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沟通的实然

点赞:8356 浏览:32486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0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辅导员与大学生之间的沟通,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针对当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师生间存在的种种问题,把着眼点放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最基本的要素“人”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沟通上,通过问卷、访谈的方式调查当下辅导员与大学生沟通的实然状态,并从辅导员与大学生的师生配备比、师生沟通态度差异、师生特性等方面分析了沟通的实然形成.

关 键 词:实然;沟通;辅导员;大学生

教师和学生之间良好的沟通,是实现教育目的,提升教育实效的重要手段,有效的沟通能在认识、情感、思想等多层次上取得其他手段所不能达到的效果.为了更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就需要构建师生之间的有效、良好、互动的沟通.本研究主要关注高校中最常见的辅导员与大学生之间的沟通,调查当下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沟通的现状,并就这种实然状况进行了分析.

一、调查对象及方法

(一)调查对象

本研究采用随机抽样方法,以浙江某两所高校的辅导员为对象,发放问卷50份,回收有效问卷39份,有效率为78%.以浙江某两所高校在校生为调查对象,发放问卷400份,回收有效问卷390份,有效率为97.5%.被试的基本情况见表1-1、1-2.

表1-1被试分布表(辅导员)

表1-2被试分布表(大学生)

(二)研究工具及方法

分别设计了辅导员和学生两套问卷,以考察辅导员和大学生对沟通内容、沟通渠道、沟通环境等几方面的选择,与此同时运用访谈法等方法.

(三)施测过程与数据处理

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在施测的同时获得被试的一般人口统计学资料,数据分析由SPSS11.0统计软件包处理.

二、辅导员与大学生沟通的实然

辅导员和大学生对于沟通的满意度整体较高

对于沟通的满意度调查显示:分别有15.4%的辅导员和5.7%的大学生对于沟通是非常满意的,分别有84.6%的辅导员和66.3%的大学生对于沟通是比较满意的.可以看出在所调查的对象中,相比辅导员,大学生对于沟通的期待和要求较高,其可提升的空间较大.

(二)辅导员和大学生对于沟通必要性的认识和沟通意愿存在一定的差别

在所调查的对象中,100%的辅导员认为与学生的沟通在日常工作中是非常有必要的,相对来言,仅有7.2%和61.5%的大学生认为与辅导员的沟通是非常有必要的和有一定的必要性的.这也就不难理解,在所调查的对象中,100%的辅导员愿意和学生进行沟通,而仅有70.3%的大学生选择愿意和辅导员进行沟通.进一步调查还显示,76.9%的辅导员是经常和学生沟通的,而仅有5.4%的大学生是经常和辅导员沟通、交流的.可以看出,在两者的沟通中,辅导员起到了一个主导性的作用,而学生的主动性和自主性还有待进一步调动.

辅导员和大学生关于沟通的内容有较大交叉

关于辅导员和大学生沟通的主题、内容,结果显示:辅导员与大学生主要在人际关系、就业指导、学习、生活、思想等方面开展沟通、交流,而学生选择与辅导员沟通最多的主题主要围绕学习(254人次)、实习(121人次)、生活(112人次)、就业(101人次)、思想(99人次)、人际关系(76人次).可见辅导员和大学生对于沟通的主题、内容有较大的交叉,在此基础上,可以做进一步的丰富.

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沟通的实然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辅导员类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自考论文、硕士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7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四)辅导员和大学生沟通的方式有待丰富

调查结果显示当下大学生与他人沟通经常使用的方式主要有:(282人次)、微博微信(249人次)、短信(245人次)、(237人次)、面谈(234人次).而在与辅导员沟通时,主要采用的沟通方式有:(179人次)、面谈(178人次)、(84人次)、短信(76人次).通过访谈还了解到,面谈和是辅导员和大学生最常用的直接的沟通方式,与学生最常用或喜欢的沟通方式有不同,可以在保持传统沟通方式的同时,多应用、推广一些学生喜爱的沟通方式比如、微博微信等,丰富师生间的交流.

(五)辅导员和大学生沟通的情境有待拓展

结合访谈的结果,在调查中我们对辅导员和大学生沟通的情境做了以下划分:教学情境、寝室走访、个别谈话、班会、学生活动比赛、咨询事项等.结果显示:学生倾向于在个别谈话(187人次)、学生活动比赛(260人次)、寝室(156人次)、班会(86人次)等情境下与辅导员进行交流,而辅导员则多是在班会(36人次)、个别谈话(33人次)、寝室走访(30人次)、学生活动比赛(24人次)、咨询事项(24人次)等情境下与学生进行沟通.从中可以看出两个主体关于沟通情境倾向选择存在差异性,辅导员倾向于在团体情境下与学生沟通,可以在此基础上,拓展一些个人情境、活动情境,加强辅导员与大学生之间的沟通.

三、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沟通的实然形成

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沟通的现状,可以说是学校、社会、环境、辅导员、学生等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比如对于辅导员来讲,其自身的理念、素养、认识、沟通倾向、工作情况等会影响到其与学生的沟通,而大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及自身的一些特性,也会影响到其与辅导员的沟通.李双贵在《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的有效沟通研究》中指出,沟通障碍是普遍存在的,有客观方面的障碍也有主观方面的障碍,具体有来自高校辅导员的人为障碍(思想障碍、能力障碍、信誉障碍)、来自大学生的人为障碍(地位障碍、理解障碍、偏见障碍)、物理障碍,还有语义障碍.[1]结合相关研究成果,本研究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高职院校辅导员与大学生沟通的实然形成:

(一)师生配备比:当前高校辅导员和大学生配备比未能充分实现

随着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的发布,要求高等学校总体上要按师生比不低于1∶200的比例设置本、专科生一线专职辅导员岗位,这使得辅导员队伍得到了空前的成长.但在当下社会经济发展和高校扩招、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的大背景下,辅导员队伍数量的增长远赶不上每年招生人数的增加,因此,现在很多高校1个辅导员带超过200名学生的情形是十分普遍的.所以辅导员每天都在和学生打交道,但实际上关注到的只能多是班干部学生、特殊群体学生等,这也就是为什么不少辅导员认为是经常和学生沟通的,而仅有少数的大学生认为是经常和辅导员沟通、交流的.

(二)师生沟通态度:高校辅导员和大学生对于沟通的态度存在差异

对于沟通的态度,从访谈和研究结果可以看出,无论是辅导员还是大学生都能意识到沟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两者的差异之处主要在于辅导员较满意于与学生沟通的现状,而学生则对与辅导员的沟通、交流有更高的期待和要求,分别有22.6%和13.4%的学生不太愿意和不满意和辅导员的沟通,这与当下新环境和“90后”学生的个性特点等所带来的师生关系模式的转变进而改变了沟通态度有密切相关.师生关系既受教育活动规律的制约,又是一定历史阶段社会关系的反映.[2]自古以来,中国就有尊师重教的传统,加上对于大学生高校辅导员还充当管理者的角色,学生对辅导员是敬而远之的,这种状况,一定程度上地影响了学生和辅导员主动沟通的态度.而且在当下,辅导员不再是沟通中的唯一主体,学生也不是被动接受与老师沟通交流的,两者应该是相互作用,在互动同成长的.

从访谈中我们还了解到,在实际工作中,不少辅导员将每天工作都视为和学生在沟通、交流,包括集体活动、召开班会、教学、走访寝室等,而不少学生则是认为和辅导员的沟通、交流限定认识为个别面谈、咨询、网上交流等,所以就存在两者对于沟通的一些认识也存在一些差异.

(三)辅导员工作特性:辅导员的工作特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和学生的充分沟通

随着大学教师这个职业本身的竞争,高校不仅是工作量增加了,而且教师职业压力也随之增加,教师和学生面对面进行交流变得渐渐少了,尤其是深入的交流、指导是越来越少了.在访谈我们了解到不少辅导员的工作是比较琐碎的,甚至不少高校对于辅导员岗位工作定位模糊、职责不清,往往事务性的工作占了辅导员大部分时间,不少辅导员反映每天疲于应付各种事务性工作,实际上与学生沟通、交流的时间不多,一些日常学生的咨询,也是按照常规答案与学生交流,缺乏深度的沟通、交流,难深入建立与学生的关系,这也反映出当下辅导员和学生沟通的困境,因为只有真正地走入学生的心里,才能说上是育人的工作.

(四)大学生特性:当下学生缺乏主动性带来了沟通的难深入

通过调查可以看到,是否是学生干部在和辅导员的沟通的满意度、意愿和频率上是存在显著差异的.当下大学生,个性是比较张扬的,自我意识和主体意识较强,有自己的想法,在当下高校里,除了学生干部,多数学生平常是不太主动找辅导员沟通交流的,他们更倾向于与同龄群体打交道,这在很大程度上也疏离了辅导员和学生关系.

总之,高校辅导员和大学生沟通的实然状态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有效地沟通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只要学生和教师在多种多样的沟通方式中选择适当的沟通方式.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信任,相信师生关系将会融洽很多.

注释:

①李双贵.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的有效沟通研究.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213-215

②陈林福.如何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以高中思想政治课为例.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硕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