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农民工

点赞:1742 浏览:4540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3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曾经的“天之骄子”到现如今的“普通劳动者”;曾经的跳龙门的“金鲤”到如今的农民工样的打工者,这种类似于农民工的“漂移”生存状态,知识与身份的严重剥离,是否会加剧社会心态的失衡?他们又有怎样的心底呐喊和诉求?对于目前的身份角色他们有着怎样的挣扎?面对这些问题都不该被我们漠视和回避,由此,对他们的社会角色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大学生农民工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大学生的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研究生毕业论文、研究生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8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关 键 词:大学生农民工;社会角色;角色期待;角色失调

中图分类号:D4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2)07-0000-01

1.大学生农民工——一个新的职业群体

在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出于保证经济发展的人才供给、增加消费拉动内需、满足社会的上大学意愿等原因,实行了高等院校的大规模扩招.1999年普通高等学校的本专科招生人数达到1548554人,比上年增加了42.9%.1997年,中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仅为5%,到了2002年,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已经达到了15%,我国的高等教育开始进入大众化的发展阶段.但是随着高等教育的扩招以及就业制度的改革,就业市场上出现了“僧多粥少”的局面,就业压力不断加大,城市发展优位和对未来的期待“迫使”农村籍大学生滞留在城市,寻求发展机会.但这些来自农村的大学生相对缺乏必要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资本,在城市很难找到合意的工作,只能艰难地“漂”在城市.他们与新生代农民工有着重叠和交错,出身农村,工资相差无几,生活境遇同样在城乡之间漂浮;但他们又与新生代农民工不同,高学历(大专及其以上学历)、高素养、高期待.这些特征使他们被赋予这样的称谓:“大学生农民工”.

2大学生农民工的社会角色

2.1角色理论

角色理论萌发于早期符号互动论的发展过程之中,在本世纪中期以后趋于完善.角色原意是指戏剧舞台上的人物,20世纪20年代,美国著名社会学家G米德把“角色”一词引入社会心理学领域,称为社会角色.社会角色是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它指出了处于社会某一位置上的人应该如何去做,反映了处于某一地位的社会成员的责任、权力、义务和行为方式.因此,每个角色都不是独角戏似的扮演展示,角色存在后,进入了社会视野,就必然会与社会各方产生互动,自然会围绕角色形成社会群落,群落中也因为人必然的主观需要满足特性形成了角色期待.

2.2知识与角色期待

角色期待是指社会对某一社会角色的期望和要求.不同的社会角色有着不同的角色期待内容,而不同的角色期待内容必然会形成不同的角色模式,没有角色期待,就无所谓社会角色.期待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来自于知识,因为有了知识,行动者才有信心去面对未知的一切,作为大学生未尝不是如此,有了知识,就有了改变命运的可能.

第一,角色期待来自于行动者本身的需要.个体愿意扮演某一角色,正式这一角色包含有个体期望的某种特质.个体通过扮演某个角色,履行社会对该角色的期待的内容,来满足自己的价值需求.早期的大学生被默认为干部身份,“吃皇粮”一词代表着其地位和荣耀,有着让人羡慕的前程.应该说,在精英教育阶段,意味着少数拔尖者能够比多数非大学生获得更优的社会资源,更多的晋升机会,更好的个人发展途径,更重要的工作岗位和更优的工作待遇.

第二,角色期待来自于家庭、社会的需要.在人与人的社会互动中,人们交织在不同的权利与义务的关系网中,家庭、社会对某种角色所负有的义务必定会有一定的期望存在.培养一名大学生足以让他整个家庭感到荣耀,那么,他毕业后的择业和未来走向就不可避免地寄托着家庭的厚望.另外在精英教育时代的思维影响下,在一个越来越注重个人发展的时代,大学生就业的理想场所依然是一线中心城市和精英云集的发达行业.

2.3文本与现实的差距

保安员、保洁工、快递员、卖串串香的小贩、建筑工地绿花员、街头兜售手机的游商、做凉皮和刨冰的店员、汽车贴膜小工、胡辣汤小摊摊主等等,看到以上打着“农民工”烙印的职业时,你可能无法想象,他们正是一批来自农村的大学毕业生所从事的职业.

——与老一辈农民工相比,他们有大专以上学历,同时他们也拥有农村户籍、农村土地(或来自失地农民家庭),过着城乡两栖的生活.

——岗位不稳定、领取微薄的薪水,他们“漂”在一个个更需要体力的工作中,渐渐淡忘了所学专业知识.

——带着厚实的梦想,他们离开农村进入大学,毕业后发现,自己走出了校门却走不进城市.

第一,民工式就业.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与大学毕业生所面临的截然不同的就业形势反映了目前劳动力市场上的结构性矛盾.这一结构性矛盾突出地表现为劳动力市场对生产性人员需求旺盛,而对非生产性人员的需求疲软.而部分家庭财务状况不好的农村籍的大学毕业生迫于就业市场的现实形式,不得不与民工一样选择生产性岗位就业.

第二,失业回乡.部分无门路就业的毕业生则选择了回原籍.但是这部分毕业生可能面临着相当多的尴尬.其一,回原籍落户手续时村里会明确要求他们放弃对土地的要求,否则不予落户.也就是说农村籍的大学毕业生检测设回原籍落户的话其拥有的权利还不如一个普通的农民.其二,回乡后面临的社会舆论压力.对绝大部分农村家庭,教育是一种近乎倾家荡产似的投资,如果大学生毕业后的结果是回乡和失业,那么其自身和其家庭成员将面临尴尬的社会舆论压力.

3.结语

无容否认,农村籍的大学毕业生已经开始成为新的弱势群体.他们其中相当多的一部分面临的困境是既融入不了新的环境,又难以回到旧有的环境,面临着角色失调带来的困惑与迷茫,而且缺失各种社会保障.部分农村籍的大学毕业生已经沦落为农村和城市的双重边缘人.长期处于这样一种困境,必然会造成这个群体一些新的问题,他们对内自暴自弃,对外则形成敌视和仇恨的态度.而这种问题的出现将是具有冲击力和爆炸性的社会问题,也势必会影响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所以鉴于此,个人、社会、国家应形成一种合力,这个新社会群体的困局.

基金项目:2012年西南民族大学政治学院研究生创新课题项目资助.西南民族大学硕士研究生“创新型科研项目”(项目编号:CX2011SP23)

参考文献

[1]郑风田.“大学生农民工”现象需政策扶持[J],教育:中旬.2011年第4期.


[2]王国兴.倾斜的梦想——被称为“大学生农民工”的背后[J].中国就业.2011年第5期.

[3]刘健,苑琛,林嵬,李亚彪.大学生农民工——中国社会新群体调查[J].半月谈.2011年第9期.

[4]郑风田.“大学生农民工”有出路吗[J].理论纵横.2010年.

作者简介:张丽娜,河南三门峡市人,西南民族大学政治学院10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环境.

薛淑新,内蒙古通辽市人,西南民族大学政治学院10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环境.

何淼,河南南阳人,西南民族大学政治学院10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