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难学生个体影响因素

点赞:31053 浏览:144162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10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大学生就业困难问题,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多元影响因素集合,既有社会的、经济的、教育政策的,也有学生个体教育成长背景、个性的、心理的、健康的以及价值观等.因此,认识高校学生就业难问题,只是一个问题的表象.本文试图从就业能力贫困、脆弱感、就业排斥、“平民化”趋向等大学生个体影响因素方面,对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作分析与探讨.

关 键 词:就业难学生个体影响分析

一、对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再认识

大学生就业难,这是当前一个公认不讳的事实,但细究起来,这一结论并不见得很正确.因为在高校中,那些能力强、素质好的优秀大学生就业并不困难,反而成为抢手的香饽饽,而真正困难的是那些能力一般、素质不突出的学生.那么,为何大学生就业难又成为大家的共识呢?我们认为其原因在于近年来,由于受高校的扩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影响,让相当一部分能力不够强、素质不够好的学生进入大学校园.特别是一般本科院校,这种学生基本上占了大多数.因此,我们尽管实现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目标,但是要想在短短的三、四年时间里,让这些能力不够强、素质不够好、技能水平不够高的学生,都成为能力强、素质高的优秀大学生几乎是不可能,而就业市场的竞争法则决定了这大部分学生的就业成为一个难题.鉴于其规模的庞大,从而在整体上形成了大学生就业难的社会普遍认识.因此,探讨就业困难问题下大学生个体影响因素就显得十分必要.

二、大学生就业难学生个体影响因素

1.就业能力贫困.自身就业能力贫困是大学生就业难首要影响因素.沈小波等认为贫困可看作是能力水平低,或者“达到特定的最小可接受水平的可行能力的失败”,是一组基本的可行能力的失败构成,是获得就业的能力受到剥夺和机会的丧失.因此,就业能力贫困大学生是大学里就业的“弱势群体”,是指高校里的那些综合素质比较低,特别是心理素质较差的学生.它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外显的能力素质方面:大学期间很少涉猎其它知识,文、史、哲知识较少,知识面窄,文化素质差;没有明显的特长,不具备必要的音乐、美术等修养.二是指内在的心理素质方面:缺乏爱好又没有必要的文化素质引导,从而精神空虚,生活品位较低;由于各种挫折导致失落感、无足轻重感滋生;适应性差,焦躁不安;自制力承受力差、意志薄弱,在困难面前缩手缩脚,性格存在缺陷.这部分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基本上处于无助或无能状态,我们引用社会学观念,统称为就业能力贫困学生.这样的学生在高校不是少数,占有很大的比例.他们中的有些学生大学期间甚至拿不到一个荣誉证书,得不到一次奖励,很少参与班集体活动.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大学自由、开放,实行的是以学生为主导的自学模式,学生的自由时间相对充裕,学习环境也比较宽松,学习生活很少有人来管,许多学生不知道如何利用和支配自己的时间.而目前由于我国高等教育处于从精英教育阶段转向大众教育阶段的变革时期,高校不断扩招,学生数量急剧增加,辅导员、班主任工作的任务繁重,对这一类学生缺少必要的关怀.二是学生在学校的各种活动不能顺利进行而受到的挫折,从而出现的各种心理适应不良.另外与学生的先天素质因素和中学时的教育环境因素也有关系,如有的学生中学时被捆在课桌上专心学习,没有培养兴趣爱好,导致其它方面能力的缺乏.这种知识和能力结构导致大学生综合素质偏低、能力欠缺,毕业后适应性不强,很难适应竞争激烈的社会生活.因此,加强对这些学生的激励和教育,促进他们的和谐发展对社会、对学生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就业心理脆弱性.就业心理的脆弱性是大学生就业难重要影响因素.就业心理脆弱是与就业能力贫困相伴生,每次求职失败,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学生就业心理的脆弱感.失败的次数越多,其就业心理脆弱感会越强.这种脆弱性主要表现在择业能力地的脆弱、接受失败心态上的脆弱,这两方面的脆弱反过来又会导致求职行为的退缩,出现拒绝或回避就业等极端行为,就业心理呈现出一些不健康特征.很显然,就业能力贫困学生毫无疑问比其他学生更容易体验到心理上的脆弱感.对这部分学生应当引起我们高度关注.

3.就业竞争中同学间排斥.当前我国高校学生就业实行“双向选择,自主择业”政策.应当说,这一政策得到绝大多数学生的赞成与支持,因为其真正体现了学生在就业上的自主权与自由权,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现实,在同一就业竞争环境中,同学间存在某种意义与形式上的就业排斥.也就是说,能力强、素质好的学生获得就业的机会以及成功的机率要比能力贫困的学生多得多,就是在同一竞聘过程中,也存在机会排斥与能力排斥现象(比如有的用人单位招聘时,就规定了较高的应聘条件,一些能力贫困的学生被人为地排斥在聘用的范围之外).这种因同学间个体能力素质差异而形成的就业竞争中同学间排斥,导致了大学生就业“弱势群体”、“边缘群体”的出现,也增加了这部分学生就业困难.

大学生就业难学生个体影响因素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大学生的论文范本 大学生适用: 学校学生论文、研究生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3 写作解决问题: 学术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学术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4.个体就业价值目标迷茫.在国家统招统分时期,无论能力素质怎么样,只要大学毕业都不存在就业的问题,有一条收入稳定、保障广泛的人生安全带.但在现在,随着大学生毕业分配体制改革深入推进,择业双向选择有效实行,逢进必考实施以及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使得社会就业门槛越来越高,条件越来越苛刻,给大学生就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竞争和挑战.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高学历优势已日益为高素质、高水平优势所取代.虽然有高学历,但没有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也将面临就业的巨大压力,甚至面临毕业就是失业的危险.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把大学生看作是社会精英的固有观念仍然存在,不少大学生也以社会精英自居.这种观念意识直接导致大学生对就业价值目标高企,把高端的职业或职位作为体现大学生价值的方式,与现实情况相脱节.另一方面,更多的大学生处于就业价值目标迷茫之中,不知道如何在高端与平民化价值目标间进行抉择.如果选择平民化的职业,他们会认为教育的投入与回报之间差距太大,不能接受;选择高端职位又屡遭挫折.于是在严酷的求职现实中,就业价值目标取向出现困惑、迷茫,不断签约又违约.

三、提升就业力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有效途径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一个最重要的的影响因素是大学生自身问题.因此,加强培育大学生就业力,提升就业水平,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有效途径.

1.要按照专业方向进行培育提升大学生就业力,尤其是要注重所学专业的实践技能的培训与培养.大学生的就业力是一个包含多方面能力的综合体,是大学生综合素质与水平的总和,反映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高与低.由一组如学习能力、知识素质、实践能力、创新素质、适应能力与交往能力等核心竞争能力构成.在我国,专业教育是高等院校培养人才的主要方式,专业设置既反映社会对于人才的整体长期需求,也体现了高等教育的育人理念.大多数情况下,专业学习决定了毕业以后的就业方向.因此,提升大学生就业力,就必须注重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专业技能或能力是大学生就业力中的核心竞争力.

2.要强调创造性、创新性素质的培养,开展创业教育.由于社会发展的急速变化,完全按照社会实际岗位需要来培养人才明显脱离实际,必须树立“宽口径,厚基础”的人才培养思路,必须强调对综合素质的训练,强调通识教育,强调创业教育,增加大学生就业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3.要系统开展职业化训练.一是要搞好大学生职业规划与设计.大学生就业力的提升,是一个长期的积淀与培育过程,是一个系统工程.因此,必须要对大学生职业规划与设计进行系统、全面的规划,积极引导大学生以更加广阔的视野来审视自己的职业选择与人生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在此前提下对自己所拥有的各种潜在资源进行评价,通过选择与规划,促进自己朝有序的、良性的方向发展,以实现自己与社会之间积极有效的互动.我们认为,在大学新生就应当开始职业规划与设计,开展职业教育,让职业观念逐步确立.尤其是要让学生自主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等来进行设计,以分期、分阶段指导为目标,逐步打造和提升就业竞争力;二是要系统开展大学生职前教育与培训.大学生的职前培训应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在求职过程中遇见的困难,这就是我们所谈到的求职阶段,这一阶段需要从行业知识、企业知识、职业规划、职业心态、求职技巧等方面来进行培训;其次就是在通过努力获得了就业机会之后,而由于缺乏应有的基础职业素质,难以适应职场要求,这也是当前许多用人单位不愿意直接招收大学生员工的重要原因,所以应该提供基础职业素质的培训;第三则是大学生在学校所学的专业知识与用人单位特定岗位所需要的实际专业能力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需要做好以目标岗位导向的专业技能培训,增加就业竞争优势.

综上所述,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既需要政府、学校、社会努力,更需要学生自己努力.在当前我国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的情况下,大学生自己必须系统规划大学生活,认真搞好职业生涯设计,积极参加职业训练,努力提高自己的就业核心竞争力,才能从容应对社会和市场的检验,实现成功就业.

参考资料:

[1]沈小波、林擎国:《贫困范式的演变及其理论和政策意义》,《新华文摘》,2006.6.

[2]陶爱祥:《大学生就业力培养途径探讨》,《商业时代》,2005.5.

[3]罗增桂:《以生涯发展辅导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中国大学生就业》,2005.

[4]徐成波、马小丽:《当代大学生就业难的经济思考》,《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

[5]黄卫华:《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与对策探讨》,《自然辩证法研究》,2005.6.

[6]王洪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成因及解决途径》,《教育评论》,2004.6.

[7]赵青凌:《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初探》,《中国科技信息》,2007.

佘万斌、熊文:乐山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