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建模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点赞:13451 浏览:57088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08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以就业为目的,以能力为本位,为生产、建设、管理、怎么写作第一线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因此,高职数学教学应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训练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主要切入点,而开展数学建模能有效提高高职数学教学质量,有助于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形成.

关 键 词:数学建模概念高职数学意义应用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以就业为目的,以能力为本位,为生产、建设、管理、怎么写作第一线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因此,高职数学教学应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训练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主要切入点,而开展数学建模能有效提高高职数学教学质量,有助于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形成.

一、数学建模的概念

数学模型是一种模拟,是用数学符号、数学式子、程序、图形等对实际课题本质属性的抽象而又简洁的刻划,它或能解释某些客观现象,或能预测未来的发展规律,或能为控制某一现象的发展提供某种意义下的最优策略或较好策略.数学模型一般并非现实问题的直接翻版,它的建立常常既需要人们对现实问题深入细微的观察和分析,又需要人们灵活巧妙地利用各种数学知识.这种应用知识从实际课题中抽象、提炼出数学模型的过程就称为数学建模.

二、数学建模的意义

(一)高职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

学生通过问题分析、收集资料、调查研究、筛选研究方法、建立模型、利用计算机及数学软件求解、完成论文的系统过程,可以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提高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

学生应用数学进行分析、推理、计算的能力;应用计算机、数学软件以及因特网的能力;应变能力;创造力、想象力、联想力和洞察力;学生组织、管理、协调、合作能力;正确的数学观在不同程度上能得以提高和形成.

(三)高职数学教学改革的需要

1.推动教学内容的改革.将数学建模的思想和方法融入高等数学课程中,打破了原有高职数学课程只重视理论、忽视应用的教学内容安排.

2.推动教学方法的改革.数学建模问题具有开放性,一般不具有唯一的答案.让学生参与到教学环节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3.推动教学手段的改革.数学建模的过程,需要运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这就势必要对传统教学手段进行改革,特别是推动了数学实验课程在高职院校的发展.

三、数学建模思想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的应用

在日常教学中渗透建模的思想和方法

例如导数的概念可以从变速直线运动的瞬时速度、交流电的电流强度等实际问题抽象出来.导数的意义是函数相对于自变量的瞬时变化率,以此为依据,所有有关变化率的实际问题都可用导数模型解决,这也是利用微分方程建立模型的基础.运用数学建模法学习数学概念、公式、定理,使学生经历研究创造时的思考过程,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知识的本质意义,而且可以彻底改变学生认为数学无用的错误认识.

数学建模应以学生的实际水平为基础

建模难易程度应符合高职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过难和过易都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选取案例时应选取较简单的、贴近生活实际的问题.例如讲述导数在求极值问题上的应用时,可引入易拉罐材料最省问题.

数学建模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数学建模的文章 大学生适用: 学士学位论文、在职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9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模型检测设:

(1)把易拉罐看作一个圆柱体,且不考虑材料厚度;

(2)易拉罐的容积为V(常量);

(3)易拉罐底面半径为R,高为h,表面积为S,S可视为r的连续函数.

模型分析:因为不考虑材料厚度,要使材料最省,就是使圆柱体的表面积最小.

模型建立:有检测设可得这个值与我们实际测量的值有一定的差距,这为什么?

模仿上面的建模方法,我们先建立材料体积的数学模型,再用导数的知识结合数学软件包求出r与h的比值,求得r:h等于1:4,这与我们实际测量的值是非常接近的.

(三)数学建模应与专业紧密联系,发挥高等数学对专业的怎么写作作用

用专业知识作为背景,加工成数学模型,可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在专业中的地位.既加深了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应用数学的兴趣.通过对一些以专业为背景、学生有能力尝试的问题的研究,把专业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可以增加数学教学的目的性和凝聚力.

总之,把数学建模引入高职课堂教学,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单纯积累知识,不会学习,不会运用,绝不可能适应社会需要.必须学以致用,尽快完成从“学”向“用”的过渡.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就开始对实际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并建立适当的数学模型,利用计算机求解,分析所得结果,解析并指导生产实际,才能达到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目的,这正是数学教学所追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