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型学中国建筑艺术

点赞:32303 浏览:153120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1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本文通过对建筑艺术类型学的进一步探讨,以及这种研究方法在西方建筑艺术中的运用,深化人们对建筑艺术类型学的认识,进而运用类型学方法分析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并对现在以及未来的中国建筑艺术提出理论分析,使之更加有利于中国新时代建筑艺术的前进.

关 键 词:类型学建筑艺术模数制度

中图分类号:J59文献标识码:A

一建筑艺术类型学在西方建筑艺术中的运用

赫希,美国当代解释学家,批评家,他这样认为:“类型是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具有两个决定性的特点.首先,作为整体的类型具有一个界限,正是依据这个界限人们才确定了某事物是属于该类型还是不属于该类型等类型的第二个决定性的特点是,它总是能由一个以上的事物去再现.当我们指出两个事物属于同一类型时,那么我们所发现的就是这两件事物共有的相同特征,而且把这共有的特征归结为类型,因此,类型就是一个具有界限的整体.正是依据这个界限,人们才确定了某事物是属于该类型还是不属于该类型,由此,类型又是一种能有众多各种不相同的单个事物或各不相同的意识内容所体现的整体.”

在欧洲悠久而丰富的传统文化中,建筑类型学发展起来了.类型学的发展是不能离开欧洲的文化背景的,否则就会失去其发展的源泉,同时,类型学的发展也是欧洲文化进一步发展的结果.

从古代的理论上来看,在西方,维特鲁威是将类型说移植到建筑艺术中的始作俑者,他的《建筑十书》体现出古典主义文艺理想带给他的巨大影响.他提出建筑是“模仿自然的真理”,并将模仿归结为人的本性和行为.他认为类比和比拟,是建筑移植模仿论后不可避免的方法.对起源于模仿人物性格类型的三种神庙及具体做法进行分析得出:多立克式神庙“显示出了男子身体比例的刚劲和优美”;爱奥尼式神庙显示出了“窈窕而富有装饰性的匀称的女性姿态”;科林斯式神庙是“模仿少女的窈窕姿态”,因为少女的年纪幼小,肢体显得非常纤细,用于装饰上,会有更优美的效果.以上三种性格类型的神庙作为基本框架,维特鲁威构筑出了建筑类型学.

二建筑艺术类型学在中国古建筑艺术中的体现

在中国,传统文化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这种文化在历史中沉淀,并存在于我们的城市和建筑里,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中.同时,传统文化如何创新等问题也一直困扰着每一位中国的建设者和设计者.几十年来,我们提倡过、批评过,也肯定过、否定过.我们到底该如何面对广博的文化遗产,中国文化的进一步发展是否也将走上类型学这条道路?让类型学在关于继承和创新的争论上提出科学的信息.

在中国古代,也许是历来将宫室看作“匠艺”、不登文化之大雅的缘故,也许是中国古人的理论嗜好集于诗艺的原因,关于系统的建筑方面的著作并不多见.在漫长岁月中,大约只有几部,例如《考工记》、《洛阳伽蓝记》、《三辅黄图》、《宅经》等.梁思成在他的《中国建筑之两部“文法”课本》一文中曾指出,“中国古籍中关于建筑学的术书有两部,只有两部:清代工部所颁布的建筑术书《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和宋代遗留至今的一部《营造法式》.”梁思成认为这两部著作是中国建筑的两部“文法”课本,其中的《营造法式》是北宋时期由所颁布的一部关于建筑科学的著作,是“材分”模数制度与宫室学的建筑设计与施工的规范用书,是中国古籍中论述和保留最完整的一部建筑技术专书.它指出建筑是按一定的科学与美学规律,对材料进行加工和营造的,其中的规律不是随心所欲的,是有所遵循的,是双重原则.其后发展起来的中国古代建筑理论及近现代建筑理论深受其染,中国建筑也是在这样的法则和模数中发展沿承.

类型学中国建筑艺术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建筑艺术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学院学士论文、专升本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7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资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我们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史,理论上常常用两种框架体系,即按社会发展史划分和依建筑类别分类.

一方面,按中国社会发展史,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前、中、后期社会的形态和政治朝代进程,来对中国古代建筑史进行框架,是基于这样一种唯物的理解:“无论从哪方面着眼,建筑都是时代的反映,一部忠实的史录.”这种“编年式”的中国古代建筑史框架体系,虽然完整而准确地勾勒出中国浩瀚林立的建筑类别,并随着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呈现出在形象、技术、功用上的特征和兴衰进程,并且主要解决了建筑艺术断代和时代风格的“是与不是”的定位问题,但是却存在着一定的局性限,它忽视了建筑自身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差异与不同步现象以及建筑在时空上的滞后性.

另一方面,按照建筑类别来建立中国建筑史框架,系统地归纳、总结出各类建筑的型制、词汇、技术特色和风格特征,对于掌握中国古代建筑的语言起到重要的作用,也解决了建筑型制的“像与不像”的归属问题,将中国建筑分为城市、住宅、园林、陵墓、坛庙、会馆等.细分则有单体建筑:楼阁、宫室、殿堂、亭、廊及轩、榭、斋、馆、舫、门、阙和桥,而把佛教建筑、教建筑、道教建筑、伊斯兰教建筑等分为其它类.对于建筑的各种构建形式做出详细的定义和解释,如柱础的做法、墙壁的做法,色彩,等等.但是这些仍不能体现中国古代建筑在中国古代社会的固有属性.

概括说来,“编年式”和“分类式”的中国古代建筑史框架体系存在着一些缺憾,例如缺乏对于“关系”的认识――形而上和形而下的关系、时间和空间的关系、整体和局部的关系,等等.当然,这也是与当时的研究背景及条件的局限性有关.

随着各种资料的日臻丰富和完善,给我们带来更多关于古代环境、古代建筑、古代生活等多方面的信息.先进的科学技术是产生新资料并且能够深入研究的重要手段.再则,方法上的更新和信息上的交流以及全球知识、文化相互作用的不断提高,使我们有了更开阔的视野,能够尝试提出一个新的中国古代建筑史研究框架,也就是采用建筑类型学的方法,侧重在建筑的自律性和文化整体的一贯性之间建立一种纽带,以期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现有两种框架体系的不足.

首先,我们要从文化的意义深入理解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特点,例如城市、宫殿、住宅所体现的等级制度问题,型制、选址与具体设计手法的规律性问题,城市与宫殿、住宅与宫殿、城市与住宅的相互依存、包含或转化的关系问题,要用同型的原则去理解,要清晰明了、深入浅出、整体全面地对中国古代建筑艺术进行分析定位.

其次,我们还需要较准确地把握住建筑艺术实质性的内涵和设计出发点,例如园林,从型的意义上去理解,可以明确,园林实际上是士大夫文化的一种体现,追求的是理想的社会、抱负、感情和品格,这些才是根本的实质动因,这也是封建专制下人的精神追求的另一种反映.我们明确了这些才能够认识到园林的类型.

第三,我们要分析源和流的关系,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传统与现代的转形和继承的问题.“源”,我们可以理解为中国古代建筑发展的原型或是发展的源头,它会受到周围环境、经济政治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而“流”则是在源的基础上分化出的派别,就像是大河的支流一样形成了自己的特性.我们深入地研究中国古代各类建筑艺术与型的关系,以此作为构思的契机和源泉,并架构在一种新的价值目标或社会规范的选择上,这是涉及传统继承的一个重要方面.

第四,我们可以大致把握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发展的几个相对阶段,根据建筑类型学的特点,进行相对的、大体的划分.新框架中“型”和“类”并不完全是包容和被包容的关系,一种“型”可能包含着几个类型,一个类别也可以分属几个“型”,后者尤其表现在一个类别成熟的时期.把中国古代各类建筑相对成熟的时期作为一划分原则,来进行划分、认识中国古代建筑发展的几个相对阶段的话,可以看到“型”、“类”、“期”的网络关系.

以上通过对中国古建筑艺术类型的分析,有助于我们对现代以及未来中国建筑艺术形式的发展做出科学的规划和定位.

三建筑艺术类型学对中国现代建筑艺术的影响

从建筑设计上,将类型学应用到现实之中,是现实的迫切需要.

现代工业的发展,以及西方建筑艺术设计模式的传入对中国建筑艺术产生了巨大影响,建筑的标准化、商品化使得地方建筑艺术特色逐渐隐退,建筑的文化和城市的文化出现趋同和特色危机.有的以旧代新,忽视建筑发展的内在规律,破坏了原有的城市格局和建筑空间的形态,如在许多城市,由于急功近利等原因的驱使,大量的传统街区被推毁,取而代之的却是毫无特色的“现代建筑”和多层行列式住宅,传统的建筑环境遭到彻底的破坏,地方特色和文化传统尽失,出现的是千篇一律的新城市景象.再就是对传统形式的生搬硬套,到处都是“仿古一条街”、“风情街”.因此我们有着艰巨的任务,用“师古人之心”,以现代的语言去表达传统建筑中深刻的历史和文化.

建筑是地方的产物,形式的意义来源于文脉和文化,这样才能解释从古至今的历史.现在社会发展的快速,城市结构和建筑形态发生了很大变化,这样,就要突破以往的狭隘角度,以新的立场来对建筑和城市重新审视.虽然,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皆准的真理,但运用类型学的设计方法给了我们新的启示.从对历史模型形式的还原(抽象)中获取类型,再将类型结合具体场景还原到形式,形式―类型―(新)形式这样的设计过程,正是类型方法在形态建构上应用的具体体现.从大量的建筑艺术中提取类型模式,对具体的人物进入到“对象设计”,在这方面中国已经有了运用类型学进行的设计.例如,吴良庸院士设计的菊儿胡同就是典型的范例.吴良庸院士认为,“任何形式的新的城市开发都应该依照传统的建筑原则”,并在设计上提取了传统“四合院”的概念“元”,这一过程是建立在对于大量的四合院实例的积累,生成了一套属于“四合院”的“元语言”层次的字母单位与方法,用这套“元语言”来涉足到现实的实践中.菊儿胡同的完成,既是对传统院落的再现,又是对提炼出的建筑语言的解读.


另外一个出色的例子,就是贝聿铭设计的香山饭店.中国古典园林的典籍《园冶》,对“元”概念的归纳和理解,使现象上的表面的东西成为一种语言.而贝聿铭把这种语言的传统含义,通过方窗或者是白墙灰瓦传递给每一个身临其境的解读者.也许,只是一个小小的转角处理,或是妖娆多姿的树木边的石凳,都是唤醒心中蕴涵的火苗,这就是贝聿铭对于中国建筑类型的理解.只有这样深刻的认识,建筑艺术的特色才会在变化的生活中不断延续下去,发展着它本就应该具有的特色.

中国的建筑艺术正处于无序发展状态中,在这种发展状态下,如何找回我们自己的设计方向,如何在借鉴西方建筑艺术的同时,融入我们自己的历史,是大家对于类型学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