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院校新生人际关系的问题

点赞:5962 浏览:20249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03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当代大学新生人际关系日趋多元化,并且呈现出新的特征和趋势.本文认识分析了大学新生人际关系交往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提出解决措施,促进大学新生形成良好的人际交往关系.

关 键 词大学新生人际关系问题原因措施

大学新生进入大学后,都希望拥有令人感到友善、温暖、和谐的人际关系.人际交往的不适,会给一部分新生的生活、学习和心理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处理好大学校园中的人际关系,这有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大学学业的顺利完成.

一、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存在的问题

每个成长中的大学生,都希望自己生活在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中.当前,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却存在一些不良倾向与问题,严重影响着大学生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自我中心倾向.当代大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在人际交往中更习惯于从自己的立场、观点去对待周围的人和事,对别人期望过高,要求过严,而对自我要求过低.这种自我为中心的态度,给他们的人际交往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以至于部分大学新生很难真正适应大学的环境和集体生活.

高职高专院校新生人际关系的问题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人际关系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学院论文、学院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5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技巧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技巧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二)功利化倾向.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与深化,面对着激烈的竞争和就业压力,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注重人际交往的物质实惠.“有用即真理”的实用功利价值观在当前部分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占有一定的市场.


(三)消极闭塞倾向.当前部分大学生缺乏交往的主动性,甚至将孤独作为了一种“时尚”,由此引发出一系列的人际交往问题.由于缺少交流的实践和经验的积累,部分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消极闭塞,不与别人沟通,常常容易导致性格的偏执,从而使自己的人际关系处于危机之中.

(四)虚拟淡漠倾向.网络虚拟交往具有两面性,在扩大大学生人际交往范围与对象的同时,也易使大学生出现忽视了现实的人际关系,表现出逃避现实的心理现象.大学生一旦在现实人际交往中受阻,就会转向虚拟社会寻求安慰和满足,淡漠面对现实人际环境,形成恶性循环,从而使他们更加沉溺于网络,脱离现实,最终导致退缩孤僻、自我封闭,人际关系出现淡漠与疏离.

二、大学新生人际关系不适原因分析

(一)社会的因素.一方面,新人口政策下的家庭生活和社区环境往往使孩子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为模式.加上如今市场经济条件下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情感的逐渐淡化,取而代之的是物质利益的交换,带着功利的色彩与同学交往等.

(二)家庭的因素.在进入大学之前的中学阶段,家长、学校和学生的全部心思就是升学,过分注重他们的学习成绩,忽略了中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因此造成交往面的狭窄,不少学生进入大学后也很难改变,尤其对异性之间交往的非科学教育因素极大地影响了大学新生的交往.

(三)校园环境因素.大学具有比较开放的学习环境,生活在其中的学生吸纳多方面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处理不当就会产生矛盾.与中学比,大学的管理模式较为松散,强调个人的兴趣与发展.大学是走向社会的桥梁,大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方式与社会人员交往,导致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对象成分较为复杂.

(四)大学生自身心理因素.当前校园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容乐观,具体表现为意志薄弱,情绪不稳定,缺乏自信心,依赖性强,心理承受能力差等.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人生的特殊时期,已成为心理障碍的高发人群.大学生自身心理不健康,是造成大学生人际关系不适的主要原因.

三、调适大学新生人际关系不适的对策

(一)充分认识大学生的年龄特征.充分认识大学生的年龄特征,以及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殊性,引导他们积极适应从原初较为简单的人际关系向新的较复杂的人际关系过渡的过程.对大学生来讲,适应新的人际关系,不仅是环境的要求,也是个体逐渐走向成熟并向成人转化的必要条件.

(二)加强对大学生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学校和家庭应对大学生加以正确引导,使其摆脱社会的一些不良因素对其人际关系的影响.学校层面,对大学生的教育应从一味的知识灌输转移到注重其能力的培养.如多开展一些集体活动,定期开展心理讲座,加强学校心理咨询工作.家庭层面,大学生的人际关系主要表现在与父母的关系上.父母或是大学生都应主动与对方进行交流,探讨,以增进彼此的亲切感.

(三)培养完善的人格品质,增强自我认知能力.人的个性品质在人际交往中会直接影响人们之间的吸引程度.因此,大学新生应加强自我教育修养,完善个性结构中的优秀品质,克服其不良因素,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四)提高社会交往技巧.交往中的技巧犹如人际关系的润滑剂,它可以帮助人们在交往活动中增进彼此的沟通和了解,缩短心理距离,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本论文为黑龙江省学前教育研究会“十二五”规划课题成果.课题编号YJHY125―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