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预习方法

点赞:7118 浏览:29797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1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语文课前预习是进行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步骤之一,培养学生课前多阅读、多查阅、多动笔、多动脑等良好预习习惯,才能保证有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工作奠定基础.

[关 键 词]初中语文;预习;方法

有学生常叹:“这节课我听得云里雾里”,“这节课我又是一头雾水”等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呢?有种种原因,但首先是学生没有做好预习工作.预习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是学习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在学习一篇新课文之前,教给学生好的预习方法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如何才能实现有效的课前预习呢?

一、多阅读

阅读就是阅读单元内容说明、课文前面的阅读提示或自读提示,阅读本文教材,阅读课文注释,阅读课后的“研讨与练习”.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学习之前应通读教材,了解教材的结构和知识的内在联系.在进行具体的单元学习前,要了解本单元读写训练的要求,通读单元各篇课文,在这个过程中初步看出各篇课文的共性和各自不同的个性.当具体预习每篇课文时,课前的提示和课后的练习都是帮助我们理解课文内容的很好资料.因此,决不可忽视它们的作用.


该文url:{$getarticleurl}

二、多查阅

查阅工具书,扫清阅读障碍,过文字关.在一篇文章里,必定或多或少有些大家不认识的字,不会解释的词语,那么同学们在阅读课文时,就要将预习时遇到的这些问题用笔划出来.如果这些问题书上有注解,那么阅读时可对照注释,自己把它们弄懂.如果遇到书上没有注释的问题,就要利用工具书,查一查字典,弄清读音和字义,学会辨析词语和感彩,特别是那些模糊的字词和似懂非懂的句子,更不能放过.如鲁迅的《藤野先生》一文中“实在是标致极了”中的“标致”一词的意思及“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中“正人君子”等词的意思,可在书上划出,再查出此词之意,这些看似是褒义词的词语在文中又是什么意思呢?如果搞不清楚,可在书上做个标记,当老师在课堂上讲解时,带着问题听,就能弄懂了.

此外还要多查阅作者及写作背景.文章都是为时而作,对背景的了解有利于把握文章的写作目的和中心内容.如朱自清先生的《春》第一课时为例,要搜集作家、作品的背景材料,搜集有关描写春的名诗名句、名家名篇,了解春的气候特点等等,在内容检测上基本是贯穿整个课堂.这些课前准备的充分与否,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速度和效果.

三、多动笔

古人有“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说法,强调的就是动笔对读书的重要性.实践证明,做笔记对语文预习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做预习笔记形式多样,可在书上做标记、眉批、尾批等,也可准备一本预习笔记本.

学生在预习的阅读过程中,应用序号标出课文中每个自然段,将文中精彩句子或语段以及富于表现力的词语,动笔勾画出来,以备上课时理解交流和日后背诵识记之用.这些勾画出来的关键性的字、词、句就是最能凸现教学内容的字、词、句.如《范进中举》勾画出你认为好笑的句子,来解读笑后面隐藏的深刻内涵.在《孔乙己》中勾画出描写孔乙己的句子,以了解作者对孔乙己这个人物的塑造.另外,教师也可列出预习提纲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分析、理解.

四、多思考

这一步是较高层次的要求,我们要根据课文前的提示、课文内容及课后练习题进行思考.

一般来说,略读课文后,学生应对课文内容有大体的印象.如《范进中举》一文,可以把描写范进中举后的动作、语言、表情的句子找出来,还可以把胡屠户、众乡邻及张乡绅对范进中举前后的态度变化的句子划出来,有的可做着重符号,并在书旁注上自己的评点.这样在自己的赏析下,再经老师课上的点拨,对课文中的人物及主题的理解就更深了.当然,我们在指导学生进行预习思考时要结合文章体裁的特点,这样才能让学生较好地把握文章的重难点.

课前预习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良好的预习习惯可以使课堂教学如虎添翼,使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只有这样,课堂上才不会出现只有几个优等生回答问题、得到训练的机会,大多数学生只是“陪客”的现象,才不会出现一些中下生还未思考成熟,优等生就早已举手发言,把正确答案告诉大家的现象,才不会出现懒情的学生“云里雾里”的现象.

初中语文预习方法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课堂教学的论文范例 大学生适用: 学位论文、电大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4 写作解决问题: 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本科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当然,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仅仅靠教材中的学习可能尚不足达到训练目的的.因此,教师在要求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预习的基础上,还要加强拓展训练.如增加课外阅读,特别是与课文有密切联系的资料,通过引导学生课外阅读,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还可加强知识间的前后联结,为学生理解课文扫清障碍.此外,教师还需要加强预习检查,如检查学生是否能正确、流利、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课本上是否有各种预习时的标注等.通过教师的反复训练,不定期检查,学生互检等,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才会逐渐养成,预习质量才会不断提高.所以,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需要科学性的指导,需要条理性的规范,需要教师高度重视与持之以恒,更需要学生自己去摸索、动脑、理解,这样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素质.

(责任编辑:彭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