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怎样才算美

点赞:2424 浏览:7625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23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美,青年人对它既感到神秘,又十分向往.他们多么想知道:什么是美怎样才算美怎样才能在美的长河中自由游弋中国青年出版社将要出版的青年修养通讯《美,怎样才算美》,回答了青年们十分关心的问题.这本书涉及美的各个方面,诸如美的概念、审美趣味、心灵、情操、容貌、语言、风度、仪表、艺术欣赏、体态、服装、发型、环境等等,不失为青年发现美、认识美、追求美的向导.本刊摘发的,只是书中的部分章节.

勇敢地追求真正的美吧

世间常有这样的人,老是爱禁锢人们对美的追求,看到别人衣服穿得漂亮一点,或者烫一个新的发型,别上一个什么襟饰,心里就觉得不是味道.这类人禁锢人们爱美的理由,无非是认为爱美超过他心里许可的程度,就是“资产阶级”什么的.

资产阶级是因为从事剥削,损人利己,才成其为资产阶级,爱美并不能和“资产阶级”划等号.

马克思说过:“社会的进步就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结晶.”

美,决不是资产阶级的专利品.无产阶级是美好生活的创造者,无产阶级更懂得美,有当然的权利享受美.

劳动人民在受到严重压迫的时候,啼饥号寒,艰难竭蹶,顾不上去讲究美的欣赏,美的享受;而在翻身做主人的时候,在这方面的生活要有很大的改变,这有什么可以非议的呢!

靠自己的劳动收入追求生活的美,和靠剥削恣意享受,两者原本有本质的区别.

历史上,劳动人民在进行翻身斗争的幼稚阶段,常常把自己被迫为王侯卿相、达官贵人盖的豪华第宅放一把火烧掉了事,或者把自己劳动使用的机器打碎就算.但是到了后来,大家就懂得保留这些宫室第宅来给自己享用了,保留这些机器来为自己生产了.同样地,起初劳动人民对于剥削阶级某些美的装饰的花样是异常厌恶的,但是越到后来,劳动人民就越懂得美不是剥削者的专利品,自己也应该批判地享受爱美的权利,后一种观点,不是更有主人翁的风度,并且比前者要成熟得多吗

爱美是人类的天性.对于爱美天性的任何禁锢是完全没有道理的.劳动人民最有权利追求美.因此,我们有理由这样说:朋友们,勇敢地追求真正的美吧!

(秦牧)

从镜子里走出来

一位心地善良的姑娘,身材不高,扁平的脸上缀着一对不大的眼睛,这长相成了她的精神负担.她常揣着一面光亮的小镜子,遇到没人处就照一照.可是,每照一次,她的心头就增添了一分烦恼.她似乎觉得周围每个人的眼睛都象一面面镜子,时时照着她的脸,眼里露着讪笑.她怕见人,陷入哀愁而不能自拔,结果刚满二十岁时,就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有人说,是她的容貌害了她.我说,是镜子害了她.如果她能从镜子里走出来,投身到四化建设中去,她就会发现比容貌珍贵得多的另一种美――心灵美,她就会去追求心灵美,而愉快地生活下去,使自己的生命具有高尚的美的价值.

美,怎样才算美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什么是相关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在职论文、本科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4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选题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因为,容貌的美同内在美相比,有它明显的局限性.

我们从这种美感的形成过程可以看到这一点.


比如,在马路上,你看到了一个姑娘长得很美,穿着也很漂亮,于是,就得出了“她很美”的判断,这种判断的形成没有经过复杂的心理分析,只是凭着长期的生活经验就确定了下来.这样产生的感觉,主要是感性的、主观的,因此,它在人脑中所留下的印象就是肤浅的、淡薄的.姑娘走了,关于她的美感也就很快消失了.这是外在美的外在性所决定的.外在的东西既容易被人接受,也容易被人遗忘,这是一个普通的道理.

外在美还具有变动性,因此,它所引起的美感也是变动的、不确定的,因而也就很难是深刻的.“徐娘半老,风韵犹存”,说的也只是风韵,而容颜却再也不会如妙龄时节.一个人如果以自己的容貌的美为最大的追求,那么,它就如同把自己的幸福抵给了艳艳的杏花,春过了,杏花纷落了,幸福也就逝去了.而心灵美(包括人的思想、情感、性格、道德、情操、文化修养等),对一个人来说,是本质的美.因为一个人的美与丑,主要取决于他与人类社会生活实践的关系、作用和意义.

美学家认为,生活的目的性是美的一个基本特征.因此,心灵美的美学价值就远非容貌美能比.心灵美的价值就在于它为人而存在的价值.

“从镜子里走出来”,这是那些为自己的容貌不美而发愁的青年们要走的第一步.如果这些同志走到人民的斗争实践中去,同人民的事业、历史的发展取一个方向,心胸宽广地去战斗,就会感到一种精神上的充实和幸福,也会产生一种强烈的美感――心灵美所产生的美的力量.

(育葵)

文明≠虚伪

我们都知道,文明礼貌做为一种道德规范,既有传统性、民族性、时代性,又有阶级性,总是为一定的阶级利益怎么写作的.我们所提倡的文明礼貌与剥削阶级宣扬的“文明礼貌”是迥然不同的.以金钱做杠杆,来调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资产阶级,他们的“文明礼貌”是一种装饰和欺骗.果戈里曾经这样尖刻地揭露剥削者的“文明”嘴脸:“从外表看来,他是这样温和,说起话来这样客气:‘请您把小刀借给我削削羽毛笔尖,好吗’可是在另一种场合下,他们却把有求于他们的人剥得只剩一件内衣.”果戈里对资产阶级“文明礼貌”虚伪实质的揭露,可谓淋漓尽致!

我们所倡导的文明礼貌,是以社会主义的人与人平等关系为原则,是以对人的关怀与尊重为基础的.它是表里如一、言行一致的,是出自内心深处的对他人的友爱与同情,这和虚伪毫无共同之处.

由于社会主义文明礼貌是在消灭剥削、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的条件下形成的,这种文明礼貌就自然地成为处理人民内部关系的一条道德准则,从而增进同志间的友谊、团结、协作,共同完成革命任务,形成平等、、互利、友好的关系.这种关系,是人与人之间新型关系的一种外在表现.

(任慧英)

美的语言谈吐

什么是美的语言谈吐呢这个问题,看来简单,其实并不简单.清代李汝珍在小说《镜花缘》里,写了淑士国的一个酒保,头着儒巾,面戴眼镜,开言便道:“请教先生,酒要一壶乎,两壶乎菜要一碟乎,两碟乎”当客人询问有什么好酒时,他又咬文嚼字地说:“是酒也,非一类也,而有三类之分焉:上等者,其味浓;中等者,其味淡;下等者,又其淡也.先生问之,得无喜其淡者乎”这位酒保说话礼貌,言谈文雅,应该算是语言美了吧然而,人们并不觉得他的语言美,反而觉得他酸溜溜的.庄子在寓言《诗礼发冢(zhǒng音种)》里,写了两个儒生,发现死人口中有珠宝,大儒喝道:“古诗早有记载:‘青春之麦,生于陵(大土山)陂,生不布施,死何含珠为’呀,快把珠子取出来!”小儒道:“嘴闭甚紧,如何取法”大儒答:“撮着他的头发,揪着他的胡须,铁钩慢慢撬开嘴,刀子轻轻剖开颊,不要碰坏口中珠.”这两个儒生说话温文尔雅,然而,联系他们盗墓索珠的龌龊行为,谁能说他们的语言美呢

那么,怎样才算语言美呢我认为:

一、言之有理.就是说,说话要讲道理.常言道:“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有理才能服人.蛮不讲理,强词夺理,都不是语言美的表现.

二、言之有礼.就是说,人的言论要符合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平时言谈要讲文明礼貌,要尊重他人,要谦虚礼让,态度和蔼.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三、言之有物.说话、讲演、发言、作报告都要言之有物.那种言之无物的空话,哗众取宠的大话,言不及义的废话,都不会给人以美感.

四、讲究语言艺术.它包含语言的准确、优美、规范化,词汇的丰富,以及修辞、语法逻辑等.这样的语言谈吐,不但表意准确,并且具有引人的魅力.

当然,要达到上述要求是不容易的.但只要注意学习和修养,也不是高不可就的.

(刘革文)

发型体现着时代风貌

发型美是人体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自然美和修饰美的结合,不仅反映着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而且体现着时代的精神风貌.

发型,怎样才能体现时代风貌呢这就需要我们掌握好“发型性格化”和“和谐统一”的原则.

“发型性格化”,就是说要在发型上反映出一个人的追求和情趣.也就是说,发型美要和心灵美互为表里,相得益彰.所以,同一个发型并不适合所有的人.有的青年看了进口影片上的发型,便盲目地加以模仿,不考虑是否适合于自己的特点,效果往往适得其反.有人一味追求发型的新鲜、奇特,结果不但没有美感,反而显现出虚荣、轻浮或愚昧.例如,有些女青年喜欢留长发,觉得越长越有“风度”,烫个披肩发才算“美”,其实也并不尽然.是否留长发,要考虑脸型、头型、体态等特点.如果脸型颈部较长,体态较高的人,配上长发型的确显得飘逸大方,风度翩翩.如果脸型瘦小,体型矮胖,颈部短粗的人配上披肩发,给人的感觉就是臃肿做作了.头发稀少的人也不适合留披肩发,因为长发型不规则,如果梳理不当,有凌乱之感,给人的感觉象久病脱发一样很不美观.

有些男青年也盲目追求外国人的长发式,有的两鬓头发长到梳向耳后,后脑部的头发长到超过发际线许多,从后面看上去,男女不分,不伦不类,将青年人活泼开朗、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破坏殆尽,即使本来很英俊的青少年配上这样的长发型也变得萎靡不振了.

“和谐统一”,就是说,选择发型必须考虑个人的头型、脸型、发质、肤色、体态等因素,做到统一协调.拿发型和肤色的关系来说,较白的人,头发一般呈浅黑色;较黑的人,头发一般呈深黑色.在发型的选择上,较白的人在前额如能配点黑色的发型线条,黑白分明,色调就比较美观,较黑的人前额发帘(刘海)不宜太浓,要稀一些,反之,色调就显得混浊,对比不分明,而使肤色显得更黑.以上说的均适合前额较宽的人;前额较窄的人,发型线条或发帘(刘海)都不宜太密和太下垂,因为这样使人感觉脸更窄小.再以发质与发型为例.我们黄种人的黑发,较之外国人的棕色、金、头发要硬和粗.黑发还分硬发、沙发(发散、发杆粗)、绵发(发丝细)、油发(爱出油)等几种.从烫发的角度看,温度适合,修剪恰当,硬发和沙发都容易出现弯曲,而且发型耐久;而绵发和油发则不易出卷,而且耐久性也差.知道了这些,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发质去选择发型.比如细软的头发,就应该选择那些层次多一些的发型,吹出来显得蓬松,头发多,而且耐久性也强.总之,我们只有注意了发型与其他身体条件的关系,才能使发型花式自然,美观大方,才能在稳重中见灵巧,在端庄中见活泼,在朴实中见聪明.

(李瑛新雨)

统一协调的服装美

尽管服装美并没有什么统一的标准和固定的样板,但有些基本原理应该掌握,以便更好地指导我们的生活.

任何服装,其价值首先在于实用:夏季炎热,求其凉爽防暑;冬季严寒,求其保暖御寒;雨衣要遮风挡雨,运动服便于灵活运动,等等.离开这些去空谈服装美,就成了无本之木.

服装的第二个价值才是它的装饰性,美化作用.这主要是由色彩、材质、造型这三个因素构成的:

色彩:马克思曾经说:“色彩的感觉在一般美感中是最大众化的形式.”人们看一件衣服,最初的直观感觉是它的色彩,所以服装艺术首先要讲配色美.

从色彩学角度看,颜色可分为两大类:黑、白和各种深浅不同的灰色,被称为无彩色系;此外还有有彩色系,指光谱中所呈现的各种色相以及各种色相的明暗变化和混合后的中间色调.在服装配色中,通常采用对比的手法或调和的手法,根据对象的不同,二者有所侧重.对此,可以使服装取得明朗、强烈、醒目、艳丽等艺术效果,增加服装的运动感和韵律感.比如人们喜欢用黑白相配,或黑红、红白相配,前者是明度的对比,后者是有彩色系和无彩色系的对比,这些方法都很适合于性格活泼、开朗的年轻人.调和的手法,则容易使服装取得沉着、雅致、柔和、舒适的艺术效果.比如用深浅不同的咖啡色线配起来织毛衣上的图案;做上衣时,一色的衣料,采用比它深些的颜色做衣领、袖口、衣袋,或者在适当部位镶点边等等,都是一些行之有效的装饰手段.这样利用了色阶差别,增加了服装色彩,但又都不会有花里呼梢的感觉.

在色彩方面,我们常见的毛病,一是“贫色病”,即色彩单调贫乏;二是“杂色病”,特别是某些青年朋友在服装配色上杂乱无章,形不成一个主调,五颜六色,看上去象个“花大姐”.这两种倾向都应注意纠正.

材质:衣料的质地对服装有着重要的意义,它既涉及到色彩,又与经济价值相联系,选择服装,是无论如何不能忽视材质的.

近些年里,市场上纺织针织衣料的花色品种日趋繁多,真是琳琅满目,除了我们熟悉的棉、毛、丝、麻等天然纤维织物外,还有各种人造纤维、化学纤维织物.由于经纬编织的不同,衣料一般分为平纹、斜纹、缎纹、花纹组织和提花组织等,形成了织物表面的多种效果.加上材料的变化,使衣料表面有的平滑光亮,有的闪光透明;有的表面覆着细细的茸毛,有的又带有大小不同的疙瘩或小孔.就拿织纹来说,有的明显突出,有的隐约可见;有的紧密厚实,有的薄如羽纱等可以说是变化万千.在选用时,应采用对比变化多样统一的手法.象粗与细、厚与薄、无光与闪色、光滑与毛茸、挺括与柔软、有花与无花等等,在内外衣、上下装之间变化对比,组合成一套服装.如果采用同种材质的料子制做一整套服装,则可在衬衫、手套、提包、纱巾、帽子、鞋等小件物品上配合变化,互相衬托,以提高服装的质感,达到整体的完美.

造型:所谓造型,就是我们平时所讲的衣服款式、尺寸规格、缝纫技巧等内容的统一.当然,任何好的服装都应当是可体的,这要求规格尺寸要合适.至于款式,不但涉及到人的年龄、性格、职业、爱好,还涉及到人的体形、肤色等等因素,不是一两句话可以概括的.

(白黎肖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