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背景下西北地区农村体育活动影响因素

点赞:22762 浏览:98893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2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和逻辑分析等方法对新农村建设背景下西北地区我国农村体育活动的现状进行分析,着重阐述目前影响我国西北地区农村体育活动开展的主要因素.试图通过对我国西北地区农村体育活动的现状分析,为我国西北地区农村体育更好的开展提供参考理论依据.

关 键 词:西北地区,新农村,体育活动,影响因素,对策

西部地区是我国欠发达地区,农村各方面都相对较落后,尤其是农村体育方面,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十六大以来我党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思想和思路的集中体现,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新理念.农村体育我国体育事业的薄弱环节,发展农村体育是社会主义新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任务之一.新农村建设为农村体育发展提供了历史性的机遇,尤其是为我国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农村体育

一、西北地区农村体育活动的现状分析

(一)西部地区农民健康水平低下

据调查,西部地区农民的身体形态、素质、机能等大部分指标低于其他群群体,部分地区的农民仍然是癌症、心血管疾病和各种传染病的高发人群.在西部地区农村医疗保障体系尚不发达和完善的今天,农民的身体素质不高而发病率高是制约农村体育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西部地区农村人口多贫,农村体育发展缓慢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善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指出:保障广大人民群众享有基本体育怎么写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民健身体系建立,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农村聚集了我国最多的人群、最贫困的人群、最需要发展的人群.在我国西部落后乡村,农村体育的表现形式多以传统的民俗、节令体育活动为主,不能满足群众文化需求,民族传统体育没有很好地开展.生产力不发达,文化、教育落后的是西部地区体育的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

(三)西部地区农村体育发展滞后

纵观西部地区农村体育发展现状有几大滞后:(1)农村体育整体发展远远滞后于城市体育发展;(2)由于农民文化程度低,健身意识淡薄,又缺乏正确的引导,造成农民健身观念远远滞后;(3)改革开放后农村经济腾飞,农村体育没有得到相应的协调发展.据有关调查表明:西北地区的农村体育参与者中,男性略高于女性;年龄多分布在16~61岁以上年龄段中,16~25岁、36~45岁年龄段参与率最高,分别占314%、287%;46~59岁次之,占253%;60岁以上和26~3岁年龄最低,分别占102%和44%,青少年和中年明显高于青壮年和老年,呈现“波浪”状现象.因此,西北农村中青壮年和老年人的体育活动现状令人担忧.

二、西北地区农村体育活动的影响因素

(一)态度因素

所谓态度就是指个体对任何人、观念或事物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所谓体育态度是指个体对体育活动所持有的评价、体验和行为倾向.它是一种内在的心理现象,同时又是外界与个体反应之间的相似度检测因素,调节着人对体育项目或参与的行为选择和行为反应,影响着体育学习和锻炼的效果和效率.体育态度的确立,首先是基于个体对体育重要性的认识上.农村居民的体育健身活动的行为及参与程度取决于农村居民的的体育态度.由于农村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水平的限制,农村教育发展显著滞后于城市,特别是在我国西部欠发达地区,其教育资源更为短缺、发展更为落后、农民受教育的权利很难以切实保障,致使农民对体育锻炼的意义、作用的认识模糊不清,体育态度的积极程度较弱,体育参与的趋向性不高,认为体育可有可无,劳动可以代替或部分代替体育锻炼,因此,体育态度认知观念的淡薄成为影响西部地区农民参与体育活动的重要因素.


(二)经济因素

经济决定上层建筑,是社会发展的基础,也是体育事业发展的基础,体育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经济的发达程度.经济对农村体育活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体育经费投入及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的数量、质量、规模上.一般来说,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越高,投入到体育等公共事业经费越多,体育建设的经费也就越多;经济水平越低,投入到体育等公共事业投资就越少,甚至没有,这势必影响到该地区体育活动的广泛开展,尤其是农村地域;健身场地设施、器材及必要的资金投入是开展农村体育活动的重要物质条件[1].基于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的现状,致使西部地区农村体育场地建设资金无法保证,健身场地紧缺,无法满足广大群众健身需求.加之西部地区农民收入水平低相对较少,体育消费水平较低,直接影响了西部地区农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进而影响西部农村的体育消费水平,使农民无力承担参加体育活动所必备的服装、器材等物质消费,所以,经济因素也是是影响西部地区农村体育活动开展的最主要因素.

(三)环境因素

行为环境也是严重制约农民体育活动行为的一个因素,由于农村文化建设落后,农民文化素质偏低,观念落后,精神空虚,并且在农村组织开展有益的文、体娱乐活动又较少,结果导致一些封建腐朽思想乘虚而入.客观上讲,国家在农村体育、文化、教育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入少,是造成农民文化素质偏低,制约新农村建设和体育事业发展的主要因素[2].除此之外,农民参加体育活动多是以个体或不固定的小群体锻炼为主,以家为中心,以就近为原则,主要在露天、非正规运动场地上进行,公路道边、田间地头、房前屋后是农民健身的主要场所,活动点分散,组织化程度较低,形式基本上是自发、松散的,致使已建场馆的利用率低.特别是在西部地区广大农村中.此外西部地区体育管理和组织机构薄弱,投入不足,场地设施匮乏,欠缺农村体育活动环境.

三、对策与建议

(一)对策

(1)加大西部地区各级政府对农村体育的重视,结合新农村建设建立多元化融资渠道,保障西北地区农村体育发展的资金体系.

(2)以民族节日和开展大型文体活动为锲机,发挥地区特色和民族优势,充分开发、挖掘和利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和资源.

(3)以国民体质监测为动力,建立“农村体质监测和农村人口身体健康检查站”,强化政府职能,健全组织机构.

(4)因势利导,加强农村学校体育工作,是实现农村体育大发展的主渠道.

(二)建议

(1)研究和创编简便易行,适合西北地区开展农

村体育活动的项目.

(2)地方财政应对西北地区的农村,实行“多予、少取、放活”政策,大力推进税费改革,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推进农村体育的社会化进程.

(3)制定适宜西北地区农村体育发展的政策法规,促进农村体育的大开发、大发展.

(4)将开展农村全民健身活动的绩效变为政府业绩的考核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