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文的“另类”写作

点赞:17654 浏览:80744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25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我对卡夫卡最初的了解来自对《变形记》的阅读,作者怪异的想法给了我极大的震撼,却不期然的产生了一种恐惧感,心里琢磨着如果某一天自己也变成虫或其他类似的东西该怎么办,着实忐忑了好长一段时间,并且从此以后不敢阅读卡夫卡.再次了解卡夫卡是在身边不时有人谈论他的情况下,由于好奇心的驱使,下意识地到图书馆找了一本《卡夫卡传》,想看看这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这就是马克斯布罗德著、叶廷芳译的那本《卡夫卡传》,也是这本书上第一次在见到了卡夫卡的照片.看到这张照片时,卡夫卡那大而闪亮的眼睛再次让我产生了一种莫名的震颤,它似乎在盯着你,又似乎没有,眼睛里有一种说不清的东西,却让人难以忘记.

《卡夫卡的眼睛》就如卡夫卡的眼睛,给人的印象是深刻而难以忘怀的.这是著名的卡夫卡研究专家曾艳兵教授发表于《读书》2011年第5期上的一篇文章.该文弥漫着文学的感悟与觉识,以自己的体悟入题,从细微处把握、琢磨卡夫卡的内心世界.卡夫卡是复杂的,正如在深爱着卡夫卡、陪伴着卡夫卡走过他人生最后一段日子的朵拉所认为的“这个世界并不一定要了解卡夫卡,也没有人能够理解卡夫卡”.有人能理解卡夫卡吗?有!朵拉暗示了理解卡夫卡的通道,那就是“他允许你看着他的眼睛,或是握着他的手”.因此在朵拉看来,这世界只有如她等与卡夫卡非常亲近之人才有理解卡夫卡的可能.但是1924年,卡夫卡永远闭上他那双深色的、闪闪发亮的眼睛,也关闭了通向他内心世界的通道.在曾教授看来,尽管卡夫卡关闭了这条通道,却留下了一条缝隙,让人窥探他丰富的内心.“任何一个阅读过卡夫卡的人或许都见过一两张卡夫卡的照片.任何一个凝神静观过卡夫卡照片的人都不可能忘记卡夫卡那双眼睛,正如任何一个用心阅读过卡夫卡作品的人都不会忘记它的作者一样”.卡夫卡的作品是如此独特,一看就知道是卡夫卡式的独特.卡夫卡的独特在于其将说未说,在于其卡夫卡式的荒诞,就如《变形记》、《城堡》、《在流放地》等作品.这样的情节在现实生活是不可能发生的,却是可信的,甚至让人读后有身临其境的恐惧感,亚里士多德谓之“可取的情节”,即“一桩不可能发生而能成为可信的事,比一桩可能发生而不可能成为可信的事更为可取”.这就是卡夫卡式的荒诞与幽默,他通过他那双独特的闪亮的眼睛看到了一般人看不到、看不懂、看不透的东西.

而卡夫卡的眼睛就如他“笔下那座永远也说不清、道不明的‘城堡’一样”,你知道它确实存在,却不知道里面有什么,似乎什么都有,又似乎什么都没有.但是,就如《城堡》一样,只要你专注地去研究、挖掘,你一定会有所得,如果你能长时间的凝视他的眼睛,“你便一定会有所感觉、有所感触、有所感动等”.

然而卡夫卡永远合上了他那深邃而炯炯有神的眼睛,我们只能“在夜深人静、万籁俱寂的时候,看着卡夫卡的照片,看着卡夫卡照片上的眼睛,凝神倾听,看看他会对我们说些什么”.曾教授提到的第一张照片是卡夫卡的挚友布罗德在《卡夫卡传》中提到的一张儿时的照片,这也是很多专家都注意到的照片.布罗德写道:“身材瘦高,充满疑问的眼睛睁得大大的”.曾教授发现“卡夫卡的眼睛大而亮,充满疑问、忧郁和倔强”,“卡夫卡的眼神忧郁而羞怯.这以后卡夫卡眼神中的那种羞怯渐渐不见了,而忧郁则挥之不去”.这个判断无疑是准确的,却不是武断的,卡夫卡的作品与日记以及他的传记中都暴露了某些蛛丝马迹.

第二张照片是德国瓦根巴赫在他的《卡夫卡传》中提到的中学时候的照片,这张照片里“灰褐色的眼睛忧郁、疑虑地注视着观众”.卡夫卡还在日记中说:“在我还感到满意的时候,我就想不满意,并利用所有的时间和传统的方法把自己拖向不满意.”这就是当时的卡夫卡,注定要成为那个独特的卡夫卡,他总是不满意,对自己不满意,对世界不满意,对自己的作品不满意,这种疑虑的眼神为这种不满提供了最好的注脚.因此卡夫卡去世时要求他的好友布罗德销毁他的全部手稿.幸好布罗德忤逆了卡夫卡个人的意愿却顺从了全世界人民的意愿.

作者提到的第三张照片是1917年卡夫卡三十四岁与菲利斯订婚时的照片,“卡夫卡的眼神凝重深邃,似笑非笑,我们猜不出此时的卡夫卡究竟在想些什么”.这里曾教授只是简单的记叙了几句,也许这时卡夫卡的眼睛也如他的“城堡”,K或其他外人是永远也进不去了.

作者提到的第四张照片是卡夫卡四十岁拍的最后一张照片,也是被广泛引用的照片.“这双眼睛里似乎什么都有,唯独缺少欢乐;这双眼睛里什么都缺,唯独不缺少执著.卡夫卡仿佛看到了死神的逼近,这一回卡夫卡眼睛里没有了疑虑和惊恐,我们看到的分明是镇静和坚定”.卡夫卡的女友密伦娜说他“在眼睛闪动的那一瞬间就懂得了对方”.通过卡夫卡那闪动的眼睛,“我们终于摸索到了走进卡夫卡内心世界的不寻常的独特路径”.“卡夫卡的眼睛以不说话的方式说话,卡夫卡的读者以不阅读的方式阅读,也许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反倒更容易走近卡夫卡,聆听卡夫卡,理解卡夫卡”.

在该文中曾教授提倡返回作者的内心世界,用自己的心凝神静听地去体悟作者的内心世界.在这个“作者死了”的时代,文学研究离文学的本质越行越远,这种提倡是有必要的,也是有益的.否则用纯理论的、技巧的、符号的分析方法去解读文学作品,甚至使用统计学的、语料库的方法来研究文学作品,带来的结果只能是“读者死了”,“解读者死了”,“研究者死了”,剩下的或许只有分析方法或技术还活着,“当你以这种方式走近卡夫卡时,其实你离卡夫卡已经越来越远”.不仅仅只是离卡夫卡越来越远,而且离所有伟大的作家越来越远.卡夫卡是用自己的方式去表达他对世界的不满,也是对自己的不满,所有伟大的作家都是表达他自己内心的问题,如果研究者没有自己内心的问题,如果研究中不是去试图表达或解答他自己内心的问题,他永远也不可能成为伟大的研究者.文学研究也需要“温情与敬意”.

该文既没有高深的理论,遣词造句也不够“学术”,因此有人质疑这是否是学术论文.因为“学术论文是一种最常见的科学交流形式,是新的科学成果或有创新性的见解和知识的记录,具有科学性、理论性、创造性和规范性”.(王迎春,郑建明《一种基于CNKI平台的人文社会科学论文评价体系》)由此可见学术论文是科学研究成果的汇报,其特点是具有科学性、理论性、创造性和规范性.这也是当下学界的普遍看法,即把一切研究都纳入科学的体系之下,因此任何研究都必须具有科学性.而所谓科学性是指文章应用各学科的研究方法,科学的设计研究过程,其操作过程可重复,其结果可验证,符合科学研究的特定逻辑.这其实是一种纯自然科学的思维方式.这种要求特别反映在学位论文与课题的申报上,不仅要求有研究方法,而且研究方法还得有所创新.实际上文学研究真的有很多方法可谈吗?似乎很多著名的专家学者也难以提出很多研究方法,如赵敏俐教授在《文学研究方法论讲义》中也只总结了考证法、社会分析法等几种方法.要说研究方法的创新,也许曾教授的通过阅读照片的方法来阅读作者的内心不失为一种方法的创新.


二十世纪被称为理论时代,理论性成了许多中国学者的追求,甚至产生了理论的焦虑.很多文学研究的文章往往不是从文本入手去研究作品,而是先找一个时髦的理论去套用一个现成的文本,就如一个医生拿着药去找病人,而不是按照病人的病症对症下药,以为套用这些时髦理论,文章就具有了理论性.这种现象在硕士、博士论文中尤其普遍,因为学位论文往往要求进行文献综述,学生则理解成寻找理论根据,因此开篇就亮出各种理论.实际上,所谓理论性是指文章不拘于现象的描述或经验的总结,而是寻找现象或经验背后的本质,然后进行抽象归纳,得出具有一定的普遍性的结论.在《卡夫卡的眼睛》一文中,尽管作者没有挪用那些所谓高深的理论,读者却能于字里行间感受到其理论性.曾教授从他人习以为常的照片中找到了通往卡夫卡内心世界的通道,这本身就是具有一定普遍性的理论.

创造性或创新之处可谓学术论文的本质特征,论文没有创新也就谈不上学术价值.但是提倡创新容易,要在实践有所表现则难之又难.创造性是指文章应该有所创新而不是对前人的研究进行简单的重复,或者变换材料对其他研究进行简单的模仿,但也绝不是无中生有,凭空创造,而是对前人的研究有所推进、有所发展、有所革新.在国内,小的改进与革新似乎入不了国人的法眼,往往是重大发明、重要改进、填补空白等才能算得上创新.这种对“创新”的错误认识很有可能使那些本来可能产生重要影响的改进堙没在历史的尘埃中,最直接的影响则体现在论文选题方面的“大而空”.《卡夫卡的眼睛》则属于典型的“小题大做”,它不追求“大而全”,只从“眼睛”入题,最终为读者指出一条通向理解卡夫卡的可能的新道路.这条道路可行或不可行,只有读者自己去体会,但是为读者提供了一个新的选择,这就是创新.

由是观之,《卡夫卡的眼睛》是学术论文,不仅具有学术论文的本质特征,也具有学术论文的一般特征.但是该文的确不像学术论文,而像一篇文辞优美的散文.它没有时下用来唬人的西方时髦理论,没有那些炫耀“学术性”的冗长而诘屈聱牙的句子,也没有显摆“高深”的自创词或翻译腔.除此以外,该文充满了作者的感情与体悟,是以己度人,以己之思,度人之思,文章中充满着温情与亲切之感.

其实,在中国文学史上本来就不乏文学与评论或文学与理论合二为一的传统,比如曹丕的《典论论文》、刘勰的《文心雕龙》也很难说清到底是学术论文还是散文;比如钟嵘的《诗品》、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元好问的《论诗三十首》以及赵翼的《论诗绝句》等,本身就是以诗代论,甚至连林徽因的建筑学论文也同样可以当作优美的散文来阅读.说到底,所谓的“另类”还是对传统的延续并加以发扬改进,只是我们已经忘记了这个传统,而这可能正是中国人做研究的优势所在.中国的文学研究特别是外国文学研究似乎抛弃了自己曾经走过千百年的路,现在只能跟在西方人开拓的路后面去拾人牙慧,实事证明难以得到学界尤其是西方学界同仁的认可.反观西方国家的中国文学研究,他们的很多成果不仅得到了中国学界的认可,甚至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较为广泛的影响,而他们在研究的时候很少按照中国式的研究套路来做而是沿着自己研究路径往前走.当然中国的文学研究再转回到传统的老路也是不可能的,而这条路也不一定适合再走下去,怎么才能在传统学术与现代学术之间找到一个新的结合点,从而有所突破?在一个学术彰显,思想淡出的时代,思想的光芒如何才能突破学术的遮蔽?这只能依靠我们当代学者自己去开拓新的道路,而这条新的道路很可能就是“另类”的.中国几千年的历史证明,中国人是不擅长理论思维的,中国人重的是感悟、体会、意会,他们更善于用形象的语言表述抽象的意义.但是这种方式的弊端也是不言而喻的,如果能学习吸纳西方的理论思维,并对中国传统学术的进行改造,把理论思维与感悟融为一体,这也许是中国学术的出路.

学术文的“另类”写作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文学作品相关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自考毕业论文、学院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6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题目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学术创新之路从来都是艰辛的,这条道路崎岖蜿蜒,布满了荆棘,充满了未知,你不知何时会掉入陷阱,也不知何时能收获丰腴的硕果.但是学术论文的生命却是依赖不断的尝试、不断的创新.在遵从学术论文本质要求的同时,如何才能有所创新,如何才能保持其生命,这是我们不得不深思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