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改革背景下的教师教育

点赞:28204 浏览:130318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0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在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过程中,教师教育领域的改革和转变是成败的关键.教师的教育理念,专业知识,能力,以及合作型、学习型的教师团体的创建在现代教育背景下的教师教育中都显得极为重要.

基础教育改革背景下的教师教育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教师教育的文章 大学生适用: 本科毕业论文、电大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9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关 键 词:基础教育改革教师教育

根据教育部在《基础教育改革纲要(试行)》中阐述的指导思想,基础教育课程要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强调课程要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良好品性,强调基础教育要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可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环境下的教育,其实质是实行素质教育,是面向并重视全体学生、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现代化教育.这使得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管理等诸多层面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并且,随着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课堂形式、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等也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因此,无论是教师的教学方式,还是学生的学习方法都随之产生了根本的转变.然而,所有的改革和先进的理念最终都要通过教师的教学活动去实现.在某种程度上,教师的素质和水平制约着基础教育改革能够达到和实现的程度.因此,对教师的培养和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基础教育改革背景下,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和很大的挑战.这就为教师教育提出了艰巨的任务.

基础教育改革是以课程为中心,以教师教育为基础的.针对教师的教育,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一、先进的教育理念

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和前提.教师的教育理念应实现五个转变,即从“以教师为主体”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从“知识本位”转变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从教师的权威性教授转变为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从讲堂转变为学堂,从单一的教学方法转变为发展的、多元的、激励的教学方法.

此外,对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理念也应与时俱进.随着学习型社会的到来和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的深入,教师教育改革的理念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终结式的师范教育转变为发展式教师教育.现代教师的发展观更强调教师职业的专业化,要求教师走专业发展的道路,而不是一味地奉献和牺牲.即“把比作蜡烛是时代的局限,要求教师像水库那样则是时怎么发表展的必然.”

二、丰富的知识储备

教师必须具备从事教育工作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和一般知识.即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和与该学科相近或相关的知识,广博的人文科学知识.例如,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语文学科的专业知识包括:汉语言文字学知识,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知识,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知识,一定的心理学和教育学知识等.

此外,教师的知识结构中还应包括必要的人文科学常识.广博的人文科学知识处于教师知识结构的最底层,它决定着教师学养的广博和学识的深厚.因此,教师要想教好学生首先必须是一个善于学习且乐于终身学习的人.否则,在人文科技知识以几何形式迅猛递增的当今社会,停止更新自身的知识储备,是很难胜任教师工作的.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关于学校教育大纲的知识对于教师来说,应当只是他的知识视野中的起码常识.只有当教师的知识视野比学校教育大纲宽广得无可比拟的时候,教师才能成为教学过程真正的能手、艺术家和诗人.”

三、具备多种能力

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多种多样的能力.一名合格的教师应当具备:

1.教学能力.包括: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这是任何一名教师必须具备的能力,是教学顺利进行的基础.

2.交往能力.教育活动的任何一个过程都包含着教师与学生的交往和交流,并且,教师常常处于积极主动的地位.这就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交往能力,努力与学生建立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从而促进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和进行.

3.组织和管理能力.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经常进行组织和管理,尤其身为班主任,如何管理班级,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关键.这就要求教师要具备一定的设计、规划、决策、实施、协调、管理等能力.

4.课程开发能力.新的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教师已经不再只是教学计划和教材的严格执行者,而是要成为积极主动的开发课程资源和发掘创新习思想的开创者.


5.深化教学体验和教学反思.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保持高度的机敏度和探究的态度,课下要对学生的课堂反应做具体的分析,调整教学中的不足,做到对教学的不断反思.

6.教学研究能力.教师要想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谋求职业的不断发展和提升,就必须要摈弃单一化、程式化、重复化的教学.要建立和保持一种对教学工作的探究精神,自觉锻炼、培养自己对教育的思考与探究.这不但是教师应具备的能力,更是教师作为下一代“心灵工程师”的职业使命.

应当明确,教师不是完人,必然存在一些缺点和不足,不可能完全具备所有能力.但是,作为一名教师,能认清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并不断努力调整、改正自己,不断的耕耘在教育事业上,这种对教学锲而不舍、“不知满足”的精神,才是最难能可贵的.

四、创建合作型、学习型的教师团队

当今社会知识的更新可谓日新月异,而教师自身所掌握的教学资源毕竟有限.因此,在新的环境下,创建合作型、学习型的教师团队,显得极为重要.教师间互相分享教学资源,同一科目的教师集体备课,能集合更多的智慧,同时更是对自我教学的有效弥补.使教学活动的互动性不但在师生间、学生间进行,还能在教师间进行.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教师间互为老师,师生间教学相长,能够有效的促进学校教师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更为教学的发展提供的另一条可贵、有效的途径.

在基础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对教师的教育尤为重要.不同的社会团体对教师都提出了不同的要求.教师自身也应在新的环境的不断努力的调试自己、不断进取.同时,也应看到,对于教师教育提出的很多意见,难以真正的落实.因此,教师教育,除了对教师提出的各方面的要求,还应利用国家、社会等条件,努力推行教师教育的有效进行,将教师教育真正落实到每一名教师身上,这才是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