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建筑大师作品对我国建筑设计的影响

点赞:6974 浏览:23383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26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随着中外文化交流,不同风格建筑作品也进入中国.国外建筑大师的作品,对中国本土设计师在经济理念、安全问题和合理性利用等方面都有所影响.如何把国外建筑大师的作品和中国传统文化结合起来,创造适合中国国情的建筑作品,是本土设计师值得思考的问题.

【关 键 词】建筑大师作品;影响;理念;经济性

前言

全球化的风潮不可避免,建筑业也迎来了新一轮的挑战.如何在这竞争中把握好民族文化,更好的向高生活品质、节能,环保方向发展,需要新一代的建筑师及科研人员去除糟粕,不断吸取国外优秀作品、理念、材质的应用.因此客观的去分析、研究调查现存状况,有助于中国的建筑业及经济的发展.

1.建筑大师作品的理念

贝丁顿零能耗发展项目(简称BedZED)的设计师登斯特,通过小区新颖的设计达到采暖,新风的效果.引入外国建筑大师先进的设计理念,作为中国环保设计理念的补充,有助于中国建筑行业向环保,节能过渡.人居环境,最少的影响自然环境.如超低能耗示范楼展示了各种低能耗生态化人性化先进的技术产品,最少消耗自然资源.

2.建筑大师作品进入中国的影响

因为中国在战争之前国门封闭,存在的中国传统建筑形式单一,战争之后,近代中国建筑发展受制于二元社会结构影响,呈现出新旧两大建筑体系并存的局面.中国作为“后发现代化”国家,在新建筑体系明显地显现出了引借先行成果的“后发优势”.外国建筑大师作品进入中国为中国的建筑行业带来了新篇章.

(1)接收国外大师的作品,有助于丰富我国的建筑艺术,与国际接轨有助于提升国民对设计的热情.有助于国内设计师的发展,有助于把竞争的舞台拓展到国际,让设计师有更多的平台来来发现自身的不足,接受国际上的先进设计.国外设计师设计的东西就是比中国的好,这一负面的影响限制了新生代设计师的发挥,给新生代设计师很大的冲击力.国外的新鲜元素进入中国,忽视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元素,中国元素在渐渐消失在大众的视野,不利于文化的传承.

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十大艺术建筑,是积全国之力,比如:北京国家体育馆(鸟巢)、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国家大剧院、武汉琴台文化艺术中心等它们的建成凸显出我国国力的雄厚,是国人的精神与追求所在.它们是中国的瑰宝,当建筑与艺术相结合后就切实成为一个地区的标志,继而将带动中国经济的继续发展.而建造大型艺术性建筑的弊端则是利用及保养费问题,由于设计不当造成的浪费.所以,中国需要建造艺术性建筑必须在能保证实用、经济、安全、美观等基本原则下去建造.建筑大师作品进入中国要合理性对待.我们有2000多年的都江堰,1000多年的赵州桥,百年的上海外白渡桥,北京居庸关的八达岭隧道等为后人怎么写作的工程至今闪耀着光芒.“适用、经济、美观”本该是建筑的基本原则,但我们有大型建筑发生垮塌,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负面作用难以估量,有耗巨资建后因养护费运营成本巨大而用不起.如西湖第一高楼67米高的浙江大学湖滨校区教学主楼被炸掉,在建建筑垮塌.安全不能得以保障,使得“短命建筑”让人深思并忧虑.


(2)我们应该更加客观的来看待外国建筑大师的作品,他们作品中依然有很多实用性价值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如:纽约帝国大厦是使用当时材料最轻的建筑,381米高,由结构工程师法兹勒汗(FazlurKhan)所设计.约翰·汉考克大厦是现在芝加哥第3高和美国第4高的大楼,大厦商业用房占据了底层空间,向上逐渐为停车库,办公空间及住宅区.44楼设有一个全美国最高的室内游泳池.楔形造型既是功能需求又是结构要求.此造型有利于结构稳定性,还有利于有效使用空间.外檐柱与横梁构成一个钢筒,其结构体系非常简洁并十分有效.此项创造性的结构体系只需使用传统内柱系统用钢量的一半,十分经济.雄踞世界最高建筑的宝座达40年之久,成为美国经济复苏的象征,至今仍和自由女神一起成为纽约标志建筑.这些实例都体现了外国建筑的实用性,我们更该合理地去看待外国建筑大师作品的各方面性能,凡事都有两面性,但我们更应该在符合我们文化传统,建筑物的实用性的前提下进行选择,建造出更多更能体现我国特点的标志性建筑.

国外建筑大师作品对我国建筑设计的影响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中国建筑的论文范文素材 大学生适用: 硕士毕业论文、研究生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4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题目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3.结语

每件事物都有着双面性,建筑大师的作品进入中国一方面为中国的建筑注入了新鲜元素,但另一方面不加选择的引入也造成了不良的影响,正因为这样,在选择作品时,我们应该抱有客观理性的态度,使得其进入中国后发挥出最好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潘谷西.中国建筑史第六版[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545.

[2]陈志春.建筑大师访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400.

[3]顾馥保.城市住宅建筑设计[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4]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M].北京:三联书店,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