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典籍中的中国古代建筑文化

点赞:18590 浏览:82748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25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中国古代建筑及建筑文化概述

建筑是文化的产物,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建筑都是本国家和民族传统的优秀代表和组成部分.西方传统观念将建筑归于艺术一类,现代主义建筑观则称建筑是技术,是人类“居住的机器”(柯布西埃《走向新建筑》).在中国古代,建筑历来被看作一种“匠艺”.其实,所谓建筑,是以满足人的居住为主要目的,以技术为基本要素,同时兼具各种艺术因子的特殊文化.中国古代汉语中没有“建筑”这个词,“建筑”是一个舶来词,是从日本语转译而来的.在中国古代汉语中,常用来表示建筑的词语就是“营造”、“营建”、“兴建”等.营者,规划设计;造者,建筑施工也.所以“营造”一词,尤能概括中国人对建筑文化的认识、领悟与传统观念,它是指从物质到精神、精神到物质的相互转化、建筑文化创造的整个历程.中国传统古代建筑经过几千年的发展,逐步演变,已经形成有东方特色的、独特的建筑体系和风格.可以说,中国建筑就是一种自古东方所特有的文化.

中国古代建筑文化发展是很充分和成熟的,其品类繁多,令人瞠目,如城市、宫殿、坛庙、民居、寺院、衙署、祠堂、陵墓、文庙、学宫、仓廪、桥梁、堰坝、城垣、观象台以及园林建筑等.原则上讲,一个好的建筑必须要包含三点要素:坚固、实用、美观.要满足坚固,就要有一定的建筑技术.建筑技术是随着社会生活和生产力的发展以及新材料的出现而不断发展进步的.中国最早的建筑,是挖掘穴居、利用树枝搭制而成,所用材料主要是土石和木材,并且中国建筑一直以来以土和木为主要建筑材料,后来又伴随加工石料、烧制的砖瓦等材料构建而成,故中国又把建筑工程称为土木工程.建筑艺术则是为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应运而生的.在阶级社会,建筑艺术无疑打上了统治阶级审美的烙印,而众多民居则更多表现出了老百姓的喜好和追求.建筑艺术的产生首先来源于实用,在满足实用功能的基础上,加上匠师们的美化处理,产生了建筑艺术.比如中国建筑的坡形大屋顶就是为了排水和遮阳的实际用途.被称作“飞檐翘角”的屋盖也是由于使排水抛远、多纳阳光的需要而创造的优美形象.

在这技术与艺术构成的文化综合体中,建筑是由人创造的,作为文化,建筑的主角是人.所以,当我们认识中国建筑文化的本质时,必然要考虑处于一定建筑环境中的人的意识、观念、思想、情感和行为.因此,我们研究中国古代典籍,不仅能帮助我们探究建筑的形式和技艺,同时发掘形式后面的哲学现象,还能使我们真正了解中国的建筑文化,掌握中国建筑的主体价值,从而在现代化浪潮中才不致失掉民族的特质.

中国先秦典籍中的建筑文化现象

源远流长、自成体系、独树一帜的中国历史,以及中国文化脉络的渐进历程,构成了中国建筑伟大的文化旋律.在漫长而灿烂的历史长河中,作为东方文化与哲学的物质载体,中国建筑的崇高形象,在世界建筑史中丝毫不亚于历经许多世纪业已发展成熟的西方建筑.在高超的土木结构技术与迷人的艺术风韵中,中国建筑文化,铸就了高雅的理性品格与深奥的哲思境界,这一切毫无疑问全部折射在浩如烟海的古代典籍中.

先秦典籍中的中国古代建筑文化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中国建筑的论文范文检索 大学生适用: 大学毕业论文、高校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5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一)中国建筑文化之“天人合一”的时空观

中国人最早提出了道德这样的东西,用来约束人类的兽性.然后把它投射到天上,这就是“天人合一”哲学观的开始.古代中国人在文化观念中认为人与自然是相互对应的,即所谓“天人合一”.这在中国先秦典籍《周易》与老庄的著述中表现很突出,《周易》关于“天地人”三才之说与老庄的“道法自然、我自然、返璞归真”等思想莫不如此.董仲舒甚至说:“以类合之,天人一也”(《春秋繁露阴阳义》);而程明道则说:“天人本无二,不必言合”(《语录》二上).因而,中国建筑文化,令人深为感动地体现出“宇宙即是建筑、建筑即是宇宙”的宏大的时空意识.从自然角度看,天地是一所庇护人类生存的“大房子”,所谓“上下四方日宇,往古来今为宙”.从人工建筑角度看,建筑象征宇宙,“天地入吾庐”也.中国建筑文化的时空意识,是一种自古就有的、人与自然合一的有机论.

(二)中国建筑文化之观

中国建筑文化之观是与人和自然相亲和、天人合一时空意识相一致的,是中国人所一向独具的淡于宗教、浓于的文化传统.中国人头脑中的神大多是自然神,并且神人不分,很多神是我们尊敬的人,没有绝对服从与崇拜的宗教主神,释迦牟尼、上帝、真主这些宗教主神.都是舶来品.中国土生土长的道教在中国建筑文化史上的影响,远不及作为哲学文化的老庄道学.自古以来,中国人崇尚现实主义,对于宗教没有真诚的信仰,处理一切精神问题时,都给人以务实的感觉.中国人不是宗教民族,也不是内省的民族,所以内省性的精神生活不是中国人的专长.相比来说,日本民族把握禅宗精神,开拓了一套精神生活方式,包括茶道、花道.而中国人喝茶是为了解渴,插花是为了美观,并没有进一步的精神价值.反映在建筑上也是如此,现实主义精神更是表现得淋漓尽致.比如西方建筑追求表里如一,使用材料以及外观构造表达了一定的建筑精神.而中国建筑则不同,没有人注意材料的品质和建造的方法.通常外观是加上去的,或用瓷砖、或用面砖、或用石片;木材结构亦如此,外表上漆、加彩.这都是中国人务实精神所促成的发明.


然而,这种淡于宗教所留下的历史空白必须得到填补.淡于宗教者,容易浓于.以代替宗教,正是整个中国文化的基本品格之一.因此,城市、宫殿、陵墓、坛庙、民居、寺观、坊表、园林建筑以及屋顶、斗拱、门牖、台基、装饰形制等,无一不是或者强烈、或者平和、或者显明、或者隐约地体现一定的文化主题.比如中国建筑为了覆盖有缺陷的材料,使用表面的装饰,这本来是物质上的需要,但因此使表面的装饰成为制度,象征了社会地位,维护了制度.

(三)中国建筑文化之生命观

中国建筑文化的主要物质构架是以土木为材.有的学者以为中国古代少有石材建筑,认为所谓用石方法的失败,是中国古代阴阳五行哲学只有金木水火土而独缺石之故.事实上,所谓阴阳五行学说,一般认为起于周代,成于战国时期的邹衍.在周代之前,中国建筑的土木构制早已形成,如果说,中国建筑少用石、多施土木的文化传统与阴阳五行说缺石有关,那么周人之前许多世纪的中国土木建筑文化传统又如何理解呢?从另一角度分析,阴阳五行说实际是包含了石的.周易有云,八卦中的坤为地,为土,艮为山、为石.土者,五行之一.艮卦的母体是坤,表示艮卦所象征的山石原是大地的一部分而,比平原大地更富于刚性罢了.因此,建筑文化主要以土木为材而少用了石材,与阴阳五行说没有必然联系.有学者认为,中国人选择土木而少用石材只是代表了一种生命观.中国古代墓室几乎全是用石材砌成,墓室是向下的,暗示着死亡.而木材是向上生长的树木,代表着生命.五行说中的木象征生气,以青龙为标志,方位为东.土也是吉象,居,主方正.土木配合,相辅相成.而石材质地近金,有肃杀之气.事实上,木材的建筑是亲切近人的,手触之有温暖的感觉,而室内的柱子也暗示了树林之象.生命的感觉对中国人而言比永恒更重要.除了在环境上感受到生命之气,在材料的使用上执着于土木之外,造型的生气尤其重要,石材太厚重,缺少飘逸感.唯有土木,采用木柱支撑系统,翼角起翘,才可以建构出一种生动的气韵.中国古代园林建筑中,石是重要的材料,但也不是厚重、坚实又自然的山石,而是合乎“瘦、漏、透、皱”原则的怪石.起初这样的造型与仙山有渊源,到后来,文人们对这种弱不禁风的怪石产生了直接的感情,不但成为画家笔下之宠,一般文人案头也少不了它了.

(四)中国建筑文化之人本精神

在殷周之间,逐渐产生的人文精神,以礼制为代表,即儒家数千年的正统中国文化的标志.这种以礼为代表的人文精神,建立了中国文明的秩序,而秩序的目的是和谐.儒家把人世用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的关系设定了行为道德标准,就是用著名的五伦.这种秩序反映在建筑的空间上,形成中国特有的空间观.

第一个特色是均衡、对称.我们知道自古中国人就不相信神,宗教意识淡泊.很多事物都很能务实,以人为本,视人为性灵的整体.古人对人体形态的看法产生了对称的观念,把世界上的一切返回到人体去解释,这是中国文化里的重要观念.由于人体是对称的,以人为本的建筑也是对称的,从而产生了中轴线.因此,对称的空间与人的环境感受是相配合的.而欧州在文艺复兴之前,没有对称的建筑.也可以说,中国建筑自始即应合自我的形象,从而建立了空间秩序.

第二个特色是建筑配置的井然有序.中国的个体建筑都是极其简单的长方形匣子,因此,凡建筑皆成组.四合院几乎是最起码的组合;每一个组合都反映了天命的观念,都是一个小的宇宙.在北方,建筑都要坐北朝南,左右厢房围护.如果是大型建筑,则有数进、重复合院的组合.在成组的建筑中,从个体建筑的高低大小,可以看出何者为主,何者为从,建筑群因此可视为人问礼制的反映.在住宅建筑中,按身份分配居住空间,有前后之分,左右之别,秩序井然.

中国传统建筑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要寻找其0根源,必从先秦典籍透露出的哲学观及美学思想出发.不读这些典籍,就不能深刻知晓中国传统建筑的文化起源.比如儒家的“真”、“善”、“仁”的美学思想在《论语》、《国语》、《孟子》、《荀子》等散文中得到全面体现,道家“虚无”、“意境”的美学思想也在《老子》、《庄子》等文学作品中体现,这些美学思想在中国古代建筑中都有所体现.中国先秦典籍不仅是研究中国传统建筑起源的重要依据,其所蕴含的文化思想也影响中国后代的建筑营建活动,无论是宫殿、陵墓、祭祀建筑还是住宅、园林等.研究中国古代建筑离不开对中国古代典籍的解读与研究.

结论

我国建筑理论界一向认为中国建筑之术,是师徒传授,不重书籍,梁思成也说过中国建筑向来被看作匠艺,被视为末流.中国建筑的历史状况的确与欧州一向重视建筑文化及其研究、著述丰硕不同.但这并不等于说中国建筑文化长期以来处于无序的非理性思维状态,也不等于说中国建筑文化只是一堆杂乱无章的经验性材料.相反,中国古代建筑学与园林学著作,虽不多,但是在经、史、子、集之大量浩繁的文化典籍中却渗透着许多深邃而精湛的关于中国建筑文化的理性思考.人们可以从《周易》、《老子》、《庄子》等先秦典籍中分析出关于中国建筑文化之时空观、观和生命观及人本精神.这种丰富而深刻的建筑理性思想,往往散存于历代各典籍中.这种理性思想,往往不像西欧古代那样凝集于一部部理论著作之中.主观上,对诸如《营造法式》的研究无疑是必要的.然而,如果仅止于对建筑技术、技艺的一般解析,仍然难于把握中国建筑文化理性思维的广度与深度;如果仅止于对建筑这一领域作“器”之层面上的研究,而不将眼光扩大到整个文史、哲学、科技与艺术领域,就会难于解析中国建筑文化深邃而迷人的理性之道.

基金项目:本文受河南省软件科学研究项目《古代典籍中的建筑思想研究》(项目编号112400450378)的资助.参考文献:

[1]玉佩珩建筑与文学引起的话题[J]建筑创作,2003.(12):159-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