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给父母发“工资”(外一篇)

点赞:28143 浏览:130674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14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天下孝为先.作为子女如何尽孝有许多学问.

有人说,常回家看看,与父母聊聊天,帮老人做点事;

有人说,寄点钱,写点营养品,让老人吃好穿好;

有人说,直接把父母接到身边,享受天伦之乐;

有人说,把家庭建设好,少让父母操心费神.

然而,尽管子女想尽办法孝敬老人,但因年代、经历、思维、生活习惯等差距,老人还是有这样那样想法.因此,孝敬的方式因人而异,要因地因人制宜,讲究策略,方法灵活.

父亲与土地打了88年交道,是个标本式的农民.他尝过旧社会的苦,受过饥荒的难,享过新社会的福,品过改革开放的甜,所以浑身浸透着勤劳朴实、省吃俭用的美德.

前些年,我们兄妹四个纷纷外出创业,父母成了看守家园的“空巢老人”.为不让老人孤单,我们不仅为老人安装了、有线电视、自来水,购置了冰箱、空调、洗衣机等生活用品,而且隔三差五轮流回家探望,每次总要留些零花钱给老人写菜、搓用,重大节日还要留下千儿八百的留作家用,渐渐父亲个人帐户上已有好几万的存款.这些钱足够父母晚年的生活开销了.可是父亲总吝啬得不肯多花一分钱,子女每次给钱他从不拒绝,而且身上有了900元,还非要从母亲那份里借上100元,凑成整数1000元,然后存进银行.

我给父母发“工资”(外一篇)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父亲的论文例文 大学生适用: 研究生论文、高校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7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父亲为何如此爱钱,又总爱把钱往银行存?是怕老来无钱可花,还是满足虚荣心?我们一直没读懂老人的心.不管怎样,既然老人家有这个爱好,我们兄妹几个商量后,继续满足他.

2005年,我离开常州赴苏州任职,正值部队调整工资.于是,我让后勤财务每月从我工资中扣除200元从邮局直接寄给父亲,并在附言栏内注明:“根据军队规定,凡送四个儿子当兵者享受每月200元特殊津贴.”这是既能让父亲信服,又能让父亲感到荣幸的“谎言”.因我们兄弟四人都当过兵,老大服役5年(1986年因病去世),老二服役7年,老三服役6年,我服役30年,父亲自然是个“爱国拥军模范”,能在晚年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奖赏,那种自豪感不言而喻.从此,老父亲每月都能收到从部队寄来的“工资”,每当邮递员来到村头吆喝“老头子,部队的工资到了”时,老父亲总是乐呵呵地拿出图章盖上印说:“谢谢党和政府的关心!”其间,父亲因“工资”还引发一短小插曲:2006年初,因财务助理员调动,我又参加西安政院培训两个月,父亲的“工资”停发了两个月,可他却一直未提起此事.待我学习归队发现后,立即将600元的“工资”从邮局汇出,并以部队的名义向父亲致歉.谁知等我春节探亲时,他硬将200元“工资”退还给我,说:“部队多发了一个月工资,我们不能多拿国家一分钱,你把它交还给部队吧!”真是一个老实巴结的老人,真让我哭笑不得:“好吧,我一定替您还给部队.”

自从父亲有了“工资”后,老人家的精气神明显不一样,还时不时在母亲面前显摆:“养儿子不错吧!送儿子当兵有好处的吧!”母亲听后当然羡慕嫉妒恨了.第二年老母亲对我说:“你看他神气得,拿到工资还不肯拿出来用,养儿子也有我的份,为什么这钱也不分点我用用?”我急中生智说:“我回部队问问,是不是母亲也有!”于是我又让财务助理从工资中扣些钱将缺发母亲的“工资”补上,并另寄一张每月100元的“工资单”与父亲的汇款单一并寄给母亲.我明白,老人不缺钱,就缺那份有企盼有荣耀且有持续不断的好心情.因此,我跟妻子兄妹们商量,父母的那份“工资”万万不可泄露机密.

今年3月,父亲因年老体弱,经医治无效像盏枯竭的油灯,安祥地离开了人世.谁知临终前,父亲怀揣一叠银行存折断断续续地说:“这些钱都是你们给我的,有一部分是部队发给我的工资,我都用不着了,留一部分给你娘外,其余你们兄妹几个分分吧!”二哥握着这叠存折在发颤,我的心在发抖,一行泪珠不禁从眼眶中流出.我终于明白父亲为何送钱进银行的目的.父亲啊,您宁可抽3元不到的烟,却舍不得花我们的钱,如今您却为我们留下一笔数目不小的存款,怎能让我们做儿女的不心酸?我更明白,父亲啊,您留下的不是存款,而是一笔无法估量的精神财富,一笔永远让我思念的情和爱.

桥背,留下那些美好的追忆

童年的记忆总是快乐的,美好的;童年的追思有时也有苦涩的,遗憾的.

盛夏的某个双休日,我回到老家那个熟悉而又陌生的村庄.傍晚,太阳公公在月亮婆婆的训斥和星星姐妹们的驱赶下,终于红着脸躲进西山丛林里养精蓄锐去了.关闭了一天的村民纷纷打开大门,让田野的清风吹散屋内闷浊的空气,一家家把已经备好的农家小炒端上屋外的小圆桌,一家人团聚一起,其乐融融.吵闹的知了停歇了它那嘶哑的叫声,躲藏在石缝里的蟋蟀和小青蛙开始活跃起来等饭后,我早早洗完澡,操起母亲为我准备的那把“老芭蕉”,前去村东我孩儿时神往的那个桥背.一路行走,一路摇晃着手中的扇子.来到桥背,桥面虽然变宽了,还安装了漂亮的护栏,可桥下的河水似乎没了当年的清彻.微风从河面轻轻掠过,带着一丝凉意吹得我神清气爽、浑身惬意.过了好一会儿,都不见有人上桥来.于是我独占整个桥面,身倚扶栏,摇曳着手中的“老芭蕉”,在唿嚓唿嚓扇声中,渐渐追溯起尘封多年的往事.

四十多年前,靠田吃饭的罗家湾村,全村800多村民除几个在外当兵或在公社当干部外,几乎都聚居在不足一里长的村庄里.那个年代别说电视机、收音机,就是每户安装的有线广播也时息时响,蚂蚁般声音,总要在接地线处浇点水才能响一点.盛夏,缺少娱乐的村子,村东的桥背自然成了全村人闲聊消遣、乘风纳凉的理想场地.为抢占有利地形,一些小孩未等吃完晚饭便把竹椅、小凳摆在了桥背上.可桥背位置是绝对不能占用的,这是专为村里上了年纪的老人留的.据说,这一规矩是老支书定下的.为尊重老人,他还规定:小孩子和年轻人只能坐桥背两坡,妇女只能在桥墩、路口乘凉(因有的老人乘凉喜欢光屁股),同时要求住桥边的年轻人每天用河水冲浇一遍桥面,提前为老人降温.不一会儿,不足50米长的桥背上坐满了人群,好似秋收电线上的麻雀,叽叽喳喳的说笑声,驱赶蚊子的拍打声,在微弱的月光下,村民们尽情放松劳作一天的肌体.

我和村里的几个小伙伴是桥背上的老常客.每晚我既不肯跟大哥哥们去田间捉黄鳝,也不愿意陪小弟妹们去捉荧火虫,总喜欢在桥面上等候村西那位“故事大王”——茂朝伯伯的到来.只要他一到,我们都会把他团团围住,聚精会神地听他讲“山海经”.

伯伯虽然没上过学,但他的故事像蚕宝宝肚里的丝,吐也吐不完.我依稀记得,他绘声绘色地讲《孙悟空大闹天宫》《刘备三顾茅庐》《王老虎抢亲》《四郎探母》《岳母刺字》等精典名作;我至今难忘,他从《司马光砸缸救人》《曹冲借船称大象》《三个和尚没水喝》的历史故事给我们留下的启迪.我们现在掌握的时节变化和民间谚语也是伯伯口传所得.例如: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每月两个日期定,最多不差一两天”;判断天气:“东闪风,西闪空,南闪火门开,北闪雨来塞”、“落得早,不湿草”、“天要下雨风来早,蚂蚁筑坝鱼吐泡”;判断人:“从小看看,到大一半”、“女大一,黄金堆屋脊”;谜语:“弯背老公公,肚里臭烘烘——尿壶”;“麻婆子,瘦长子,肚里藏着小胖子——花生”等等.当然,伯伯的诸多故事和笑话中,也有不雅的打油段子.如“马一龙,挑粪桶,挑到山上扑隆咚,摔得屁股红彤彤,浑身上下臭烘烘”(马一龙缺德鬼);“赤卵伢,滚冬瓜,滚到丈母娘娘家,丈母娘娘勿列家,背着老婆就回家”.

伯伯是个乐天派,村里的大人小孩子都喜欢亲近他.有时他因劳作疲劳不愿讲,于是我们几个小伙伴用扇子为伯伯扇风,轮流为伯伯捏肩捶背,有时还从家中端来清凉的茶水,用小殷勤讨取伯伯更多故事.夜深了,伯伯回家休息去了,我也带着那些美妙的故事伴随着父亲有节奏的呼噜声进入梦乡了.如今伯伯早已离开了人世,桥背也失去了往日的嬉闹,可他那精彩的故事却深深地铭刻在我们的心里.望着桥下波光粼粼的水面,似乎水中映照出一张张慈祥可爱的笑脸.回家的路上,沿路一排排楼房里不时传来电视机里的音乐声、屋外空调外机风叶的转动声,草丛里传出抑扬顿挫的蟋蟀声.此时此刻,我终于明白,村里人条件好了,村里的老人越来越少了,尽管桥背的功能依然存在,但它早就失去了当年的诱惑.唉,回家睡觉吧!让这些美好的记忆永远陪伴我度过每个夏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