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本科师范院校英语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改革取向

点赞:25106 浏览:110370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2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本文为曲靖师范学院青年研究项目《地州师范院校英语专业学生职前实践技能培训模式研究》成果,项目编号:09qn008.

摘 要:地方本科师范院校英语教师职前培养要突出基础教育教师教育特色,以课程改革为落脚点,课程设置与实施要突出实践性知识的积累与建构、体现地方特色,课程建设要关注学生专业态度的培养,教师教育实践性课程要与中学英语教学实践密切联系,加强学生科研素质的培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关 键 词:英语教师教育;实践性课程;专业态度;专业成长

作者简介:蒋云华,曲靖师范学院外语学院副教授.

[中图分类号]:G424.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0)-20-0082-03

作为教师专业教育的第一阶段,教师职前教育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Freeman(1989)指出教学过程是教师做出决策的过程,而教师的知识、技能、态度和意识是教师做出决策的基础.英语教师职前培养不仅应该重视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同时应该注重意识、价值观和态度的形成与发展,为教师的终身职业发展奠定基础.当前,如何改革中学英语教师职前教育培养模式,以促进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与实践的中心问题.高等师范院校的课程结构是专业化教师培养的重要实施载体,课程结构的科学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英语教师培养的质量和水平,如何从实际出发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可持续的专业发展的基础,以保证其在以后长期的职业生涯中获得终身专业发展的意识和能力,成为教师教育改革面临的一个核心问题.教师专业知识的培养需要相应的课程体系的支持,教师教育的各项改革最终也要以课程改革为落脚点.教育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的核心环节是教师的专业发展.[1](P31)本文从云南地方本科院校英语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实际出发,重点对影响中学英语教师职前培养的重要因素(课程设置、专业态度、实践课程、科研体验、课堂教学)进行探析.

一、当前地方本科师范院校英语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缺失

1.课程目标的师范性和地方性特色不明显

教师专业知识的培养需要相应的课程体系的支持,英语教师教育的各项改革最终要以课程改革为落脚点.在英语教师的培养过程中,一方面是培养作为中学英语教师所必备的各种英语综合知识与技能,例如扎实的语言实践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另一方面,就是通过课程的设置与实施,为学生终身英语教师专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英语专业现在的课程设置属于一种“学科本位”的模式,不少院校课程设置仍然在盲目向综合性大学看齐.英语语言学习和其它学科的学习有着显著不同的特点,掌握英语语言的相关知识,并不等于学会了英语.语言学习不仅是对语言知识的理解和对语言结构的分析,更重要的是语言在不同语境下的运用.它需要教师具备更多语言知识外的能力来实施教学.成功的语言教学需要教师对学习者、学习过程、社会心理因素、文化认同等多学科基本知识的理解和把握.但是长期以来,不少教师对此认识不足.另外,教育理论和教育学是和语言教学密切相关的学科,然而它的意义却不能够引起足够的重视.

2.课程结构比例失调

没有从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去审视各类知识之间的关系,通识教育课程、英语学科专业课程以及教育专业课程、教育实践课程的比例失调.通识教育课程、教育专业课程以及教育实践课程所占比例过小,不利于形成合理的中学英语教师专业知识结构,不能够为中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奠定合理的知识基础.教师职业的特殊性要求英语教师的知识必须由“扎实的英语专业基础”和“教师教育能力”来共同支撑,这种特点要求中学英语教师既要有精通的英语专业知识,也要通晓教育学科知识.

3.课程体系整体设计缺乏创新

基础教育对英语教师的需求已经从数量上的急需转向高质量、高素质的急需,英语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教育理论知识和教育技能,还要有扎实的英语专业基础知识和英语运用能力,成为学术型、研究型教学骨干.但是在地方院校,这类教师的供给还比较匮乏.主要原因是英语教师培养课程内容设计在难度和深度上不足,课程结构存在缺陷,综合能力受到削弱,教育教学技能和教育科研能力的训练也不够.学生学习动力的不足导致学生语言综合能力不高,创新意识欠缺.另外,由于州市本科师范院校英语专业学生入学时英语基础较差,以云南地方本科院校英语专业2004年、2005年、2006年录取分数为例,地方院校之间英语专业新生录取分数没有明显差异,但与云南师范大学和西南大学相比存在显著差异,州市院校录取学生的最高分比云南师范大学录取学生的最低分低.在英语基础知识,听、说能力方面也存在较显著的差异.如果没有科学、系统的体现地方实际的课程设置,没有精雕细刻的训练,就会导致学生的综合素质欠缺,专业知识与技能不强.由于英语专业基础不够宽广与扎实,显得发展后劲不足,在从教素养、知识与技能结构的自我完善、创新能力方面不能很好地适应英语基础教育事业发展的客观需要.

4.教师专业态度培养方式需要完善

教师职业具有更为严格的专业道德要求,但是不能否认的现实是,在学生的专业发展道路上,师德却是薄弱的一环,潜伏着很大的危机.地方本科师范院校毕业生大部分要到条件艰苦的农村地区进行教师教育工作,在这些地方,英语教学环境较差、教师教学工作量大、收入总体水平偏低、学生英语基础相比城市地区薄弱,这客观上要求我们的学生更具有敬业精神和乐于奉献的精神.但是现在不少学生对自己将要从事的教师职业自我评价较低,个人信念不强,自我要求不高,缺乏把教师作为一种终身职业从事的精神,如工作热情、吃苦耐劳品质、奉献和钻研精神.这与现代教育强调的研究型教师要求差距较大,这是地方高校英语教师职前培养课程改革不可忽视的一项内容.

5.实践性课程重视不够

实践性课程以实践性知识为核心,主要通过在实践中习得、体验、反思和分析等形式进行,是一种教师在“行动中反思”、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以获得“如何教”的专门的实践知识和特别的技术为任务的课程,能够为教师个体教育实践性知识的建构创造一种情景性互动的环境;它是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实际使用的理论”,支配着教师的思想和行为,体现在教师的教育教学行动中.从比较的角度来看,地州本科师范院校英语教育专业实践性课程偏少,师范课程与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联系不密切.师范生除了毕业前短暂的教育教学实习外,很少与中小学联系,而且对教育教学实习整个过程也没能够进行有效的、严密科学的安排,没有形成一套有效的管理、指导、评价体系,难以真正起到培养学生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作用.

6.教育科研素质培养缺乏系统课程的支撑

英语师范教育的课程计划优先考虑的是英语专业知识、教育理论等显性目标,学生教育科研素质的发展目标往往重视不够,得不到有效的课程支持.教育研究能力必须以必备的能力作保证,现在要特别强调自我反思和批判能力的培养.另外,职前阶段的重点是为学生打下教育、教学研究的基础,因此,不能够搞拔苗助长式的培养,教育研究能力要根据教育科研素质培养的内在规律来设计、规划.教师科研素质是中学英语教师职前培养的重要目标,是教师其它素质形成的基础,是推动教师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如果学生不去研究,积累和分析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就会产生一种缺点――缺乏热情和因循守旧,教师仅仅凭经验行事,总是在一种机械重复的圈子里循环,就谈不上终身可持续发展.

7.教师职业技能课程缺乏系统性

师范院校是培养中学英语教师的摇篮,对师范类学生进行职业技能的培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但是英语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一直没有落到实处.现在的教学法课程常常是重“法”轻“技”,管“懂”不管“会”;重视教育理论的阐述,忽视教育技能的培养.因为各种原因,没能够对学生进行具体的、逐项的训练,以形成扎扎实实的技能.例如,教育信息化离不开教师教育信息化.教师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对象,当前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学生学习计算机大多只是单纯学习技术,有的只是为了应付各种计算机考试,与自己的专业知识没有结合起来,比如将来在英语教学中如何使用计算机和互联网?利用互联网能给英语教学带来什么?这些问题他们知道得很少.另外由于扩招,师范院校存在师资、教学设备、课时安排的不足,学生实践、练习不够等问题;教师技能培养的各阶段性目标不很明确,缺乏系统性的课程支撑.


二、地方本科师范院校英语教育专业课程改革路向

1、课程目标与理念要突出英语师范教育的特色:教师教育是一种培养师资的专业教育,其专业性需要相应的课程体系的支撑.在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过程中,我们应该把教育科学类课程列入专业课,并视之为英语教师教育专业标志性课程.实践证明:一个合格的英语教师,不仅应该具有系统的英语知识,较熟练的运用英语的技能、扎实的英语教师职业技能,还应该具有较强的教学实践能力,对教学问题的反思意识与批判精神,这就要求我们确立起普通文化课、学科专业课、教育理论课和教育实践课的合理比例.20世纪70年代末,国际劳工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70多个国家教师教育的调查显示,各国教师教育课程的比例大体为,学科专业课大约占35%,普通文化课和教育理论课各占25%,教育实践课占15%.[2](P74)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教师专业课程占40%,教师专业性特征明显.地方高师英语教育课程结构的比重应该从实际出发,经过充分科学的实证研究,确定合理的结构比重.这些课程的合理整合,共同构成了专业化英语教师的必备知识,体现出英语教师培养的专业要求.总之,基于英语教学的跨学科特点和社会性特质,我们要强化以教育为基础的、更为全面的综合性英语教师教育,加强学生在教育心理学、教育学和社会学方面的专业修养,通过语言教学全面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人综合素质.

2、突出实践性课程的地位:教师职业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职业,需要较强的教学实践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不是简单地把他们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很多学生虽然英语语言基础较好,也学了教育学、心理学,还是不会教书,这就是问题所在.对于英语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一方面必须打好英语基础,重视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训练,培养扎实的语言运用能力;另外一方面必须在不确定的教学情景下学会变化、适应、融会贯通、批评、创新,把所学的教育理论知识和英语专业知识变成教学工作所需的临床知识.这种实践性知识并非技术层面的操作技能,而是基于教师的个人经验和个性特征,需要借助批判与反思而获得.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个人经验的形成与丰富,多为他们提供机会体验隐含在英语教学中的隐性知识,重视反思意识与批判能力的培养,使他们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个人经验的积累,借助反思与批判升华实践经验,形成实践知识,并在此过程中获得自身专业的发展.具体地说,就是要科学地安排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变集中实习为分散实习,形成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的教育模式.学生只有以这种实践性知识为基础,才能够消除对专家的迷信,找到自己知识的生长点和自我专业发展的空间.

3、关注学生专业态度课程的建设:教师的发展除了功能上的发展外,还包括态度上的发展.专业态度是教师主体对自身职业的理智性的价值判断和情感体验.教师专业态度是价值观的基础,是构成教师个性的重要因素.高等师范院校课程的主要使命是在他们身上“发展社会期待于他们的的、智力的、和情感的品质,以使他们能够在他们的学生身上培养同样的品质[2](P236).学生专业态度的形成过程也就是其专业信念的发展过程.专业态度的形成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深入的过程.[3](P75)我们要通过隐性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例如校园文化的建构,让学生感受到实际存在的之所以成为教师的东西,对学生迅速适应教学文化及教育改革起重要作用.只有学生树立强烈的专业化的教育理念,视自己为教学过程的促进者、改革者、决策者,才能在整个专业培训生活中,自觉地接受专业训练、研修专业道德,进行教师专业人格的塑造,提高从教素质.实践证明,专业态度的形成与专业身份的建构是促进学生实现自我专业成长的内在动因;高度的敬业精神既是教师健康的心理素质,又是教师崇高的职业道德.学生如果没有对自己做人的基本要求,没有基本的道德准则,没有对教师这个职业的敬畏感和认真投入,没有搞好教学工作的强烈愿望,就不可能成为一位优秀的英语教师.

4、设置科学、合理的教育科研课程:英语教师职前教育是教师个体专业性发展的起点和基础,在现代社会迅速发展和教育深化改革的背景中,英语教师应当而且必须成为研究者.如何培养学生的教育科研素质,使他们能够通过系统地自我研究,通过研究别的教师和通过在课堂研究中对有关理论检验实现专业上的自我发展.这已经成为英语教师职前教育必须重视的一个问题.教育理论是一种独特努力的产物,离开学习主体的研究性学习活动是不可能理解教育的意义,正如赫思特所言,“从理论基础到实践原则的转化,从来就不是一种简单的演绎过程.教育理论对实践的价值,并不在也不可能提供确定性方案,而在于开拓实践者的视野――教育理论作用于教育实践的机制具有内在性、间接性”.[4](P35)如果学生不具备研究的素质,那么他既不能真正习得教育理论,更不会运用理论.教育科研素质不仅是学生实践性知识获得和发展的基础,也是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只有具备了教育科研素质,学生才能成长为有思想、有能力、有悟性的教育实践主体.学生在创造性的实践中实现了自身的发展,体验到职业的乐趣,感受到职业价值的尊严.我们应该在教学中确立全面发展的理念,根据教育科研素质的内在规律来设计规划相关课程,要着力营造批判的、反思的、研究的文化价值取向.例如:实践证明论文写作是培养学生思考能力和科研能力的重要手段,因为“一个完整的写作过程就是一个完整的反思和研究的过程”[5](P46)我们要充分利用写作这一反思功能,使学生在思考理论的同时发展实践能力,在反思实践的同时促进反思,提高理论水平,增加学生知识结构中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知识比重.

地方本科师范院校英语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改革取向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英语教师的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学士学位论文、大学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1 写作解决问题: 学术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选题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学术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5、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改革:要打破以自我为中心的观点,切实把基础教育、英语新课程改革作为重要科研课题研究.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如果教师在教学中缺乏研究性思考,照本宣科是不可能达到目的的.“没有一定学术含量的教学,绝不是好的教学.教学与科研在高等师范院校中应是鸟之双翼,车之两轮,难以割舍”[6](P75).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要实实在在地帮助学生提高英语能力,需要教师付出很多努力.教师要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把复杂的语法现象讲解清楚,用有效的方法让学生理解一些语言知识点的用法和区别.在重视学生语言能力培养的同时注意思维能力的发展.学生需要通过系统的思维训练,学会对信息进行理解、归纳和整理,并做出批判性评价.教师要把不同的课文作为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和不同文化价值观念的窗口,用不同的作业形式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获取信息和归纳能力.使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步增长;要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开展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要注意教学内容在教学整体中的作用;要创设一种愉快、和谐、、合作的教学环境和师生关系;教学活动空间要突破学校、教室、书本的局限,使教学更具有开放性;要精心设计好学习情景和学习途径,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能力生成提供方法、机会和条件.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评价必须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最高目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发现问题、诊断问题和解决问题,持续促进学生发展,教师不断提高,课程不断改进.

三、结语

英语教师职前培养是英语教师终身专业化发展的基础,地方本科师范院校英语教育专业职前培养要以课程改革和基础教育发展需要为落脚点,科学地设置课程,夯实语言基本功,培养语言应用能力;培养学生对英语教学工作的高度责任感及对教学工作的热爱和投入.同时要突出英语师范教育的特色,强化实践性课程建设.通过学生自己对英语教育实践的反思和研究,将教育理论转变为自己的教育理念和实践智慧,增强创造性地解决复杂变化的教育实践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