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如何欣赏文学作品

点赞:5606 浏览:20084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26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本文针对高职院校《文学作品欣赏》这门课程的学习,提出一些适合高职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方法,以期培养学生阅读和鉴赏文学作品的习惯和能力,进一步提高高职学生的文学、人生修养和综合素质.

关 键 词:高职学生文学欣赏方法

近年来,为适应“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要求,各高职院校纷纷开设《文学作品欣赏》这门选修课程.课程旨在通过阅读文学,使学生了解人类在文学领域所留下的重要足迹,挖掘其中蕴涵的人文精神,在文学审美活动中建立人文关怀的生活态度,使学生精神生活和内心世界更加丰富、充实和健康,并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开阔视野,达到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和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和写作才能等综合素质的目的.教师在讲授过程中,联系作家的生平经历、创作思想以及文学思潮、文学流派、文学风格的演变,使学生了解相应的文学史知识,在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同时,进行爱国主义与主义的教育.

那么,作为高职学生怎样才能找到适应自身特点的欣赏文学作品的方法呢?笔者在多年教授《文学作品欣赏》课程的经验基础上,总结出一些规律和方法,供教学者和学习者参考.

首先,从文学理论的角度让学生理解什么是文学欣赏.文学欣赏是一种审美活动,是人们在阅读或听讲文学作品时通过感知、想象、体味、玩赏等再创造活动而获得精神满足和情感愉悦的过程.在这里,又首先让学生明白文学欣赏是一种审美享受,欣赏者将自己的生活经验、情感融入作品阅读中,与作品中表现的思想情感产生共鸣,以此体验到一种情感的愉悦和满足.其次文学作品欣赏是一种再创造活动,所谓再创造,是指阅读者并非被动接受文学作品,而是根据自己的经验发挥想象,感受艺术形象、明确主题、探究作品深意的过程.

那么,就上述层面的文学作品欣赏,作为欣赏者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欣赏条件呢?第一,欣赏者应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和文学阅读水平.对于高职学生而言,已经修过《高中语文》、甚至《大学语文》等课程,对中外文学作品已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具备一定的阅读和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但这种能力还停留在直观感受的层面,而欠缺对作品的深层理解.所以,就需要平时多阅读优秀文学作品,善于感悟艺术形象的美,体悟作品反映人类精神的价值.第二,欣赏者应当与所欣赏的文学作品保持恰当的审美距离.鲁迅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贾府的焦大不会爱上林妹妹”,恰当地说明审美距离过远带来的审美障碍.焦大是贾府一个受欺压、受剥削的底层仆夫,“仗着”救过宁国公一命,敢于用最鄙俗的语言咒骂贾府上层的腐败、,弱不禁风的贵族小姐林妹妹自然不会在焦大眼里激起任何情感的波澜.欣赏文学作品也是一样,如果欣赏者的生活经验和情感离作品体现的思想情感太远,欣赏者就不会与作品产生情感共鸣,也就体会不到作品所渗透的思想内涵.所以马克思在分析审美距离时也说过:“忧心忡忡的穷人对最美丽的景色也没什么感觉.”

让学生了解了上述两点,现在,我们就可以带领学生掌握一些欣赏文学作品的方法了.

一、以文学的眼光赏析文学作品.什么是文学的眼光?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

1.能够区分生活的真实与艺术的真实.文学艺术自然来源于生活,但并不是生活的单纯再现,而是选取生活中有意味的片段形式进行加工,提炼出有价值的主题.所以,艺术的真实要高于生活的真实.比如近年热播的电视剧《双城生活》取材于现代经济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异地生活带来的情感问题,剧中情节反映了一些特别真实的家庭生活细节,比如,由于两地生活习惯、思想观念的差异而产生的种种婚姻矛盾、家庭矛盾,有夫妻之间的怀疑,婆媳之间的隔阂,翁婿之间的对立,亲家之间的争斗等等,创作者通过这些细节表现出这样一个主题:“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双城’,或者爱情,或者事业,或者家庭,或者什么也不是等只是从此岸到彼岸的路途.”这个路途自然是心灵之途.

文学艺术真实近似于生活真实,却有着更为丰富的内涵,它反映生活的本质,揭示人生的真谛,表现美的规律和理想.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和岑参的诗歌充满了大胆的夸张和想象,表现了诗人不畏世途艰险,勇往直前追求人生理想的热情.

2.能够明确艺术的虚与实之间的辩证关系.这种关系即为虚实相生,所谓虚而不伪,诚而不实.人物形象、情节、表现手法都可以是虚构的,但反映的生活本质却是真实的.阿Q的吃虱竟赛、求爱经历、画押求圆似乎显得不可思议,但却集中典型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中国人落后、愚昧又盲目自大的性格特点.

3.能够理解审美的差异性与同一性.欣赏者所处的环境、时代、个人的阅历、品性不同,对同一部文学作品的审美感受不同,所谓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高职学生一方面要敢于对文学作品有独特的理解,另一方面也要辩证地接受别人尤其是文学评论家的观点.同一性是指优秀的文学作品表现的都是人们共同的审美观,即坚强、勇敢、善良的品性,追求光明与理想的精神.《简爱》和《飘》的女主人公形象虽然差别很大,但在她们身上都寄予了作者想要展示的坚韧、勇敢、独立、自由、不向命运低头的人类崇高的精神.


二、走近作者的世界.杜甫有诗云: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曹雪芹也在《红楼梦》中感叹: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是啊,尽管我们在阅读文学作品之前尽可能地去了解作者,理解作者,但是我们也许谁也无法真正理解作者在一部作品中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怀.所以,我们只能做到走近作者的世界.

1.了解作者,理解他的情感.文学就是人学.伟大的艺术家都是思想者,敢于揭露、剖析、批判.能不能深入作者的内心世界,把他当做情感最贴近的人,理解他、热爱他,是我们文学欣赏的重要环节.笔者的导师在写作一篇有关司马迁的论文时,将近60岁、身体又不好的老人凌晨4点搁笔时,竟然泪流满面,我想此时,他与司马迁的思想情感已经融为一体了.

高职学生如何欣赏文学作品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文学作品的论文范文检索 大学生适用: 学年论文、学院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9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资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2.吃透作品.这需要高职学生具有一定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要通过阅读一定量的文学作品,并反复阅读自己喜欢的优秀文学作品来培养审美情趣,提高文学素养,以此,培养自己有深度理解文学作品的能力.

三、入其内,出其外.以情感走近作者,进入作品,获得美感享受;以理智走出作品,鸟瞰全局,客观评价.林语堂的《京华烟云》中姚莫愁与红玉的有这样一段对话能给文学作品欣赏者一定的启示:“看历史和诗当然好,但也不要太认真.不然,越看的多,和日常的生活离得越远.等把一切看开,比什么药都好.等在人这一辈子,要一切事情任其自然,把一切看淡,不必多费心机.你若能学着对人生持这种看法,我担保你的病自然会消失于无形.”这段话不是说不要多看书或者看书不要认真,而是说不要把情感带进作品后不能自拔,以妨碍对作品的理性评价,更妨碍自己的现实生活.电视剧《青衣》中的筱燕秋(徐帆饰)一辈子生活在嫦娥的角色中冷艳孤傲,以至于当她不能再登台唱戏时,她觉得自己心中的嫦娥永远地死去了.《霸王别姬》中的程蝶衣(张国荣饰)由于从小悲惨的经历,也将自己的爱情、生命藏在虞姬的剑舞中,最终真的在戏中拔剑自刎.所以,欣赏文学作品一定要入其内,出其外.

四、体味深层的哲学意味.哲学意味是一种寓,一种象征.它是作品透露出来的对人生真谛高层次的体验和思考.海明威《老人与海》透过老人与大海搏斗的单调情节写出了人的倔强与屈辱.加西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用魔幻现实主义手法抒写出一部有关人类保存或毁坏自己的渊源和命运以及愿望和梦想的历史.作品通过马贡多镇布恩迪亚家族7代人充满神秘色彩的坎坷经历来反映哥伦比亚乃至拉丁美洲的历史演变和社会现实,要求读者思考造成家族、国家百年孤独的原因,从而去寻找摆脱命运捉弄的正确途径.如果欣赏文学作品能够达到这样一种思考水准,那将是文学欣赏的高境界了.

高职学生是社会技术职业的主力军,他们的发展目标不仅仅体现在掌握一门可靠的技术,也应该体现在作为可持续发展的综合素质上.所以,现代职业教育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教育的努力方向,重视人文、艺术类学科,并使学生也逐渐形成通过欣赏文学艺术作品提高自身修养与素质的理念和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