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坛的“西政现象”

点赞:30143 浏览:142428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1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1977年高考恢复,一代人与整个国家的命运由此改变.从此,中国的77、78乃至79级大学生被定格为一种独特的历史现象.

“西政”――西南政法大学的简称,1978年,它以全国重点大学的身份成为当时全国四所政法院校中唯一恢复高考招生的一所.那一年,全国法律专业招生人数729人,其中西南政法学院招了将近一半.这些人成为了日后的大法官、大律师、大检察官、大学者,还有人走向政坛,成为举足轻重的人物,也成就了著名的“西政现象”.

中国法学界对西南政法大学始终有着一种特别的情感,一方面,因为这所院校对中国法学界做出了特别的贡献,这里是培养中国法学人才的摇篮,全国一半以上的大法官、大检察官、大学者、大律师从这里走出去;另一方面,这里出去的人带有一种特别的西南气质,北京大学著名刑法学教授陈兴良在为西政79级邱兴隆教授的博士论文《关于惩罚的哲学――刑罚根据论》所作序中称,“我对西南政法大学情有独钟等,似乎歌乐山有一种仙气,从歌乐山走出的学生都有一种成仙得道的感觉”.


“西政有一种仙气”的说法不胫而走,并传开来.深处幽境,故西政人修得不与世争、不以浮躁、潜心问学的品性.

崛起的“78级”

如果说西政是中国法学史上最不可替代的,那么西政78级又是其中最绚烂的一段.他们的贡献已经不仅仅限于司法界,其中一部分已经走出司法界,开始主政一方,成为政界举足轻重的人物.

初秋的阳光透明如水,从窗户恬然投进陈泽宪堆满资料的办公室.陈泽宪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法研究中心主任,西南政法大学(以下简称西政)78级学生.

夏勇,陈泽宪的西政同学,“下海”前,一度也在北京沙滩北街的社科院法学所工作,从副研究员到研究员,最后成为法学所所长.

当年的老同学称夏勇“下海”,并不是说夏勇经商了,而是说夏勇进入了中南海――2005年6月初,夏勇在社科院法学所所长任上被任命为国家保密局局长.

夏勇,并不是西政78级唯一的省部级领导.

湖南省省长,省委副书记

张穹国务院法制办副主任

李连宁全国人大副秘书长

朱孝清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大检察官

黄松有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

张鸣起中华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纪检组组长

广东省委常委,省委组织部长,原国家司法部副部长

江必新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大法官

陈泽宪在接受采访时,一口气数出来的西政78级省部级官员就有10多个.

何以出现西政78级现象?

“”十年,中国的法学教育几乎空白,政法系统出现了人才的断层.到了1978年的时候,西南政法学院率先恢复招生,据说西政重新恢复招生的报告正好还是管教育的时候亲自批的.

更幸运的是,虽然十年没有招生,但西政的师资力量却奇迹般地保留了下来,原校90%的教师留校继续任教.当时,那里汇集了全国最顶级的法学专家,一直到上世纪90年代,西政的法学师资力量都是其他法学院校所望尘莫及的.

等到1978年,高考恢复,西政迎来了“”后的第一批招生.根据司法部教育司统计资料显示,1978年,全国法律专业招生人数是729人,其中西南政法学院招了将近一半,364人.此外还有62名师资班的学员.

“西政78级共400多个学生,分为10个小班.现在学界加律师界加商界的大概占了1/2,另外1/2基本上都是公务员.我在9班,和张鸣起、朱孝清是同班同学.张鸣起当了4年党支书,当年10个班中,他是为数极少的4年连任的党支书.朱孝清考入大学前是民办教师.考入大学后,他是400多名学生中唯一一名连续4年每门功课都拿优秀的学生.这让很多人很是‘吃醋’.”同为西政78级的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贺卫方,在接受采访时介绍.

同是西政78级的司法部司法鉴定管理局局长霍宪丹回忆:那十年中间的人才一下聚集到一起了,不同的年龄段,不同的社会阅历,不同的知识背景,不同的爱好,大家在一起共同学习法律,在思想上、性格上,在人生经验上发生交汇和碰撞,这样反而有利于大家对法律的理解.

那时候,有了社会历练并经历了忧患而比较成熟的他们已经开始利用自己的人生积累,思考当时国家面临的一些重大问题.譬如,中国如何发展?怎么发展?他们“一边走在泥泞的小道上,一边谈着对世事惊世骇俗的看法”.

整整憋了10年的老师就像铆足了劲的发动机,高速运转起来.而在工厂、在农村、在部队荒废了大好青春的学生,也玩命地学,誓要把失去的时间夺回来.“那时候大家都是比着来”.

西政78级潜心学习,几乎不受外面的影响.多少年后,不与世争、不以浮躁、潜心问学,也就成了西政人标志性的气质.

同时,他们特别务实、简朴,甘于物质的淡泊.这些品质一直延续到后来的人生当中.

2000年左右,一位西政校友去当时朱孝清在浙江杭州的家中,看望他和他妻子.发现他们家的家具还都是结婚时他夫人的陪嫁――就是那种很老式的家具.吃饭也只有两三个菜,还都是最简单的家常菜.“那时朱孝清已经是浙江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了.不单朱孝清是这样,我观察很多78级的官员都是这样.他们那一批人真的很务实俭朴,对物质上的要求不高.”那位西政校友这样评述.

政坛的“西政现象”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市场经济的文章 大学生适用: 学术论文、学院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8 写作解决问题: 毕业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毕业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毕业后,国家开始了与法制的历程.改革开放需要大批法学人才去建立健全法律体系,以打破以人治国、权力过分集中的局面,同时,规范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期间的经济活动.

但那时候,国家百废待举,司法界人才奇缺,这无疑给了他们最好的机会.他们各自走上不同的岗位,推动着中国司法改革的进程,同时也创造着个人职业生涯的辉煌.

30年后,“中国的司法状况,比之30年前,有了很大的进步.中国司法队伍的素质有了提高.国内的高等教育培养了大量司法后备人才.作为司法准入条件的国家司法考试,成为‘神州第一考’.现在打击犯罪,也讲程序权利,也需要证据、证人.”贺卫方说.

而随着市场化改革进一步推进,法治在我们国家的地位变得更加重要.因为市场经济的本质即是法治经济.于是,不仅仅在司法界需要更多的法律人才,在政界,法律人才也得到了重用.

法学背景的官员特色

2005年6月7日,夏勇被任命为国家保密局局长.由专门研究人权问题的著名法学家来担任该职,被认为是一个恰当的选择.

“夏勇对人权保障有深刻的思考,他知道怎么去把握保密与放开之间的尺度,他比别人更明白保障公民知情权的重要性.现在有机会让他逐步把他的法律理想付诸实践,无论对他个人还是整个国家都是获益良多的.”一位与夏勇私交甚笃的朋友接受采访时这么说.

很快,人们感觉到了这位新任局长对保密制度的推动作用.

同年9月12日,国家保密局、民政部联合宣布对因自然灾害导致的死亡人员总数及相关资料解密,原《民政工作中国家秘密及其密级具体范围的规定》中的对于“因自然灾害导致的逃荒、要饭、死亡的人数总和以及相关情况进行保密”的规定予以废止.

那是夏勇主持国家保密局的第一项公开举措.此后的解密工作一直在做,保密范围逐渐缩小.人们的知情权得到了进一步的保障.

“他一直就是一个负有强烈责任感的人,无论在朝在野,都是‘家、国、天下’.”在朋友眼中,夏勇是比较完美的一个人,不同于一般官僚的做派,他低调、严谨、做实事.

在夏勇之后,他的同班同学也主政湖南,成为了最年轻的省长.

获委任后,发表了任职讲话,承诺推行某些政策;承诺将解决群众关心的就业、就医、就学等实际问题;承诺多为群众办实事,多考虑群众的利益;承诺加强勤政廉政建设,提高政府的执行力和公信力,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强化行政责任,提高工作效率,努力建设务实高效、廉洁高效的责任政府,如此等等.

一位湘商说,很务实,也很开放.上任以来,确实为湖南老百姓做了不少实事,尤其在经济方面.这位湘商举例说,一直在凝聚全国湘商的力量,以他们的力量来促进湖南的发展.

2007年1月10日,首届异地在湘商会和湖南异地商会会长年会在长沙举行.时任代省长的亲自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湘商得到如此重视,这在史上还是第一次.

不止于此,在他的主持下,首届湘商大会也得以顺利召开.此举对于展示湘商形象,扩大招商引资,促进湘商崛起,为湖南加快富民强省进程、推进新型工业化无疑有着重要的意义.

如他们的同窗陈泽宪所言,拥有法学背景的人走上政坛,这绝不是坏事.“西方法学背景从政的人士是相当多的.我国一段时间以来一直是理工背景的官员居多,这是当时社会建设的需要.更多法学背景的官员的出现,则是社会进一步改革发展的需要.”

2007年9月上旬,记者接触了目前身份为公务员的部分西政78级学生.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朱孝清,忙;全国人大副秘书长李连宁很忙,“一直到10月中旬,都会非常忙”;中华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纪检组组长张鸣起很忙很忙,“和李毅中类似,几乎每一场矿难事故,他都要亲赴现场”.

在“法治”时代,我们将迎来一个法律人才的时代.

(摘自《小康》2007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