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学校适应

点赞:3669 浏览:13327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0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本文根据大学生的角色特点及其相应的心理特征,分析学生在生活、学习、交往中出现的不适应现象,探索大学生的学校适应性及其影响因素,引导大学生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关 键 词:大学生;心理;学校适应

近年来,大学生心理问题己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相关的心理健康研究表明,在校大学生各种心理问题日益增多,而且大学生也是心理问题高发群体.事实证明,大多数的在校大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属于发展性心理问题,也是适应性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环境适应、人际交往、情感处理、学习动机等方面.主要由于大学生在以往的学习和成长过程中,过于注重学习成绩而忽视自身综合素质的培养,特别是缺少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引发适应不良的心理问题出现,更有甚者易导致甚至导致焦虑症、抑郁症等心理障碍.

大学生学校适应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大学生相关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本科论文、自考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8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技巧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技巧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成长中必然面对的适应性问题,对日渐成为大学校园主体的独生子女大学生而言,显得尤为突出.他们在家庭的保护环境中长大,面临急剧变化多元的社会生活环境,对父母的过度依赖和社会要求的独立使学生茫然无助,甚至出现极端行为.大学生学校适应性是大学生通过积极的身心调整和大学校园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主要涉及适应大学生活以及从学校走向社会顺利发展两大环节.目前大学生学校适应的研究,已不能适应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也不能反映以独生子女为主体的大学生群体的学校适应特点.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大学生学校适应,要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全面、系统地开展大学生的学校适应性研究及其影响因素,从而引导大学生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促进大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发展与适应是个体人生历程的基本内容,社会适应是一个人生存与发展的核心问题,而学校适应是青少年社会适应的重要内容[1].学校在个体的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个体从家庭走向社会的第一步就是来到学校学习,学校是他们社会化的重要场所.学校适应是学生与校园内的各种环境和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个体良好的学校适应表现在能够基本达到学校的教育目的,顺利完成学业,学会和人进行沟通交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健全的人格等.如果学生在某些方面存在适应不良,就会影响个体的成长与发展,且直接影响个体的社会适应.

1.大学生学校适应性的研究意义

大学阶段是个体在身心、知识各方面全面发展完善的关键时期,也是个体完全走向社会、独立承担社会责任的准备时期,因而它是人生发展的第二个关键期[2].在大学阶段,个体的心理发展具有不稳定性,他们面临着各种环境变化,面对各种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承受着发展和完善自我的艰巨任务,他们要在自我认识、社会适应、人际关系、异往、社会责任等方面不断积累经验,

在思想和行为方面摆脱依赖,最终建立独立完整的人格体系.从整体上看,大学生经历着人生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期,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环境,他们将会遇到来自生活、学习、就业等方面的各种困惑和压力,容易出现情绪波动,同时也需要面对各种心理问题.学校适应是个体社会化进程的一部分,大学生除了完成一般的社会化任务之外,还要完成特殊角色的社会化任务,因此,大学生的社会化进程具有独特性,研究大学生的学校适应性对高校的教育具有重大意义.

2.大学生学校适应的因素分析

影响大学生学校适应主要有两个因素:第一,内部因素,包括认知方式、人格特点、自我意识、成就动机及归因方式等;第二,外部因素,包括家庭、朋友、学校、社会等.然而,当前的研究大多重视外部因素对个体的影响,往往忽略了内部因素的作用,这种研究不能够满足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要求.因此,全面、深入地研究大学生学校适应问题及其影响因素,一方面可以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另一方面也可以引导大学生适应学校生活,促进个体身心健康发展.近年来,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大多关于人际关系、情绪情感、压力调节等方面的,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需要面对的自身发展的问题,这一类的心理问题主要是受个体内部因素的影响.因此,培养正确的认知方式、良好的自我意识和健全的人格是解决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有效途径.

3.完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

在国家下发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文件之后,各个高校陆续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增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建立大学生心理辅导基地,应对大学生中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开展各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部分学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只注重个体,对那些少数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咨询与辅导,而忽略了大多数学生存在的普遍心理问题,如焦虑、压力等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的心理问题,学校没有提供专门的辅导,忽视了大学生完善自我,健康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片面认知导致此项工作的开展流于形式,仅以开展各种心理活动和心理健康宣传作为教育的主要内容,并没有真正解决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问题,也没有达到培养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目标.

针对大学生群体心理发展特点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需要学校设立专业性的心理健康教育系统,能够有效的帮助大学生解决人生发展性问题;需要学校经常性地开展心理健康宣讲活动,能够使广大学生关注心理健康,关注自我成长;需要学校提供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帮助少数学生解决特殊心理问题.

因此,研究大学生学校适应性心理问题及其影响因素,可以为高校构建专业性的支持系统,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更有利于完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积极面对大学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