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人际关系的特征调查

点赞:4799 浏览:15014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1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作者简介:张超,男,1985,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管理与社会心理学

(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四川成都610042)

摘 要:大学生这一群体已日益成为网络群体的重要部分.本文在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大学生在网络人际关系各维度上得分较低,网络人际关系不存在的性别差异.在自我表露和情感体验这一维度上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大一学生的得分高于大二及大四学生,并且达到了显著的水平.

关 键 词:网络人际关系,网络交往,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P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1)11-0000-01

近年来互联网络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网络成为一个交友平台,人们在网上与他人建立人际关系,甚至把网络人际关系带到现实生活中来.Kiesler等认为,人们对网友的典型感觉是不如现实同伴亲密,网络人际关系是信息的支持,而非情感的支持、有形的帮助或者友谊1.但Bargh等进行了3项实验,发现在网络交际中人们更多表现真实的自我(trueself),而在面对面交流中更多的是现实的自我(actualself)2.同时,我国学者郝文清、吴远认为网络人际关系具有5方面的特征:网络人际交往的匿名性,交往的平等性,人际交往的自由性,交往方式的间接性,交往对象的无限性,并且提出网络交往对于大学生有积极与消极两方面的影响3.大学生正处于一个多变时期,因此对大学生网络人际关系进行研究,能够帮助我们了解网络交往在大学生心理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帮助大学生对网络人际关系有更科学的认识.

1.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我国学者陈秋珠所编写的大学生网络交往问卷,包含网络社会知觉、网络交往的自我表露及情感体验、网络交往认识和网络交往认识四部分.调查以随机发放问卷的形式,发放问卷60份,收回有效问卷45份,有效回收率75%.其中女生23人,男生22人,大学一年级学生10人,二年级学生12人,三年级学生13人,四年级学生10人.

2.研究结果:

2.1描述性分析

调查显示,平均分最高的是网络交往认识这一因素(2.9267),其次分别是网络社会知觉(2.8095),网络交往的自我表露及情感体验(2.4803)和网络交往的影响(2.1810).但从整体来看,这几个维度的得分均不是很高.

2.2大学生网络人际的性别差异

通过对大学生网络人际的性别差异显著性检验发现,在网络社会知觉(T等于-1.112,P等于0.272)、自我表露和情感体验(T等于-0.758,P等于0.453)、网络交往认识(T等于-1.347,P等于0.185)和网络交往的影响(T等于0.009,P等于0.993)四个维度上,均未达到显著性水平,说明在网络人际关系的各维度上并未出现性别差异.

2.3大学生网络人际的年级差异

通过对大学生网络人际的年级差异性显著分析发现,在网络社会知觉(F等于1.841,P等于0.155)、网络交往认识(F等于2.474,P等于0.075)和网络交往的影响(F等于0.788,P等于0.508)均未出现显著差异,而、自我表露和情感体验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年级(F等于3.348,P等于0.028).PostHoc检验发现,在自我表露和情感体验这一维度上,大一学生的得分高于大二及大四学生,并且达到了显著的水平,说明大一学生在网络的自我表露水平以及积极情感体验比其他年级要高.

3.讨论

本研究经调查发现,大学生在上述几个维度的均分都不高,这表明大多数大学生的网络人际关系并不理想.进一步分析,发现大学生对网友总的来说都是比较真诚的,有64.4%的人表示自己在网上对别人都是很友好的,42.2%的人报告自己是认真的与他人交往.但是对于网络人际关系,接近一半的人是表示不满意的(48.9%),有55.6%的人认为网友之间的感情不如现实朋友那样真诚,自我表露得程度也不高.一方面人们怀着真诚的愿望参与网络交际,而网络交往中却鲜有人能够将真实的自我展现出来.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在人们自我表露逐渐增加的过程中发展起来4,低的自我表露也就造成了网络人际之间的距离.这种现象与网络这一交流媒介的特点是分不开的.在网络这一虚拟空间内,网民大多以符号身份在不同场合进行交往,其多重身份不仅在不同时间发生,而且可以在同一时刻实现,其性别、身份、地位、职业、学历等都用隐匿的形式出现在网络上.这种的不确定性加剧了人际间的不信任,因此网络虽然被认为是可以畅所欲言的所在,但是由于这种不确定性,使得人们虽然怀有良好的交往愿望,却不敢再实际交往中坦诚以对.

大学生网络人际关系的特征调查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大学生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专科论文、在职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0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通过调查发现,大学生网络人际关系并不存在性别差异.以往的研究显示,男性比女性对网络交往更积极和主动,也给予更正性的评价,而女性的活动趋于保守和被动5.本研究呈现出不同的结果,这也许与社会原因有关.近年来女性的社会地位在不断提高,在众多社会活动中,女性的参与也越来越多,对于网络人际交往也是一样.CNNIC第2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报告》发现,在所有网民中男性占57.2%,女性42.8%,并且性别比例差异正在缩小6.这也表明女性在网络社交中的所占的地位也在不断提高.

本研究显示,在自我表露和情感体验这一维度上,一年级学生的得分高于其他年级,并且与二年级和四年级学生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这表明大一学生在网络人际交往时敢于表露自己,并且在与网友交往的过程中体验到了更多的积极情感.笔者认为,大一学生课业负担较轻,而且很多学生都是刚刚接触到互联网,因此网络人际交往这一新兴事物对他们的吸引力是不言而喻的.相对而言,大学高年级学生对于网络交往已有一定的经验和认识,所获得积极体验不如大一新生这么强烈.另一方面,由于初入大学,不论环境还是生活方式都与以前有着很大的不同,对新环境容易产生不适应,进而产生负面的情绪体验.而网络交流正提供了这样一个能够释放负面情绪的地方,同时也能够给与大学新生许多关于大学生活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