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儿童文学方向述评

点赞:5779 浏览:19987 近期更新时间:2023-12-22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聊斋志异》自它问世三百多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对它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和全面.对于这部拥有众多儿童读者的名著.已有学者从儿童文学的角度对它作出研究,但从目前的研究状况看探讨还很不足够,因此对《聊斋志异》与儿童文学之间的关系作研究还有很广阔的空间.

关 键 词:《聊斋志异》 儿童文学 研究现状

【中图分类号】I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09)-20-0260-2

作为我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创作的高峰,蒲松龄的《聊斋志异》自它问世三百多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对它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可以说是全方位的,从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蒲松龄家世生平的研究,到对《聊斋志异》的文本研究等,可谓硕果累累.而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的研究更趋多元化.

一、《聊斋志异》儿童文学方向研究现状述评

长期以来,《聊斋志异》以其神奇的魅力吸引了广大的成人读者,也吸引了众多的儿童读者,有学者认为.“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中很多故事来自民间,也最接近儿童文学的美学要求,有人曾把蒲松龄誉为中国的格林兄弟.”还有学者认为:“清代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是以童话故事为主的,它比世界上任何一本童话故事都毫不逊色等”现代意义的童话是专为儿童创作的一种富有幻想色彩的儿童文学文体.儿童文学是“适合于各年龄段儿童的心理特点、审美要求以及接受能力的,有助于他们健康成长的文学,其中以特意为他们创作、编写的作品为主,也包括一部分抒写作家主观意识却能为孩子们所理解、接受又有益于他们身心发展的文学作品”.虽然《聊斋志异》不一定是专为儿童创作,但《聊斋》中确有不少符合儿童的审美特点、适合儿童阅读的童话作品.许多研究者没有把儿童文学的理念引入对《聊斋》的研究中,对《聊斋志异》引起儿童阅读兴趣的原因重视不够,或即使把《聊斋》与儿童文学联系起来,但探讨还很不足够.从历年来发表、出版的研究成果可见对《聊斋志异》儿童文学方面的研究还是很薄弱的.如蒲松龄故乡淄博成立的蒲松龄研究所出版的《蒲松龄研究》这本专门发表有关研究成果的重要刊物.自1986年创刊至2008年止这二十三年间所发表的蒲松龄研究论文中,在论题中出现“儿童文学”或.儿童“字眼且内容探讨有关《聊斋》儿童文学特点的论文只有4篇!

尽管《聊斋志异》儿童文学方向的研究不多,但仍值得注意.从20世纪80年始,已有学人尝试把《聊斋志异》研究和儿童文学联系起来,并作了可贵的探讨.王常坤的《蒲松龄与儿童文学》认为《聊斋》中有不少篇章是很好的童话、寓言,蒲松龄以其丰富的幻想构思了许多植物、动物、仙人的故事.是孩子喜爱的.王文重点探讨了《聊斋》童话、寓言的特点.其中童话的共同点是:“有着美丽的想象,有生活的基础,有人物的性格、感情,同时又符合动植物各自的某些形态、性质.”王文还归纳了《聊斋》寓言的特点:“它们有着强烈的教训性,明显的比喻性.或讽刺或嘲笑,主旨鲜明,寓意明显,含义深刻而幽默,语言精炼,篇幅短小.”这从某个方面已结合了儿童文学某些类型的创作特点去评价.王文还谈到了《聊斋》儿童文学成功的原因在于蒲松龄有可爱的童心和对儿童的热爱,这已触及到儿童文学作家所要具备的品质这一重要问题.

祝向东、丛景滋的《聊斋志异》与儿童文学>则从《聊斋》故事具有的儿童文学的艺术特征人手,探讨《聊斋志异》受广大少年儿童欢迎的原因:一是幻想奇特,二是创造性的拟人手法,三是大胆的夸张.而这三种手法正是儿童文学的常用手法,尤其在最富有幻想色彩的童话作品中,它们能充分满足孩子丰富的想象力与强烈的好奇心.此外,《聊斋》有些作品写儿童事,或写儿童感兴趣的故事,这也是它受孩子欢迎的原因.文章对《聊斋》儿童文学艺术特征的探讨是中肯而有意义的.王同书的《<聊斋志异>对古代儿童文学的开拓与超越》则从题材类别的广阔性、情节的丰富性与多样性、细节的精巧性、教育意义的未来性等方面去探讨《聊斋志异》对古代儿童文学的开拓与超越,认为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是古代儿童文学的集大成者.这也从某方面说明了《聊斋》在中国儿童文学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从目前研究状况而言,这是唯一一篇对《聊斋》的儿童文学特点作出多角度探讨的文章.

以上三篇文章,把《聊斋志异》纳入了儿童文学的视野中,对《聊斋志异》的某些儿童文学题材特点、艺术特征、教育意义等方面作了相关的研究,为《聊斋志异》研究开辟了一条新路径.

还有一些研究对《聊斋》也作了一些与儿童有关的探讨.如林植峰早在1980年时就发表了<论《聊斋》中的少年儿童形象>的文章.区克莎在1987年也发表了《情趣个性命运:谈<聊斋志异>中的少年儿童形象》,探讨了作品少年儿童形象的特点,从妙趣横生的儿童情趣、妙笔传神的儿童个性、震颤人心的儿童命运等方面[8]分析《聊斋》中的少年儿童形象特点.论者所提到的有关塑造少年儿童形象的篇目大部分都适合儿童阅读,对儿童情趣的分析已涉及到儿童文学作品的美学特质.林植峰在1989年发表的<谈《聊斋志异》中关于儿童心理特征的描写>,直接分析了《聊斋》中的少年儿童形象的心理特征,从儿童形象的行动、表情及神态、环境与心理的关系、各个阶段儿童形象的心理特征、儿童形象的个性特征等几方面,结合一些儿童心理学知识探讨作品中儿童形象的心理特征,是一个可贵的尝试.

动物题材在儿童文学中经常出现,以其特有的趣味性很受儿童欢迎.《聊斋志异》中有形形色色的动物故事,作者往往通过这些动物故事寄寓了某种价值判断.有一些对《聊斋》动物题材的研究虽无儿童文学意识,但也可纳入儿童文学研究范畴.如林炬的(《聊斋志异》对小动物的描写)主要从《聊斋》对虫蚁小动物的描写入手,挖掘作家以小胜大、以弱胜强描写的内在含义,并分析了这些描写的艺术特征.林植峰的(《聊斋》小动物身上体现的美德)总结了作品中的小动物具有的四种美德:英勇顽强,富于“韧”的战斗精神;沉着冷静,在劣境中保持乐观态度;知恩报德,重情重义:以自己的特长,无代价地为人类效劳.他的(《聊斋志异》中动物的人情味)则着重分析了《聊斋》故事动物形象所具有的浓郁的人情味以及其中的美学理想.吴九成的(《聊斋》动物故事散论)归纳了《<聊斋》动物故事的主要类型,分析了这些作品的创作特点,并印证、肯定了这些故事的价值,从而论述蒲松龄创作动物故事的基本出发点是“善待动物,爱护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论述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类似的文章还有楚爱华的《“义”的寓言――从《聊斋》中的动物小说蒲松龄的刺世苦心》、王雪梅的(浅谈《聊斋志异》中的物性)等.这些评论都注重挖掘《聊斋》动物故事的道德、美学内涵或现实价值,而这也是《聊斋志异》的一大特点.儿童文学中的动物世界,往往就是人间社会的投影,它生动、形象地从另一个侧面引导、教育儿童认识社会、人生与自然,《聊斋》相当多的动物故事也具有这一个功能,可惜以上论者没有注意它其中的儿童性.还有些研究从更广阔的层面上涉及到儿童文学的范畴.如林植峰的(论《聊斋志异》的童话特色)、《蒲松龄和安徒生笔下的海与花》、《蒲松龄的科幻意识》等文章,其探讨实际上已涉及《聊斋》儿童文学的表现形式.并且还把《聊斋》作品和外国儿童文学作品相比较,研究方法较多元化,思路较开阔.

《聊斋志异》有不少适合儿童阅读的篇目,成为优秀儿童文学的一部分,这与做了一辈子教书匠的蒲松龄的教育思想是分不开的.有学者对蒲松龄的教育思想作了研究,从中我们可以找到《聊斋》儿童文学作品创作的思想依据.林植峰的(从《聊斋志异》看蒲松龄的教育观),从蒲松龄的诗文特别是在《聊斋》中,去挖掘蒲松龄的教育思想,认为蒲松龄的教育观表现在以下四方面:注重品德教育,反对娇生惯养;倡导言传身教,关心爱护人才;讽喻浅尝则止,赞赏深思力学;主张因材施教,讲究教育方法.于天池的(论蒲松龄的教育思想与《聊斋志异》的教育精神)一文,首先把蒲松龄定位在文学家、教育家的身份上,探讨了蒲松龄的教育精神及其身体力行的做法,并认为“劝惩教育是<聊斋志异)创作动机和内容的重要方面”.因而《聊斋》有不少体现作家教育精神的题材内容,从而使作品在总体上透射出一种教育精神.吴九成的《蒲松龄教育思想三题》一文,则结合作家的生平和著作,特别是《聊斋志异》中有关青少年形象的作品,从如何看待青少年、在艰苦中磨练孩子、重视培养孩子的抗争精神三个方面论述了蒲松龄关于青少年的教育思想.这些文章都揭示了《聊斋志异》的教育思想是注重对人们的品德教育,注重作品的教谕性.其中包括重视对少年儿童的教育,而这正是《聊斋志异》儿童文学题材创作的思想基础.儿童文学是关注孩子健康成长的文学,虽然《聊斋志异》并不是有意识地专门为儿童创作的,但既是文学家又是教育家的蒲松龄对儿童是熟悉的并有一份发自内心的关爱,故在《聊斋》中也自然流露出他的儿童教育理念,并用形象、幻想的手段讲述神奇的故事,感染广大儿童读者,帮助他们去理解生活,关注人生.因而对蒲松龄教育思想的探索对于解读《聊斋》儿童文学题材的创作极有意义,但美中不足的是以上研究没有进一步对作者的教育思想和聊斋儿童题材之间的关系作进一步的探讨,即使提到了教育思想和《聊斋》之间的关系,也没有把它们放在儿童文学的范畴中.

《聊斋志异》儿童文学方向述评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儿童文学的论文范例 大学生适用: 在职研究生论文、学院学士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7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二、《聊斋志异》儿童文学方向研究展望

从目前研究成果可见,学人已注意到《聊斋志异》对儿童的影响,有学者已有意识地把《聊斋》的研究置于儿童文学的范畴中.但从研究现状看,对《聊斋》儿童文学类作品一些特征的把握还不够深入,对儿童年龄特点的了解也不够具体、深入,且对《聊斋》的儿童文学题材作品无明确的界定,对其吸引儿童读者的原因等方面未有深入、全面的探讨.或即使把《聊斋》置于儿童文学的范畴中研究,论者却未能明确运用儿童文学理论对《聊斋》作出探讨.而大部分与儿童文学方向有关的研究,并没有注意把儿童文学的理念引入研究中,如对《聊斋》动物题材、蒲松龄教育思想的研究等,都没有放在儿童文学的范畴中.这就造成对《聊斋志异》中的儿童文学因素重视不够,研究不深.因此,对《聊斋志异》与儿童文学之间的关系作研究还有很广阔的空间.如可结合儿童文学的理论知识、儿童年龄特点及相关心理学知识对其题材、思想、表现手法、艺术特征作更深入、全面的探讨,还可以从儿童接受心理等方面人手,挖掘《聊斋》的儿童文学因素,从而进一步研究《聊斋》受儿童欢迎的原因,对《聊斋》在儿童文学史上的地位作新的思考.

目前已有学者把《聊斋志异》中一些较适合儿童阅读的作品遴选出来,作为儿童读物出版.如岳麓书社2007年出版了陈蒲清的《中国童话鉴赏》.该书已有意识地按照儿童文学的标准,把《聊斋志异》等古代文学作品中一些适合儿童阅读的篇目选录其中,而陈蒲清甚至认为“蒲松龄是应该与贝洛、格林、王尔德、安徒生等并列前茅的世界优秀童话大师”,这对《聊斋志异》的研究者无疑是一大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