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系读《中文系》

点赞:20319 浏览:94010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18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此生我必须努力,只因吹过的牛逼,对着心爱的人儿,吹过的牛逼,不管是否读过中文系的,读完后都会将小说结尾、也即封面上的那句话挂在嘴边.这句话看似简单,实则是无数年轻人当下心态的真实呈现.多少满怀理想心有不甘的70后、80后在努力奋斗着.


关键字:语言;中文

语言:最单纯的粗俗

除了书封面上的那首小诗,最欣赏的必然是开篇的《泱泱中文系》.这首诗不经意间总会让人想起海子、王朔式那种黑色幽默的气息,那种调侃而机智的叙述蕴涵着对现实的清醒认识,寄寓着对未来的希望,赋予整部小说一个华丽的开始,也昭示了整部小说的语言特色.

满纸青春,但不是卖弄青春;处处言情,但不以煽情骗取泪水.《中文系》就是凭着这样一种“流氓叙事”——地,充满、泡妞、逃课的颓废淫靡从而揭秘了中文系的生活主调.

在李师江无下限的揭丑下,中文系男生的猥琐恶毒流氓的形象跃然纸上等《中文系》中有许多调侃的语言和句子,灰色的校园生活没什么正经,嘻嘻哈哈,吊儿郎当,消解崇高,把性当肉麻,是中文系学生生活的一部分.师师、大便、凯子,作者将中文系的外号,起的如此随心所欲,很大程度来看,是在寻找一种接近生活的品味格调.连写中文系女生,也不是从清纯、可爱上用笔,像左堤寝室的赵芳菲,总找不到男朋友,每学期开学,都拿起拖把,当着众室友说:“到了期末,我还是处女,你们就用拖把把我捅了.”

中文系读《中文系》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中文系的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大学毕业论文、大学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1 写作解决问题: 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本科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而语言的另一个特色便是自嘲和反讽,无论是自嘲感强烈的言语反讽,还是自我与他人造成的情境反讽,甚至作者的真实记忆与叙述主人公的实存状态之间的命运反讽,都显示出来作者诚实的态度.一个小说家尊重自己的记忆,尊重自己的体验,也尊重自己的表达方式,所以才能够从容不迫地向自己不断靠拢,扎根记忆,不断向自己学习,从而形成了一个充满自省和怀疑、屈辱又自欺、受挫也不馁的真实的叙述主人公的形象,因此作为读者“我只能选择诚实和卑微”.

这样的语言在我们接受的文明教育中被认为是格调不高,需要摒弃的低俗化的东西.但我们又不得不说:“写得很真实”,因为它很大胆,将各种美好的、龌龊的、优美的、“”的内心想法和潜意识原形毕露地加以呈现,带着一股愤青式的味道,极具破坏性地反抗一切禁锢,用一种玩世不恭的态度打量一切,用嘲笑调侃讽刺幽默的语言对待各种崇高的、低下的、不公的人和事.就算透着粗鲁,露着低俗,但我们读来依然会津津乐道,兴致盎然,完全不会指责它的格调不高,只会感觉这是单纯的粗俗,这是原汁原味的生活而已.因为真实,因为用“流氓”的语言写出了我们写不出的话.相较之于唯美的,感伤的校园故事,这样原生态的语言会让人更加感动与回味.

李师江就是一个十足的感官主义者,他用他的第一感受作为自己小说的语言方式,直接一点,再直接一点,生活的真实和内心的真实在他的手术刀一般的笔触下面血淋淋的呈现出来.正像北大中文系教授陈晓明评价李师江:“这个俗而又俗的人其实是个超凡脱俗的人.

故事:最诚实的感动

《中文系》是一本很颓废、很纯真的小说.颓废、纯真,或许是当下很多70后、80后的真实思想状态:奋斗的结果是压力越来越大,充满着理想,却在现实中感到无奈,只能徒留下一声叹息.正如李师江在书中说:“中文系是一个容易让人产生理想主义、虚无主义的地方.”当然,这颓废对于僵化、守旧的教育体制和习惯势力是一记铁锤,对习惯了老实安稳生活的人无异于深夜闻钟当头棒喝.在这颓废之中,又饱含着纯真的理想,如对友谊、爱情、文学的追求.

《中文系》是以爱情为主要线索的,大学生情窦初开的美好情愫就这么跃然纸上,或许有欺骗,有背叛,有伤害但都是青春的名义.小说核心为两个爱情故事:师师请哥们儿凯子帮他追求左堤,但凯子却瞒着他与左堤谈起了恋爱,友谊与爱情、忠诚与背叛在这里互相纠结;而在另一个爱情故事中,师师一直在为梁档追求秦春芳出谋划策,没想到秦春芳喜欢的是他,爱与被爱,真实与谎言交织在一起,只有到最后我们才看到故事的真相.

《中文系》又不仅仅写了爱情.在书中,李师江对现代大学教育体制有着深刻的批判.中文系死气沉沉地课程,老师索然无味地授课,学生毫不在意地挥霍,至今仍然存在.且看书中的几行诗歌:“我们努力地/学习/只是为了/更体面地/滚出校园.”此外,《中文系》之中,还有一个人物李向阳——一个把金庸排在文学排行榜第三的带着江湖义气的老师.他有着江湖中人一样的豪情,与学生打成一片;他有学识,但是却不想用论文那样死板晦涩的语言来表达.他是博士生,却一直停留在讲师这一职称之上,最后还是同学的劝告和老乡的帮助,才升到了副教授.这样的老师,在我们的大学中,会少么?理想主义和现实社会的冲突搏斗也是《中文系》的一条重要的内在主线.

于是面对《中文系》,“我们只能选择诚实与卑微”.有一个评论很精当,《中文系》将大学四年的时空,生生挤压成了一块琥珀,从中能看得出李师江看待自己百炼成钢的那份态度.

情感:最美好的纪念

同样身为中文系的我们,读《中文系》不仅是感受作者李师江对于大学的回忆,而自己也总是不知不觉地走入书中,对号入座.虽然本书以中文系男生的口吻叙述,但是依然感受地那么真切,有时会笑出声,有时会认真地点点头,仿佛找到了一个与自己惺惺相惜的知己一般.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故事中的人物名字是最没有实际意义的,因为在每个读者的追忆中都会有一个“泰森”、“凯子”、“大师”等,名字真的只是一个符号,那些曾经的青春消逝了,但是这些“符号”具备了咒语的魔力,可以招魂.好像那些粗糙的人物名反倒成了优点,因为名字本身的粗疏而且名字与名字之间关系的松散,让读者可以填进去许多属于自己的东西.“大便”、“阳痿”这样的名字让读者可以恣意地在人生经历和阅读经验中信马由缰,也纠起了我们最美好的纪念.

有人说这本书是一个流氓学生的青春史,身为大学生的我们,怀抱着如天空般高远的理想却实践着低到尘土里的生活,蔑视嘲笑这个社会的同时也不得不向他摇尾乞讨求一杯残羹来果腹.这样切身的痛楚,我们都正在经历着.可在这本看似玩世不恭的小说里,我也看到了洞悉人性了然世事的大智慧,虽然略带失败者的小抑郁,但是掩盖不了潜在成功者的锋芒.不定期的哭泣,很像一种仪式,不断告别旧我,把背叛和伤害,还有孤独和绝望,留在背后,带着“新我”不断向前;对宏大世界、宏大命题的反复宣讲,则更像一种自我的迷失,世界如此繁复,人生意义何在?成长过程中充满了质疑和追问的痛苦,也有微弱的反抗,并不明确,最终还是凭借爱与欲的合一而实现了自我救赎.

《中文系》中,那些青春的碎片,悉心捡拾,轻松幽默的口吻,浓淡相宜的笔墨,一切游刃有余,又恰到好处.我们跟随作者一起趟过往昔之河,曾经的梦想,寂寥的远行,孤独的对抗,心灵的悸动,喜悦和渴求,烦恼和疼痛,都在这一幅成长的长卷中,略带感伤地缓缓展开.《中文系》里还是带给我们很多沉重的思考.小说结尾,师师和凯子历尽劫波有段告别对话,“真正进入一个人的内心,才能拥有真正的爱.”那么,这是否也就意味着,真正进入生活的内心,才能成为生活的主人,真正介入世界的内心,才能真正了解世界和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