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志清的文学与生活

点赞:3443 浏览:10976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30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里程碑式著作,其英文版成书于1961年,迟至2005年7月才以删节简体本的形式登陆大陆,当年夏志清首先接受了我的越洋独家专访,由此,“夏志清热”开始升温,不仅其著作陆续在大陆出版,高校师生以其为论文写作对象,甚至有媒体专程赴美采访夏志清.

我与夏志清常有或书信联系,最多谈及的话题当然是他对于文学的看法,其中有许多涉及他的著作《中国现代小说史》.从这些并不成体系的谈话里,不仅可以看出夏先生为人坦率和可爱的一面,也体现出他始终如一的文学观.以下主要为我所亲聆的夏先生有关文学的零星谈话,最后还附有2010年12月14日我与夏志清、王洞夫妇的通话实录.

2005年此岸“夏志清热”正火之时,彼岸的夏志清正“洞若观火”.夏志清在第一时间里即已看到了报章上发表的相关评论文章.夏志清对于《中国现代小说史》延迟了四十多年才在大陆出版,虽然是以删节本的形式出版,他也表示很开心、很高兴.

《中国现代小说史》英文本第三版的长篇导言是哈佛大学东亚系教授王德威所写,王德威是夏志清的学生,他在导言中提到,夏志清此书的批评视野及方法学可推及上世纪四五十年代欧美两大批评重镇之一――李维斯[FR.Lis]及其新批评.李维斯在他的《伟大的传统》里,可说在做减法,真正讨论到的作家其实只有三家.夏志清就是要借用新批评细读的方法来写中国现代小说史.他认为他是第一个在海外写中国现代小说史的人,应求把他认为值得精读的作家都放进去,“做减法是日后的事”.

时隔多年,夏志清并不否认《中国现代小说史》中“稍微有一点”意识形态思维的影响,但他坚持基本观点至今并无改变,而他对于一些左翼作家并非一概否定,更没有讲过“张爱玲打倒了鲁迅”这样的话.

夏志清认为所谓自己的“文学观”很难说清,因此,在写作小说史的时候,也只是“好的有好的分析,坏的有坏的分析”.他开始在研究中国文化的时候,不研究旧的文化、历史,后来随着研究的加深,对于旧的文化历史了解愈深,甚至可以说,看法与胡适、周氏兄弟“最相像”.从晚清开始的新文学,批评旧文化、旧社会,“比较对我胃口”.他认为,要真正看出中国文学的高低好坏,只有多看西洋文学一法.

夏志清的文学与生活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朋友的论文范文素材 大学生适用: 硕士学位论文、电大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7 写作解决问题: 毕业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毕业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生于1921年的夏志清年届九旬,他的近况如何2010年12月,我与夏志清、王洞夫妇有过一次联系,从中可以大致了解到夏志清的日常生活情形.由于他的上海口音较重,很多时候要由夏夫人王洞女士代为转达,谈话从夏先生一开始占主导地位,渐渐被夏夫人“边缘化”,只能在一边偶尔插话.以下为实录.

夏志清:hello,吴小攀是吧

吴小攀:我是吴小攀.您好,夏先生,还记得我吧

夏志清:记得,怎么会不记得.四五年前了吧.

吴小攀:好几年前了,那时候我以您的著作做了硕士论文,您还笑话我.

夏志清:我没有笑话你.

吴小攀:您现在身体怎么样

夏志清:身体还好.就是心脏不太好,年纪大了嘛,九十岁了嘛.

吴小攀:日常起居大致怎样

夏志清:晚上十二点左右睡觉,再迟一点都可以,早上起床后散步.

吴小攀:太太陪您

夏志清:就太太陪我嘛.小女儿身体不好,有人照顾她.

吴小攀:您九十岁生日了,有举办什么庆祝活动吗

夏志清:2010年十月份,王德威给我搞了一个大庆祝,来了很多人,我的学生、朋友,大概有100多人.

吴小攀:都有些什么节目

王洞:在希尔顿酒店举办的,因为夏先生是台湾研究院院士,台湾研究院副院长专门过来给夏先生授匾,哥大、芝大的校长、同事讲讲话,然后吃饭,大家都很开心.

吴小攀:刚才夏先生说话我听不太清楚.

王洞:我们家的可以同时用两个话筒讲话,他在一边听着,我帮他说吧,他讲话不太清楚,上海人讲普通话不太清楚.

吴小攀:您是哪里人

王洞:我是山西人,从小讲国语.

吴小攀:他刚才说他一共有几个小孩

王洞:我们家很复杂.因为我和他都是第二次结婚,他第一次结婚娶了一个美国太太,生有一个女儿,外孙都上了大学法学院了;我和他也有一个女儿,但有自闭症,身体不好;他妹妹有一个儿子,过继过来,但还是叫他“舅舅”等太复杂了.

吴小攀:夏先生平时有没有经常和朋友来往

王洞:有啊,很多,所以他还是挺累的.他每次生病几乎都是给朋友累的.因为我们住在哥大附近,有来来往往的朋友,也有当地的朋友,尤其是有一些大陆来的年轻朋友,很想拜访他.夏先生也是非常喜欢朋友.我呢,有时把关不是把得很严(哈哈).时间一长,他就吃不消了.像他这样的年纪,吃一顿饭,人少还好,人多就很累.他每次去医院,都是朋友走了之后第二天第三天去的.

吴小攀:听说他有一次曾经病得很重

王洞:2009年,他生了半年的病.那次,袁可嘉的女儿打过来,说有一位朋友可能要来,夏先生接的,他也不知道是谁,又不好意思问,结果晚上还有一位台湾的画家兴之所至来拜访,袁可嘉的女儿的朋友来了坐了很久,画家来迟了,还带了一大帮朋友来.结果,第二天夏先生就病了.

因为我们家附近的医院不太好,急疹室给他吃的东西不太好,结果他不会呼吸,上了两次呼吸机.从2月5日进医院,到5月才正常,8月5日才回到家.恢复得还不错.你看得到《明报》(估计是《明报月刊》)吗

吴小攀:看不到.

夏志清:他在哪里

王洞:广州.

夏志清:广州看不到.

王洞:2010年12月的《踢报》发过一些文章.王德威编了一本向夏先生致敬的书,有李欧梵、刘绍铭、庄信正、宋明炜等人的文章.我可以把他们的文章发给你看看.

吴小攀:好的,谢谢!您要记下我的电邮地址.

王洞:好.我去拿一下纸和笔,你继续和夏先生说话.

夏志清:广州写不到(《明报》)啊

吴小攀:写不到.您现在对于文学有关注吗

夏志清:当然很有兴趣.

吴小攀:主要是从哪些渠道了解

夏志清:我事情太多.

王洞:他生病以后,精神都不如以前,对当下的东西看得不多.

吴小攀:他平时主要关注什么看书吗

王洞:平时有朋友会寄书给他,关于张爱玲的书出版了寄给他,他会翻一翻,看一看,也没看完就是了.

吴小攀:关于他自己的《中国现代小说史》,他现在觉得有什么遗憾没有

夏志清:没有遗憾.

王洞:没有遗憾啊,他当时的材料没有那么多,像萧红等人没有提到.他的观点没有变.

吴小攀:夏先生出国后有回过一次大陆吧

王洞:1983年.钱锺书很感激他,他后来被重视,和夏先生的书也有关系.

吴小攀:他后来再没有回来过

王洞:没有,因为他身体不好,有心脏病,台湾也不去,香港也不去,文章也写少了.2001年香港举办张爱玲研讨会,刘绍铭请他回去,到了香港,因为心脏不好,结果哪里也没去.

吴小攀:现在大陆火车旅游非常方便.

王洞:坐火车也觉得颠.夏先生是一个很敏感的人,可能别人并不觉得怎么一回事,他的心脏也不舒服.在家的时候,连曼哈顿都不大去,也不寂寞,因为每个礼拜都有朋友来看他.

吴小攀:他平时有没有注意锻炼身体经常到外面晒晒太阳

王洞:在医院里很多像他这个年纪的病人,又不会吃,又不会呼吸等但他平常很注意健康,吃维他命,早就戒了烟,每天早晚散步两次.

吴小攀:在哪里散步

王洞:在纽约街上啊,每天大概走十个BLOCK,原来可以走三十个,后来越来越少,他生病和散步也有关系,纽约早晚很冷,早上七八点钟,我不起来,他一个人起来去散步.因为离公园太远,只能在街上散步.

吴小攀:他的健康和您的照顾有很大关系.


王洞:他自己很注意,他是江南人,喜欢吃鱼,不喜欢吃肉.到外面什么都吃,在家里不大吃肉.当然,他生病以后,需要我照顾了,走路也走不远了,每次两三个BLOCK,就走不动了,或者风太大,我就用轮椅推他回来.

吴小攀:他平时看电视吗

王洞:他很喜欢看电视频道里播出的老电影,以前晚上都是写文章、看书,现在是看老电影,不看中国电影,看上世纪三十年代到五十年代时候的美国电影.白天的时候,看看报,翻翻书.

吴小攀:好的,就这样吧,你们需要休息,以后有机会再去拜访你们.

王洞:好,有机会来美国,我们招待你,现在国内来美国比较容易了.

吴小攀:他给我寄过很多卡片、信件,我都很宝贵地起来.

王洞:他也都保存起来的,所以我知道你的名字,你打来,我也把他叫醒.你来跟他讲,我来记下你的地址.

吴小攀:好,好,我来跟他讲.

夏志清:你去过香港吗

吴小攀:去过,经常去,在那里写到你的书.

王洞:你记下夏先生的E-MAIL,他不会看,可是我会看等

吴小攀:夏先生,保重身体,有机会我们再见.

夏志清:好的,再见.

(责任编辑:庄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