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诗词中木兰\兰花的英文翻译

点赞:4856 浏览:15362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24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本文以翻译理论中的功能对等理论为视角,对唐诗宋词中,诸如“闲荡木兰舟”、“独上兰舟”、“桂棹兮兰桨”、“桂殿兰宫”、“兰亭已矣”等诗句中的“兰”字的英文翻译的意义对等与否进行了考证.指出了部分译文作品中的误译现象,阐明了造成误译的原因,并给出了译文参考.

关 键 词:功能对等理论唐诗宋词兰花木兰英文翻译

中图分类号:H059文献标识码:A

一功能对等理论简述

功能对等理论由美国人尤金A奈达(EugeneNida)提出.奈达一生的主要学术活动都围绕《圣经》翻译展开.在《圣经》翻译的过程中,他从实际出发,发展出了一套自己的翻译理论,最终成为翻译研究的经典之一.奈达理论的核心概念是“功能对等”.他指出,“翻译是用最恰当、自然和对等的语言从语义到文体再现源语的信息”.翻译不仅是词汇意义上的对等,还包括语义、风格和文体的对等,翻译传达的信息既有表层词汇信息,也有深层的文化信息.“动态对等”中的对等包括四个方面:1、词汇对等;2、句法对等;3、篇章对等;4、文体对等.在这四个方面中,奈达认为“意义是最重要的,形式其次”,形式很可能掩藏源语的文化意义并阻碍文化交流.因此,根据奈达的理论,在文学作品,尤其是古代诗词的翻译中,译者在目的语中要准确地再现源语的文化内涵,不仅需要译者能够掌握基本的翻译理论,还要求译者必须了解源语的历史文化背景和诗用语言的内涵.

二“功能对等”视角下的木兰、兰花翻译考

春云夏雨秋夜月,唐诗晋字汉文章.这是人们对于美好意境的集中描述,唐诗给人们留下了美的享受.唐诗宋词不仅在我国文学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而且在人们的心目中也占有很高的位置.近几个月来,出于对文学的爱好,笔者再次拜读唐诗、宋词,发现诸如:“闲荡木兰舟”、“独上兰舟”、“桂棹兮兰桨”、“桂殿兰宫”、“兰亭已矣”,以及《兰亭集序》中的“兰亭”等有关木兰、兰的诗句多多.出于职业感悟,笔者对其英文翻译顿生好奇.于是,走进图书馆查阅大量资料,终得以下信息:

香港1979年出版的《ASelectionofFuandPreface》,是由T.C.LaiandMoricaLai合译的.在该书中,译者在翻译《滕王阁序》中的“桂殿兰宫,列冈峦之体势”一句时,把“桂殿兰宫”译成了“Palacesredolentofcassiaandorchids”;在同篇文章中,译者又把“兰亭已矣,梓泽丘墟”一句的“兰亭已矣”,译成:“TheOrchidPilionisgoneforever”.

1984年,北京出版的《熊猫丛书》(PoetryandProseoftheTangandSong)一书中的其中一篇是苏轼的《前赤壁赋》,YangXianyi和DladysYang在翻译其中的“桂棹兮兰浆”一句时,译成:“Ourrudderandoars,redolentofcassiaandorchids.”

1990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唐宋词一百五十首》中,译者XuYuanzhong先生把晏几道的《生查子》中的“闲荡木兰舟”一句译成:“Shesetsherorchidboatadriftatleisure”;在同一本书中,先生把李清照的《一剪梅》中的“独上兰舟”,译为:“aloneinorchidboat”;将“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译为:“ThisistheninthyearofYungho(A.D.353),kueichouinthecycle.WemetinlatespringattheOrchidPilioninShan-yintocelebratetheWaterFestival.”

凡此种种.虽因资料有限,所得不多.但纵观唐诗、宋词英文译著,诸如上列有关“兰”字的英文翻译则不少.仔细读来,所见问题明显.就此想谈点看法,与各位译者商榷.

首先,笔者认为此“兰”非彼“兰”也,部分译文有误译之嫌.唐诗宋词中“兰”字多见,是兰花的“兰”还是木兰的“兰”,在含义上是截然不同的.请看《词海》对“兰”的释义:

(1)“木兰”:植物名.学名magnolialilifora,木兰科.落叶乔木或灌木.叶倒卵状或卵状长椭圆形.形状像楠树,树皮有香味.早春先叶开花,花大,外面紫色,内面近白色,微香,果实似玉兰.产于我国中部,久经栽培,供观赏.

(2)“兰花”:植物名.学名cymbidiumgoeringii,亦称“春兰”、“兰花”、“山兰”、“兰草”、“朵朵兰”.兰科,多年生长草木植物.根簇生,肉质,圆柱形.叶线形.革质.早春由叶丛间抽生,多数花茎,每茎顶开一花,花淡黄绿色,清香,可供观赏,花可制作香料.野生于我国南部和中部山坡林荫下.有许多栽培类型,为我国栽培历史悠久的盆栽观赏植物之一.

可见,“兰”有木本和草本之分.木本的“兰”,英文名称常以“lilymagnolia”或“magnolia”为准.常用来做船木或船桨及建筑材料.在古诗文中亦常简称为“兰”.如“独上兰舟”、“兰舟催发”等.这里的“兰”指的是用木兰树造的小船.亦有全称木兰的,如“闲荡木兰舟”等.

草本的“兰”,英文名称以“cymbidium”或“orchid”为常见,且种类繁多.像“cattleya(洋兰)”、“gldiolue(苍兰)”、“phalaenopsis(蝴蝶兰)”、“asphodel(日光兰)”等.英文名称也十分繁杂,恕不一一列举.

古代人们常把小船用各种颜料装饰得十分华丽,并用彩色绸缎张成彩蓬,供人游玩,称“画船”或“画舫”(agaily-painted-pleasureboat).但人们从无拿兰花(orchid)来把船打扮一番的风俗习惯;兰花更不能用来做建造宫殿的木材和制作船桨.这是一般的常识.

所以,笔者认为《滕王阁序》中的“桂殿兰宫”英文应译为:“Palacesredolentofcassiaandmagnolia.”

《前赤壁赋》里的“桂棹兮兰桨”,应译为:“ourrudderandoars,redolentofcassiaandmagnolia”.在《词海》中“兰”字条目里,释义还特别指出:“指木兰”.举的例句恰恰是《前赤壁赋》里的“桂棹兮兰桨”.

《生查子》里的“闲荡木兰舟”就更明显了,因为已经点明了小船是用“木兰”做的,所以,应把“orchid”(兰花)换成“magnolia”(木兰)才对.

此外,《一剪梅》中的“独上兰舟”,应译为:“aloneinmagnoliaboat”.

唐宋诗词中木兰\兰花的英文翻译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英文翻译的文章 大学生适用: 研究生论文、大学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8 写作解决问题: 学术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学术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至于LeiMing翻译的王羲之的《兰亭集序》里的兰亭以及《滕王阁序》中的“兰亭已矣”一句中的“兰亭”,它的英文名称该怎么翻译呢?笔者认为这里的“兰”既与“orchid”(兰花)没有任何联系,又与“magnolia”(木兰)没有任何瓜葛.也就是说,“兰亭”中的“兰”字既不能译成木兰的兰,又不能译成兰花的“兰”.兰亭只不过是一古亭的名称,且兰亭名称的由来也与“兰”没有任何联系.兰亭较贴切的译名应为“LanPilion”而不该是“OrchidPilion”,就像兰州不能译为“OrchidZhou”一样.

其次,有的译者的译文中虽未误用“orchid”和“magnolia”,但在翻译时,对“兰”却采取了回避的态度.这不仅违背了“信、达、雅”的翻译三原则,而且也容易使读者产生对译者的不信任感,有损于译者的形象.

例如,在XuYuanzhong、LuPeixuan、WuJuntao等三人选译的英汉对照《唐诗三百首新译》中,由NiPeiling翻译的马戴的《楚汪怀古》中的“人在木兰舟”,英文译文是:“atrellerhearsthenalog-canoe”,这里的“木兰舟”就变成了“大圆木凿成的独木舟了”.

在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出版的《词百首英译》中,译者则把苏轼的《浣溪沙》中的“山下兰芽短浸溪”一句译成了“atthefootofahill,flowersbegintobud(山脚下,朵朵花儿含苞待放)”.这样的翻译很显然有悖于功能对等,原文中“兰芽短浸溪”的意境已不复存在.若在其它的语言环境里,为了达到“雅”的效果,译文做适当的变通,在翻译原则上是可以理解的.但具体到这首诗里,“兰芽短浸溪”受到了语域的制约.

这首词是苏轼因“乌台诗案”遭贬到湖北黄州后的第三年春所作.据《东坡志林》卷一载:

“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予写田其间,因往相田得疾.闻麻桥人庞安常善医而聋,遂往求疗,病愈,与之同游清泉寺.寺在蕲水郭门外二里许,有王逸少洗笔泉,水极甘,下临兰溪,溪水西流,余作歌云.”

这里提到的歌,即这首脍炙人口的《浣溪沙》.

词中,作者以旷达不羁和乐观向上的精神对待贬谪生活,呼唤着春日的到来.作者用兰草暗示他那高雅、纯洁、潇洒的情操.清泉寺边,溪流潺潺,岸边的兰草刚刚萌发出娇嫩的幼芽.作者旨在点明严冬已过,明媚的春光又将撒满人间.而译者把“兰芽”译成了“flowers”,显然与语源文功能不对等.作者有意以“兰”自比,以兰芽萌发指代春天的来临,而这高洁的兰草和已来临的春天在译文里已见不到踪影.这就会使读者,尤其是西方读者难以弄清诗中的意境和人物人格的体现,无疑会在读者和作者之间筑起一道无法逾越的藩篱.

再如,由XuZhongjie先生撰著的《词百首英译》一书中,Xu先生也采取了回避的态度,他在译李清照的《一剪梅》时,把“独上兰舟”译成:“Iunloosemyshirt,alone,Itakeaboat.”显然,boat前应加上修饰词“magnolia”;在同一本书中,Xu先生把柳永的《雨霖铃》中的“兰舟催发”译成了:“Whenallabroad,Iheardtheboatmanblare.”

研究发现,译者在翻译草本的“兰”时,一般比较准确.如:1971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ChineseRhyme,PoemsintheFuFormfromHanandsixDynastiesPeriods”,该书由BurtonWaston翻译.其中的一篇《洛神赋》,译者在译“微幽兰之芳霭兮”一句时,译为:“Dimmedbytheodoroushazeofunseenorchids”,此乃十分准确.


又如,XuYuanzhong先生在他的《唐宋词百首》一书中,在译苏轼的《浣溪沙》中的“山下兰芽短浸溪”一句时,英文译文也译得十分贴切.他的译文是:“inthebrookbelowthehilltheredrownstheorchidbud.”

三造成误译的原因分析

唐宋诗词的翻译要真正做到功能对等,本来就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因为诗词中多采用比喻、比拟甚至隐喻,这更需要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不仅要真正了解源语的内涵,还要时刻把握语域和意义的对等.否则,不是译文不能“信、达、雅”,让人啼笑皆非;就是人们无法理解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上述考证资料,多出自名家之手,他们都是治学严谨的前辈,想必是翻译慎之又慎.之所以有此瑕疵,恐源于以下原因:一是译者疏忽大意,缺乏仔细斟酌,以致造成误译,并非望文生义;二是有意回避.作为回避者,或是明知有别,不知所趋;或是不够严谨,含糊略过.如是疏忽,不仅有悖于“功能对等”的翻译理论,也会给海内外的广大读者造成误解.所以,有必要辨明是非.

文中纠错,涉及许多名家.笔者学识浅薄,本不敢班门弄斧,但为了学术的严肃性,还是出此拙作,以求和各位学者商榷,仅此而已.不妥之处,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