要结束的时候,班委会为了锻炼同学们的综合能力,决定以“我学习、我工作、我快乐”为主题,举行一次演讲活动.

当时班长找到我的时候,我还是挺犹豫的,总担心讲不好.为此,班主任也出面鼓励我说,你看,你的学历是非常高的,而且文章写得也好,怎么不敢上台去讲讲呢?你完全有这个实力,况且机会难得,你要好好把握啊!

经班主任这样一“鼓动”,我还真答应了.

那次演讲我主要讲了我的成长和求学经历,我谈到自己从小就生活在贫穷的大山深处,渴望通过读书走出大山,了解世界,更渴望学有所成,然后去帮助更多的人.


虽然后来求学艰难,毕竟进入了省重点高中—广水一中,遗憾的是,由于发挥失常,2002年高考只过了专科线,进入武汉一所普通专科学校学习法律专业,但内心深处始终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北大在等着我.

我还分享了我的求职经历,大学毕业后,我南漂广东,先后在知识产权怎么写作公司、律师事务所实习和工作过,2007年辞职北漂,在一所农民工子弟学校当过语文老师.

我告诉同学们,我的这些经历,促使我格外关注社会底层的弱势群体和农民工子女教育.

不过,我比较幸运的一点是,2007年8月份,在朋友的介绍下得以到北大当保安,有机会参加北大重大事件和赛事的一线保卫工作,比如主席视察北大、外国政要参访北大等安保工作,以及北京奥运会安保志愿工作等.

我越谈越兴奋,心情也越来越激动,我说能够在美丽的燕园生活学习,能够仰望未名湖上空的蓝天白云,切身感受北大百余年的人文气息,是我今生最大的荣幸,我享受在北大的每一天,感恩在北大的每一天.

最后,我还分享了我的一些人生感悟,并鼓励同学们说,改革开放30年已经过去了,祖国取得了很多令世界瞩目的成绩,改革的下一个30年已经拉开帷幕,而在座的各位将是中国的希望之所在等

没想到我讲到这里的时候,下面突然爆发起热烈的掌声.

我感觉自己已经完全进入演讲状态,我特意谈到普通劳动者的光荣和伟大,我说各位同学能够成为北大平民学校的一员,是多少人求之不得的事情,应该感谢北大教育学院“进城务工人员的继续教育和培训”课题组的老师们,以及志愿者团队.

我们的劳动人民身上有很多值得每一个中国人学习的品质,比如勤劳朴实,吃苦耐劳,生存能力强等,这些品质不仅让他们活得有尊严,同时也在感染和激励着他们的子女去拼搏、去奋斗,比如我就从我的父母身上学习和继承了很多东西.

生活在繁华都市里的农民工群体,更是用他们的辛勤汗水,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美丽的“鸟巢”、雄伟的北大体育馆,无不凝结着他们的心血智慧.

北大平民学校的同学,也是中国千千万万流动人口大军中的一个缩影.正是你们辛勤的付出,才有这个美丽的北大,干净的北大,令人尊敬的北大.你们年复一年的默默耕耘,也在为把北大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大学而贡献着自己的那份力量.

我还结合自己曾在北大平民学校学习的经历和感受,谈了自己的体会:

我认为平民学校是一块教育试验田.大学是社会的一个缩影,中国要由一个农业大国变成工业强国,必然要面临全世界最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即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三农问题关系到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教育培训非常有必要.

我说平民学校的创办是一个创业过程.在这里,老师和学生都存在相互了解、相互学习的需求.我也谈到平民学校的定位问题,即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我希望培养的是创业型人才,最好能多出几位小老板,以创业带动就业,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我还认为平民学校是务工人员的精神家园.比如当你遇到人生的挫折和磨难时,如果你还能想到在北大、在未名湖畔还有这样一块心灵乐土,也是一种安慰.我的期望是,平民学校不能只在北大,我们还要向全中国两千多所大学推广,让更多的人受益,这也是促进社会和谐不可缺少的一环.

最后,我深情地对大家说,其实,我们在北大的出路非常多,机会非常多,你可以选择通过成人高考进入北大学习,或就读北大网络教育学院以及各种专题培训班,学习结束后便可获得北大书或相关证明.

2008年是奥运之年,全世界的目光都将聚集北京,而北京大学奥运场馆,更加需要一批优秀的保安队伍.大家知道,前段时间,在北京大学建校110周年的日子里,主席来视察北大,为新时期北大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北大的发展也更加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奉献.

北大有位教授这样说,全中国有个最好的地方是北京,北京有个最好的地方是海淀,海淀有个最好的地方是未名湖畔.不管你是谁,只要你在这里学习过、生活过,北大,就是你永远的精神家园.

当时坐在讲台下面的有北大的老师、学生、平民学校的学员,还有志愿者等.当我分享完毕,走下讲台之际,他们热烈地为我鼓掌,肯定我的表现,让我感觉美好极了.

我庆幸自己作了这个选择,我战胜了自己的担忧和不自信,也感悟到,凡事不要说不可能,也不要轻易否认自己在某方面的潜能,最好的办法就是去行动去尝试,谁能保证你不能收获一个全新的自己呢.

从那次演讲以后,我倍加珍惜在平民学校学习的机会,每天都想着多学习多进步.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平民学校课程结束时,我被评为优秀学员.

在毕业典礼上,时任北大党委书记闵维方教授专门发来贺信表示祝福.我知道闵书记早年有当“矿工”的经历,我知道他理解我们求学的艰辛,我曾经听过他讲述自己的成长经历,鼓励我们不要怕吃苦,要能在艰苦的环境中成就自己的人生,要勤奋学习、努力拼搏,早日将自己塑造成栋梁之才.

当时北京大学副校长、平民学校校长岳素兰等校领导在毕业典礼上为我们颁发荣誉证书,教导我们要好好珍惜在北大的学习机会,努力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为今后的人生发展奠定基础.

这就是我在北大的第一次演讲,也是激励我更加奋发向上的一次演讲,好在我没有辜负大家的期望,我只愿以后做得更好.我深深地感恩我的那些可敬的老师和可爱的同学们.

站着上北大(自传体小节选)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母亲的论文范文资料 大学生适用: 高校毕业论文、函授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0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节选自第五章每天都在“站”斗)

好学感召来北大教授

在北大这5年,我一直在变.

从一个普通青年成为一名保安,从一名保安又成为一个北大学子,从开始对事物的认识欠全面欠深刻,到现在凡事都有自己的思考和见解,我发现自己一直在成长在收获,但其中唯一没变的就是我的好学.

因为好学,我这几年接触到不少北大的教授和学生,是他们给我创造和提供了学习的机会,帮助我成长进步.

在北大,我可以列举很多我与北大老师之间的故事,在这里,我就挑其中的一位和大家分享吧:

2007年秋天,我被北大保安大队录用后,我就告诉自己,我来此的目的就是学习.为此,我第一个报名申请入读北大平民学校,如饥似渴地参加各门课程的学习,同时又是那么渴望得到北大教授,特别是名教授的点拨.

我是因为在保安工作岗位上表现积极,学习愿望强烈,才被推荐上了北大平民学校的.

我记得在那天的开学典礼上,时任北大副校长的岳素兰教授发表了致辞,嘱咐我们珍惜在北大的学习机会,努力提高自己,在工作中学以致用,更好地为北大、为社会怎么写作.

在开学典礼上,一位教师代表的发言吸引了我的注意力.我从来没有听过这般清脆悦耳的声音,言语间文学味浓厚,更让我佩服的是,这位老师没有带讲稿,即兴发言都说得那般自然流畅,文采动人.如果闭着眼睛去听,还能感受到那种韵律感和节奏感.

总之,这位老师给我的印象太深刻了.

她讲话的大概意思是,欢迎同学们的到来,你们从祖国的四面八方来到美丽的燕园,实属不易.你们个个朝气蓬勃,正是人生学习的黄金时期,在这里,你们可以获得无价的知识和智慧,你们崭新的人生之路将从这里开启,你们美好的未来正在向你们招手,期待你们从当下这一刻行动起来等

那时,我还在北大古朴典雅的西校门站岗.

大约晚上九点多,白天的喧闹刚刚退去,夜晚的北大校园灯光柔和,一片安静,校门上挂着的大灯笼则显得五彩缤纷.

突然,我看见一位非常熟悉的身影,推着一辆自行车慢慢地向大门走来,几乎在同一时刻,她也注意到了我,到了眼前,我一下子就认出对方来了,这不正是在平民学校发言的那位老师吗?

于是,我上前一步,主动向这位老师问好.

我说:“老师您好!我是平民学校的学生,我叫甘相伟,上次听您的发言让我备受鼓舞,感觉您讲得非常好,您有着很深的文学素养,对教育也很有研究.”

她笑着说:“谢谢你啊!过奖了.你每天都在这里站岗,工作很辛苦吧?”

我赶忙说:“不辛苦,这是我应该做的.”

她又热心地问道:“小伙子来北大几年了?平时喜欢看书吗?”

我回答道:“刚来一年,我特别喜欢看教育方面的东西,我现在专科已经毕业了,将来想当一名小学老师,我很想学习这方面的知识,但不知道怎么下手.”

她充满惊喜地对我说:“那好啊,这样吧,如果你有时间,可以来旁听我给研究生开的教育财政课.”

说着,她从包里掏出一张名片递给我,我接过来一看,上面印着:“北大教育学院鲍威教授”,下面还有联系、工作地址等,背后印着英文.

我一看真找对人了,心里很兴奋,表示我很喜欢这门课,我一定会去听课的.

鲍老师临走又说,你随时可以和我联系,在学习方面有什么困难咱们一起探讨.

听到这里,我简直是受宠若惊,只知道一个劲地点头等

晚上10点下班后,我就给鲍威老师发了一条短信.

我说:“鲍老师您好!我是西门保安甘相伟,很高兴认识您!感谢您对我的帮助!请问您的课是什么时间?在哪个教室?我很想去听.”鲍老师马上给我回复了一条短信:“我也很高兴认识你,看得出来,你是一个非常积极上进的青年,精神可嘉啊!我的课每周四晚上19:00~21:00在老化学楼107教室,欢迎你的到来.”

就这样,我每个星期四的晚上,都会出现在鲍老师的研究生课堂上,大家从不排斥任何一位旁听的同学,鲍老师还特意嘱咐她的助教每次多复印一份讲义给我,还让我抽空多看看《北大教育评论》上面的文章.有时课下,她会询问我有没有什么问题.有时,我也会就自己的疑问向她请教,她总能给出令我惊喜的解答.

从此以后,上鲍老师的课,我每次都会提前30分钟来到教室.有一次,她的一位研究生迟到了20分钟,这时鲍老师突然停下来,对同学们说道:“各位同学,这位是我们北大的保安,工作任务很重,但他每周都能坚持上我的课,他比你们要积极得多,你们可要向他学习啊.”

我不知道鲍老师会当着他的研究生的面这样鼓励我,我有些不好意思.但我也马上意识到鲍老师这样说的目的,她也是鼓励在座的每一位同学,好好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

鲍老师的研究方向是教育财政问题,说得简单一点,就是研究国家财政在教育上的投入,在公立大学和民办大学以及农村教育和城市教育在资源上的分配问题,实际上这也是教育的公平问题,它关系到我们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

从农村走出来的我,能体会到农村教育资源的相对贫乏,城市教育资源的优越及丰富,这也是我关注教育的一个原因.

2011年12月份,我抽空去教育学院拜访了鲍威老师,并向她请教关于读书写作和未来职业规划方面的问题.

她放下手头工作,认真地和我交谈,她告诉我,读书一定要读经典,要读有深刻思想的书.除此以外,有些书籍只需浏览一下就可以了;至于写作,首先要体验生活,比如保安工作就是体验生活的一种好途径,如果刻画人物,要写出人物内心世界的真情实感;在谈到职业规划时,鲍老师告诉我,先找到你人生的兴趣点,做你喜欢做的事,能够把职业和兴趣完美统一,这就是人生的成功.

听了鲍老师的一番话,自觉很受启发,在之后的日子里,每当我有人生或工作方面的困惑时,鲍老师就是我请教的对象之一.

我非常感激鲍老师一直以来对我的关心和帮助.

2011年底的时候,有一天鲍老师告诉我,2012年她要到国外做一年访问学者,交谈中还不忘叮嘱我,如果有什么学习方面的问题,可以给她发邮件或找她的助教帮助解决.对此,我表达了自己的感激之情,并预祝她在新的一年事业顺利,在国外生活得愉快.对于北大平民学校,我们都坚信它会一直办下去,并坚信我们都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鲍老师无时无刻不在关心着我,鼓励着我,感动着我,鲍老师只是我在北大要感恩的众多老师中的一位.

我对这些北大老师充满了感激之情,他们从来不因我身份普通而淡漠我,更不会因为我自身的浅陋而放弃我,相反,他们都很关爱我,鼓励我不断学习,努力走好未来的人生之路.

(节选自第八章小人物也要大奋斗)

不对立的北大生活

有人对我的经历好奇,说在北大后勤系统几千人中,为什么你却能做出一点成绩出来?

大多数时候我都会呵呵一笑,我说奥秘就是不对立,顺着北大去生活.

相比较而言,我是比他们中的一些人幸运些,但是这些后勤人员都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光和热,每个人的价值别人都替代不了,对他们来说这就是成功.

归根结底就是不对立,以北大为家,以工作为乐.

我曾经专门写过一篇文章叫“北大的工友”,就是来讴歌他们,向他们致敬的.

环顾我们的生活,总有一种人生活得很痛苦,每天都不满意,每天都在患得患失,每天都在抱怨自己的遭遇.

也由于没能认清自我,在岁月中对付度日,找不到人生的方向,身心都得不到安放,所以很痛苦.有的既想赚大钱,又吃不了苦,看这不顺眼,看那不合胃口,结果每一天都活在磕绊中.

这些都是对立的结果.与自己对立,与别人对立,与生活对立,与环境对立,所以难有成绩.

我在北大接触和认识很多有成就的人,我发现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他们对人都很友好,很会与人相处,与环境相适,没有什么对抗和冲突.

我常常与我们北大的后勤员工接触,我发现他们总是很和气,挂在他们嘴边的口头禅多是“对不起!”“谢谢!”之类.

我就感觉这五个字非常厉害,任何矛盾和问题只要用上这五个字,立马就能化掉百分之八十.不信你可以在生活中试验一下,奇迹马上就会出现.这可能就是导致成功者与失败者两种人生状况的原因.

我曾经也为生在偏僻的农村而感到命运不公,力不从心,总是在困境中苦苦挣扎.在读书的时候,当我看到班上城市同学身上那种优越感,也曾失落过.

现在回头看来,大可不必,每个人都有各自的“道”,我应该顺应我的“道”,演好我的角色,不应该把自己和别人对立起来.

后来,我在大学里接触到了哈佛大学加德纳教授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禀赋,我们应该把焦点放在自己的优势禀赋上,然后拿自己的优势与别人互补,彼此自然融洽,便不会再有对立的痛苦.

有一段时间,我痴迷于研究古今中外历史上的成功者,结果我发现他们都无一例外的在自己所热爱的领域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细究下去,我发现当他们在早年只能获得一份打扫办公室卫生的工作时,他们只会全力以赴,不去挑剔工作的好坏,他们不仅干得很快乐,而且对周围人非常关爱和尊重,总是以积极正面的态度处理人际关系和工作环境,结果自然处处和谐融洽,成功也便孕育其中了.

在北大,我也碰到个别有负面情绪的年轻人,他们不是抱怨工资太低,领导对自己不好,同事缺点太多,就是抱怨社会不公平,自己没有机会.试想一下,这样的人怎么可能工作顺畅,事业成功呢?

在北大我是没有休息日的,我每天都要工作和学习,一般早上6点30分起床,先到未名湖畔读书散步,有时还会帮清洁工阿姨打扫厕所,我不觉得这样的生活有什么艰难和委屈的,我始终相信一句话:合理的要求是训练,不合理的要求是磨炼,不管是合理还是不合理,只要你不用对立的眼光去看,都是一种人生的锻炼.有时,最简单的就是最有效的,当我不能改变一件事情的时候,我就试着去改变对这件事的看法;在我没有能力的时候,我要求自己一定要有好的态度.这样,就能保证你与别人,与环境不冲突不对立.

我在北大档案馆工作的时候,那里有一位保洁阿姨,每天总是开心得不得了,就连扫地的时候还哼着小曲呢.

她每次从我身边经过,我都能感受到她身上那股美好的能量,心情自然跟着舒畅,整个环境瞬间都会被她熏染.我想北大真是有福气,这样的保洁工到哪里都会有人请的.

如今,当我怀揣着文学梦,亦步亦趋来到北大之后,每天我只有珍惜,只有感恩,有时,我会担心第二天一觉醒来,发现自己不在北大.我现在能做的,就是对身边的每一个人好,用我的笔勤奋地耕耘下去,纵然艰难,但身处这样一个和谐的环境内,不对立就是进步,就是人生最大的成功.

(节选自第九章寻生最风景)

此生愿报父母恩

这几天,我连做了几个梦.

我梦见我的母亲更老了,她又冒着风雪,拖着瘦小的身体,去打理那几亩薄薄的山地.

我还梦见三爹的腿经常抽筋,颤抖得厉害,有时姐姐还在做着出门打工的准备,父母在那里帮着收拾行李,我暗暗地伤心难过等

我醒来的时候,发现泪水淌满脸颊.

或许他们又想念在北大的儿子了.

我知道,我的三爹和母亲已成为我今生最大的牵挂,我不能忘记他们的恩德,我的成长进步都是他们用血用汗换来的.

但现在最让我遗憾和惭愧的是,不能陪伴在他们身边,远隔千里,只能通过问候他们,嘱咐他们,注意保养身体等

经过多年的打拼,我现在求学工作于北大,两位老人是欣慰的,也许他们最放心的就是我这个把苦吃得快成“厌食症”的儿子.

北大中文系程郁缀教授给我们讲过,每个人都有三个母亲:给你身躯和血肉的母亲、给你知识和能力的母校、给你尊严和精神的祖国.面对这样深重的恩情,我们应当怎样回报?

他给我们的答案只有震撼人心的八个字:涌泉之恩,大海相报.

父母已经成为我生命的精神支柱和奋斗之源,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他们的理解更深,情感更加浓烈,也更加懂得了他们的那片苦心.

我时常反省自己,我这个儿子到底做得怎么样,我还应该怎么去做.我知道,与他们的付出和期待相比,我并没有做成什么,也没有更大更好的回报可以反哺给他们,我始终是亏欠于他们的,可是我的三爹和母亲却毫不在意.

对于三爹,对于母亲,我只有不断地回想,不断地感恩,不断地成长,才能让自己心安.

我理解母亲,理解母亲的苦难,理解母亲过去的苦难,更理解母亲现在的苦难.

我还在乡下玩耍的时候,母亲无意中便在践行着“身教重于言教”的传统做法,以润物细无声的教诲感化着我.

我在镇上读初中的时候,母亲心里就会充满挂牵,每个周五下午,她总会守候在家门口,望着那条通往学校的崎岖山路,盼望着她的儿子安全回家.

遇到大雪和风雨天,母亲还要沿着这条山路去迎我,盼着在路口遇见我.

我在县城读高中的时候,母亲更加忙碌了,我常常想起她在田间劳作的背影.

每次回家,我都要翻山越岭去寻找母亲,当一个瘦小但很熟悉的身影出现在山头时,母亲总是习惯性地擦擦额头上的汗珠,远远地喊道:“我的儿子回来啦,快过来喝口水.”我高兴地回应着母亲,然后迎着母亲奔跑过去.

我在武汉读书时,常常和母亲通,向母亲汇报我在大学里的进步.里我仿佛可以看得到母亲开心的笑容.

我在广东工作以后,向母亲报告我的工作成绩,母亲鼓励我要多做事,少说话,要尊重领导和同事.母亲的那句“自古拳头不打笑脸,不要计较得失,要微笑面对生活”的话我牢牢地记在心间.后来,我到北大工作和求学,母亲仍然一如既往地用全部的生命支持着我.只是我心中觉得内疚越来越多,随着年岁的流逝,母亲的白发爬满头了,我慢慢长大了,母亲慢慢变老了,我没时间陪伴在母亲身边,没法照顾她,想到这里我就难过.

当我向母亲说起这些的时候,母亲安慰我说:“孩子,你只要做好自己该做的事儿,就是对我的孝顺啊!”

这就是我的母亲啊,这就是我那虽平凡,却能识大体、顾大局的母亲,她一次次地鼓励着我、感动着我.我挂断,常会哽咽,怎么忍都忍不住泪水.

母亲知道我有自己的抱负,从小到大总是鼓励着我张开理想的翅膀在蔚蓝的天空里自由地翱翔.母亲知道我终究是属于社会的,而不是属于她一个人的,她能理解小我与大我之间的关系,虽然母亲没有读过什么书,但她给儿子的就是这种意识.

我的三爹也老了,由于长期超负荷的体力劳动,身体落下来不少毛病,尤其是他的腿留下了后遗症,我眼前常常闪现他腿抽筋的痛苦场景,让我揪心得厉害.

我知道,三爹对我们一家的好,我们姐弟这辈子是报答不了的.

时间越长我越是忘不了,我的三爹为了凑足我上学的费用,曾流着泪向好心人借钱的情景.那时,我的眼泪就在眼眶里打转,我坚持压抑着,不想让父母看见难过,只想让心里长满斗志.

由于父亲去世早,是三爹陪伴我们度过最艰辛的日子,细心照顾我和姐姐,在我们日子维持不下去的情况下,三爹毅然选择外出打工,在外面省吃俭用只为凑齐我的学费.农忙时辞工再回来干农活,这些,我总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从三爹进入我们家的第一天起,我就把他看做我们的父亲了.我的三爹为人忠厚老实,总是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我有时为了让他开心,在家的时候总是和他一起掰手腕,有时是我赢了,有时是他赢了,但更重要的是,我们一起享受着父子间最纯粹的亲情.这样的幸福跟当时的穷困是没有关系的.

在北大的日子,我常常会想,我这一生恐怕是报答不了父母的恩情了,我该怎么办?我能给他们做什么?

眼下,我只有努力工作.

多年以来,我一直对父母心存感激.

而事实上,母爱无边无价,无以回报,这种人世间最珍贵的亲情永远埋藏在我的心里.

我争取过年的时候能够和三爹、母亲、姐姐一起团聚,享受这份珍贵异常又短暂的亲情时光.

如今,我虽身在外地,但可以通过努力地工作、通过怎么写作更多的人来实现自己的价值,以此报答父母的恩情.帮助更多人也是父母从小对我的教诲.他们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他们眼里,伺候他们只是小孝,伺候社会大众是一种大孝,他们早就懂得小孝与大孝的关系.

就像我的大舅早年就出去当兵了,很少回家,外婆也一直是我的母亲照顾,这样的孝道意识,我的父母很早就体会到了,也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我.

因此,在我们乡下,我的三爹和母亲深受乡亲们的爱戴,而我在遥远的北大,则当更加勤奋地工作,用出色的成绩回报他们.

经过这几年的积攒,2011年的时候,我第一次给他们寄了2万块钱,以表达做儿子的一点心意.

我在心里对三爹和母亲说,你们过去为我受了那么多苦,我没法回报你们,这些钱是我在北大这几年存下来的,希望你们能用上它,让日子过得好一点,看着你们一天天变老,我心里很难受.现在儿子长大了,就让儿子尽力回报你们吧.三爹,母亲,希望你们用上这笔钱,照顾好身体,你们健康就是儿子最大的福分,儿子心里也能踏实一点.

在充满希望的燕园,我每天都怀着对父母的爱认真地学习和工作.我期望在不远的某一天,通过我的努力,把三爹和母亲还有我的姐姐都接到北京来,好好地走一走,看一看,尤其要让他们看看我生活了近5年的北大,让三爹和母亲知道,他们儿子的人生选择是正确的,他们从来就没有看错这个儿子.

我期待这一天的到来,我渴望早日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我要让三爹和母亲看到,我今生有幸做他们的儿子,是一件多么值得骄傲的事情.

(节选自第十章从原点出发)

(选自新浪读书http://book.sina..,图片均选自网络)

责任编辑:李娟

投稿:535832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