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

点赞:25644 浏览:118529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26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历史作为一门文科学科,在渗透德育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本文谈了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重要性以及渗透策略,供同仁借鉴.

一、在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重要性

1.历史教学具有突出的德育功能

爱国主义是在历史长期发展中培育和巩固起来的对祖国的深挚感情及其理性升华,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是历史学科最突出的德育功能.司马迁狱中忍辱负重,谱写出历史巨作《史记》;张骞不惧路途的遥远与劳累,出使西域;李时珍尝遍百草,终于完成《本草纲目》等鲜活的历史事例,都是培养学生自信心,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的最好教材;战争后,清政府签下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南京大屠杀、火烧圆明园等近代史实是一部西方侵华的罪恶史,也是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史.学习中国历史,能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念与民族意识,为国家的繁荣、民族的进步作出贡献.

2.历史教学能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培养初中生的合作意识,促进人格的健全.马克思与恩格斯的合作,开创了无产阶级的新天地,有效证明了合作可以将个人的力量放大,扬长避短.初中是性格塑造的关键时期,教师必须抓住这个关键期,利用历史课堂,通过交流、讨论、观看影像资料等多种形式,正确引导学生,培养学生勇敢、诚实、坚强、谦虚等多种良好品质,促使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3.历史教学能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品质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对于民族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作为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的初中生,觉得发明创造是科学家的责任,离自己很遥远,殊不知创新其实就在自己身边.教师必须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善于挖掘他们的创新潜能,告诉他们历史上很多人最初都是普通人,只是他们善于发现常人熟视无睹的事物,对此产生疑问,积极研究,反复推敲,坚持不懈,才取得了创新的成果.如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飞机制造者莱特兄弟、改良蒸汽机的瓦特,正是因为他们的不懈努力,才发明出改变生活的东西.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列举此类例子,以吸引学生的注意,鼓励他们积极发现身边的事物,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在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策略

1.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

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他们学会从生活中看历史,以科学的态度讲述历史上的辉煌与耻辱,使忧患警钟长鸣.如在教学明清史时,教师可以指出曾经先进的封建社会制度已经落后腐化,守旧不革新就会被时代所淘汰;又如在教学近代列强发动侵华战争时,教师不仅要痛斥列强的罪恶,而且要与学生讨论,认识失败的结果和不平等条约的出现都是国力、制度的巨大差异导致的,理解强盛国力是一雪前耻、振兴国家的根本所在;再如在教学共和国史时,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讨论三大改造及全面建设时期的成败得失以及对今后的启示,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逐步养成重视社会隐患,善于发现问题和联系现实的学习品质.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历史教学的论文范文检索 大学生适用: 学院论文、学院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2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2.课堂教学必须与实际紧密相连

在我国近代史中,沙俄割占了我国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这是由清政府的腐败无能造成的.在教学这段历史时,笔者建议学生比较今天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疆域图和战争前的疆域图,看看蒙古和库页岛、黑龙江以北地区、乌苏里江以东地区、乌孜别里山口以西地区等在不在今天的疆域范围内,从而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清政府的腐败无能,爱国之情油然而生.

3.注重语言表达艺术

语言是历史教学渗透德育的首要媒介,教学语言是教学艺术的创造,教师不能仅用书面语平铺直叙,而应该投入感情,充满地上课,或褒或贬,都具有极强的感染力,激发学生学习历史、探索历史的兴趣,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崇高的精神和道德的感化,逐渐成为情趣高雅、热情向上的人,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格.


(作者单位:江西省婺源县梅林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