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经济中的“走失”

点赞:27939 浏览:131104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2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中国新诗产生至今已逾九十春秋,却始终没能在多种关系中找到平衡点.中国新诗的发展,较之其他问题,无疑是最曲折的.而当下诗歌面临的困境也远比以往更为窘迫.面对看经济转型后商品经济的冲击,当下诗歌未能自持是其显著的弊病.怎样在注重物质追求的社会风潮下,保持诗歌精神的独立纯净是当代诗歌亟需解决的难题.

关 键 词:商品经济 诗歌 困境

[中图分类号]:1052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0)-12-0009-01

90年代以后,市场经济成为认可并全力推进.此后商品经济的大潮激流勇进,冲击着整个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深入地洗刷着国人的精神生活.越来越丰富的外部物质刺激,使得长期面对物资紧缺的国人空前膨胀.对经济利益的追逐也因话语的提倡变得合法而合理.文学失去轰动效益,人文精神萎缩.

此后曾经是诗坛圣地的塔,80年代处处可见各式各样的诗歌创作或朗诵活动.而当下的高校中以及为将来就业而准备的各种培训讲座大行其道.曾今蓬勃发展的诗歌刊物纷纷停刊倒闭.

而敏感的诗人早已洞穿了物质至上时代症候的可怖.90年代初,诗人王家新在《转变》中写道“季节在一夜间\彻底转变\你还没有来得及准备\风已扑面而来\等仅仅一个晚上/一切全变了/这不禁使你暗自惊心/把自己稳住,是到了在风中坚持/或是彻底放弃的时候了.”不止是一个诗人陷入这样的深刻的迷茫与困惑.这是一代诗人共同的精神困境.而这既是征兆,亦是挽歌.90年代的序幕才刚刚开启,海子、顾城的诗人的人生却已落下了帷幕.据不完全统计,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就有包括戈麦、方向、昌耀等大大小小在内的十多位的诗人身亡.这种特定场景下的诗人之死,犹如光明灿烂堕入深渊.这也成了90年代沉寂诗坛中最为轰动与悲哀的事件.

而活着的诗人呢“许多高声朗诵惯了诗句的嗓子,正用亢奋的语调谈论着钱的家族:外汇、股票、债券等不少写诗的朋友,下海的,改行的,从爬格子的书生变成了老板和经理”.

这些诗人已经告别诗歌,又从事精神生产转向了从事物质生产.

继续坚守诗坛的诗人也面临着时代的困局和自身的困境.金钱的诱惑不但是人性难以克服的弱点,也成为了是个生存的现实条件.诗人原本纯净的性灵,也无可避免地在商品化社会的五彩斑斓中染上花斑.诗人不断将诗歌收缩到一个狭小的范围.“口语化等戏剧化等反讽等叙事性”都是当代诗歌发展的重要探索.读者群的严重缩水,却使得即使是一些稍有建树的诗歌理论90年代的诗歌顶多是热门的话题――圈内人熙熙攘攘,与诗人之外的人而言却是事不关己.

面对着商品经济的强势冲击,知识分子缺乏独立人格的缺陷再次暴露.诗人往往以“抱团”形式存在.以此求得恶劣诗歌生存环境下的庇护.然而,这也构成了试探中充满江湖习气的帮派纷争局面.在社会追求物质风潮下的,诗歌存在与发展这样有效命题就在这种江湖气的纷争中陷落了.这样的例子是屡见不鲜的.“盘峰论坛”上,两派诗人尖锐的论争达到白热化局面.而在此之后的“99龙脉诗会”中,在“盘峰论坛”上被指为“知识分子写作”的一派竟全部缺席.整场论争中有意无意弥散出的“江湖帮派”气息,使论争没有新诗理论和创作上的自觉与清醒,反倒将非诗因素的个人攻击等加以渲染.而这些杂乱的争斗经过商品经济环境下,大众媒体的渲染,使得诗歌更为大众说轻蔑与不屑.

商品经济中的“走失”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商品经济类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高校毕业论文、学士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6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技巧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技巧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80年代是新诗发展的黄金时期.拨乱反正后稳定的政治环境,与十年浩劫相比日渐好转的国民经济,还有全社会性的思考氛围.而阳光灿烂的日子却比预料的短暂.90年代以后以诗歌为首的纯文学门庭冷落.消费主义盛行下的娱乐消遣性的读本倍受追捧.相比之下,当下诗歌已经没有了当年对商品经济危害的敏感,而是变得习以为常,或麻木或顺从.诗人也不再被当作精神知识分子受到崇拜和尊敬.财富的崇拜以绝对优势盖过了几乎一切精神偶像.

诗歌似乎成了物质文明进步中的弃儿.尚未成熟就无怙恃可依傍.诗歌的弃儿迷失在商品经济的海洋里.

然而诗歌对商品经济大潮的顺应并没有扭转当下诗歌的衰颓之势.近年来诗歌界话题辈出.意图仿效娱乐文学的成功模式凸显刺激,放肆、大胆并夸张.但即便是诗歌自降身段、哗众取宠也难敌其他文学形式强大的“艺术生产力”.小说这样的叙述性文学形式不但在自身形式上更能满足受众的娱乐需求.而且还能转换为其他介质上的艺术形式如电影、电视剧等,从而具有高额的商品价值和升值空间.诗歌在消费主义文化市场中,几乎不具备竞争力.

新诗曾经全面参与了中国的社会文化进程,也是曾经是国人思想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诗歌的“社会责任”与“社会功用”是在其他文学形式中具有显著优势的.就在当下社会的有产阶层日渐梳理诗歌这一廉价的张扬生命的形式时,一些处于社会底层的民众却从一张纸一支笔就能书写希望、呐喊生活的诗歌形式灌注了热情.如果说“底层写作”与“打工诗歌”只是诗歌小规模的“荡气回肠”的话,那么诗潮则是诗歌精神的大面积复归.


这样的诗歌创作风潮并不能在真正意义上构建当下诗歌蓬勃发展道路.但是商品经济中的走失的诗歌或许能够在这些对大众疾苦与现实生命的关照中找到回家的路.

热门大全

猜你想找