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儿童教育观在《朝花夕拾》中的表现

点赞:6793 浏览:22092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2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朝花夕拾》中鲁迅试图在“闲静”中回忆童年旧事,但其中却蕴含着对儿童教育问题的深沉思考,这也正是连结各篇内容的隐性线索.在长期对儿童文学、儿童教育问题的探讨中,他所形成的“幼者本位”观、对传统教育的批判、对“乐学”的提倡,在这一散文集中都以不同的方式,形象地向读者展现出来.

关 键 词:鲁迅;教育观;《朝花夕拾》

中图分类号:I2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1)04-0000-02

鲁迅是现代中国最早发现儿童,关注儿童教育的拓荒者之一.早在1909年,鲁迅就与周作人合著《域外小说集》,其中就译有安徒生等的童话,为扩大中国儿童的阅读视界不遗余力;其后又翻译了多篇儿童教育、儿童文学理论的相关论文,如高岛平三郎的《儿童观念之研究》等,为儿童观念在中国的进一步深入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朝花夕拾》作为一本回忆性散文集,与一般的回忆录的作法不尽相同,鲁迅并没有按照时间顺序或某一线索来连结各篇,而是“从记忆中抄出来的,与实际内容或有些不同”1,短短十篇文章看似随意而为,其中选取的片段却都始终贯穿着鲁迅的对“儿童解放”问题的思考.《朝花夕拾》写于1926年2月到11月间,其时正值女师大风潮、“三一八”惨案之后,鲁迅被北洋军阀列为被通缉对象,情况窘迫,26年8月又被迫离开北京而赴厦门,“目前是这么离奇,心里是这么芜杂”,在这种困境之下,“想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着实不易,即使是回忆旧日时光,也无法让鲁迅卸下心头的重担.童年及青年时的记忆,隔了几十年再反顾,就不仅仅是单纯的“旧事重提”,而带有更多的从今日之眼光来审视、来品鉴的的意味了.《朝花夕拾》中的隐性线索,即为鲁迅长期形成的儿童教育观在娓娓道来的叙述中的不断浮现.

《朝花夕拾》共收录十篇散文,其中描绘童年生活的有七篇,而鲁迅“儿童教育观”这条思想线索,在各篇中相互呼应,相互印证,在回忆中不经意地道出,浑然天成.其教育观在文中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儿童视角的运用――对“幼者本位”观的实践


早在《狂人日记》中,鲁迅就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声,而在其《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一文中,则明确提出了“一切设施,都应该以孩子为本位”2的观点,认为对孩子的教育“绝不能同一模型,无理嵌定”3,从而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人,这体现了鲁迅对封建礼教于儿童天性束缚的反对,对儿童个性发展的认同.

《朝花夕拾》中以儿童视角写就的较为典型的篇目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故乡》、《社戏》、《阿长与山海经》四篇,儿童视角的运用使叙述更富于童真、童趣,展示了他们的行为和情态,表现了有独立个性、与成年人两样的儿童,从而体现了“幼者本位”的思想.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开篇对百草园的描写,写的生趣盎然,后面对捕鸟过程的叙述,也体现着儿童的天真与天性中的活泼.《故乡》中偷罗汉豆的一段同样非常生动:

阿发一面跳,一面说道,“且慢,让我来看一看罢.”他于是往来的摸了一回,直起身来说道,“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一声答应,大家便散开在阿发家的豆田里,各摘了一大捧,抛入船舱中.双喜以为再多偷,倘给阿发的娘知道是要哭骂的,于是各人便到六一公公的田里又各偷了一大捧.

阿发并没有保护自家豆子的念头,反倒招呼朋友们去偷他家的豆子,然而偷了一些后却有心里发慌,怕母亲知道要挨打,才去偷了六一公公家的一些.在这小小一段偷豆子的故事中,鲁迅对儿童心理和儿童语言行为的贴切把握,将儿童纯粹的“游戏世界”完全展示出来,正是鲁迅儿童教育观中那种对“儿童本位”的体现,认为“孩子是可敬服的,他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以下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处,想到昆虫的语言!他想飞上天空,他想潜人蚁穴等”4,赞美儿童的自然性,让儿童自由的生长,不受“长者”的压制.

(二)生活习俗的描写――对传统教育方式的批判

鲁迅对传统儿童教育方式的批判主要有两点:一是封建礼教对儿童的荼毒,一是旧的教育方法、书籍的使用对儿童天性的破坏.在《朝花夕拾》中,表现这类内容的典型篇章主要有《二十四孝图》、《五猖会》、《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描写了少年鲁迅在三味书屋念书的情景,其中对旧教育方式的批判非但不尖刻,反倒有一丝幽默和逗趣的意味.如描写问先生“怪哉”这虫的一小段对话中,鲁迅像是以儿童的口吻发牢骚似的:

我才知道做学生是不应该问这些事的,只要读书,因为他是渊博的宿儒,决不至于不知道,所谓不知道者,乃是不愿意说.年纪比我大的人,往往如此,我遇见过好几回了.

这里以轻松的口吻讽刺了那些迂腐的先生,他们只知道经书里的典故,对其他的事情既无心理会又一概不知,儿童在这种环境的教育下,必然会失去他们活泼的思考和快乐的天性,文章最后写孩子们在先生入神的时候偷偷玩耍的快乐,正是一种隐性的对比,表现了儿童真正的快乐所在.

而《二十四孝图》中,鲁迅则较为明确的表现了封建礼教对孩子精神的荼毒.文中叙述了做孩子时看“二十四孝图”的心理,听完二十四个故事后,“想做孝子的计划,完全绝望了”5,尤其是其中“老莱娱亲”、“郭巨埋儿”两件事情,更是使少年鲁迅产生深深的畏惧.这样真切的描写,折射出来封建礼教对儿童的残酷戕害,以及不合时宜的阅读对儿童心理的反作用.《五猖会》中父亲要求孩子背不熟《鉴略》就不能看五猖会的做法,也是不合宜的教育方式对孩子荼毒的表现,“开船以后,水路中的风景,盒子里的点心,以及到了关东的五猖会的热闹,对于我似乎都没有什么大意思”6,简单的一句心理描写,就写出了儿童心中不能弥补的裂痕.鲁迅呼吁为子女做牺牲,认为只有先解放了自己的孩子,“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7,才能有幸福的、光明的未来可言.

(三)学习方法的对比――对“乐学”的提倡

鲁迅对读书非常关注,他主张“用自己的眼镜去读世间这一部活书”,“必须与社会现实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8.因此,他绝不是死读书、读死书的提倡者,而是强调“乐学”的读书态度,即全出于自愿、不勉强的读书,一方面是提出了读书的兴趣爱好问题,一方面也是对“率性而为”的读书方式的提倡.《朝花夕拾》中,能够体现这一方面儿童教育观的,主要有《阿长与山海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五猖会》这一类描写私塾学习、家庭教育的散文.

三味书屋中,先生只让孩子们“只读书,正午识字,晚上对课”,连发问都不允许,怒斥一句“不知道”则罢,完全不能满足孩子们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破坏了孩子们“乐学”的天性.鲁迅笔下的孩子们在这种情况下,并没有屈服于这种呆板的封建教育方式,而是自得其乐起来,在书屋后面的园子里玩耍,在课堂上做戏、画画,读着大自然的“活书”,满足着儿童追求简单快乐的心理.而《五猖会》中描述的“我”就没有那么幸运,并不能逃避枯燥的读书,失去了“乐学”的可能性,只能在看五猖会愿望的驱使下,被迫“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9,可见这种旧时代“强制”的童蒙教育对孩子心灵的伤害.

鲁迅的儿童教育观在《朝花夕拾》中的表现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儿童教育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学位论文、专科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2 写作解决问题: 毕业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题目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毕业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阿长与山海经》却是“乐学”的一个正面例子,其中有声有色的描述了“我”读书的事情,其中具体包括了两件事儿,其一是对成为远房叔祖“小友”的叙述,其一是对《山海经》的渴慕与获得.前一件,写“我”常常去叔祖的书斋看书,随着自己的兴趣,既看了“制艺和试贴诗”,也看了“许多名目很生的书籍”,而且还有模有样的评出了自己最爱看的一本.这种读书方式与上述私塾中、家庭教育中的方式完全不同,非但没有反叛、害怕,反而是主动的找书阅读――“乐学”即是这样的状态.而后一件,更是将“我”如何对《山海经》痴迷,在得到它后如何狂喜的情景表现得淋漓尽致,“玩儿的时候倒没什么,但一坐下,我就记得绘图的《山海经》”,一句就将孩子的心理点破,孩子毕竟总是以玩儿为先,然而对《山海经》的痴迷已经到了一旦闲下来就想看的境地,因此才会有长妈妈写给他“三哼经”时“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的样子了.此中描写我们就可以看出,“乐学”对孩子的成长是多么的重要,然而大概为了强调童年的“乐学”对“我”的影响,文中最后还说,“此后我就更其搜集绘图的书”,使得这种主张显得更加有底气,提倡也不流于枯燥的叙述,更有形象的表现.

鲁迅对儿童的重视,尤其是对儿童教育的重视,是贯穿始终的,也是不遗余力的.他不仅在理论上翻译、撰写文章来提倡新的教育方式,批判封建礼教的“吃人”;在创作实践中除了译介国外优秀的儿童文学供儿童阅读,也亲力亲为的写作贴近儿童的文学作品.我们且不说鲁迅写作《朝花夕拾》的时代背景以及一些关于论战的复杂内涵,单从今天的接受群体来看,《朝花夕拾》中多篇散文进入中学语文课本,同时也是少年儿童阅读鲁迅作品最多的作品集,它虽然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儿童文学,却被许许多多孩子所阅读、喜爱,这证明着鲁迅真正的了解孩子,贴近孩子的心理,知道孩子们的快乐所在,所以才能被接受、被喜爱.我们可以说,任何人,甚至包括孩子,都能在鲁迅娓娓道来的童年生活中品出些许自己对儿童、对儿童教育方法的新认识,这正是《朝花夕拾》的魅力所在,即在“有趣”和“有益”的简单勾勒中,便使人们对儿童教育诸多问题有了更深的感知,并产生自己的思考.这是《朝花夕拾》的独特魅力,也是鲁迅散文有别于其他散文作品的原因之一――于无声处听惊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