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学

点赞:2187 浏览:7744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02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上回说群众写作,说到网络文学,未及展开,这回专说网络文学,说我个人对网络文学的看法.

先说网络文学这个名称.自从有了网络以后,就有人利用网络从事文学写作,或在网上开辟文学网站,刊载、发表文学作品,于是就有了网络文学之说.这个说法最早见于何处,出自何人之口,已无从考证,但既已为广大公众所接受,在人们的口头流行,也就无须再论它的出身.尤其是像《第一次的亲密接触》等影响广泛的网络文学作品出现以后,网络文学自觉有了底气,也有了说话的资本,这出身问题,更可以略去不论.如今,网络文学查重复率众多,种类繁杂,声势浩大,已与传统的纸面文学划界而治,成分庭抗礼之势,俨然一方文学诸侯.从前有人说,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后来又有人说,凡有华人处,皆能说金庸.现在似乎要说,凡有网络处,皆可见网络文学了.可见其传播之广,覆盖率之高.

网络文学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网络文学的论文范本 大学生适用: 学术论文、学士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9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资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话虽这么说,可网络文学这个名称,虽然叫起来顺溜,却总让人心生疑窦.顾名思义,网络文学自然是因网络而得名,但问题是,网络不过是一个书写工具和传播工具,就像中国历史上曾经将龟甲、兽骨、青铜器皿、竹简、绢帛、纸张等作为文学书写和传播工具一样,如果以这些书写和传播工具命名文学,历史上就该有甲骨文学、钟鼎文学、竹简文学、绢帛文学、纸张文学等等名称.这样的名称,历史上似乎未曾有过,有的只是少了一个学字的某文,如甲骨文、钟鼎文等等.这实在不是有意在跟网络文学找别扭,也不是在故作高深或耍小聪明,而是因为这个名称既不能说明问题,又容易让人产生误解.说它不能说明问题,是说它不能说明网络文学之为文学的本质含义,即我们在定义一个事物时常取的本质特征或根本属性.说它容易让人产生误解,是因为自网络文学问世以来,就有不少论者在努力寻找和论证它作为一种全新的文学或新的文学形态,所具有的新质或特殊性.这种新质或特殊性,有人认为是它的参与式的、对话式的,或接力式的开放的写作方式.这种写作方式,甚至越出了创作主体的边界,而与作为接受主体的读者和批评家直接对话,让接受主体也参与创作.有人认为是它的许多独特的表意符号和某种以符号代意指的“文字”系统或表意工具.有的认为是它的层出不穷的新文体、新文类和随心所欲、自由无拘的表现手法.有的认为是它的覆盖面广、链接自由和传播迅速的技术特征.有的则认为四者兼而有之,才是网络文学的新质或特殊性.如此等等,虽然这些说法,在不同意义、不同程度上,都符合网络文学的实际,但有一个根本问题是,这些说法都没有正面触及,或有意无意地悬置了一个大前提,这就是网络文学是否改变了文学之为文学的本质属性,是否与以往的文学或传统的文学,即纸面的文学有本质区别.如果有的话,那自然是一种全新的东西,可以从传统的纸面文学中分离出来,自成一个系统,就像传统文学从中国古代文(文学)、笔(非文学的应用文)不分的状态分离、独立出来一样.如果不是,那么网络文学的名称,不过说明文学拥有了一种新的写作工具,获得了一种新的写作方式和传播方式,即利用网络技术在作并借助网络流通、传播.上述论者所论的种种新本质、新特征,不过是这一技术性的特质,即网络技术影响于写作的诸多表现罢了,说到底,仍然是一些现象形态,即表现形式,并未从根本上改变文学之为文学的根本属性或本质特征.

托尔斯泰在定义文学的时候,有一个很有名的说法,大意是说文学是把自己体验过的感情,用文字符号传达给别人,让别人也“为这些感情所感染,也体验到这些感情”.说白了,也就是文学是传达感情的,是以情感人的.网络文学也不例外.以上述《第一次的亲密接触》为例,我注意到这篇作品在作和发表的过程中,有不少读者的跟帖或留言,这些读者的跟帖或留言,有一个中心词,就是“感动”.在这里不妨摘录数条,以见一斑:“看完了你的作品,有一种感同身受的感觉,很真实,也很感动,等”;“自从看到你的作品‘第一次的亲密接触’之后,令我感到很真实,很感动”;“看了你的‘第一次亲密接触’,我居然流下眼泪了,不是因为自己有这样的经历,而是觉得世间真情难寻”;“能烧到此处,可见此文带给大家多大的感动”;“‘第一次亲密接触’里,每个人物都形容的好生动,而我也看了好感动哦”;“真的好感动哦,感觉有点点的像新不了情耶”;“看了‘第一次亲密接触’,好感动呀,好想喊呀”;“你的文章太酷了!被你感动到受不了的地步!”(以上文字皆引自知识出版社1999年版《第一次的亲密接触》一书的附录)如此等等,从这些跟帖或留言文字的风格看,发表这些读后感想的,显然有不同身份、不同职业、不同层次的读者,但这些读者都把自己的感受集中于一个中心词:“感动”,说明这篇作品基本的社会功能,依然离不开以情感人的传统范畴.它之所以能产生较大影响,并非有什么特殊的妙法,而是与传统文学无别,也全在这感人二字.或者换一句话说,它之作为文学的文学性,也全在于此.

除此而外,这篇被人称之为第一篇网络小说,现在又被人奉为网络文学经典的作品的意义和价值,无疑要大打折扣.如单就作品本身而论,确实也显示了作者的创作才华,和结构故事、构造对话的能力,尤其是以短促的单句为主的叙述方式,显示了作品整体风格的简洁精炼,确实给人耳目一新之感.但尽管如此,我仍然不能不说,它不过是一部并无多少新意的爱情小说.就其题材的归属而言,属青春体或成长体小说的范畴,是当代流行小说的一个类型.就其情节而言,则是这类流行小说爱情时尚的一种翻版,虽然有其特殊性,如网络恋情(如今已不新鲜)等,但仍可见一些类型化的痕迹.如果放在纸质媒介上首发,它完全可能平淡无奇,不可能产生这样的影响,也达不到这样的评价高度,甚至会为汗牛充栋、浩如烟海的各体文学创作所淹没.较之同类题材或主题的流行小说,如《挪威的森林》等,无疑也要稍逊一筹.这同时也说明,在网络上写作,这种写作行为本身,并不能代替对其结果即作品的评价,更不能因此而提升作品的思想、艺术价值.

我无意在这里褒贬一篇具体的网络文学作品,而是借此说明,一种新的文学书写工具和传播手段的出现,固然给文学带来了许多新的东西,但也容易让人产生一种错觉,认为文学从此就改变了自身固有的形态,变身为另一种性质的东西(或许还叫文学).尤其是像网络文学这样,凭借网络媒介,无处不在,无远弗届,更容易助长这种错觉的发生,仿佛未来时代的文学,就是网络文学的一统天下.如同历史上一种新的文学书写工具和传播工具的出现一样,网络的出现,一方面固然给文学写作和传播带来了方便,也对文学自身的某些表现形式和表达方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另一方面,它所必不可免的负面效应,无疑也影响和妨碍着文学的发展,网络文学也没有走出这种两面性的怪圈.以我的观察,这种两面性的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是网络文学在开放边界,吸纳大众作者的同时,也难免造成了文学主体意识的泛化和异变,将非文学的或泛文学的意识带进网络文学写作,造成网络文学本质的异化,最终使网络文学成为一种泛文学化的大众文化产品或文字读物.其二是网络文学的互动、接力之类的写作方式,在多主体参与带来的共生效应的同时,也难免产生相互之间的抵触和龃龉,甚至矛盾和冲突,以至产生一种相互削弱和消解的衰减效应,影响文学创造的个体独特性和艺术的有机整体.其三是网络文学的快速更新和即时效应,在满足读者大众的阅读需要和趣味需求的同时,也难免造成文学写作的速成化或快餐化,使文学作品缺乏应有的思想深度和艺术的独创性.其四是网络文学文类的多变和手法的随意,在实现我手写我口随心所欲不拘格套的表达自由的同时,也难免助长创作上的急躁情绪和急就心态,有碍于艺术经验的积累和创作能力的修炼,难以产生精品力作和传世经典.其五是网络文学作者在与读者或批评家直接对话,获得及时的接受反应的同时,也会影响读者、批评家的独立思考和自主判断,难以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独立自主的文学批评,甚至容易在读者的接受反应、批评家的文学批评与作者的文学创作之间,形成一种封闭的自我循环状态,影响创作的发展.


凡此种种,新潮的理论家喜欢把这些表现归入后现代范畴,以示它与后现代大众文化的同质同源性.他们给它贴上了许多大众文化的标签,诸如大众化、快餐化、消费性、即时性、平面化、碎片化等等,又用诸如放逐审美、削平深度、放弃永恒之类的判词来衡量它的意义和价值.这些说法,似乎都带有贬意,但换一个立场和角度,你会发现,网络文学的这些特征和表现,对包括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和现代主义在内的、现代文学传统中某些陈旧的僵硬的行规、教条,未尝不是一种积极的反叛,由此促成这一传统的更新和蜕变,庶几在未来的发展中,或在网络,或在纸面,可以看到一种更新的,也是更完美的文学出现.用一个台版的词儿说,这也许就是我对网络文学未来发展的一点愿景.

责任编辑吴大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