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实施

点赞:11820 浏览:54186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03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素质教育大致可以分三个层次.其一是先天素质,是指人的先天解剖生理特点,是人的心理发展的生理条件,但不能决定人的心理内容和发展水平.某些素质上的缺陷可以通过时间和学习获得不同程度的补偿.其二是可能素质.是指未来发展的主体可能性,就是主体的发展潜能或者潜力.与先天素质不同,这种未来发展的主体可能性,不是先天性,也不是先天与后天共同作用下形成的整个主观现实性.而是主体现实性中反映未来发展可能性的部分.其三是现实素质.是指人在后天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所获得的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基本品质结构,包括人的思想、认识、身体、心理品质等.


一、教育中的素质的形成

素质的形成包括三个主要过程.一是判断.即对个体身心发展潜能和已有发展水平作出正确的正确的估价和鉴别.二是发展,即充分发挥个体的身心潜能.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通过自身的努力,去发展有关生理与心理的,智力与非智力的,认知与创造的各种素质.三是同化,即把那些外在获得的,内化于人的身心,形成一种稳定的、基本的、内在的个性心理、生理品质.内化是形成主体稳定素质的基本途径.所谓内化,就是社会意识向个体意识的转化.内化可以分为有意识和无意识两种形式.从教育社会学角度看,人们的外在素质的内化过程就是人的思想意识的社会化过程.有时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有时许多都通过无意识、无目的、潜在的方式.学生在一定的文化环境和社会道德环境中学习生活,就会不知不觉接受其感染、暗示、或进行模仿,逐渐实现思想观念等文化心理积淀.可见,外界环境刺激通过人的意识或无意识发挥作用,使心理从量变到质变形成主体的内在素质.以上三个过程互相制约、互相促进.

根据以上认识,所谓素质教育,是指这样一种教育,它利用遗传环境和教育的积极影响,在对学生的已有发展水平和可能发展潜力作出准确判断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所有的都在其已有发展水平上有所发展,都在其可能发展的范围内充分发展,从而促进社会意识向个体心理品质的内化.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凡是根据受教育者已有发展水平和可能发展潜力,注重发展,强化内化的教育,都属于素质教育的范畴.

二、素质教育与全面发展教育的关系

素质教育实施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素质教育的论文范本 大学生适用: 本科毕业论文、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3 写作解决问题: 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本科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首先,从根本上说,素质教育与全面教育发展教育具有一致性.全面发展教育就是要促进人的智力和体力的充分自由地、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发展.同时包括人的道德水平、审美情操的发展.素质教育同样把教育工作的重点放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上,这两种教育在教育目的和人才培养目标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其次,素质教育是对全面发展教育的完善.全面发展长期以来一直被理解为德、智、体、美、劳几方面的素质,可见素质教育是对前者的进一步完善.第三,素质教育是对全面发展教育内涵认识的深化.为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其根本途径就是实施全面发展.第四,素质教育更为强调个体发展的全面性和和谐性.素质教育更为强调在学生已有水平和可能潜力基础上,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之全面和谐地发展.

三、实施素质教育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转变教育观念.中华民族要振兴、要发展、要实现四化,必须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时把教育放到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实施素质教育,关键是要转变教育观念.比如学生应具备怎样的知识结构?素质教育较好解决了这一回问题,因为现代工程已超出了传统的“工程技术”范畴,已融进了政治、经济、法律、资源、地理、心理等内容,所以必须改变以往的以“升学”追求高分为目的,忽视人的发展和综合素质提高.

2、正确处理好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当前,在实施素质教育中存在两种倾向.其一是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矛盾的观点.一方面,专业素质本身就是其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之一,另一方面,非专业素质的提高又是综合素质提高的重要表现.

Nightwish李夏光盘设计2012年西南大学美术学院

TheBeatles李夏光盘设计2012年西南大学美术学院

卧室效果图1刘凤妮设计2012年西南大学美术学院

卧室效果图2刘凤妮设计2012年

西南大学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