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军旅文学批评的现实主义

点赞:5412 浏览:18709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25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时间:2012年3月5日

地点:北京·解放军报社

人物:张丽军(青年批评家,山东师范大学副教授)

傅逸尘(青年批评家,解放军报社编辑)

张丽军:在我的文学批评实践中,我不太看重文学界的各类命名.不过面对你的文学理论批评我却产生了一种想要对你命名的.我赞同朱向前先生的说法,就是1990年代以后,军旅文学批评家断档了,而你在新世纪之后在众多报刊上连续发表了大量理论批评文章,尤其是关于军旅文学的批评所产生的影响是很大的.与朱向前先生一样,尽管你也发表了许多对当下著名作家作品的批评,但批评界还是很容易地将你划入军旅文学批评家之列.但你的批评与以朱向前先生为代表的上个世纪的军旅文学批评家已经有了根本的不同,所以,我加了一个“新”字,我把你命名为“新军旅文学批评家”,以示区别.何以如此?我这里至少有两层意思:一是你是军旅文学批评的新人,二是如同“新时期文学”中的“新”的意思.当然,我对你命名的“新”是要落实在第二层意思上的.你的批评蕴含了与上个世纪军旅文学批评完全不同的新质,一种崭新的面貌,更具现代性的开放意味,使你的批评面貌更加清晰,也有利于新世纪军旅文学批评的转折与发展.不知你是否认同我这样的命名.

傅逸尘:文学批评,或文学理论上的任何一种命名可能都含有一种被迫与无奈的意味.你对我的评价如此之高,令我汗颜,就文学批评来说,我确实只是一+—N人而已.我与以朱向前先生为代表的前辈军旅文学批评家的代际是无法否认的,在知识结构、文学观念、批评方法,甚至道德理想与价值选择诸多层面均有很大的差异也是事实,这种差异在我刚刚接触文学批评时尤其鲜明;但当我真正地进入中国当代文学,尤其是军旅文学的时候,我开始用心体会阅读、思考、写作所能带给我的愉悦与幸福,想象着、建构着文学之于自己的意义.当文学成为生存与生命的意义的时候,文学批评的写作也便成为了生活方式的一部分,如此,我的文学批评可能就接续上了前辈们的精神传统.

张丽军:据我所知,2003年,你在军艺文学系读本科二年级的时候就开始在《文艺报》等报刊上发表理论批评文章了,这在我们批评界可以说是出道比较早的了.军艺文学系出作家是全国闻名的,一大批优秀军旅作家都出自这里.朱向前在为你入选“21之星”丛书的评论集《重建英雄叙事》所作序言中说,“从军艺文学系创办至今,20多年来,在文学评论这一行当里,在我和傅逸尘之间隔着一个长长的空白带.”也就是说,朱向前之后就出了你一个批评家.我注意到一个情况,近几年,你与朱向前先生以对话的方式合作了多篇文章,包括在连续五六年在《文艺报》上作关于军旅文学的年度盘点;当然,不光是军旅文学方面的,还有其他对当下有影响的作家作品的评论.是不是可以说,你的文学批评受朱向前先生的影响很大?


傅逸尘:这一点是不言而喻的.从自然的状况来说,他是我的研究生导师,而且我是在读本科的时候就去听他给研究生上课,并参加了他在军艺文学系创办的“红星论坛”活动.但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他的才气与、文章的犀利与敏锐、对文学的总体把握与察之秋毫吸引并感染了我.朱向前老师的文学批评是伴随着新时期文学,尤其是军旅文学一路走过来的,他的文学批评是在真正意义上参与了军旅文学在上世纪十年代的繁荣与发展,甚至可以说,他的文学批评是上世纪十年代军旅文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不像我们当下的许多批评,跟创作几乎无关,完全是批评界的自说自话,或者学术机制的附属品.当批评不在文学现场的时候,它还有多少存在的价值与意义是颇值怀疑的.还有就是他的人生状况和生活态度,那种自在、达观,进退自如、随心所欲.一个在社会生活中比较边缘的文学批评家能达到这样一种学术与人生境界,让我钦佩和羡慕不已.所以,在军艺读书的时候,我就非常喜欢与朱向前老师闲聊,当然也经常会就一些文学现象、一些作家作品进行讨论,讨论之后往往就会有文章出来.与朱向前老师闲聊,或者讨论问题让我感觉特别好,甚至于让我颇为得意的是他从来没把我当作一个学生来看待,完全的平等,有时我的观点会尖锐甚至偏颇一些,他仍然会尊重你的观点,甚至鼓励你;但他说,我与你不同,我是要保守一些的,这一点你慢慢就会明白了.我的成长可以说是跟朱向前老师分不开的,是他把我一手带出来的.

张丽军:2008年,你还在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读研究生,就以一本《重建英雄叙事》的评论集入选“21之星丛书”,以评论入选本来就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而且你那年只有二十五岁,平了该丛书最年轻人选者纪录.无论是一般意义上的经验,还是文学史意义上的经验,文学界年轻的出道者多数都发生在诗人或散文一类文体上,小说也有,相对就少了些,而理论批评者则少之又少,甚至可以说是难得一见,也就无怪乎著名批评家雷达和朱向前对你的出现的惊喜之情溢于言表.雷达在你的《重建英雄叙事》书稿审读意见中说:“这是一位很值得重视的评论新人,80后,文学硕士出身,却已发表了大量文章.真诚,坦率,视野开阔,其中对新时期以来军旅文学的研究、对话;对现实主义的阐发;对‘英雄话语’的思考,均有探索意义.第三辑中对曹文轩、张者、莫言等人创作缺失的批评,敢于直陈己见.整体看来,书稿有锐气,有新见.”如朱向前所说,这样的评价,对一位刚刚涉足文学理论批评的在校学生,可以说是十分难能可贵的.除此而外,在雷达的审读意见中还有对你的理论批评的总体概括:新时期以来军旅文学的研究、对现实主义的阐发和对‘英雄话语’的思考,以及对当代几位著名作家创作缺失的批评.这是你2008年之前的理论批评的一个总体概括.

建构军旅文学批评的现实主义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文学批评的论文例文 大学生适用: 专升本论文、硕士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4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2008年之后你的批评在这几个层面上继续深入之外,又有了一些新的发展,我所注意到的有这样几个层面:一、将“新世纪”的概念纳入军旅文学研究,尤其是对军旅长篇小说研究,既有文学史的价值,又有现实的意义,同时还为军旅文学理论批评展开了一个清晰的领域和平台;二、你把“批评”引入到了军旅文学研究中,你的硕士论文《新世纪军旅长篇小说的叙事与叙事》为军旅文学研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理论视角和言说话语,其对军旅文学研究的学理性建构和创作层面的引领意义不可低估;三、你对新世纪以来的军旅长篇小说的持续关注与总体研究,以及对其日益影视化与世俗化倾向的早期警告及后来严厉批评,应该说是军内外批评界的唯一的批评家;四、你对现实主义的梳理与阐发,尤其是其在军旅文学半个多世纪中的复杂存在,以及在当下世俗化、化叙事语境中的正反两个方面的状态的批评,显示了你的理论批评的对文学现实的深入研究,而非理论的凌空虚蹈;五、你将对当下文学中的“伪现实主义”倾向的批评与强调守望生活“现场”的“有难度的写作”结合起来,有破有立,这是一种难得的建构性的绿色批评,等等.下面我想与你就上述的理论批评的几个主要层面展开进一步的讨论,一方面是将你的理论批评的几个主要层面或向度作一回顾与展示,另一方面对这些问题的讨论也有利于当下文学,尤其是军旅文学的发展.对十七年的军旅文学,你总体印象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