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存取:走进学术期刊数字出版新时代

点赞:13812 浏览:57732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23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开放存取期刊不仅仅是出版行业应对学术期刊危机做出的简单革新,更是回应学术界在学术信息交流和学术作品传播方面追求自由与共享价值诉求的创举.当前我国开放存取期刊在学术评价体系、平台运行机制以及著作权保护规则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需要进一步加以深入探讨和完善.

[关 键 词]开放存取;学术期刊;数字出版

[作者单位]何培育,重庆理工大学.

[基金项目]重庆理工大学基金项目“知识产权侵权责任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2ZD07).

开放存取的概念源于英文“OpenAccess”,原指图书馆领域的“开架借阅”,在网络数字时代逐渐被赋予了在开放、分散、漫游的网络环境中,以免费、及时、公开的方式实现对网络学术信息的共知、共享、共用的新型出版模式内涵.开放存取期刊不仅仅是出版行业面临学术期刊危机运用网络技术的简单革新,更是回应学术界在学术信息交流和学术作品传播方面追求自由与共享价值诉求的创举.然而我国当前开放存取期刊的发展面临诸多问题,有待学界对其加以深入探讨.

一、开放存取期刊与传统期刊出版之对比

1.经费渠道

出版物制作、发行的过程中产生大量成本,主要体现在审稿、组织同行对稿件进行评议以及定稿后出版物的印刷、发行等费用.传统的期刊出版模式往往不向作者收取任何出版费用,其经费渠道主要通过财政资助或读者征订出版物获得.在开放存取模式下,出版单位的经费主要通过向作者收取,同时接受国家、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基金的资助,以维持出版单位的经营活动.简而言之,开放存取与传统出版模式在经费渠道方面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是否向作者收取出版费.

2.访问方式

传统期刊出版以纸质出版物为主,近年来逐渐向电子出版物发展.而开放存取期刊基本上均通过网络提供数字化的在线怎么写作,允许作者免费阅读、下载、复制、传播、打印、检索,制作索引及软件数据等.在确保版权人精神权利与经济权利的基础上,开放存取借助网络技术可以实现作品更为广泛、便捷的传播,对于学术观点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3.技术应用

传统期刊出版对网络技术的依赖并不明显,而开放存取出版是在网络环境下诞生的新型出版模式,与计算机网络技术密不可分.开放存取主要应用了元数据获取技术、链接技术、存储技术以及检索技术.具体而言,开放存取目前大多采取OAI的元数据获取机制,解决了元数据的互操作问题,进而实现各领域学术作品能够在各种系统平台、应用程序、不同国界与语言之间进行自由传播.另外,开放存取期刊还普遍应用DOI标识符技术,该技术可以实现海量学术作品信息的永久保存,用户通过该技术可以迅速检索并链接到相应的学术文献.这些都是与传统期刊出版之间的显著区别.

二、我国开放存取期刊的现状与瓶颈

相比国外发达国家,我国开放存取期刊发展的时间比较短,有学者对我国开放存取期刊(简称“OA期刊”)的数量、地理分布、学科分布、语种分布、网站检索以及投稿功能、全文回溯的年份分布、开放全文的期数及篇数分布等问题做出详细分析,并认为当前我国开放存取期刊的数量远远不能满足现实科研工作的需求.另外,目前我国OA期刊大多由传统期刊社创办,难以摆脱传统期刊出版的弊端,在机制创新、出版频率、网络平台以及开放水平方面与国外优秀的OA期刊相比仍有非常明显的差距.然而,上述问题只是我国当前OA期刊发展瓶颈的冰山一角,其背后隐藏着更为深层的原因,亟待学界深入认识并积极探寻解决对策.

首先,OA期刊尚未被当前僵化的学术评价体系所认可.学术出版行业的发展状况与科研考核评价制度之间存在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国外OA期刊发展速度快与OA期刊被学术界广泛重视有莫大的关系.反观我国和一些发展中国家,尚未充分认识到OA期刊的重要性,无论是课题申报、学科评估,抑或职称评审基本上对在开放存取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大多不予认可.当前僵化的学术评价体系严重挫伤了OA期刊发展的内在动力,迫使OA期刊成为学术出版领域的“旁门左道”,沦为传统期刊的“点缀”,丧失了应有的生机与活力.

其次,OA期刊的运行机制不成熟.OA期刊的快速发展需要三项核心机制加以支撑:经费来源机制,开放期刊存取数据平台,质量控制机制.经费是OA期刊运行的前提与基础,当前我国OA期刊普遍存在经费不足的问题,这是由于我国学术期刊出版单位长期以来由财政拨款,形成了依赖政府资金投入的“思维定式”,在探索盈利模式方面存在先天不足,从而造成了OA期刊经营上的困难局面.在OA期刊数据平台的建设方面,我国当前的平台类型主要体现为资源链接平台,属于延时OA期刊,首发集成平台与出版平台数量较少,难以形成显著的吸引力与竞争优势.另外,我国OA期刊数据平台从横向比较来看,存在严重的同质化竞争,不利于资源的有效利用.最后,OA期刊的生命力在于确保期刊的质量和水平,当前OA期刊稿件评审体系较为混乱,往往难以获得优秀的科研成果,从而制约了OA期刊的发展.

第三,OA期刊与著作权保护制度的不适应性.著作权法是作者与邻接权人以及社会公众之间利益平衡的产物,一方面明确了作者与邻接权人的精神权利与财产权,另一方面又通过“合理使用”等制度保障作品的广泛传播.但总体而言,著作权法对作品的保护比较严格与全面,而OA期刊所推崇的用户能够在完全开放的网络环境下自由阅读、下载、复制、传播、检索、链接和打印等处理学术文献的制度设计在一定程度上挑战了著作权法所赋予社会公众合理使用的底线,与著作权制度之间产生一定的不适应性.OA期刊鼓励社会公众在尊重作者精神权利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查阅与使用相关文献资料,在OA期刊的环境下著作权法的合理使用制度被赋予了新的内涵,拥有了更为广阔的适用空间,在权利人和社会公众之间寻求新的利益平衡点,弱化了经济色彩而更强调了公益特征.

开放存取:走进学术期刊数字出版新时代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学术期刊的文章 大学生适用: 高校毕业论文、在职研究生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2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三、我国开放存取期刊的发展对策探析1.构建OA期刊学术评价体系

目前,我国大部分OA期刊尚未被纳入学术期刊“级别”序列当中,在当今唯“级别”论的学术成果评价体系环境下,OA期刊缺乏生存与发展的土壤.笔者认为,刊物的级别能够从一个方面代表该期刊的品质与水平,但这不能成为判断一篇文章学术水平的唯一评判标准,一些未被列入“核心”期刊的作品未必不如被“核心”期刊收录作品的质量,当前僵化的科研评价考核体系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科研事业发展的重要不利因素.笔者认为,破除唯“核心”论势在必行,应当将学术评价考核的范围进一步放宽,将OA期刊等多种渠道的学术成果纳入考核对象,通过更加灵活、多样、科学的方式全面考核作品的学术水平与社会价值,进一步激发科研工作者的工作热情,让更多的优秀科研成果得到更加广泛的传播并为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2.促进OA期刊运行机制的完善

在拓宽OA期刊盈利渠道方面,首先应当对OA期刊加强宣传,提升OA期刊的社会知名度与影响力,为商业经营提供良好条件.我国OA期刊应当转变思想,积极探索其他例如广告招租、加入百度等搜索引擎提供的关 键 词广告、通过电子商务平台销售与OA期刊相关的文化衍生品、举办各类学术会议与专业培训项目、寻求社会各界的资金支持,以及利用专业数据库平台提供数据分析业务等多种渠道为OA期刊的经营争取更多的资金.

在OA期刊平台建设方面,首先应当从延时数据平台逐渐向首发集成平台转变,提升专业数据库的权威性、时效性与专业性,打造品牌影响力.另外,我国当前大多数的OA期刊往往对各个专业领域的数据均有涉及,这样不利于集中优势资源打造特色平台.笔者建议我国现有的OA期刊平台结合自身优势与社会需求,以差异化竞争策略为指引,不断探索自身的专业定位,进而可以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聘请相关领域的顶级专家、学者作为其评审,保证期刊的公正性与权威性.

在加强OA期刊质量控制方面,应严格执行世界范围内公认的最为行之有效的方法即同行评议.国外一些著名的OA期刊都对审稿人设定了极为严格的筛选条件,只有在相关领域取得突出成果的优秀学者才有可能被纳入OA期刊的审稿人.为了确保审稿结果的公平和公正,通常一篇文章会由多个审稿人分别审议,只有多数审稿人同意录用时,才有可能被发表.

3.调整OA期刊著作权保护规范

在OA期刊出版环境下,围绕着不同主体存在不同的法律关系:首先,作者与出版者之间存在传播权的授权关系.不同的OA期刊可能会采取不同的授权方式,表现为三种形式:一是作者保留部分版权,部分经济权利与读者共享;二是作者将部分著作权转让给出版者;三是作者将全部版权转让给出版者.上述三种方式中,只有第一种情况下才是完全意义上的OA期刊,可以有效防止OA期刊借机向用户收取使用费,但是目前我国仍有为数不少的OA期刊仍采用第二种或者第三种方式获取授权,这种方式违背了OA期刊设立的初衷.其次,出版者与公众之间,出版者有义务按照与作者的协议,免费向公众提供相关作品,社会公众有权免费使用期刊作品.

为了确保OA期刊的公益性,应当由主管部门制定OA期刊管理规范,进一步明确OA期刊社不得向用户就作品的合法使用收取任何费用.目前,著作权权利内容有着不断扩张和强化的趋势,这种趋势有利于对权利人的保护,但同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文化成果的传播与应用.在此形式下,OA期刊关于学术信息平等、自由公开获取的目标显得与著作权制度的发展趋势背道而驰,属于著作权保护制度的例外情形,应当获得著作权法特别的关照与认可,将其作为法律适用的例外单独加以规定,体现出著作权法框架下一种特殊的制度设计与利益平衡.

[1]张惠.开放存取:理论建构怎么写作[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

[2]胡德华.开放存取期刊研究[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13:70-92.

[3]冯蓓.我国开放存取期刊平台的发展思路与对策[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0(4):417-419.

[4]康军.构建中国特色学术期刊开放存取模式[J].中国出版,2014(3):22.

[5]张晓军.论OA学术期刊作品著作权及其权利关系[J].出版广角,2013(11):76-79.

[6]宗诚,马海群.数字图书馆视角的开放存取机制及著作权授权制度的优化[J].图书情报知识,2009(03):104-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