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与后金融危机时代的职业选择

点赞:31590 浏览:144614 近期更新时间:2023-12-1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全球金融危机最艰难时期已经过去,这场危机对劳动力市场的冲击逐渐消退,这为缓解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在后金融危机时代需要对职业选择进行反思,找到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新途径.本文分析了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提出了着重从政府、高校、大学毕业生自身三个方面指导大学生理性择业的对策.


关 键 词:金融危机大学生就业原因对策

作者简介:陈金蓉,女,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专业硕士研究生.

就业乃民生之本.大学生就业关系到我国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还关系到家庭与社会的和谐稳定.然而,中国社会科学院公布的2009年《社会蓝皮书》显示:大学生的实际失业率为12%,比登记失业率高出3倍,再加上不期而遇的金融危机,使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雪上加霜.金融危机的影响逐渐退去,各个行业对于人才的需求逐渐回升,大学生就业有了较好的外部环境.但影响大学生就业的根本性问题仍未解决,大学生就业的解决仍然需要认真研究应对.

一、大学生就业难的多元分析

1、人才供求关系与劳动力市场的人为分割,造成就业压力上升.

1999年开始的高校扩招使高等教育在校生人数激增,从2002年―2007年我国大学毕业生的供给就增加了3倍多.按照经济增长保持8%至9%的速度,我国每年可安排就业人员1200万人左右.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各类人员都要竞争这些岗位,且由于我国经济的比较优势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大学毕业生由于工作经验、实践能力等方面竞争力相对不足,就业存在很大难度.

我国劳动力市场缺乏协调性和互补性,不同类型的劳动力市场很难有机融合.再加上很多体制性障碍,限制了大学生的自由流动,使得他们一旦选择小城镇及农村市场,以后要进入大中城市市场就需要付出较高的转换成本(主要指工作接受成本、工作离开成本以及和原单位的交易成本),这使得很多大学生即便在大城市里没工作,也不愿去西部、去农村工作,人才地域配置不平衡,造成大学生就业十分困难.

大学生就业与后金融危机时代的职业选择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金融危机的论文范本 大学生适用: 研究生毕业论文、专科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4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2、人才培养的结构性失衡与高等教育资源的相对匮乏,导致人才培养质量下降.

我国大学扩招的初衷是为了缓解经济高速发展导致的人才匮乏,培养高素质人才.但在实施过程中,扩招变成简单的数量增长,使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以及高等教育质量下降.许多不适应社会需要的专业招生过多,导致许多学生毕业就失业,而很多单位在招聘时却无法找到专业对口的学生,人才供求出现结构性失衡.高等教育的发展有其自身规律,新的培养方向和专业设置的调整需要较长时间,这种失衡并非一朝一夕能够解决.招生规模的扩大也导致高等教育质量的下降,学生数量的增长使许多学校的教学资源捉襟见肘,学生管理存在缺失,大学毕业生的综合素质有着不同程度的削弱.人才质量的下降导致社会对高等教育产生信任危机,大学毕业生的薪酬水平日益下降,高素质人才卖出了白菜价.

(三)大学毕业生就业技能的薄弱与职业选择的盲目,导致大学生就业存在很多误区.

多数毕业生就业期望值过高,择业时好高鹜远,不愿到边远艰苦地区和基层生产一线就业.近两年,经过有关部门和学校的教育和引导,毕业生的择业观念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转变,但仍然难于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目前高校毕业生对就业的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普遍较低,事业发展和薪酬期望值较高,在社会为其提供的就业机会面前顾虑重重,不能主动向用人单位展示自我、推销自己,导致很多毕业生“高不成,低不就”,最终难以就业.社会的高要求与大学生能力差、素质低的矛盾,使得高校毕业生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

二、后金融危机时代的职业选择对于大学生就业的启示.

1、职业取向需要符合后金融危机时代产业结构调整新的趋势

金融危机对于中国产业结构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需要考虑提升我国产业在国际产业分工上的位置,由过去的资源、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及产业链的低端环节转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以及产业链的高端,由加工贸易产业、服装、玩具产业转向装备制造业、航空航天等全球战略产业,由组装工序等价值链的低端向核心技术研发和品牌开创等价值链的高端延伸.高端产业的发展必然增加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有利于大学生就业环境的改善,增强大学生就业的信心.政府和高校应利用这一趋势,鼓励大学生提升综合素质,发挥专业优势,明确职业取向,为高端产业的发展输送人才.大学生也应当改变在职业选择上的盲目和无序,形成面向高端产业的职业取向.

人才内在素质与知识结构需要适应后金融危机时代人才需求变化

后金融危机时代对专业化、宽口径、综合性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对专业知识符合行业需求,具有良好发展潜力的人才日益重视.但是目前高等教育离培养出满足上述人才的目标还存在很大的距离,大学生专业不对口,职业适应性低的情况依然突出.解决上述问题需要政府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方向上采取措施,使高等教育部门能够按照社会需求适时调整专业设置.高等教育部门也需要对现有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反思与调整,加强对学生社会适应性的培养.大学生也要适应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变化,更多地了解社会性知识,强化沟通协调和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多方面素质.

3、职业选择要契合后金融危机时代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后金融危机时代决定了中国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将经济增长建立在可再生能源和环境保护的基础之上.中国的发展意味着占世界近30%的人口向现代化迈进,庞大的人口面对太少的资源,传统发展模式必然难以为继.所以,新能源革命很有可能首先爆发于中国这样高速发展的国家.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会促使新能源领域吸纳更多的高素质人才,传统行业和其他领域的人才也会向新能源产业积聚.新经济发展模式的吸附作用必然使大学生在职业选择上向新兴经济领域转移.后金融危机时代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给大学生就业带来了挑战,但更多地提供了机遇,使大学生能明确职业定位,获取更多的工作机会.

大学生就业难是多方面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解决的问题.金融危机对劳动力市场的冲击以及后金融危机时代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为寻找解决大学生就业的途径,拓宽大学生就业领域,明确大学生职业取向提供了很好的启示.通过对后金融危机时代经济社会调整与完善的思考,能够明晰职业选择的目标与方向,尤其是增强了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有利于大学生就业进入良性发展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