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问题探析

点赞:30796 浏览:142857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1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问题就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问题.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与客体之间是辩证统一、相互转化的.在新的历史时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发生了一些变化,因此,需要我们重新认识这一关系.而重新认识它们之间的关系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 键 词: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客体;相互关系

作者简介:封蒙艳(1987-),女,汉族,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硕士研究生.

一、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及其主体性

所谓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涵义,有狭义和广义之分,从广义来讲是指在教育过程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人和团体组织.狭义是指根据一定社会、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自觉地对教育对象的思想品德施加可控性影响的组织者、教育者.而通常我们讲的都是狭义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1]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最根本的特点是具有主体性.它的主体性特征主要表现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主动性、主导性、创造性和超前性等.主动性,即能积极、主动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发挥主导和支配作用;创造性,是指在教育过程中勇于探索,开拓创新,通过创造性的教育活动取得满意的教育效果;超前性,是指教育主体能通过对社会发展的预测,开展超前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只有具备了主体性,切实履行了思想政治教育职能,才能成为真正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师者,所谓传道授业解惑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不仅担负着教育职能,还具有管理职能和协调职能.[2]二、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及其主观能动性

所谓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就是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所直接作用的对象,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者,即受教育者.

思想政治教育客体最基本的特点就是其客体性.主要表现为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受控性和可塑性.受控性是指教育客体在教育活动过程中始终受到主体的支配和主导,处于从属的地位;可塑性是指教育对象的思想品德是可以经由环境的影响和教育者的作用加以塑造的.

思想政治教育客体不仅具有客体性,还有一定的主体性,这种主体性主要表现为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主观能动性.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并不是完全被动的接受教育,而是在一定条件下通过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主动地接受教育.这种主观能动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当接受教育时,教育客体主动、自觉地接受教育主体所传授的思想,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思想;二是在教育过程中,教育客体会对教育主体产生反作用.[3]这种反作用就是教育客体以自己的思想去影响教育主体,使主体受到一定启发进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水平,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从而取得更好地教育效果.三、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之间的关系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是思想政治教育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关系,即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关系.

(一)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是相互对立的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所处的地位、所起的作用、所从事的活动都不一样,因而它们是对立的.具体来讲,

1扮演的角色不同.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是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对教育对象的思想品德施加可控性影响,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发动者、组织者,扮演的是教育者的角色.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则是教育者施加可控性影响的对象,扮演的是受教育者的角色.

2任务侧重点、活动方式不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所从事的活动具有全局性和协调性.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任务”则受制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任务,是被培养者.他的任务是被塑造成统治阶级所需要的人才.同时,它们在活动方式上也存在差异,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是“教”和思想政治教育客体是“学”.

3作用不同.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作为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这种主导作用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在教育过程中的作用虽不具有主导性,但具有参与作用、制约作用、反馈作用和检验作用等,与教育主体的主导作用相辅相成,共同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

(二)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是相互统一的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和客体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最基本的两个要素,它们具有统一性.这种统一具体表现在:

1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是相互依存的.它们是对象性关系,两者互为前提,失去任何一方,另一方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教育对象离不开教育者,没有教育者,就没有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实施者,教育对象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就失去了必要的引导和激励.教育者也离不开教育对象,教育对象是教育者进行教育活动的最终归宿点,是教育者进行活动的直接作用对象,没有教育对象,教育者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他们之间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

2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是相互转化的.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关系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它们会随一定的时空条件的变化而相互转化,即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客体化和思想政治教育客体主体化.当思想政治教育者向教育对象学习时,主体就具有了客体性,转化为客体,教育者总是要先接受教育才能教育他人,即使在他成为教育者之后,也不总是保持着教育主体的角色和地位,而要不断地接受培训和教育;当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对主体进行教育或进行自我教育时,客体就具有了主体性,转化为主体.教育对象只有不断的自觉的进行自我教育,提高自身的思想水平和修养,使自己变为教育的主体,这样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达到更高的境界,得到更好地教育效果.他们之间的相互转换是精神方面和行为方面互动和共同发展的过程四、新时期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的意义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问题探析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论文范例 大学生适用: 研究生毕业论文、研究生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8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技巧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选题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技巧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有利于重塑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

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角色的转变,有助于我们重塑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我们不仅要重视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主体性,更要强调客体的主体性,发挥客体的主观能动性.在过去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我们只强调教育者的主导作用,而忽略了受教育者的能动性的发挥.随着教育环境的不断变化,受教育者的思想和行为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尊重他们的主体性,符合当代受教育者的心理需要,更能调动他们接受教育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有利于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一致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如果两者在意识上取得一致,思想政治教育就容易成功;反之,则达不到预期的目标.在新的主客体关系下,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他们就能够针对教育目标以及具体的教育环境,研究采取合适的教育内容和手段,做到有的放矢,思想政治教育也就较容易成功.[4]

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仍然面临许多挑战,这就需要不断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情况、新问题,正确把握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辩证关系,既要发挥主体的主导作用,更要激发客体的主体性,使主客体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密切配合进而使思想政治教育得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