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帖》艺术鉴赏

点赞:3923 浏览:13408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0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墨迹本《中秋帖》,行笔痕迹清晰,墨色变化丰富,具有鉴赏学习价值.从中既可上窥王献之书法堂奥,又可探米芾书风,亦可在与王献之《十二月帖》对比中细究米芾学王献之的得失,进而探索晋人和宋人书法的艺术风格之联系,具有多重意义.

关 键 词:中秋帖 十二月帖 米蒂 王献之

[中图分类号]:J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0)-16-0132-02

米芾(1051~1107),字元章,号襄阳漫士、海岳外史等.历任校书郎、书画博士、礼部员外郎等.他多才多艺,工诗文、善书画、精鉴赏、富,与苏轼、黄庭坚、蔡襄并称“宋四家”.米芾为北宋尚意书风的巨匠,书法理论倾向崇古,他以晋韵为归,追求气古韵高.米芾一生于书法用功最深,对古代大师的用笔、结构、章法及气韵都有深刻的领悟,他笔力深厚,具有高超的临古水平.

名作《中秋帖》历来为书家所欣赏,其真伪亦说法不一.今天,我们收集文献材料,重新审视梳理其流传过程、版本考辨等诸多方面,对学习书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北京故宫博物院现藏墨迹本《中秋帖》,过去,世人多以为是王献之真迹,据现代书画鉴定家考证,《中秋帖》并非王献之真迹,而是王献之《十二月帖》的变种.即米芾节临《十二月帖》的书迹.墨迹本《中秋帖》,行笔痕迹清晰,墨色变化丰富,具有鉴赏学习价值.从中既可上窥王献之书法堂奥,又可探米芾书风,亦可在与王献之《十二月帖》对比中细究米芾学王献之的得失,进而探索晋人和宋人书法的艺术风格之联系,具有多重意义.虽然《中秋帖》是米芾从王献之《十二月帖》中截取一段文辞化身而成,但是,在今天看来,它仍然是一件极为珍贵的名迹,我们不会因其非王献之所书而否定其艺术价值和文物价值.《中秋帖》笔法沉着痛快,情驰神纵.其体势乃王献之所创“非草非行,流便于草,开张于行,草又处其间”的典型书体,表现出王献之“一笔书”的特点与神采.但因是米芾信手临写,并未拘泥于王献之原作,笔画厚阔,结体技斜,呈现出舒张圆劲之势,具有米芾本人的一些书法特色.《中秋帖》通篇笔画丰满肥腴,而且连绵如带,了无飞白,且有“托古改制”的痕迹,米芾临写时,很在意一笔书的飞移畅快之势,却不能兼得“火箸画灰”的精劲.他用笔习惯于翻挑,写不出王献之行草书俊逸的风度,所以,《十二月帖》横阔的态势,在《中秋帖》成了一例的纵展.米芾临本《中秋帖》虽然与王献之墨迹本《十二月帖》有差异,掺入了米芾的笔法,但大体能反映王献之书法的原貌.张怀璀赞美王献之书法“意逸乎笔,未见其止,盖欲夺龙蛇之飞动,掩钟、张之气”.我们读《中秋帖》时,当会有同感.

一幅书法作品需要多大的尺幅才能体现书家的精神,这是没有一定规格的,并不是越大越好.像《中秋帖》这类尺牍般大小的作品,不是作为壁上观,而是案上观.尺幅小并不影响精神的寄寓,甚至一篇终了仍兴犹未尽.《中秋帖》的气势和笔意很值得我们细细玩味,它虽然体势连绵,一气呵成,但精微之处,也毫不含糊.《中秋帖》一起笔,就显得胆量开张笔调腾跃,连带在瞬间出现了.先是“中秋”两字相连,而后稍作停顿,再一气将“不复不得”四字旋风般地席卷而过,痛快淋漓.这四个字急速得让人应接不暇,线条忽左忽右,回环起伏.有的长线条大距离的牵扯,如“不复”二字,酣畅爽快,长而不乱;有的线条则在一个比较短小的距离里使转,如“不得”两字,空间不大,放纵中笔调细腻,又是翻转又是勾连,衔接自如.《中秋帖》字势浑厚,大方舒展,生机勃发,尤其是外拓笔法,大大的增强了通篇的厚度.比起王羲之的书法,《中秋帖》的确不够“妍美”、“秀雅”,却从另一个方面向我们展示了书者的创造能力,在飞快的速度中处理好线条的空间结构及起承转合,线条富于弹性,有内涵可品.譬如“大军”两字,在不断运动中,线条由细变粗,一刹那完成,干净利落,毫无赘笔、滞笔.其结字和用笔都时出新意,不尽依常法,体势豁达纵逸,自由而又自然,上下之字多顺势而相连,更增加了流美甜畅的情趣.《中秋帖》笔力雄健,淋漓酣畅,形气相贯,机无停滞,势如破竹,给人以变化莫测之感.其操纵自如的笔法,如风蹙水而为文,泉出山而任势,富有一种自然之美.《中秋帖》走笔如风,活泼飞舞,一笔数字,连写而不断,体势连绵牵绕介于小草和大草之间,字虽不多,却个个奔放狂纵、气势夺人,追求写意的味道浓郁,有很强的抒情意趣.

透过《中秋帖》,我们可以深切的感受到米芾书法疏旷不羁、道峻奔放的雄强气势.该帖行笔快捷,情感在线条运动中发挥着主导作用,痛快淋漓的运笔和刚健有力的情绪宣泄充溢其间,极具浪漫主义风格.米芾书法追求率意自然,崇尚魏晋平淡书风,对他的书风而言,影响至深的则是王献之.米芾的书法可谓集各类书体之大成,行草造诣尤高,其书淋漓痛快,隽雅奇变,得王献之笔意最多.他的临作《中秋帖》,为我们再现了王献之书法的动人风采,从《中秋帖》我们也可以看出米芾用笔迅疾而劲健,尽兴尽势尽力.米芾一生收集了大量的晋唐名家法书,又目睹了内府及私家的大量法书名迹.他不时将这些名作加以临纂,由于历史的原因,大量晋唐法书已经消失在战乱与水火之中,而米芾临摹的部分法书则幸运的流传到了今天.在这近千年的时间里,米芾的这些临书,由于笔力深厚,气韵直追晋唐,而又独具,故长期被认为是晋唐名迹,备受世人珍视,其中最著名的要数《中秋帖》了.

米芾书法造诣是很高的,具有用笔精熟、结体多变、气韵雄健的艺术特点,他的独到之处在于造险,但又能化险为夷,雄武神纵,灵姿秀出.米芾的行草书用笔深得王献之行草三昧,笔触轻灵,运笔迅疾,有如风樯阵马,沉着痛快,正侧锋互用,字体上同王献之一样,以斜反正,错落有致,气脉贯通.米芾对书法的分布、结构、用笔有着他独到的体会.要求“稳不俗、险不怪、老不枯、润不肥”,即要求在变化中达到统一,把裹与藏、肥与瘦、疏与密、简与繁等对立因素融合起来.章法上,重视整体气韵,兼顾细节的完美,书写过程中随遇而变,独出机巧.米芾的用笔特点,主要是善于在正侧、偃仰、相背、转折、顿挫中形成飘逸超迈的气势、沉着痛快的风格.宋代书法家讲求意趣和个性,而米芾在这方面尤其突出.再观《中秋帖》,虽聊聊三行字,但在用笔、结体、墨色方面均富于变化.行笔看似迅疾,却刚健圆润,妍媚多姿,点化疏朗,顾盼有情,结体筋骨开张,清劲端和,用墨随和而带有一种苍浑华滋的自然变化,其环转起落分明,通篇显得笔力矫健,气势磅礴,给欣赏者一种酣畅淋漓之感.此帖墨迹线条富于弹性,于粗细环转中展现干净利落.字与字间搭配得宜,相顾生辉.前六字一笔贯通而下,其后连多断少,形势宏逸.逐字细看,“中秋”两字相连,尔后稍作停顿,又一气将“不复不得”四字横扫而出,线条回环起伏,长而不乱,翻转勾连,疏密有致.在“不复不得”之后,又以行楷书一“相”字,端庄饱满,一本正经.与此帖中其他21字相比,


“相”字给人突兀蹊跷之感,引人思索.过了“相”字,笔锋再次急起直追,震荡绵回,直至终了,正是“大鹏抟风,长鲸喷浪,悬崖坠石,惊电遗光”.但这种放纵豪情中,又蕴藏着清雅洁净的气息,再现晋人书法那种天然去雕饰、秀媚洒脱的时代风貌.美学家宗白华先生被《中秋帖》表现出的大气之美所震撼,他赞道:“一点一拂皆有情趣,”从头至尾,一气呵成,如天马行空,游行自在.”

《中秋帖》艺术鉴赏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书法的论文范文素材 大学生适用: 高校毕业论文、学士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9 写作解决问题: 学术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学术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