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现代化进程

点赞:2564 浏览:7977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04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世界现代化研究是20世纪50年始的,虽然其思想源头可以追溯到14-16世纪的文艺复兴、16-17世纪的科学革命、17-18世纪的启蒙运动、18-19世纪的工业革命和法国大革命等.但是在20世纪后50年里,从50-60年代的(经典)现代化研究,70-80年代的后现代研究,到80-90年代的新现代化研究,现代化研究出现三次,理论创新成果非常丰硕.

关 键 词:现代化;中外;进程

中图分类号:G6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2)03-0000-01

学术界关于研究是20世纪60,70年代现代化研究成为国际性的学术热点,许多西方学者尤其是美国学者,在现代化研究方面写出来一批颇具国际影响的学术著作,将现代化的研究推向,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著作是:发展经济学的创始人华尔特罗斯托于1960年出版的《经济成长的阶段――非共产主义宣言》欧洲史学家CE布莱克于1965年出版的《现代化的动力――比较历史研究》,政治学泰斗萨缪尔亨廷顿与1968年出版的《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研究中国的也有许多学者,罗荣渠的《现代化新论》.有费正清的文集《中国:传统与变迁》《东亚:伟大的传统》.在费正清的《传统与变迁――国外现代化与中国现代化问题研究》中有许多关于中国方面现代化的研究.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书,比如罗荣渠论文集,下面将一一介绍.论文方面也有很多,比如《复旦大学中外现代化研究介绍》,杨静的《试述中外社会现代化道路之比较》,黄会武的《中外社会现代化道路比较研究》田毅鹏的《中外现代化比较研究新趋向》熊吕茂的《中外现代化道路比较研究》(注以上论文来自CNKI)

中外现代化进程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国民经济的论文例文 大学生适用: 学年论文、硕士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6 写作解决问题: 学术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题目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学术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关于现代化概念的研究: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里对现代化一词给了这样的界定:一是指近代资本主义兴起的特定国际格局下经济上大搞技术革命,在经济上追赶世界先进水平的过程.二是现代化实际上就是工业化.三现代化是自然技术革命以来,人类急剧变动的过程的统称.四是现代化主要是一种心理态度,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过程.而布莱克在《日本和俄国的现代化》一书中把现代化说成是“在科学和技术革命影响下,社会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转变过程”,这一过程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思想等各个方面.包括化,法制化,工业化,都市化,均富化,福利化,社会阶层流动,宗教世俗化,人口控制化.布莱克在《比较现代化》一书中说现代化就是人类对自己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合理性的控制的扩大.章开沅在《德意志道路:现代化进程研究》序中讲:现代化一般来说,也往往是指在科学进步的推动下,以工业化为先导和前提的基础上,发生在社会各个不同层面的变迁过程.它既标志着生产力水平的大幅度提高,经济的迅速发展,物质财富的剧增,也伴随着生产方式的变革,社会结构的重组,价值观念的更新.在方雷《现代化战略与模式选择》一书中,作者并不同意把工业化和现代化统一起来,他认为工业化指的是由于技术和应用科学研究所产生的经济变迁,而现代化是指伴随工业化而产生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的变迁.熊吕茂在《中外现代化道路的比较研究》一文中也有关于现代化的论述:现代化一词是从现代引申出来的,现代在英语中叫modern,现代化在英语中叫moderni.

关于现代化的特征研究:杨静在《试述中外社会现代化道路之比较》一文中讲到所有国家社会现代化的特征有整体性,主体性,革命性,多样性,长期性和全球性.在发展中国家还具有外生性和迟发性.而具体在中国还有模仿性,不平衡性等.在费正清《传统与变迁――国外现代化与中国现代化问题研究》中有叙述现代化的政治特征和经济特征的内容,后发国家在政治中存在不稳定问题.后发型现代化中,一揽子解决问题问题的特征使后发国家面临一系列政治系统问题.此书中何炳棣谈到涉及与中国现代化的相关因素有意识形态,地理,政治,民族,人口社会教育和经济的.而马克斯韦伯则谈到儒家为载体的中国文化对现代化的影响.在胡承槐的《现代化:过程、特征与回应》中说明了现代化社会的社会特征、政治特征、经济特征.经济特征说明自然经济的瓦解.政治特征中说明和法制.社会特征中点明生产力的决定作用.

关于现代化的阶段研究:艾森斯塔特在费正清《传统与变迁――国外现代化与中国现代化问题研究》第九章中有叙述:他把中国的现代化分为以下三个阶段一是中华帝国与西方最初的接触和外部现代化对中国最初的冲击.二是自帝国秩序崩溃中过1911年辛亥革命军阀时期,最后到国民党统治时期.这时是为建立一个新国家整体而进行的努力.三是1949年他把其称之为共产主义政体时期.方雷著《现代化战略与模式选择中》把洋务运动当作中国现代化的发轫期,但它仅仅是停留在学习器物层面上.后来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则使中国的现代化进入文化层面,再后来的国民党的现代化中也作出一些努力,最后中国必然选择走上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姚琦也在他的文章《近代中国百年现代化历程及其历史启示》中用现代化理论,从1840~1895年、1895~1911年、1912~1949年三个时期,以物质、制度和文化依次演进为主要线索,对近代中国自战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百余年的历史进程作一宏观考察,粗略描述近代中国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的发展的变迁,分析近代中国现代化最终陷入困境的原因及其经验教训.杨静在《试述中外社会现代化道路之比较》中提出中国最早出现现代化的萌动可以追溯到1800年前后,具体表现在人口增多,领土空前扩大,国家主权统一.

关于现代化类型中:《现代化:过程、特征与回应》把世界上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发达国家的现代化发展战略,以美日为代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国家宏观调控.二是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发展战略,它们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发展民族经济.三是社会主义国家的现代化发展战略,以前苏联为代表.现在大多数国家不复存在,应该引以为戒.《中国现代化发展新论》里则又有三种发展模式:只是在发达国家中具体细分了美国模式,日本模式和西欧模式,以及说明对我国的借鉴意义.熊吕茂在《中外现代化道路的比较研究》一文也有关于现代化道路的历史进程:一是自由主义的工业化模式――英国的现代化道路.二是统制式的工业化模式――日本的现代化道路.三是混合型的工业化模式――中国的工业化道路.

关于现代化的内容:杨静的《试述中外社会现代化道路之比较》一文中谈到工业化,政治现代化,城市化,管理科学化,社会结构分化,人的现代化,生活方式世俗化,观念的理性化,它具有整体性,涉及方方面面.但是中外有没有不同之处呢?熊吕茂在《中外现代化道路的比较研究》一文说到:中国的现代化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条件下起步的,而西方的现代化是在资本主义的历史条件下起步的.中国的现代化是以优先发展农业为前提的,按农轻重的次序发展国民经济.而西方的现代化是以优先发展轻工业为前提,按轻重农的次序发展国民经济.中国的现代化是通过没收官僚资本,改革民族资本为工业化奠定基础的,而西方的现代化是资本原始积累的方式奠定工业化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