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课程体系中“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课程教学的

点赞:29700 浏览:133657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0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课程是“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体系中的一个中间教学环节,其中间性使它的许多特征不够清晰,这种不清晰的状况,又使“文学史”作为一门具体课程进行教学时,出现许多令人尴尬的矛盾和难题.必须明确“文学史”在课程体系中的定位以确定教学的目标,明确教学的具体内容以便抓住其重点难点进行突破,解决“文学史”课程教学方向性缺失的问题,缓解课时不足与教材内容繁多的矛盾;改变其传统的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主性和创新能力.

关 键 词:“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体系;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文学活动的历史;师生双主体互动型教学方法

中国现当代文学是国家教育部规定的二级学科,在高校中文专业是专业必修基础课程.从2001年8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以来,我校进行了一系列教学改革,并通过学科建设、课程建设不断提高本科教学质量.“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在学科建设、课程建设过程中,被建设成为一个课程体系,即由一级基础课程“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读”和二级专业课程“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与提高课程“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构成.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读”、“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这三个自成一体的循序渐进的逻辑结构中,“作品选读”和“专题研究”一开始便拥有清晰明了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在教学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往往也能做到伸缩自如.“文学史”在这个课程体系中显然是一个中间环节.中间环节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作用是很重要性的,因为它的存在,体系才得以确立.

在“文学史”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一直试图解决这样一些问题:第一,我们应明确“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与“作品选读”和“专题研究”之间的关系以确定“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教学目标.第二,“文学史”的具体的教学重点内容是什么?存在一级基础课程“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读”之后,“文学史”课程教学该怎样处理文学作品这部分教学内容?如果“文学史”不以文学作品为主要内容,那么“文学史”课程教学的重点是什么?第三,“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是一个开放性系统,教材越来越厚,课时越来越少,我们该如何解决课时不足而教材内容繁多的矛盾?传统的教学方法越来越不合时宜,但什么样的教学方法能够保证培养对象获取有效的知识信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呢?这一系列问题的解决,决定了“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课程教学的成功与否.

一、“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在课程体系中的定位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体系中,“作品选读”课程开设在第一、二学期(大学一年级),“文学史”课程开设在第三期(大学二年级),“专题研究”课程开设在大三和大四.在这个循序渐进的课程体系中,“作品选读”课程是进行单篇文学作品的赏析和解读,其教学目标很明确,那就是通过对中国现当代杰出作家的各类文体代表名篇的细读赏析,大致了解中国现当代杰出代表作家的主要思想艺术风貌;培养、训练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情感思维能力和文学审美力;掌握各类文体的赏析或者解读方法.而“文学史”面对的是整个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的历史或文学活动.记得陈思和先生就文学作品与文学史的关系有过这样诗意的表达:“所谓文学作品和文学史的关系,大约类似于天上的星星和天空之间的关系”,“研究文学史就是一种遨游太空的行为.”①这个形象的比喻很恰当说明了“作品选读”课程与“文学史”的关系,即“作品选读”课程是“文学史”课程的前提或基础,而“文学史”课程是在“作品选读”课程基础上的一个系统化的整体性提升.那么“文学史”课程的教学目标也应该超越“作品选读”的教学目标.就“文学史”的课程特点而言,一方面它与其它史学类学科有一定相似之处,比如学习与研究历史必须具备学术理性、拥有历史意识和客观科学的研究态度;另一方面,文学活动的历史又有其自身的独特特征;另外,文学类课程的教学目标的确定应与中文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相一致.总而言之,“文学史”课程教学应该达到这样几个层面的要求:在知识层面上,我们要求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基本知识(除了作家作品之外,还有各种的文学现象)、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的脉络和基本规律;在方法层面上,要求学生掌握文学史研究的基本方法,学会以历史的眼光来理解和评价文学史上的作家作品、文学思潮、文学流派等各种文学现象;在能力层面上,提高学生的学术理性,培养学生初步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很清楚,“文学史”课程是以“作品选读”课程为基础的更高层面的更具有学理性的学习阶段.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体系中,“文学史”与“专题研究”的关系是:“文学史”是各种“专题研究”课程的基础.“专题研究”课程的教学需要学生储备丰富的“文学史”基础知识,需要学生具备初步的学术理性和逻辑思辨能力,而这些知识与能力的培养是倚重于“文学史”教学才能实现的.所以“文学史”课程又是各类“专题研究”课程的准备和前提.在我校中文专业大三大四的课程中,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方面的选修课程很多,如“郭沫若研究”、“中国现当代小说流派研究”、“中国现当代作家专题研究”、“中国现当代新诗专题研究”、“通俗文学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与外国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文学批评”等等,这些专题研究课程的教学是又是对“文学史”课程的提升与深化,并且为本科生的毕业论文写作、继续学习和将来的研究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课程在这个课程体系中起到了桥梁的作用,“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体系,使中文专业的学生能从“作品选读”起步,逐渐深入地学习,进入一层比一层更高、更具学理性和创造性的学习阶段.“文学史”课程的定位在这个教学体系中中得到了清晰的呈现,而这只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课程教学成功的第一步.


二、“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课程教学重点内容的确定

由于已经存在一级基础课程“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读”的教学,“文学史”课程的教学如果仍然以文学作品的细读为主要内容,势必造成教学上的重复.现在许多“文学史”教材面临了新的挑战,比如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重写”多局限于文学作品解读,淡化了文学活动的历史,淡化了作家与作家之间,作品与作品之间的内在联系,淡化了文学思潮、文学流派出现的背景及其意义.孤立的作家作品解读,并不能准确地对作家作品的史学价值做作出判断.“文学史”课程的教学内容必须超越文学作品的感性解读,不能孤立地对单个作家和作品进行介绍、分析和评论,而是要将作家和作品放到特定的历史背景中来加以研究,进行历时性的纵向影响研究与共时性的横向比较研究相结合,准确地评价作家的文学史意义.具体而言,文学史的教学有以下几个层面的内容:

对课程体系中“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课程教学的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现当代文学类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学年论文、电大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2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第一层面的内容是让学生建立起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的历史框架,理清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的历史脉络.学习“中国现当代文学史”,首先应该了解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历史分期,以及每个历史时期文学发生发展的背景,每个历史时期文学的总体特征,每个时期的代表性作家作品、文学思潮、文学流派,各历史时期文学之间的内在联系.

第二层面的内容是各种文体之间的发展承传的脉络.因为文学是在传统的基础上才能得以发展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应该梳理四大文体的发展线索,如新诗史、小说史、散文史、戏剧史.在四大文体发展线索之中还可能存在无数小的发展线索,就新诗史而言,其中就存在着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诗歌发展线索,以现代主义诗歌发展的线索为例:从李金发的象征主义诗歌到戴望舒等人的现代派诗歌到西南联大诗人群到当代新时期朦胧诗派这条线索里,我们会发现在新诗史中现代主义诗歌发展过程的的复杂性,其显与隐的背后有着深刻的历史与文学本身的原因.“文学史”的任务应该了解各文体发展的基本面貌,并探寻各文体的发展规律.

第三层面的内容是文学思潮、流派的兴起以及其在文学史上的贡献(包括论争).“文学史”是以文学活动的历史为主要内容,文学思潮、流派、文艺论争往往是文学活动历史的主要载体.比如“京派”它形成的时代背景、它的人员构成、它的文艺观、创作倾向、文学创作实绩、与海派、左翼的论争、史学价值、史学的地位(包括它与历史上其他学院派所构成的一条独立文学的发展脉络)等等,都是“文学史”教学的重要内容.

第四层面的内容是作家之间、作品之间的影响关系.任何作家的创作都离不开传统,传统是创新的基础.当我们要判断一个作家的贡献时,首先应该弄清楚他所继承的传统,然后才能清楚地发现他超越传统的地方,即他对文学的贡献.

第五层面的内容是出现在中学语文课本中的作家作品.根据我校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的目标,我们中文专业的文学类课程的目标是培养普通中学语文教师是其重要任务,所以,在确定“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教学内容时还应深入了解中学教材,明确中学语文教材中出现的那些中国现当代作家的作品,以便在“文学史”的教学中,加强对这些作家作品的史学研究,但不是注重作品的解读,因为文本解读是“作品选读”课程的任务.中学语文教材中编选了鲁迅作品多篇,还有郭沫若、曹禺、老舍、徐志摩、舒婷等许多作家的作品,如果我们能在“文学史”课堂中,以“文学史”的角度,让学生掌握这些作品产生的背景及其与传统的关系和它的创新,还有它们在文学史上的地位,那么,学生就能拓宽视野,提升综合能力,在未来的教学工作中,能更为准确而深透地理解作家作品的思想意蕴和艺术形式,能胸有成竹地驾驭中学语文教材.

这五个方面的内容均属文学活动的历史,文学作品在“文学史”教学中只是作为我们分析判断一个文学现象的史学依据出现.“文学史”课程五个方面内容的确定,避免了过去由于“作品选读”和“文学史”教学内容划分不清晰而造成的不必要的重复,节省了课时,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教学内容繁多而课时不足的矛盾.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确定,彻底解决了“文学史”课程方向性缺失的问题,使师生在教学中都中心里有数.

三、“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课程的教学方法亟待改革,我们面临着三个具体的问题:问题一:在高校中文专业的教学模式中,普遍存在着“教师主导型满堂灌教学方法”.教师的讲稿结构模式化――历史背景、作家生平、思想意蕴和艺术特色.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的简单化模式化使“文学史”课堂死气沉沉,毫无乐趣可言.问题二:由于文学作品不再是“文学史”课程教学的主要内容,那么“文学史”课程的教与学面对的当然就是理论框架的搭建、文学现象的史学梳理、文学传统渊源的探究、文学史实的考证等等很枯燥的对象;问题三:“文学史”课程的教学内容深邃繁杂,教学时间一再缩短,在一学期48学时的时限内完成“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教学任务简直是“天方夜谭”.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在“文学史”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尝试了以下一些方法:

首先,教师和学生都应该树立“全史在胸”的理念.“文学史”课程的讲授不是对文学现象简单罗列式的陈述,而是要理清文学发展的脉络,发现其中的规律.由于课时的严重不足,教师在开课时给学生出示两个体系性的框架,一是以历史时段划分的“文学史”框架,二是以文体建立的“文学史”框架.学生在这样的系统性的线索中学习就不会被大量堆积的文学现象所淹没而晕头转向.

其次,恰当处理大纲和教材.教师不应“照本宣科”地重复大纲和教材上的常识性知识,而应发挥授课的主观能动性,课堂讲授重在抓住重点突破难点解决疑点,并引进切合学生实际的学术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以培养学生的学术理性和科研意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应提倡学生自主学习,掌握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完成大纲中提出的课程要求,让学生对所学课程产生浓厚学术兴趣,解决了课时不足与教材内容繁多的矛盾,而且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挥洒自己的学术情怀,这样更能感染学生并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再次,变传统的“教师主导型满堂灌教学方法”为“师生双主体互动型教学方法”.“师生双主体互动型教学方法”避免了传统的教学方式的简单化模式化倾向,让枯燥乏味的教学内容变得生动有趣,并在教学过程中训练学生掌握学术研究的方法、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种新型的“师生双主体互动型教学方法”是对传统的“教师主导型满堂灌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从教的方面看,教师只是引路人,设置问题,引导讨论,传递信息,和学生一起走向终点,解决问题.从“学”的方面,学生必须以大量的文学作品阅读和对文学史知识的掌握为基础,才能参与到课堂的讨论中来,所以学生自然会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在学习“文学史”的过程中培养独立思考与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上学生有了发挥自我见解的机会,提高了学习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