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往会悲文来引泣

点赞:32259 浏览:153304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05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本文以《文心雕龙》为中心,结合《文选》《文苑英华》等书对哀体的划分与选文定篇,分析了哀体及其文章的流变.

关 键 词:《文心雕龙》哀体

刘勰在《文心雕龙》分三十三大类文体,其中在哀吊篇中对哀体是这样定义的:“赋宪之谥,短折曰哀,等以辞遣哀,盖之悼等必施夭昏.”“以辞遣哀”说明以其事称哀,以其文则称“哀辞”,原为伤悼夭殇者而作,为“有韵之文”.


在刘勰之前的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未列哀体,而西晋挚虞的《文章流别论》就现存佚文来看,共论及十二种文体,在其《文章流别论》中提到“率以施于童弱夭折,不以寿终者”,这与刘勰所论述的哀体功能基本相同.

萧统所编《文选》将文体分为三十九种之多,其中卷五七~卷五八为哀类,实则兼收哀文与哀册文.关于“哀册”这类文体,刘勰在《文心雕龙·祝盟》中也提到过,他指出“策本书赠,因哀而为文也.”一个是“因哀而文”,一个是“以辞遣哀”,均由哀而作文,这是两者的相似之处,而刘勰根据文体的功用和体式将两者区分开.他认为哀策是用来报告神灵的,它用诔文来开头,用写哀的手笔来结尾,体裁像颂,而哀辞却没有特定的形式.

宋太宗赵灵命李昉、徐铉、宋白及苏易简等二十余人共同编纂的《文苑英华》,全书一千卷,上继《文选》,起自萧梁,下讫晚唐五代,选录作家两千余人,作品近两万篇,按文体分为赋、诗、歌行、杂文、中书制诰、翰林制诰等三十九类(如把谥册和哀册合并则为三十八类).却未单列哀类,但在其卷九七八~卷一○○○的“祭文”类子目录“哀吊”下收录哀辞八篇.并在卷八三九~卷八三九“谥哀册文”中收33篇哀册文,显然是将《文选》之中哀类的哀文与哀册文一分为二.《文心雕龙》未单列“祭文”类,只附论于“祝文”类之中.

姚铉在《文苑英华》的基础上,精选唐代诗、赋、文作品编纂而成的《唐文粹》,亦无“哀”类,但在卷33下“文”类下有子目“伤悼”收录李华《吊古战场》、张说《吊国殇事》等文.《宋文鉴》、《元文类》、《文章辨体》、《文体明辨》均有“哀辞”类,《明文衡》、《明文在》则合哀辞、诔辞为“哀诔”,诸书皆不收哀册文.

清代姚鼐编选的《古文辞类纂》不收诗歌收录先秦至清乾隆间文章分为十三类.它的分类兼顾内容和文章标题将萧统《文选》的类别有所合并,列哀祭类,并在《古文辞类纂序目》中说:“哀祭类者,诗有颂,风有黄鸟、二子乘舟,皆其原也.”

现以《文心雕龙》为文论,参照《文选》、《文苑英华》对哀体选文定篇的不同,看哀体在宋代之前的流变.

一、《文心雕龙·哀吊》篇所提到的哀体是以其事称哀,以其文则称“哀辞”.

《文心雕龙·哀吊》篇共提到了六篇哀辞,从其对这六篇哀辞的评价可以看出刘勰是本着“以辞遣哀”的原则,即通过对文章的体式与情感内容来判定文章是否为佳作.为了更好的看出刘勰的评判标准,现将其对所选篇章的评判列表如下:

文章辞(体式)哀(情感)评价

《黄鸟》诗歌(三言﹑四言)伤痛﹑惋惜哀辞源头

武帝哀霍嬗歌谣(五言)伤痛﹑爱惜肯定

崔瑷哀辞卒章五言,颇似歌谣;怪而不辞仙而不哀否定

苏顺张升哀文发其情华未及心实否定

徐幹《行女》时有恻怛赞赏

潘岳《金鹿》《泽兰》叙事如传,结言摹诗,促节四言,鲜有缓句,义直而文婉,体旧而趣新情洞悲苦赞赏

以上刘勰所选的诸篇中,现仅存诗经中的《黄鸟》与潘岳的《金鹿》《泽兰》三篇,其中《黄鸟》一篇被刘勰认为是哀辞的源头,既为源头,则体式定未成熟,而到潘岳之时“实锺其美”得到了刘勰很高的评价,因此,这两篇文章所可认为是刘勰认定的哀辞的典范.现将两篇文章列出如下:

《金鹿哀辞》:嗟我金鹿,天资特挺,鬒发凝肤,蛾眉蛴领,柔情和泰,朗心聪警,呜呼上天,胡忍我门,良嫔短世,令子夭昏,既披我干.又翦我根,槐如瘣木,枯荄独存,捐子中野,遵我归路,将反如疑,回首长顾.

《泽兰哀辞》:茫茫造化,爰启英淑,猗猗泽兰,应灵诞育,须发蛾眉,巧笑美目,颜耀荣苕,华茂时菊,如金之精,如兰之馥,淑质弥畅,聪惠日新,朝夕顾复,夙夜尽勤,彼苍者天,哀此矜人,胡宁不惠,忍予眇身,俾尔婴孺,微命弗振,俯览衾襚,仰诉穹旻,弱子在怀,既生不遂,存靡讬躬,没无遗类,耳存遗响,目想馀颜,寝席伏枕,摧心剖肝,相彼鸟矣,和鸣嘤嘤,矧伊兰子,音影冥冥,彷徨丘垄,徙倚坟茔.

情往会悲文来引泣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哀辞的论文例文 大学生适用: 学院论文、自考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0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首先,这两篇文章从体式上说均为四言,刘勰对其肯定的评价为“结言摹诗,促节四言,鲜有缓句”.对照刘勰对崔瑗哀辞否定的评价“又卒章五言,颇似歌谣”,可见,刘勰认可四言哀辞.这一点还可以从同是出自潘岳之笔的五言《哀永逝文》,《文心雕龙》未选,却被萧统收入《文选》中印证.另外,徐幹的《行女》一篇虽未存世,但现存与其同时曹植的《行女》,读之虽情恸悲苦,然六言缓句,仍未被刘勰认可.

其次,两篇均为伤悼夭殇者而作,均“情主于痛伤,而辞穷乎爱惜”,“誉止于察惠”,“悼加乎肤色”.潘岳的《哀永逝文》虽情深辞茂,缠绵而凄怆,却是为亡妻所作,不符合“必施夭昏”,这是没有入选《文心雕龙》的第二个原因.

通过这两篇文章可以看出刘勰认为哀辞的功能是为了悼念夭折的幼童,华丽的文辞会影响悲痛情感的表达,哀辞最为可贵之处是文章蕴育着作者的悲痛,使读者读之泪落.

二、《文选》的哀体是以其事称哀,以其文则称“哀文”.

《文选》在卷五七列哀上,卷五八列哀下,其中卷五七的哀上之中选《哀永逝文》一首,卷五八哀下选《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和《齐敬皇后哀策文》两篇.从《文选》仅选一篇哀文,且其文无论从体式还是内容上来说都异于《文心雕龙》之中的哀体,可以看出刘勰与萧统关于哀体的定义不同,前者认为是仅为夭折的幼童所作,其事称哀,以其文则称“哀辞”,而后者没有年龄的限制,且以其文则称“哀文”,也正是因此将《哀永逝文》与两篇哀策同属归于哀体,但是从同归一体却分属于上下两部分,可以看出萧统认为哀文和哀册文是有一定的区别的,而《文心雕龙》却将哀策文直接归入到《祝盟》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