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音乐对于学生素质教育的影响

点赞:23726 浏览:107403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14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当前,中小学生成为流行音乐追随者中的主力军,流行音乐作为社会中多元文化并存的一部分,其对于学生所产生的社会功能、审美功能、教育功能和娱乐功能不容忽视.因此,我们有必要选取优秀的流行音乐引入课堂,在正确引导学生学习的基础上提高流行音乐的鉴赏能力,提高他们的音乐文化素养,使得流行音乐更为健康、纯净地走进学生的世界.本文通过分析流行音乐对于学生素质教育的影响,进行流行音乐走进中小学课堂的可行性分析.

关 键 词:流行音乐;素质教育;中小学生

中图分类号:G61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1)07-0000-01

随着时代的进步、媒体的发展,流行音乐担任着其中素质教育中重要的角色和任务,以不可抗拒的力量铺天盖地而来.作为大众化的艺术形式,流行音乐富有节奏明快、易学、易记、易流传等特点,强烈的时代气息中能够引起人们思想感情的交融和共鸣.当前,中小学生成为流行音乐追随者中的主力军,流行音乐作为社会中多元文化并存的一部分,其对于学生所产生的社会功能、审美功能、教育功能和娱乐功能不容忽视.因此,我们有必要选取优秀的流行音乐引入课堂,在正确引导学生学习的基础上提高流行音乐的鉴赏能力,提高他们的音乐文化素养,使得流行音乐更为健康、纯净地走进学生的世界.

流行音乐对于学生素质教育的影响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流行音乐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在职论文、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3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选题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一、流行音乐对于学生素质教育的影响

(一)流行歌曲与当代青少年学生存在时代的必然联系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流行歌曲成为时髦的代名词,充溢着人们的精神空间.由于其具有题材广泛、贴近生活、通俗易懂以及单调流畅等特点,深受青少年学生的喜爱.流行音乐充分适应不同年龄、不同文化层次以及不同职业人群的不同心境.在这么一个文化与科技迅速发展的时代,那些在精神文化生活如饥似渴的青少年学生无条件地热爱流行歌曲,仿佛从中得到了充分的满足和尽情享受的空间.

(二)培养学生团结协作意识

当今,特定的中国社会生活环境造就新生代独生子女,自幼所形成的以自己为中心使得他们大多数缺乏团结协作的意识.在平乏无趣的生活中,呆板的说教和举例难以起到有效的教育作用,青少年具有较强的可塑性,部分流行音乐作品将团结协作、互相鼓励的思想情感表达的非常到位,对于青少年学生有着深刻的教育意义.例如歌曲《手牵手》,作品将真实的生活体验融入流行音乐,启迪新一代的青少年,正确引导青少年在流行音乐的伴随下健康成长.


(四)对于青少年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

中学时期是少儿向成人的过渡时期,其心理活动不同于儿童时期的单纯,也不同于成人时期的成熟稳定.这一阶段的孩子心理活动趋于复杂而又多变,认知、情感、能力以及人际交往等各方面都在发生着特殊的变化,依赖性与独立性、半幼稚与半成熟相互交织的同时,冲动性与自觉性等矛盾相互交错,由此产生极为特殊的心理反应.而当代流行音乐的情感建立在强调音乐对象是否符合自身情感需求的基础之上,流行音乐具有满足学生个人情感要求的优点,较为容易获得学生的喜爱.他们在歌星的身上寻找理想中自己的影子,同时在流行音乐中渴望人生、爱情和走进社会的刺激,寻找爱情和与众不同的生活.

(五)对于青少年时期生理因素的影响

而处于青春发育期的中学生体态上逐步开始出现明显的“第二性征”,由于性生理的逐渐成熟,青少年往往需要有合理的渠道来表达和倾诉自身的情感.生理上的变化促使他们寻求满足心理发展的需要,当代流行音乐多以宣泄情感为主,并多数以爱情为主题,在表达情感的基础上表现青少年学生的成人意识.同时,歌词浅显易懂,强烈及频繁变化的节奏以及社会上广泛的传播渠道,在某种程度上适应他们的心理要求.如此一来,使得中学生能从流行音乐中获得情感上的共鸣,深受学生的喜爱和追逐.

二、流行音乐走进中小学课堂的可行性分析

明确流行音乐教学的目标

流行音乐作为音乐文化中的“多细胞体”的表现形式,具有多元化特性.流行音乐教学的关键之处在于明确教学目标,通过了解其历史发展现状、音乐特征及文化特征等方面的内容,让学生全面认识音乐文化的社会性及丰富多元性.与此同时,通过全方位的学习,提高学生对流行音乐的欣赏和评鉴能力.在此基础上的音乐教学对青少年造成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流行音乐本身,还包括随之而来的各种类型文化现象.

在了解学生心理基础上选择合适作品

流行音乐题材广泛,它在传达积极向上、正确美好信息的同时,也可以表现消极错误、甚至是丑陋的信息.流行音乐中不乏优秀作品,音乐教育工作者作为“品位仲裁者”,必须挑选出让学生体验学习的合适流行音乐,并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和欣赏.在了解学生心理基础上所选择的优秀作品比起空洞的说教更有思想教育效果.在选择的过程中必须注重所选作品的思想教育性、音乐性以及风格多样性,必须是内容积极向上,有利于青少年学生健康发展并且曲调优美动听的流行歌曲.例如流行歌曲《愚公移山》,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人类不畏艰难、艰苦创业的精神,并联系到具体的学习过程中,必须发扬不畏艰难、发奋图强的精神,争取做对社会、对国家有贡献的有志青年.

(三)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价值

完整的审美活动是感性体验与理性分析的结合.在音乐审美中,音乐基本理论起着桥梁式的相似度检测作用,没有基本音乐理论的铺垫,就不具备完整的审美活动,更不具备对具有高度艺术水准的音乐作品的审美能力.对于音乐基本知识的学习,必须抛弃“封闭型”教学中呆板、单调、机械、程式化的被动学习方式.可在气氛的渲染下,通过听赏、哼唱、角色扮演的体验活动,主动内化音乐知识.同时,在课程结构体系的建立和课程设置上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积极引导的原则,要达到渐进性、复合性以及多样性等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感性和理性思维,提高表现力和创造力等相关能力.

提高教师的职业素质和音乐文化素养

目前,多数教师对于流行音乐的选择、引入以及教学效果仍然处于“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境界.音乐教师必须具备丰富的音乐文化素养,通过深入学习流行音乐相关知识,认真研究教学方法并进行相应的实践和创新,保证流行音乐教学的顺利进行.首先,音乐教师通过多种途径,主动了解流行音乐作为社会文化,主动学习关于流行音乐的传播、表演、创作以及商业运作等全方位的知识.其次,音乐教师在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知识的同时,还必须对所学内容进行有机结合,只谈音乐或只论文化都达不到最终的教学目的.再次,教师必须在深入了解学生课外音乐生活的基础上,虚心听取他们多元化的见解,师生之间进行平等而有效的交流.这些都成流行音乐顺利而有效地进行教学的基础.

(五)注意衡量“度”的问题

不同流行音乐作品具有不同等次的质量.甚至是同一流行音乐作品,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也有着质量的优劣之别.因此,音乐教师必须“适度”剖析作品,不可过于宣传优点,也不可完全逃避缺点,使学生能够客观看待流行音乐作品.此外,流行音乐引入教学课程还必须重视数量上的“度”.中学音乐教学系统作为一个相对独立完整的教学体系,流行音乐的引入并不意味着颠倒主次,大量无规律的引入必然会破坏系统性和完整性.因此,除了一定的音乐知识外,无疑应.流行音乐引入教学内容必须遵循适度的原则,丰富和充实当前音乐教学系统,不能因流行音乐的引入而忽视古典音乐、民族民间音乐等传统音乐在音乐教学中的中心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