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摘要中连接错误探析

点赞:3776 浏览:11819 近期更新时间:2023-12-23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本文以Halliday和Hasan的衔接理论为主要依据,同时将错误分析理论应用到连接问题上,主要对从中国知网随机抽取的5个非英语专业的25篇研究生毕业论文英文摘 要写作中的连接错误进行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分析,进而对英文摘 要写作能力的提高提出一些教学建议.

关 键 词:衔接;英文摘 要;连接错误

中图分类号:H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1)03-0000-02

一、引言

众所周知,英文摘 要是一篇论文主要内容的提炼,是论文作者即将在论文中表达的中心思想的浓缩,是论文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部分.对于非英语专业研究生来说,毕业论文英文摘 要的写作更为重要.论文要求学生既要写出有意义又符合语法规则的句子,而且要使所有的句子完整地连接在一起构成一篇衔接连贯的英语语篇.可见如何恰当正确地使用英语衔接手段就成了解决问题的关键.自1976年Halliday&Hasan发表CohesioninEnglish一书以来,衔接和连贯便成了语篇分析的重要概念.本文以Halliday&Hasan的衔接理论为依据,主要对英文摘 要写作中连接手段的使用错误情况进行了分析和进一步阐释.目的在于提高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进行毕业论文英文摘 要写作时使用连接手段的意识,并且希望对英语连接手段的教学有所启发.

二、衔接理论研究回顾

衔接是语篇分析研究中的基本概念.一般认为Halliday&Hasan(1976)的著作CohesioninEnglish是衔接理论创立的标志.他们在书中指出:“衔接是语篇中一个成分与另一个成分之间的一种语义关系,其中后一个成分对解释前者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我们也可以在语篇中找到它”([1]p8).语篇衔接本身是一种语义关系,由此可见,语篇中凡是表达语义关系的特征都能够被当做衔接特征.至于衔接与连贯的关系,Halliday认为“衔接是形成语篇的必要非充分条件”([1]p298),它是一种语义关系,是意义上的一种关联,通过衔接手段能够使语篇内一部分与另一部分在意义上连接起来,换句话说,衔接是以自身的意义有系统地把其他部分的意义组织连接起来,是连贯的外在表现形式.在国内,胡壮麟(1994);张德禄(2000,2001);朱永生(1995,2001),等许多语言学者发展了这一理论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Halliday(1976)设立了语篇衔接连贯的一个重要标准,即衔接手段可分为语法衔接和词汇衔接,其中前者包括指称、替代、省略和连接,后者包括复现和搭配.这些衔接纽带使从文章衔接角度分析篇章成为可能.这篇论文主要探讨语法衔接中连接手段的使用情况.

Halliday&Hasan([1]p226)对连接成分的特征及衔接功能做过如下阐述:连接成分本身并没有衔接意义,而是通过它们特定的意义间接地具有衔接作用,它们首先并不是延伸至上文(或下文)的手段,而是在话语中表达了某些意义,预设了其他成分的存在.胡壮麟([6]p92)阐释到语篇中的连接成分本身就是具有明确含义的词语,通过这类连接性词语,“人们可以了解句子之间的语义联系,甚至可以经前句从逻辑上预见后续句的语义.”.

在AnIntroductiontoFunctionalGrammar中,Halliday(1985)放弃了原先对连接的加合,转折,因果,时间的四大分类法,按其不同的逻辑语义关系,采用了详述,延伸和增强的三分法.每一类又可分为若干小类.例如详述中常见的连接成分有举例forexample,forinstance,suchas等,延伸中最常见的增补连接成分and,moreover,转折but,however等,增强中表示时间关系的first等then,finally,atthesametime等,表示因果关系的so,therefore,asaresult等.

三、研究问题

本研究试图通过分析非英语专业研究生毕业论文英文摘 要写作中常见的连接错误,进而探讨导致这些错误的潜在原因.有三个研究问题值得讨论:

1.非英语专业研究生毕业论文英文摘 要语料中常见连接错误频率是多少?

2.这些连接错误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3.导致这些连接错误的潜在原因是什么?有哪些解决办法?

四、研究内容

4.1语料和方法

本文从中国知网随机选取农业,工程,经济,新闻和企业管理5个专业的25篇研究生毕业论文英文摘 要做语料,以韩礼德和哈桑的衔接理论为理论依据,同时将错误分析理论应用到连接问题上,采用定量的研究方法,统计出英文摘 要中连接手段使用的频率,连接错误的数目和错误率;同时采用定性的方法,分析部分连接错误的特点,并指出导致其出现的可能原因.

4.2结果与数据

研究表明,英文摘 要写作中表示延伸关系的连接手段使用错误居三类连接手段之首,即这类连接手段的使用是非英语专业研究生的弱项.连接手段使用情况和连接错误数据详细统计见表1.


TypeElaborationExtensionEnhancementTotal

Frequency25473110608

Numberoftheerrors0462066

Rateoferror(%)000%973%1818%1086%

五、连接手段错误分析

研究发现,英文摘 要中常见的连接错误主要有以下三类:

一是由于对词语或词组意义掌握不牢固或语义理解失误导致错用;

例1:Chapterthreefirstlyfigureouttheoutes等,secondly,developanewsystem,atlastgiveaempiricalstudy.此例中,暂且忽略主谓应一致的语法问题,连接词atlast在此处应改为lastly,因为firstly等secondly等lastly一般是成对出现的.

再如:Attheend,thispapertakesMsewagedisposalestablishmentasademonstration.本例中想表示“最后”之意,但却因掌握不牢固误用了attheend显然不正确,应改为Intheend把前后句衔接起来.

二是连接成分漏用,如一个语义下的两个完整句子应由连接成分连接,但却因句子过长漏用连接词;

例2:等thepaperincorporatespracticalexperienceathomeandabroad,putforwardanumberofspecificremendationstostrengthenfinancialsupport等本例中前句指出本论文吸收了国内外实际经验,后句提出建议,两句间应是增补关系,如果逗号前后两句用and连接,连贯性将会大大增强.

三是由于非英语专业学生主观想通过多用连接手段以加强句间衔接,但结果因连词过分使用造成多余,信息冗余,语义逻辑上出现混乱.

英文摘要中连接错误探析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错误相关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硕士论文、函授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5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选题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例3:ChapterOneintroducesthepreviousresearchachievementonstafftrainingfieldandtheresearchmethodsandthepaperscontentframework.这个句子因为使用了两个连接词and显得紧促而过长,三个并列的语言成分之间,只需要在第二个和最后一个成分间使用and,所以本例中第一个and完全可以省略而用逗号连接即可.类似于这样的例子,在研究中还发现很多,此处就不再一一列举.

六、错误原因

如果把一个连接错误直接对应一种原因是很困难的,因为一个错误有可能是由多种原因联合导致的.根据错误来源,主要有三种因素导致了英文摘 要写作中的连接错误.

6.1母语影响

这种影响导致的错误可称为语际错误或迁移错误,Odlin(1989)指出这是由学生误用与母语具有共同特征的语言项目而产生的错误.在英文摘 要写作中,学生受母语思维影响会利用机器翻译,寻求与汉语等同的英语连接词,但结果却造成连接错误.而解决母语负迁移的方法就是广泛地英语阅读,加强识记与模仿并进行汉英连接词的对比分析.

6.2目的语影响

这种影响导致的错误可称为语内错误也称发展性错误,是由学生在目的语内部所犯的错误.Richards(1971)称这种错误通常反映了学习者抛开母语,从已掌握的目标语的知识中得出一些规则,但由于了解有限往往做出不正确的检测设.在英文摘 要写作中,连接规则非完整应用性错误,连接规则限制无知性错误和过度泛化性错误是三类常见错误.

6.3诱导因素

Ellis(1994)指出学习者在学习外语时会受到所接受知识的诱导,进而产生语言运用方面的错误,这种因素主要指教师教学中一些因教学方法技巧,教材编写等方面所导致的诱导性错误.例如,一些教师鼓励学生写作时尽量选择自己掌握最好的连接词衔接篇章,例如“and”,“because”,但结果过多使用这些连接词不仅造成了冗余,而且语义表达也不够详尽.

七、结论和启示

从以上分析可见,本研究在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论文英文摘 要写作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为促进英语教学提供了重要启示,教师在平时写作教学中应多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重视课堂教学中衔接知识的实例讲授,建议学生在写作中使用合适的连接手段,以提高篇章的连贯性,提高学生对英语语篇衔接机制的认识.而学生应注重写作练习,主动提高语篇衔接意识,进而从整体上提高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此外,本研究对于探讨其他体裁语篇的衔接和连贯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M].London:EdwardArnold,1994.

[3]Odlin,T.LanguageTraner:CrossLinguisticInfluenceinLanguageLearning[M].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89.

[4]Ellis,R.Understanding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M].Shanghai:ShanghaiForeignLanguageEducationPress,1994.

[5]Richards,J.C.Anoncontrastiveapproachtoerroranalysis.EnglishLanguageTeachingJournal.[J].1971(25):204-219.

[6]胡壮麟.语篇的衔接与连贯[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

[7]张德禄.论衔接[J].外国语,2001,(2):23-28.

[8]张德禄.衔接力与语篇连贯的程度[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1):9-15.

[9]朱永生.衔接理论的发展与完善[J].外国语,1995(3):36-41.

[10]朱永生,郑立信,苗兴伟.英汉语篇衔接手段对比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