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个体差异究

点赞:17525 浏览:79874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22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教育心理学领域的个体差异一直是该学科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学习风格和认知方式等个体差异变量是评定影响教学效果因素必须考虑的基本要素.另外教育心理学个体差异研究在理论体系建构、教育教学实践和测量工具开发等领域都扮演重要角色.因此,个体差异的研究应居于教育学及教育心理学最基础的地位.

关 键 词:个体差异;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4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3)-2-0-01

一、个体差异的心理学定义及研究趋向

(1)个体差异的含义

个体差异也称为个性差异或个别差异,是指“个人在认识、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而又不同于他人的心理、生理特点”.个体差异主要表现在“质和量两个方面”,“前者是指行为方式上的不同和心理生理特点的不同,后者则是指发展速度的快慢以及发展水平的高低”.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是对个体差异最早进行研究的先行者和实践者.孔子在其“私塾”教学中善于因材施教,通过听其言、观其行来发现不同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不同表现.

(2)个体差异研究缘起

个体差异现象其实被人们很早就认识到了,先哲柏拉图的教学法中就蕴含着重视体格差异的思想.德国心理学家冯特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这标志着科学主义心理学的正式诞生.冯特的科学主义心理学旨在追求普遍的人类心理规律,个体差异研究由此得以被纳入试验范式之中.

(3)个体差异研究走向

1976年,弗拉维尔在《认知发展》一书中如此定义元认知概念:“元认知是对他们的心理状态,主体的认识能力,任务目标,认知策略,这是基于对象的认知过程和结果的基础上的认知,以此来调节和监控作为认知的外在表现形式的认知活动”,其实就是“人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调适”.

90年代,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和各学科研究交叉研究和纵深贯通,心理学家对个体差异的研究也进一步综合化和微观化.这种研究既注重个体的自我效能的研究又强调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统一的研究,进而从环境与人相互作用的观点来研究个体差异的形成与发展.

进入本世纪,个体差异成因的探究已臻完善.但个体差异成因的探究仍是今后教育心理学的最重要的课题之一,也是实施确立人性化教育对策和有效教育干预的基础和前提.

二、个体差异研究在教学实践中的指导作用

(1)个体差异与教学策略

人们对个体差异在教育学、教学论中的研究,主要目的是为教育、教学怎么写作.因为教学活动是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活动,于是个体差异便成为影响教学活动的重要因素之一.

个体差异的研究成果也逐渐在教学实践中运用出来.在一系列的个体差异理论的指导下,教师首先了解学生的认知能力,认知风格和现有的认识水平,然后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版本”教学.此外,教师根据自己掌握的学生的个体差异,随时调整课堂的授课方法,问题呈现的方式和材料的组织,进展的速度等教学手法.经过实验调查发现,采用个体差异的研究理论大大地促进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在实践和相关研究不断开展的基础上,又衍生出一些教学策略.

目前,教育心理学家基于个体差异的研究创造出导听教学、凯勒计划、程序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和自助学习等教学策略.一般来说,对待学生个体之间差异概括起来有三种策略:

1.教师可以运用由BerniceMcCarthy首创的4MAT教学系统.具体说就是将个体差异视为教学事件(eventsofinstruction)包含在教学过程的组成部分之中.4MAT教学法是依据学习风格的特点和学生大脑优势化半球来确定适应特定类型学生的特殊教学事件的一种直接的教学方法.

教育心理学个体差异究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教育心理学的论文范文检索 大学生适用: 高校大学论文、大学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6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技巧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技巧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2.分组或编班教学.根据尽量减少或适应学生之间差异的原则,教师依据学生的背景、成绩、能力以及人格等因素来进行分组或编班,主要有班级间能力分班、班级内能力分组、个别化指导教学、合作学习等方法.但要注意,合作小组的划分需要既考虑到小组成员之间的人格差异,又必须照顾到学生之间的能力差异.

3.教师可以通过改变教学实施的体系来构造教学环境.教师应在学生开始新课前提供新课程所必备的技能或知识准备.实验表明,教师在掌握学习者个体教室(anindividualclassroombasis)的实施条件下可以大幅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

(2)认知风格差异与因材施教

认知风格(congnitivestyle),是指个体所偏爱和使用的信息加工方式.外部行为通过知觉、记忆、思维来表现出习惯性特征.认知风格的表现形式有多种,并且个体间有较大的差异,心理学把认知方式总结为这几种:场依存型――场独立型、冲动型――沉思型、整体型――系列型、聚合型――发散型.

1.引导和促进学习者认知风格不断完善

认知风格并非一成不变,只是一种后天形成的习惯,完全可以通过社会环境的影响和教育的塑造对认知风格进行“后天加工”.针对学生的短处,教师可以采取弥补性措施,通过教育的手段和班级、校园环境的影响使他们改造自身缺点,适应不同的学习任务和学习情景.

2.尊重和发挥学习者认知风格的优势

为充分发挥个体所具备的优势,教育教学要创设不同的环境或氛围来满足不同认知风格的学生.例如,有些学生不易受外界的刺激和干扰,喜欢独立深入的思考,而在人际交往方面能力较差.很多教师会给他们贴上个人主义、不关心集体等标签,根据认知心理学的观点,教师应摒弃这种传统的偏见,而应让其充分发挥独立钻研的优势,给其创造条件,鼓励并引导这类学生在科研实践等方面的创新.

三、个体差异研究发展展望

近年来,认知心理学发展迅速,教育工作者已逐步认识到与学习有关的个体差异变量对学习影响较大的因素.对这些差异变量的心理学研究,目的都是为了开发知识库,使教育工作者针对不同学生选用最适合的教材和教法成为可能.笔者相信随着个体差异研究的发展以及研究成果在教学中的不断尝试,教育学及教育心理学定会有长足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