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美学思想下的传统聚落空间和创意园区

点赞:11900 浏览:47247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0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本文着重从空间人文景观的角度出发,在鉴赏自然美学思想引导下,研究传统聚落空间和创意园区之间的异同点及对应关系.在对两类空间特征作深入研究的过程中,提炼出形成自然审美空间意象的格局、景观元素、审美情趣等方面的要点,归纳自然美学思想影响下的空间设计原则.

关 键 词:自然美学聚落空间创意园区

中图分类号:I206.6文献标识码:A

一自然美学思想

在18世纪末,优美成为了自然审美鉴赏的流行模式.从美学角度来看,这是形容一种婉约柔和静态的美,在形式上显现出和谐、精致、清新、优雅的格调.发展至19世纪末,美国自然学家穆尔(JohnMuir)指出所有自然尤其野外自然在审美上视作优美,这种鉴赏在当时被人们称为肯定美学(posetiveaesthetics).肯定的审美主张避免人类在自然景物上留下痕迹,它在某种程度上与乐于见到人类痕迹的优美鉴赏恰好相反.自然美学思想起源于环境美学,审美鉴赏是环境美学研究的主题.环境美学关注的对象从荒野延伸到乡村景观、郊区、城市景观、周边地带等等.环境美学包含不同的种类,比如自然美学、景观美学、城市景观美学和城市设计等等.无独有偶,这种典型的自然美学思想毫无保留地体现在聚落空间的平面布局、建筑形态和景观肌理中,居住地集体共同的创造成就了自然的审美鉴赏.虽然不同的聚落有各自独特的美学思想,如中国徽派建筑形成的大小聚落、希腊地中海风格集聚下的聚落,等等,但惟一相同的是它们都秉承了一贯原始的自然审美.

二传统聚落的概念

“聚”在《辞海》中的本意是村落,作为聚落的概念,即人们聚居的地方.《汉书沟洫志》“或久无害,稍筑室宅,遂成聚落”中的“聚落”就是指房屋建筑的集合体.这一概念发展到21世纪,随着地理学、城市规划、建筑和景观各学科间的交叉、联结的增加,城市形态的演变、城市化进程的逐步推进,空间概念又有了拓展和延伸.由于研究的角度不同、立足点的差别,从广义范围来说,现代意义上的聚落是指人类聚集居住的生活场所,同时也包括了城市和村落在内的统称;也可被认为是一种不受地理环境影响的地表上的人文景观,可分为乡村和城市两大类.在聚落宽泛的概念领域中,本文笔者将从人文景观的角度出发,对聚落的主要特征加以分析和研究.

体现传统聚落自然美学的主要特征:

(1)聚落的向心性

在传统聚落空间中,我们经常会发现单一中心和多中心的布局现象.建筑群的集聚以及道路、结点等元素有明确方向性的排列和趋势,从景观角度来看,都为了形成一个到达和停顿的空间中心.这种向心的营造方式一方面形成了传统聚落一些带宗族或行政功能的空间,如古村落的家族祠堂和祭祀用地;另一方面形成了聚落中人们交流、聚会、议事的空间,类似意大利城市中常见的聚会空间――集会广场.聚落中出现的接近于标志性的结点如桥、水域、交通枢纽、贸易集散地,等等,这些元素都在各小区域范围内发挥着向心性的引导和标识作用,使得在聚落中生活的群体通过这些向心性的联结点,摆脱在陌生环境中的心理感受,在熟知的环境中以各自不同的方式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

(2)聚落的自然性

聚落除了向心性外,还有显著的自然性:一方面是空间平面布局和建筑形态的自然性.该自然性包含了空间形态的偶发性、不规则性、异质同构、近似性等.由于聚落空间存在很多近似构成的空间形态,各自以单元的基本形体为母题,成为既有差异又有类似的空间效果;另一方面是空间的景观结构的随机性和景观肌理的非均质性.聚落空间景观结构的随机性体现在尊重地貌的原始性上,如很多聚落根据地形中的水系变化、等高线的自然落差、山势的平缓程度来营造空间,构想建筑形态.景观肌理的非均质性体现在聚落空间中景观分布及斑块的非规律性方面,使得鸟瞰状态下形态各异的聚落平面好似生长在地球表面一样,没有一点人为的迹象,用“宛自天成”来形容再恰当不过了.

自然美学思想下的传统聚落空间和创意园区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自然美学的论文范文素材 大学生适用: 硕士学位论文、学士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2 写作解决问题: 毕业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毕业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3)聚落的多样性


由于聚落的形成大多由群体合众的集体主观意志起决定性作用.因此,在自然条件极其相似的地方,相同的民族存在有相似的聚落形式.然而不同的民族,即使是处于相同的自然环境之中,其聚落形式也不同.鉴于此,被誉为“世界风景”的聚落空间以千姿百态的样貌出现在世界各个不同地貌下的角角落落,就拿中国少数民族聚落为例,侗族村寨以鼓楼的建筑形态构成聚落,该建筑形态是一种集楼、亭、阁于一体的形制,在功能上相当于城中村的行政大楼,是集议事、祭祀等行政功能于一体的形态.例如,苗族的干阑建筑,越西彝族的瓦板房,蒙古族独特的蒙古包,藏族的碉房,等等.无论是聚落空间功能的多样性,建筑形制的多样性,审美鉴赏上的多样性,都与该群体的生活方式息息相关,每种聚落表征出特定地域中特定族群的生活方式、特定文化下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理想.细细品味,还真有点“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的意味.

(4)聚落美学思想的典型性

空间上的多样性特征,造就了聚落审美上的各自为政.在自然美学思想的大环境氛围下,各个不同的聚落形式具有其不同的美学特色,希腊小镇聚落中以纯白色统一了所有的视觉语言,在面对蔚蓝大海的自然环境下,无疑体现了一种形而上的纯粹的审美格调;非洲土著部落用当地材料营建的大小聚落,以地方材料为主、原始手工劳作为建造方式的空间,简陋、原始、朴素成为以优美为审美标准评价下的“丑东西”,而在环境美学中提出的“丑东西的论点”却指出:我们的确发现在路边的杂乱东西里,在深层含义上、在审美上令人愉悦,这会意味着我们在审美上喜欢某种生命价值的表现.这种通过地方材料或废弃材料二次利用后的审美感受,相对优美而言体现的是一种朴素的有缺憾的美学思想,是以自然为背景的有生命意义的美学思想.因此,不同的聚落有着各自美学思想上的典型性和独特性,这种自发形成的审美情趣为聚落空间带来了更多的神秘性和不可知性.

三传统聚落空间和创意园区的对应关系

1创意园区中大、小聚落群的集聚性

在传统的聚落空间里通常见到以住宅为组成单元形成相对独立的“场”,而创意园区作为新兴的城市空间形态而言,在空间格局上也有着特殊的构成方式.创意园区集中了各类艺术设计、文创企业和商业业态,如同传统聚落在景观上形成“到达和停顿中心”一样,同类型的设计群和商业形态在空间功能和性质上有相似性和相关性,自然集聚成大、小规模不同的空间聚落群.相当一部分创意园区早期的自发性,使得空间样态有了自然生长的过程,在没有人为干涉和统一格局的理念下,形成了由进驻园区不同时期的大小聚落群.这种集聚性不仅体现了设计群体由独立形态逐渐向设计联盟发展的趋势,在空间形态中也完全符合空间密集的特性,不经意中体现了聚落空间的向心性、多中心的特点.

2创意园区景观肌理的非均质性

创意园区原有基底情况较大的差异性,造成了景观肌理的非均质性特征.创意园区前身有具代表性的后工业遗产厂房建筑,也有曾为工业生产用地和与工业生产相关的交通、运输、仓储用地的闲置工业空间.因此,在园区平面空间布局上,首先要从处理建筑与景观的图底关系开始,不仅要考虑原有遗留工业建筑的分布情况和空间形制,还要考虑地块所处的自然环境及周边情况.在这样的前提条件下,不可能像建设一个全新的创意产业园那样在空地上作规划,而要充分考虑利用原有工业文明的元素,保留原有建筑中可利用的部分,改造空间使用及形态不符现有功能的部分.很显然,等量单一中心的景观构图在这样的基础条件下没有实施的可能性,就如同传统聚落空间中景观结构的随机性一般,重心主要落在如何体现原始地貌的特征上.

3创意园区景观模式的多样性

创意园区的景观模式可分为后工业模式、情境化模式、城市开放空间模式三大类.后工业模式以突出表现后工业化设计风格为主旨;情景化模式强调了作为主体的人与环境、参考框架和周围的因素综合在一起,帮助人在经历体验时赋予内涵和意义;而城市开放空间模式则拉近了创意园区与城市生活的关系.创意园区景观模式上的多样性与传统聚落空间形态的多样性又形成了一一对应的关系.

4创意园区空间审美的独特性

创意园区原基底情况的混合性、空间功能要求的多样性,决定了审美上不可能保持18世纪被普遍认可的优美趋势,其独特性表现在延续了自然的美学思想.传统聚落空间审美的典型性与创意园区审美的独特性,不仅体现了传统的空间形态与现代城市形态之间的同一性,更重要的是这种相辅相成的对应关系,使其在不同时代形形色色的空间形态中显得独树一帜.

四自然美学思想下的空间设计原则

1空间形态整体改造的原则

在分析聚落空间形态的整体改造过程中,总能发现很多类似但又不完全相同的设计形态和元素,这些设计语言可以用“微小的变化”来形容,以原广司的理解来看:聚落的形成基本上是依据了“变形美学”的原理,因为人们总是追求多样的未来.因此,在空间形态的整体改造中,从一个母题或一类形体、一种符号,做有类似又有差异的近似构成,在场所中形成既有联系又有微小差别的空间效果,达成关联和相关,符合自然美学思想中少人为痕迹的审美要求.细细揣摩,不难发现,看似偶然形成的空间关系下,自然朴素的设计格调包含了设计中缜密的构思过程.看似妙手偶得的空间,无一不经过设计者反复推敲才得以逐一完成.

2空间形态的审美原则

将空间尺度、路网、集聚点都缩小原有的尺度和比例,把空间涵盖的无论是建筑、逗留点、景观小品等尽可能做得略小一些,聚落空间形态的审美中始终体现着这样原则.同样,这一原则也完全迎合了自然审美思想中野外自然审美下的肯定美学.尺度紧凑、小尺度的审美能使空间营造一种亲切感,增加人在场所中体验的可能性,增加各种建筑、景观、识别系统接触的界面,把有特征的场所感和场所精神作为营造空间氛围的主体,将具有生命意义的空间审美进一步呈现出来.

3统一多样化空间的原则

由于聚落空间具备了多样化和“变形美学”的显著特点,在营造空间的统一性问题上,不得不通过一种形式或手法,把各种杂糅的空间形态及元素,将包含在内的某种秩序性表达出来.在传统聚落中,屋顶形式经常被当成多种变形美学观念下共同体的象征.大小不一,形制不同的建筑形态、建筑与室外空间过渡的灰空间都用相同材质和形状的屋顶统一起来.在创意园区中延用这样设计手法的也为数不少,还有更多的现代聚落空间将貌似林立的空间形态,通过隐喻的内在逻辑性,通过符号化或构成上的形式语言来统一多样化空间.

五结语

本文在自然审美思想的核心“野外自然视作优美”的影响下,将传统聚落空间和现代创意园区两类空间从审美特点上进行了分析和比较,总结出两类空间在空间形态、空间特征、景观肌理及审美情趣上的对应关系.进一步从两类空间的解析过程中总结出在自然审美思想下,营造空间的基本设计原则,体现了空间的生命意义,为更多具备聚落美学特征的城市空间开发和建设做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使空间营造过程中真正体现“师法自然”的设计精髓.

注:本文系浙江省教育厅课题(Y20090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