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音乐种种

点赞:19613 浏览:92230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08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有人说,音乐是人类的“第二语言”.

音乐主要是凭借乐音元素而构成的一种实践的听觉艺术.从一般意义上看,一首优美的音乐,常常能够被世界上众多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人们所品赏.作为一种声音和情感的艺术,音乐凝聚着人们太多的心思与感情,记载了人类多彩的生活和历史.混沌初开,当人类从“无意识”的原始情感向有意识的阶级社会不断迈进的过程中,音乐也渐渐成熟起来.尤其是随着教育的不断生成与发展,音乐由在民众生活中的“粗放性”发展而步入到借助于“学堂”来进行传播传承,逐步形成了今天的学校音乐教育.

我国音乐教育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音乐“欣赏”活动,是我国高校音乐教育的重要内容,在我国高校中出现已有近百年的时光.早在20世纪初的“北大音乐传习所”、南京金陵学院、华西大学等各类高校中,就开设有音乐课或音乐选修课.在我国普通高校近百年的发展过程中,尤其是1980年代以来,全国多数高校都建立了音乐教研室,面对文、理、医、工各科大学生,开设了音乐欣赏、音乐理论、音乐史等课程.据统计,截止1995年底,全国普通高校中已有2/3以上的学校开设了艺术课程,到2007年底,全国普通高校中几乎所有的学校都开设了艺术类选修课.这其中,大多是以古典音乐欣赏为主的课程.

众所周知,音乐欣赏课的目的就是使每位在校大学生提高艺术鉴赏能力与审美能力,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这对于丰富大学生的情感,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健康的人格,激发他们对真理、对科学的追求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据笔者了解,目前在我国普通高校音乐欣赏课的教学中,又以古典音乐为主要内容.因为古典音乐在各种类型的音乐中是形式最完善,境界最高远的一种.以其抽象的音乐语言,深刻的艺术内涵,特殊的表现形式可以直抵人的心灵深处,并能激发人们的想象力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邃思索,古典音乐可以说是人类追求人文精神的最好载体.

然而,目前我国普通高校以古典音乐为主要内容的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效果并不是很好,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之一就是在音乐欣赏课的教材建设方面还存在一定欠缺.至今,国家教育部没有对普通高校的音乐教材选编制定统一标准,因此普通高校音乐课教材选编不甚规范.笔者在调查了几所高校的音乐欣赏课教材后发现,各校使用的教材各有不同,甚至同一所学校的教材也经常变动,也有一些学校根本没有固定教材,教学内容由任课教师随意选定.一些教师往往根据自身特长或个人喜好,随意选取教学内容,缺乏从学生的需求和学生现有音乐水平考虑课程的知识结构.这样就使教学内容较为零散,缺乏系统安排,彼此之间没有内在的逻辑联系并带有较大的随意性,也势必影响音乐欣赏课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与此同时,一些普通高校音乐欣赏课所使用的音乐教材有很多不被学生所认可.我们知道,当代大学生的特点是:音乐素质较一般,但其文学水平、理解力、判断力、审美能力较强,因此使二者之间存在着一种的强烈反差.纵观普通高校的音乐教材,大部分教材比较专业化,偏向音乐学院的知识结构,有的甚至就是为专业音乐院校所编写,只是拿过来略有删减给非专业的学生使用而已,特别是专业院校所用的乐理、视唱、和声等音乐理论方面教材,对于普通高校学生而言就更不合适.此外,还有一些音乐鉴赏性教材对乐曲的分析不够深入,讲解不够透彻,尤其是在对内容严肃、寓意深刻的交响乐作品的分析时,对作品的讲解过于简单,不能满足学生们从作品分析到思想剖析等方面的求知.


笔者曾经看过两本编写较好的音乐欣赏教材,是由国外学者撰写的.一本是英国亚历山大•,沃所著《古典音乐――一种新的聆听方式》,该书可以说是初识古典音乐者的向导,主要讲述如何感受音乐,如何选择音乐来欣赏,发掘并提高人们的音乐品味,它使人们更易走进这种听觉艺术.这本书的重点放在了音乐情感的抒发上,而没有纠缠于技术上的问题.此书的最大特点就是使用了“时间进度线”,即运用计算机对音乐随时间发展的形象进行扫描,每一段的时间刻度都是音乐演奏过程中的时间位置,与CD中的实际音响也是一致的.在时间进度线上标有一些注释,注释中显示出每一段音乐所要欣赏的内容,还有所使用的乐器的变换,音乐的响亮程度和强弱的变化,以及用不同的颜色来表示音乐情绪的发展,有助于人们对音乐本身进行更简单、更生动、更全面的解读.这本书还对一些乐器的名称、形状、音色(附有图片和CD)、音乐名词术语及与音乐相关的知识进行了简明易懂的介绍,丰富的内容,非常适合初识者使用.

另一本是由国际著名音乐教育家、钢琴家――美国人罗杰凯密恩编著的《听音乐――音乐欣赏教程》,该书以其独特内容展现了音乐魅力,是美国很流行的一本音乐欣赏教材.音乐学院西方音乐史专家余志刚在为该书写“序”时说,在很多同类或类似的教材中,凯密恩先生的这本书却有它的独到之处.

首先,概述的写作运用了比较通俗浅显的语言等这使读者更容易接受作者对“深奥的”古典音乐的解释.其次,凯密恩先生从第一版开始就运用了“聆听要点”的写法(据说这是他首创的,后来被很多人效仿).

其中,所要欣赏的曲目结构、节拍、速度、乐器、CD的音轨、以及主题的乐谱和出现的时间都标记的一清二楚,便于学生在欣赏时随时跟进,边听边读,取得了很好的欣赏效果等“聆赏要点”的使用也是《听音乐》一书的最大特点,它描述音乐进行中所发生的重要事件,使人们很快地辨认出音乐的特征,能够很好地指导人们进行欣赏音乐的活动.

第三,他的这本书把音乐欣赏纳入了音乐史的框架中,也就是说,它是一本音乐欣赏和音乐史结合得很好的教材,甚至可以说,它就是一本比较深入浅出的音乐史教材,特别适合广大公共课或非音乐专业的学生使用等罗杰凯密恩著《听音乐――音乐欣赏教程》,本书除了余志刚先生在序中谈到的三个特点之外,笔者认为此书与美术、建筑等其他姊妹艺术也进行了较好的结合.例如本书的第三部分《巴洛克时期》,就将这一时期的绘画:佛兰德斯画家鲁本斯的《从十字架上下来》,雕塑:贝尔尼尼的《大卫杀死歌利亚》和建筑:法国的凡尔赛宫等与巴洛克时期的音乐结合在一起,揭示出巴洛克时期在各种艺术方面所表现出的共同特征.通过这本教材,学生不仅可以更好地了解西方音乐风格在不同时期和文化中的发展,而且还可以看到音乐如何受到社会、宗教、政治和科学发展的影响.另外,该书还附有丰富的教辅材料包括CD、题库、教案、电子课件等一应俱全,为教师备课寻找资料节省了时间,方便了教学.

上述两本教材的长处,在于内容丰富,将音乐欣赏所需的各方面知识恰当地融入其中,同时将不同音乐风格与社会历史以及相关文化相结合.图文并茂,还以音响(CD)、音像(DVD)相配合,同时运用了“时间进度”和“聆赏要点”显示了音乐音量的高低、音乐的情绪、进展度和乐队细微的变化,使音乐欣赏变得更加容易被人接受,并将音乐的魅力和趣味性真正地显示出来.笔者认为,我国音乐欣赏教材也要借鉴这样的优点,将各种知识融会贯通,将传统和现代化的手段融于一体,编创出好的音乐欣赏教材.

欣赏音乐种种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音乐欣赏的论文范文素材 大学生适用: 学院论文、研究生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7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技巧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技巧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人类已步入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时代.新的时代环境,使人们对音乐的欣赏步入到一个新的阶段,有了更高的要求.那么,如何满足人们的更高需求并促进音乐欣赏学科在我国普通高校中得以健康持续地发展,使之与美育和素质教育相协调,教材建设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也是摆在我们音乐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责任编辑张瑞田]

朱波,已发表音乐评论若干,现供职于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艺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