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一条的理解

点赞:21807 浏览:96644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3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恩格斯称《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是“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在《提纲》中马克思第一次把实践引入认识论,以实践为认识的基础、标准和目的.同时把实践引入历史观,揭示了社会生活的本质,使实践成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范畴.在《提纲》的第一条中,马克思对旧唯物主义做出深刻批判,同时阐明了实践是辨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础的观点,今天看来仍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 键 词:《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实践 客观

[中图分类号]:B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0)-03-0225-01

一 旧哲学的缺陷

旧唯物主义在解决哲学基本问题时,坚持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原则,认为人的意识是大脑的产物,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但对客观世界如何反映到人脑的问题,却不能做出科学的回答.正如马克思指出的,他们“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直接的形式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这里“事物、现实、感性”是费尔巴哈著作中经常使用的术语,三者是同一内容的概念,指的都是被人感觉到的客观世界、客观事物,它既包括客观存在的各种事物,也包括客观存在着的人.费尔巴哈把自然界和人都当做感性对象,有时就把它们叫做“感性”.马克思主义认为,人和“事物、现实、感性”即客观世界的关系有两层:一是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一是认识与被认识的关系.其中前一层关系是主要的,因为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建立在人对客观世界的改造的基础上的,人只能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去认识世界.所以客观世界首先是改造的对象、实践的对象,其次才是认识的对象.同样作为人首先是改造世界的主体,其次才是认识世界的主体.而费尔巴哈等旧唯物主义者在考察人和客观世界的关系时,把实践排除出去,在他们眼里,人和客观世界的关系只是一种认识与被认识的关系,而不是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成了毫不相干的两回事.这样一来,客观世界不过是单纯被人反映的客体,根本不是实践的对象.而人则成了消极、直观地认识对象的主体,只能消极地反映对象,无所作为.

可见,离开人的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去说明人的认识,是旧唯物主义导致消极、被动、直观的反映论的根本原因.

旧唯物主义把认识看作是消极直观的反映,忽视了认识的能动性,结果能动性却被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即片面夸大和歪曲了.一切唯心主义者都认为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意识可以脱离物质而独立存在,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由意识产生或创造的.如黑格尔就认为,“绝对精神”是宇宙的基础、存在的源泉,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由它创造出来的.可见,唯心主义讲的能动性并不是现实人的能动性,而是抽象意识的能动性,而这是因为他们“不知道真正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唯心主义脱离实践去理解主观与客观的关系,看不到人的主观能动性只有在人的实践活动中才能得以实现,不理解人的本质是实践的.实践活动是认识能动性的基础,而唯心主义不了解实践活动在认识中的作用,也就不能正确说明意识的能动作用,必然把意识看成是可以不受任何物质条件和实践活动制约的,甚至神圣化为世界的创造主.离开了人的实践活动,唯心主义只能是抽象地发展认识的能动性.

费尔巴哈曾是青年黑格尔派,那时,他是把黑格尔的“绝对精神”这种“思想客体”作为自己哲学研究的对象.但是他转到唯物主义方面之后,就把自己哲学研究的对象从“思想客体”转到自然界和人这种“感性客体”了.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但他去止步了.他虽然研究人,但没有把人的活动理解为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费尔巴哈多次提到“实践”,甚至给“实践”以很高的评价,但他却不了解实践的意义,对实践作出了错误的理解.有时他把实践仅仅理解为人的认识活动或理论活动.有时他把实践又误解为吃吃喝喝、人与人之间的琐碎交往,甚至歪曲为类似犹太人经商牟利的利己主义活动.所以,马克思说他“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

对《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一条的理解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学年论文、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9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资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二 马克思的实践观

马克思对包括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在内的旧唯物主义以及唯心主义关于实践观点的批判认为,他们都是不理解实践的内涵的.在批判继承以往哲学的基础上,马克思实现了人类思维方式的根本转变,从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改造这一角度出发,建立了科学的实践观.

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的根本出发点是实践.人类社会或社会化的人类的本质就是实践,所以立足人类社会就是立足于实践.实践的主体是人,本质是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马克思讲实践,即在强调主体活动的主体性和能动性,从实践理解人,人化自然和人类社会,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和归宿.

在认识论领域,新唯物主义把认识论建立在实践观点之上,建立了能动反映论的基本思想,指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马克思进一步从实践观点出发指出.对象、自然绝不仅仅是外在于人的客体,而人也绝不单纯被动消极的存在.人首先是作为能动的感性活动的存在,对象首先从根本上始终是人的感性活动的对象,主体的对象.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的主要标志.马克思认为对事物的现实感性认识不能只从客观的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更应把它们当作实践去理解,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实践是主体与客体、主观和客观相结合,并能动地反映整个客观世界和对客观对象进行正确的认识和改造的一种活动,是联系主观和客观的媒介与桥梁.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是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手段,是人类最基本的活动,人可以凭借其感官真实感觉实践活动的整个客观过程.哲学作为一种认识活动必须把实践放在重要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