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杨浦区开展少儿趣味田径的可行性

点赞:6502 浏览:21430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23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据统计等方法,过对杨浦区部分小学生对趣味田径参与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分析,结合专业特色,为推动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发展和趣味田径的实施提供可行性理论依据.

关 键 词:学校体育;趣味田径;田径教学;田径价值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2)06-0000-01

一、相关概念界定

国际田联少儿趣味田径项目是国际田联根据田径运动的健身功能及当前田径运动在体育教学中地位的重要,为了更好的发挥田径运动对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良好促进作用,满足身体及心理发展在少年儿童阶段的更高要求,与德国田径联合会共同开发推出的少年儿童田径教学的新理念.本项目的开发遵循了少年儿童特殊的心理发展和生理发展的规律,延承了田径运动的基本的走、跑、跳、投的运动形式,保存了田径运动的项目上的基本要求,并根据教学实际的经验总结,注入了一些新的、更适合少年儿童的新类型的运动方式,并且在设计理念上加入了充满与娱乐性的竞争理念,以全新的方式让少年儿童在参与其中的同时了解田径所包含的基本的知识与基本的技能.


二、少儿趣味田径的开展现状

在2001到2004年时间里,国际田联经过研究和改进这套练习,在实验推广过程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这一时期,国际田联也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和推广手段,将成套的练习手段推广到世界许多国家,同时又选取了一些国家尝试着举行了“少儿田径运动”运动会.在2005年推出了一套较为成熟的“少儿田径运动”项目,并且开始在世界范围内推广.同年,国际田联进一步确定了在世界范围内推广少年儿童田径运动的策略.2006年8月在北京举行了“少儿田径运动”研讨班,为将“少儿田径运动”在全中国范围内推广奠定了基础.从2001年国际田联向我国推广“少儿田径运动”,国际田联地区发展中心.北京就将其作为推广田径运动和促进中国少年儿童身体素质发展的重要内容,并且将田联推广的成套练习手段和运动形式统称为“少儿田径运动”.2001年到2006年间,国际田联地区发展中心在我国北京、新疆、河北、湖北的十多所学校进行“少儿田径运动”的实验教学.目前全国实验学校已经达到一百多所,少儿趣味田径已经遍布全国许多小学.

三、小学田径教学内容改革的研究现状

体育教学内容是依据体育教学的目标选择出来、根据学生发展需要和教学条件进行加工的、在体育教学环境下传授给学生的体育知识远离运动技术和比赛方法等.体育教学内容与体育教材的意思基本相同.但在《大纲》中特别指出学校田径运动与竞技动的目的不同:学校田径运动主要是借助田径和文化内涵教育学生,锻炼身体,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不要求学生过分追求技术细节,但必须掌握简单的技术动作,它是学生自身发展所需要的.

四、小学田径教学方法的研究现状

田径运动的教学是中小学体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通过田径运动的教学.发挥其体育锻炼与教育的功能,使学生在德、智、体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体育教师必须清楚,中小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阶段,体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手段应给予充分重视.体育教师要善于利用田径项目特点,配合素质教育的实施,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小学体育田径教学存在的问题:由于小学生的身体素质的局限性和项目教学课时数有限,学生很难在很短的时间内掌握某项目完整技术.这些使得田径内容枯燥乏味和狭隘,不能适应当以“健康第一”为宗旨的学校体育教育改革要求,不能适应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的需要,忽视学生基本运动能力的发展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并提出了小学体育田径教学改革发展的新思路,体育教法:“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为实现体育教学目标和完成体育教学任务而有计划地采用的、可以产生教与学相互作用的、具有技术性的教学活动.并指出体育教学方法主要包括教学策略.教学技术和教学手段三个主要层次.传统的田径技术教学存在着与素质教育的要求不相一致、与现代青少年的身心发展需要不相适应、教师的习惯教学定式限制了教学活动的创新问题,并认为在田径技术教学方法的选用上,应打破单一的教学模式,注重多种教学的结合和穿插安排,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田径技术教学方法容易使学生陷入单调乏味的学习环境之中,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需要进行相应的改革,同时也要求教师必须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不断进取,开拓创新.田径娱乐化教学方法优于传统教学方法,能更有效地改善中学生心境状态,提高运动参与意识、协作精神和运动能力.

五、小学田径教学评价的研究现状

小学体育田径教学评价注重学生体能和运动技能,而忽视小学生其它方面的发展,是大部分小学生对田径课兴趣不浓,喜欢上田径课的学生越来越少.所以,要从小学生自身的特点出发改革田径教学的手段和教学评价形式,丰富田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自觉锻炼的习惯,促进田径运动在小学体育中健康发展,充分发挥田径运动在增强小学生全面发展中作用.对田径教学效果的考核方法应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师要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注重过程性评价,消除小学生对田径的恐惧感,提高小学生田径学习的兴趣.重视对小学生的个性化评价,注重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和个性需求,帮助小学生确立个人进步的目标,使其在体育学习中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同时,重视对非智力因素的评价,如体育态度、团队合作、创新精神等,促进小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1].考核制度上要建立一个全新的考核和评价体系,考核中形式应多种多样,可让学生选择考项,主要考核成绩还是看学生参与意识,自我锻炼能力,自我调整能力和自我评价能力,不能再以竞技项目的成绩和技术作为唯一评价标准,全面来反映学生在学习田径课后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使考核更全面、真实反映学生情况,充分体现田径运动教育在体育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和价值.

六、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开展少儿趣味田径的价值

少儿田径运动的教学模式能够适应现阶段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有助于小学生在跑,跳、投方面形成正确的动作姿势,从而提高小学生的运动技能.少儿田径运动能促进小学生对田径项目的了解情况,激发学生对田径运动练习的兴趣,从而吸引更多的孩子参与到这项运动中来,同时也能很好地挖掘孩子们在运动方面的潜能,为教师提供了发现田径运动苗子的机会.国际田联应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全方面、多角度地宣传少儿田径运动,使更多的学校和家庭了解这项运动.“少儿田径运动”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影响效果明显,实验表明由于“少儿田径运动”软式器材的应用,对学生的投掷方面的运动能力较原有的教学效果更好.实验小学教学模式证明,在现阶段我国小学教学环境中,推广“少儿田径运动”,并达到教学大纲的规定与完成国际田联的对“少儿田径运动”的目标是可能的.“少儿田径运动”在内容,规则和教学目标上,都符合现阶段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和学校田径教学实际的要求,现阶段我国小学的体育教学环境有利于“少儿田径运动”的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